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四季之美 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2.四季之美 表格式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2-22 21:20: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五年级上册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第七单元 22 《四季之美》
教学目标
在理解《四季之美》的过程中,学习作者留心观察,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出独特韵味的写法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从视角和表达上体会作者营造的独特韵味,通过课文描写,展开想象,将文字变成画面有一定困难
难点分析
学生对于简单的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区分起来比较容易,但如何想象文字背后的画面,如何体会动态的画面美就比较困难。
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利用视频为学生展示不同季节的图片,走进四季,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四季的美。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诵读、感悟,真切地体会到作者细腻的笔法。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童话边城布尔津
? 名称由来
布尔津县因布尔津河而得名。“布尔津”,蒙古语。在蒙古语,把三岁公骆驼称为“布尔”,“津”则为放牧者之意。当地哈萨克语还称此地为“奎干”(为汇合处之意),因布尔津河在这里汇入额尔齐斯河。
一、播放自制视频《童话边城布尔津》
师:看完这个视频,你感受到了什么呢?
生:四季之美。
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那么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作者清少纳言笔下的四季,来感受这四季之美。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二、深读课文,体会四季之美
1.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春天的美体现在哪里?作者写这一部分用了怎样的写法?
生总结,汇报
作者认为春天最美的是黎明。作者描写了春天黎明的动态变化,描绘出春天特有的特点,体现出春天的动态美。
板书:春天----黎明(颜色的变化)
鱼肚白-----微微的红晕---红紫红紫的彩云
展示一组图片,让学生试着说一说太阳升起的过程。
2.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作者抓住了夏天哪些景物,体现出夏天怎样的特点。
生总结,汇报
板书:夏天----夜晚(萤火虫的动态)
夏夜萤火虫----迷人
3.读第三自然段,说说秋天的美体现在哪里。
生总结,汇报
板书:秋天---黄昏(鸟儿们的动态)
乌鸦归巢 成群大雁 大自然的各种声音
4.读第四自然段,说说冬天美在哪里,你的心情怎样。
生总结,汇报
板书:冬天早晨----落雪----闲逸
师总结:分析课文,我们发现,作者笔下的四季和我们常接触到的描写四季的文章不同。作者在描写四季之美的时候,只是抓住每个季节最具有代表性的美。
配乐朗读整篇课文。
 三、探讨写作顺序。
我们再一次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采用什么顺序来描写的?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生总结,汇报
是按照时间顺序来描写的。是从“春、夏、秋、冬”这四个词语看出来的。
板书:时间顺序
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好。这篇文章就是用时间顺序来介绍的。我们常用的写作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这两种。介绍事物的发展,一般用时间顺序;介绍物体不同部位的情况,适合用空间顺序。我们在写作的时候,要根据所写内容来确定写作的顺序。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提到一年四季的景色,古代的文人墨客们也写了不少佳句,比如: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那么我们根据我们平时的生活经验,我们也可以试着写一写身边的景物的生长变化过程。
小结
本文介绍了四季中不同时刻的景物,展现了四季景色的美。课文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四季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