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少版二年级下册第7单元活动《蒙古小夜曲》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冀少版二年级下册第7单元活动《蒙古小夜曲》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12-22 21:36: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蒙古小夜曲》教案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自制与本课四种打击乐器相仿的简易节奏乐器并参与演奏,体验探索与创造的愉悦。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用优美悦耳的声音演唱歌曲《蒙古小夜曲》,并用打击乐器或自制乐器为其伴奏,体验歌曲的意境。
3.知识与技能目标:能正确演奏串铃、三角铁、蛙鸣筒、舞板这四种打击乐器,能分辨其音色,说出其名称。
教学重点:了解并掌握各种打击乐器的音色及演奏方法。
教学难点:用歌声和打击乐器参与表现歌曲的意境
教学方法:听唱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
学习方法:模仿——探索——参与——表现
教具准备:电子琴、多媒体、打击乐器若干(舞板、串铃、蛙鸣筒、三角铁)
教学设想:
学唱这首歌的难点是让学生用歌声和打击乐器参与表现歌曲。在聆听范唱前,教师可以讲故事的形式,边讲边唱,以启发学生更好的理解歌曲的意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唱歌曲时,要注意营造轻松愉快的环境,让学生边唱边想象,边唱边用打击乐器(包括自制的)伴奏,进入音乐情境,以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为主,逐步树立学生在群体中的表现自我能力。
一、导入
1.小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乘坐去往蒙古大草原的客车,我是今天的导游,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快乐之行吧!
首先大家看到的是蒙古大草原,这里的草原一眼望不到边,牛羊一群群,这里的人们穿着漂亮的衣服,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他们住的房子,叫蒙古包,他们出行主要依靠的是骑马,所以蒙古族又叫“马背上的民族”。
这里的人民热情好客,看他们来迎接我们了,他们手里捧着洁白的哈达,端起酒杯,这是献给客人最好的礼物, 这里的人民个个能歌善舞,拉起他们最喜爱的马头琴,看那边,正在给我们表演摔跤,这也是欢迎我们的一种仪式。
2.创设情境,故事导入
教师:在一望无际的蒙古大草原上,蓝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一群群羊儿自由自在的吃草、远处牧民的蒙古包结实、漂亮、牧羊姑娘穿着迷人的衣裙,挥动着鞭儿,轻轻打在小羊的身上……太阳快下山了,牧羊姑娘敲打着竹棒,呼唤小羊赶快回家(教师边击舞板边唱第一乐句)。小羊儿跟着妈妈跑过来,还洒下了一路的铃铛声(教师边摇串铃边唱第二乐句)。天慢慢黑了,星星亮了,小青蛙也鼓着肚子唱起了歌(教师边奏蛙鸣筒边唱第三乐句)。这时候,牧羊姑娘也为小羊点燃了一盏灯,并且告诉小羊说:我把灯火点着啦(教师边轻轻敲击三角铁,边唱第四乐句,并减弱)。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蒙古小夜曲》,教师板书课题。
2.认识打击乐器
同学们刚才听得很认真,有谁认识老师手里的乐器?
(课件出示图片认识乐器)。
依次让学生听辨蛙鸣筒、串铃、三角铁、舞板等乐器的音色,并认识其形状,掌握其不同的演奏方法。为歌曲伴奏:将学生分成四组,分别是牧羊姑娘组、小羊组、青蛙组、灯火组,依次用舞板、串铃、蛙鸣筒、三角铁或自制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二、学唱歌曲
1.听录音范唱
教师:听一听牧羊姑娘是怎样用歌声来讲述这个美丽的故事的。
(听录音范唱)
歌曲听完了,你听到什么了?
分析歌词,太阳快要落山了,牧羊姑娘赶着一群羊儿要回家,星星亮起来了,牧羊姑娘点着了灯火,告诉小羊不要害怕。
2.再次聆听,并画出旋律线
让我们再来听一次歌曲,同学们要拿起你的右手和老师一起根据旋律的高低画出旋律线。(师板书旋律线)
教师:对,音乐可以带领我们翻山越岭、上下台阶
教师:像什么?(旋律山)
教师:大家再看一下这些山峰有什么特点?
3.律动表现旋律
教师: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随音乐用动作来表现这些旋律吧。(带领学生随乐做律动)
教师:让我们再听一遍乐曲,用动作将它表现出来。
4.找出这首歌曲里面出现的音符有哪些?并总结特点:整首歌曲都围绕
这一条旋律变换节奏
5.分组演唱歌曲:
教师:让我们也用歌声来唱这美丽的故事吧。学生有表情地接龙演唱歌曲。
(将学生分成四组,每组学唱一句,理解歌词并简要说出为什么要这样编曲,并按节奏用乐器为歌曲伴奏,其他同学拍手)
6.学生齐唱歌曲,加入乐器伴奏。
三、挑战自我(练习最后一个乐句的合唱部分)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好听的蒙古族民歌,大家已经唱的很好,又给歌曲加了伴奏,可是老师还是不满足,想把这首歌变得更好听,大家愿意和老师一起让它变变变吗?看这里,
将学生分组,学习二声部时,牧羊姑娘和妹妹一起点燃灯火,理解旋律的走向,教学时强调学生表情和声音。
四、综合表演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的蒙古大草原之行即将结束,让我们伴随美妙的歌声和优美动听的乐器伴奏和蒙古大草原说再见,小朋友们再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