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少版二年级下册第3单元《打花巴掌》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冀少版二年级下册第3单元《打花巴掌》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12-22 21:14: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打花巴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打花巴掌》是一首说唱风格的北京儿歌。歌曲为2/4拍,一段体,五声商调式。旋律欢快、流畅,有着浓郁的河北民歌的音调。打花巴掌是北京地区的一种传统的儿童游戏。两人一组,边拍手边按季节数着花的名字,念说着合辙压韵的顺口溜,这些鼓励孩子们学习好、品德好、身体好的新歌词,赋予了打花巴掌新的生命,成为孩子们喜欢的歌游戏
[设计理念]
本课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根据二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审美的心理特点,创设情景,以“郊游——到花园参观”为线索,将各个教学环节贯穿起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聆听音乐,参与体验音乐活动,让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获得审美的愉悦。激发学生表现和创造的欲望,在音乐实践中进行即兴创编活动。
[教学目标]
一、聆听歌曲《打花巴掌》,感受歌曲的情绪和风格。指导学生用欢快流畅的歌声演唱歌曲。
二、能准确地按节奏拍击,边唱歌边做拍手游戏。在音乐实践中编创适当的歌词,表现歌曲。
三、在愉快的音乐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教学重点]
用欢快流畅的歌声唱好《打花巴掌》,表现歌曲的风格。
[教学难点]
一、准确地按节奏拍击,边唱歌边做拍手游戏。
二、按要求编创歌词。
[教学准备]
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情景导入
根据制定的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的特征,我将教学分成了四个部分
(一)“玩”
1、律动引入,拍手游戏,激发学生学习乐趣。借助多媒体,播放视频《拍手歌》,学生拍手进教室。
2、趣味游戏,操练节奏,突破难点。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运用四个步骤,层层深入的带领学熟悉并掌握附点八分音符,及十六分音符的节奏,为歌曲的学习做好了渗透和铺垫。
(1)出示节奏XXXX X | XX X
(2)用节奏说出节奏
(3)出示节奏 X. X XX | XX X |
(4)用节奏说出节奏
教师走到一名学生面前,用第一条节奏邀请学生,要求学生用第三条节奏来回应教师的邀请。游戏最后扩展到学生互相邀请,既熟悉了歌曲节奏,又为创编做好了铺垫。
(二)“唱”
1、聆听感受:聆听北京的小朋友玩拍手游戏时唱的什么歌谣?聆听后介绍打花巴掌,并与我们江南的拍手歌比较,感受两地游戏的区别,让学生感受它们在内容和形式上的不同。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歌曲《打花巴掌》是一首具有典型说唱风格的北京儿歌。
要求学生认真聆听,此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对歌曲有个大致的了解。
2、演唱体验:
(1)再次聆听:要求学生边听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感受歌曲。
(2)讲解歌曲前面念的部分叫数板,学生和教师一起边拍手边练习数板部分(注意歌曲里面“的”唱成“dai”音。)
(3)第三次聆听:
要求:在这首歌曲当中,除了有读的部分还有一些唱的部分。请同学们听出他们唱的是什么?他们是去干什么?(采花)请学生仔细听出歌曲里面唱了哪些花?
听后,学生说出一种花教师就出示一种花的图片,直到全部出示完毕。
(4)第四次聆听:歌曲是欢快流畅的还是优美抒情的?
(5)学唱歌词:请同学提着篮子跟着老师去采花, 学生边跟着老师按节奏朗读歌词边做动作。跟钢琴演唱歌曲后半部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按节奏读歌词,由学生带动大家进行简单的形象化表演,既淡化了歌曲的难度,也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使课堂气氛热情融洽。
(6)合作演唱:师生接唱;生生合作等。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是为了锻炼学生的注意力、敏锐反应,以及节奏的准确衔接和音符时值的感受力,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体现课堂教学学生的主体地位。
(7)歌曲处理:指导学生用活泼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打花巴掌》,表达游戏时的愉快心情。能达到吐字、咬字准确、清楚的要求。
整个学唱环节采用听唱和自学的方式完成,让学生在听唱和自学实践中感受情绪,参与讨论,这样学生在反复体验中获得了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三)编创
1、在课本规定处编创歌词。
2、编唱各种花的名字补充到歌曲中来。编的歌词要有鼓励性。编创鼓励大家学习好、品德好、身体好、健康向上的歌词。歌词要说得顺。
三、教师小结。
教育学生爱护花朵,不乱摘。
[课后反思]
这节课较好地完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在使学生获得审美体验的同时,关注并乐于参与音乐活动,以提高他们音乐鉴赏能力和创造力。每一个环节都紧紧围绕主题,循序渐进地展开,注重环节之间的衔接自然流畅,主题鲜明。针对学校现有的条件,充分利用带图画的大歌单,为教学增添了美感。整个教学过程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使学生有感情地表演了《打花巴掌》,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我认识到作为教师,除了要具备较高的音乐素养、专业能力外,还要具备其他一些综合能力。如怎样很好地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得教学环境更加和谐融洽,这对能否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是至关重要的。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具备很强的应变能力,时刻贯彻“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以事先设计的教学构思为基础,但不受其局限,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只要真正从学生出发,为学生量身定做的一节课,就是真正成功的一节课。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