(共59张PPT)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有关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有毗邻港澳的地理位置优势
B.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C.工业发展以重工业为主
D.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
【解析】选C。珠江三角洲以加工制造业为主,是一个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2.目前,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地域分工与合作的独特模式是( )
①港澳地区——“前店”
②珠江三角洲——“后厂”
③珠江三角洲——“前店”
④港澳地区——“后厂”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选A。该题考查港澳与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合作模式——“前店后厂”,港澳扮演“店”的角色,珠江三角洲扮演“厂”的角色,二者互惠互利,优势互补。
3.某旅游团的游客从我国云南省边境出发,就近进行了“出境游”。他们可能游览了我国下列邻国中的( )
A.缅甸 B.泰国 C.印度 D.不丹
【解析】选A。泰国、印度、不丹不与云南省相邻,只有缅甸与云南省相邻,所以就近进行“出境游”,只可能去缅甸。
读我国某地景观图,完成4~6题。
4.以上三幅图反映的地区是( )
A.北京 B.乌鲁木齐
C.西双版纳 D.台湾
5.图甲中的建筑特点反映当地的气候特征是( )
A.气候干旱 B.高温潮湿
C.温暖湿润 D.寒冷干燥
6.凭借得天独厚的位置优势和资源优势,本区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是( )
A.种植业 B.制造业
C.旅游业 D.采矿业
【解析】4选C,5选B,6选C。根据图中建筑物特点、傣族人的孔雀舞及饮食习惯可以判断出该地区是西双版纳;建筑形式:屋顶坡度很大,且离地面较高反映了当地高温潮湿的气候特点;西双版纳利用其独特的位置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并使其成为支柱产业。
7.属于珠江三角洲和西双版纳共同地理特征的是( )
A.旅游业成为支柱产业 B.以外向型经济为主
C.属于省内区域 D.位于我国西南边陲
【解析】选C。珠江三角洲和西双版纳都属于省内区域。
二、综合题
8.读我国南部沿海部分区域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代号所示的地理事物名称:
城市:①_________,铁路线: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域:③_________。
(2)图中A地区是我国对外开放最早的地区,该地区发展经济人文因素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地区大力发展________型经济,并与B地区形成了“______
__________”的合作模式。
(3)B地区可以为A地区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特别行政区的经济支柱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地区的有关地理知识。第(1)题,根据图中地理事物的位置可以判断①~③分别是:珠海、京九线、南海。第(2)题,A为珠江三角洲,依赖其邻近港澳、东南亚的地理位置以及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侨乡等人文优势发展了外向型经济,并且与B地区——香港形成了“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第(3)题,香港为珠江三角洲提供充足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第(4)题,C为澳门,其经济支柱是博彩旅游业。
答案:(1)珠海 京九线 南海
(2)劳动力资源充足,是我国著名的侨乡 外向 前店后厂
(3)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
(4)博彩旅游业
【例1】(2010·湖南永州)读珠江三角洲地区简图,回答有关问题。
(1)①、②城市中,属深圳经济特区的是___________。
(2)A、B铁路线中,属京九铁路的是_______________。
(3)该地区有我国的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其中被誉为“购物天堂”的是__________。
(4)随着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及深圳特区范围的扩大,大量的外来人口会向本地区迁移。你认为这可能会带来哪些城市环境问题?(至少列举两条)
【思路点拨】①、②两市分别是深圳、珠海两大经济特区,A铁路线是通往香港九龙的京九铁路线,香港港阔水深,发展了以国际贸易为支柱的产业,商品丰富,被称为“购物天堂”。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会带来水源不足、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噪音污染、生活垃圾污染等环境问题。
【参考答案】(1)① (2)A (3)香港
(4)水源不足、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噪音污染、生活垃圾污染等环境问题。
(2009·湖南邵阳)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 )
①靠近港澳和东南亚
②工业发展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
③有许多侨乡
④自然资源极为丰富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解析】选C。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有:①区位优势即靠近港澳和东南亚;②人文优势即全国著名侨乡、劳动力丰富等;③国家的政策优势等。
【例2】(2010·江苏南京)读图回答:
(1)西双版纳位于______________省南部。
(2)流经西双版纳的_________(河流),流出我国后被称为“湄公河”。
(3)西双版纳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是西双版纳重要的支柱产业,旅游业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①写出一个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植物景观: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一个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动物名称: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③写出一个西双版纳傣族的文化习俗:________________。
(4)为了西双版纳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下列建设规划中,你认为可行的一条是( )
A.将旅游景点进一步分散,各景点独立发展,自由竞争
B.修建大型动物园,将所有代表性的动物集中起来展示
C.加强旅游景点的规划和改造,保证旅游业的整体协调发展
D.在旅游景点内建多条具有国际化水准的高速公路和高层宾馆,便于旅游出入
【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考查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旅游资源及旅游业的发展。解答本题的关键有以下几点:
【参考答案】(1)云南
(2)澜沧江
(3)①望天树、板状根、独木成林、绞杀植物等(写出一个即可)
②亚洲象、绿孔雀、长嘴犀鸟、长尾猿等(写出一个即可)
③泼水节、竹楼、孔雀舞、象脚鼓舞、竹筒饭、菠萝饭等(写出一个即可)
(4)C
(2010·湖南永州)“民俗旅游”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旅游项目。要想体验“住竹楼、跳孔雀舞、吃竹筒饭、参加泼水节”,应该选择去( )
A.广西桂林 B.西藏拉萨
C.内蒙古呼伦贝尔 D.云南西双版纳
【解析】选D。竹楼、孔雀舞、竹筒饭、泼水节是云南傣家人的民居、娱乐、饮食、节日特色。
一、单项选择题
1.珠江三角洲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下列城市是我国的四个经济特区,其中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是( )
①深圳 ②汕头 ③厦门 ④珠海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选C。深圳、珠海位于珠江口两岸,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汕头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沿海地区,厦门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地区。
下图是珠江三角洲和全国人均GDP增长曲线图,读图完成2、3题。
2.从图中看出1985年以后,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全国平均速度,这主要得益于其独特的优势条件
( )
A.成本较高的劳动力资源 B.紧邻港澳的地理位置
C.丰富的矿产资源 D.发达的重工业
3.珠江三角洲的经济是( )
A.外向型经济 B.以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
C.以旅游业为主的经济 D.以农业为主的经济
【解析】2选B,3选A。本题主要考查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及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从图中可看出,1985年以后,珠江三角洲的人均GDP增长明显高于全国人均GDP增长,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可知,珠江三角洲主要得益于其紧邻港澳的优越地理位置;并且利用外资大力发展了外向型经济。
4.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西南部
B.珠江三角洲的外资主要来自台湾
C.珠江三角洲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
D.广州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特区之一
【解析】选C。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其外资主要来自港澳地区,珠江三角洲的经济特区有两个即深圳和珠海。
5.与辽中南工业区相比,珠江三角洲的产业结构特点是
( )
A.以冶金工业为主
B.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C.以机械装备制造业为主
D.以需要劳动力多的加工制造业为主
【解析】选D。珠江三角洲利用其位置优势,引进外资、技术、设备、信息,创办了一大批对劳动力数量需求较多的加工制造企业。
6.西双版纳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哪些产业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西双版纳经济的发展( )
①交通运输业 ②商业
③房地产业 ④餐饮业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选D。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与之相关的交通、商业、房地产业和餐饮业的发展。
7.(2010·济南模拟)关于西双版纳旅游业今后的发展对策,叙述正确的是( )
①加强人工景点的建设来吸引游客
②加强旅游景点的规划和改造,实现整体协调发展
③强化旅游景区的监督和管理,规范旅游商业秩序
④限制游客人数,保护旅游资源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解析】选B。该题主要考查西双版纳今后的发展对策,应结合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8.云南被誉为我国的“动植物王国”。能正确反映该地区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的关系略图是( )
【解析】选B。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影响其气候,进而影响其动植物。
二、综合题
9.(2010·山东淄博)读下面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1)A河水量居全国第二位,其水量丰富的原因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特别行政区B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区采取“上天”、“下海”的方式扩展城市建设用地,其原因一是____
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
(3)读材料二,说出1980~2002年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你认为其对外开放的有利因素有哪些?
【解析】从图中可以判断A河是珠江,因位于南部沿海降水丰富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所以该河水量丰富。B为香港特别行政区,因地狭人稠,所以采取“上天”“下海”的方式扩展城市建设用地。从材料二可以看出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近几年的变化趋势是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升高,第二产业发展稳定。由于该区位于南部沿海,加上政策支持,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
答案:(1)地处南方,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多,雨季长,降水量大
(2)香港 地狭 人稠
(3)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升高,第二产业发展稳定
(4)区位因素: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香港,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
政策因素:“对外开放,优先发展”的政策。
人为因素:广东、福建被称为“侨乡”。(任意答出两条即可)
10.(2010·湖南湘潭)云南位于我国的西南边陲,地形复杂,自然环境千差万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云南省略图
材料二 昆明位于北纬25°,东经102°,地处云贵高原中部,海拔1 895米左右。昆明年均气温14.5℃,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19.7℃,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7.5℃,年温差12~13℃。诗人杨升庵称赞昆明“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
材料三 普查统计,云南全省拥有的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10 364万千瓦,年发电量可为9 078.66亿千瓦时,占全国总量的15.3%,仅次于西藏、四川两省,居全国第3位。
(1)云南与越南、_______和缅甸三个国家相邻,沿边开放条件极其优越。
(2)根据材料二,分析说明昆明夏季凉爽,冬季温和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说明云南省水能丰富的主要原因。(提示:从地势和水量大小两方面说明)
(4)图中A地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__________,李明计划去该地旅游,请你为他介绍旅游项目(至少两个)。
(5)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是指金沙江、_______江和怒江,这三条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大江在云南省境内自北向南并行奔流170多千米,穿越担当力卡山、高黎贡山、怒山和云岭等崇山峻岭之间,形成世界上罕见的“江水并流而不交汇”的奇特自然地理景观。
【解析】读图可知,云南与越南、老挝、缅甸相邻;从材料中可知昆明海拔高,纬度低,受冬季风影响小,故其夏季凉爽,冬季温和,云南为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水量大,地势起伏大,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西双版纳旅游资源丰富,如热带雨林景观,热带动物王国;少数民族风情;边境旅游等;读图可知“三江并流”是指金沙江、怒江、澜沧江。
答案:(1)老挝
(2)昆明地处高原,海拔高,所以夏季凉爽;地处低纬度,受冬季风影响小,所以冬季温和。
(3)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水量大;地势起伏大,落差大。
(4)西双版纳 项目:热带雨林景观;热带动物王国;少数民族风情(如欣赏孔雀舞、品尝菠萝饭和竹筒饭、参与泼水节活动等);边境旅游等。
(5)澜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