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女子不如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感受豫剧的风格特点,有韵味的跟唱《谁说女子不如男》,并辅以简单的身段动作进行表演。
2.了解豫剧的相关知识,走近豫剧大师常香玉。
3.?感受豫剧魅力,培养学生热爱我国戏曲音乐的情感,积极参加课堂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有韵味的演唱《谁说女子不如男》。
2. 感受豫剧的行腔韵味。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对象:八年级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老师范唱、谈话、欣赏、听唱、跟唱、启发式教学、体验教学、舞台表演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师范唱豫剧《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幻灯片1播放伴奏,老师演唱并辅以简单的身段动作)
师:老师表演的是谁?
生:花木兰
师:谁能用一句话来介绍她?
生:(巾帼英雄、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保家卫国)
师:老师唱的属于哪个剧种?
生:豫剧------
师:正确,老师带同学们了解一下豫剧(幻灯片2出示豫剧)
豫剧 又叫“河南梆子”,是河南省的主要剧种之一,用河南方言演唱,属梆子腔系,伴奏乐器以板胡为主,还有小三弦、二胡、笛子、梆子等。代表作有《花木兰》、《李双双》、《朝阳沟》等。
常香玉老师豫剧代表人物 朝鲜战争时期,向志愿军捐献了“香玉剧社号”战斗机一部,被誉为“爱国艺人”。 (幻灯片3出示常香玉)
师:让我们向常香玉老师学习,长大后为祖国和社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好不好。
生:好。
师:谁知道老师唱的曲目名称是?
生:《谁说女子不如男》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豫剧《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感受豫剧的行腔韵味和领略花木兰的英雄形象。(幻灯片4出示课题)
三、讲授新课
1.简谱分析
a. 调号:1=C b. 节拍:2/4 c.速度: 中速 d.情绪: 激动地
师:要唱出豫剧的“味道”首先要掌握河南方言的声韵调规律,做到字正腔圆。
2.豫剧唱腔与方言的联系
(1)学说河南方言
看河南方言版的动画片《猫和老鼠》感受河南方言。(幻灯片5播放视频)
师:模仿河南话香蕉、面包等
生:------
教师总结学习要领:河南话与普通话相近,主要是四声阴阳差异,即一声变二声,二声变四声,三声变一声,四声变三声。(幻灯片6出示河南方言的特点)
让学生把(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男子打仗到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 用河南方言的声调标出来,进行练习纠错。(幻灯片7出示说一说唱一唱)
(2)聆听唱腔
结合方言的学习,聆听这一句唱腔,分析唱腔与方言的联系
师:豫剧的唱腔,咬字和 河南人说话确实很像吧!让人感受河南人说着说着就唱起来了!我们很多的民间音乐都和当地语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咬字基本上就是方言,行腔基本上是在方言音调的基础上通过夸张、变形等发展而来的)。
3.学唱戏曲
(1)欣赏(幻灯片8播放音乐)
分三段,感受花木兰的艺术形象。
(2)模唱
学生分段模唱。唱段从“男子打仗到边关”到“千针万线都是他们连哪”,采用二八连板即二八板的连奏,中间没有间奏,很有气势。最后一句“哪一点不如儿男”运用了甩腔,以及重复的衬词“咳咳”,尽显英武豪迈之气。特别注意它的方言咬字和语言音调。
(3)模仿
师:老师为大家请出豫剧大师常香玉老师来上一段原汁原味的演唱,感受一下豫剧音乐的魅力。(幻灯片9播放视频)
观看豫剧大师常香玉视频。模仿大师常香玉的唱腔,带动作演唱。(4)表演
师:常香玉老师把巾帼英雄演的这么逼真,我们也来扮演花木兰,演唱时声音洪亮,吐字清晰,还要注意花木兰既有男性的威武,又有女性的细腻。(幻灯片10播放音乐)
师边表演边唱,生模仿。让学生上台表演,全体演唱。集体边唱边表演。塑造花木兰巾帼英雄、女中豪杰的形象。
四、小结作业
1.小结:
师:说说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幻灯片11出示小结)
师:我们通过学唱《谁说女子不如男》,接触了豫剧、知道了剧目《花木兰》、认识了艺术家常香玉、感受了豫剧行腔的韵味铿锵大气、抑扬有度、行腔酣畅、吐字清晰、韵味醇厚、生动活泼、有血有肉,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的特点。收获真不少。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接触更多的剧种,了解我们祖国多彩的戏曲文化。同时希望通过网络等信息手段去了解戏曲,学唱戏曲,把中国的戏曲发扬光大!
师:中不中 ?
生:中
2.作业:
搜集豫剧的经典唱段并学唱一句,下节课交流展示。(幻灯片12出示作业)
师:下课再见!(幻灯片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