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时间》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0、91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立足学生的学习基础,通过观察、交流等方法使学生知道分针走1小格是1分,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知道1时=60分。掌握认几时几分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拨一拨钟面,帮助学生突破认50分、55分这类时刻的难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认几时几分的方法,知道1时=60分。
2、难点:通过拨一拨学会看50分、55分这类时间。
【教学方法】
演示法、探究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
1、教师用具:课件、一个实物钟(联动钟表)、翻页笔。
2、学生用具:小闹钟学具(每人一个)。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小明的一天图片。让学生读出整时,并说说怎样想的。
2、师:看来钟表已经是我们的老朋友了。你知道关于它的那些知识呢?
3、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认识时间(板书)。
【设计意图】
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中心,以游戏为活动形式引入本课的学习,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
观察钟面,初步感知分与时的关系
1、小组合作探究:观察钟面钟面上都有些什么?和小组同学说一说。
完成练习单第一题:(1)钟面上短而粗的是( ),细而长的是( )。
钟面上一共有( )个大格,每个大格分成( )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 )个小格。
(2)把钟面一圈对应的数补充完整。我发现:分针走1小格是(1 )分,走一大格有( 5 )分,分钟走一圈是( 60 )分
2、小组汇报。
二、探讨新知,突破知识重难点。
1.感知1时=60分
(1)动态展示12时到1时。我们来看看分针走了一圈,走了几小格是几分呀?(60小格60分)时针怎样呢?(走了1大格,从12走到了1)时针走了1大格是1时。你知道1时和60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板书:60分=1时)一起来说一说。
(2)刚才有的小朋友说12时60分,我们数学上没有这种说法,由于60分等于1时,合起来就是1时。齐读三遍“1时=60分”
(3)体验一小时有多长。一节课是( )分,课间休息是( )分,再加上( )分,就是1小时。
2.初探认时间的方法
(1)我们已经知道了分针走几小格就是几分,那时针怎么看的啊?
教师拨动时针,展示4时,4时30分,4时50分。时针从指向4到超过4,但是不到5的位置。
(2)尝试看几时几分
师:现在你能看出刚才的上课是几时几分吗?(4时5分)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引导学生:时针经过4,分针从12走过5个小格,所以是4时零5分。
师:注意如果分针数不到10,在分钟前面加0。如果分钟从12走过5个小格,那是(4时5分 4:05)。
两个钟面,9时15分,8时半。分别请学生说一说时间及理由。
(3)突破认“11时55分”的难点
师:下面我们重点来研究最后一个钟面,既有时针的问题,又有分针的问题。
抽学生来说一说。
预设:11时50分,12时50分,10时55分。
师:10时他为什么错呀?(时针和分针看错了),关键在前两个时刻了,究竟哪一个是正确的呢?让我们来看看大钟面吧。
教师拨动大钟面。
师:现在是50分,55分,现在是?(12时)现在才是12时,说明刚才12时还
不到,一定是11时50分了。想一想,如果是12时50分,时针会在什么位
置?继续看,在什么位置?(接近“1” )当分针在转动的时候,时针也随之在转动,正确的时刻应该是?(11时50分)
【设计意图】
动画演示不断闪动时针,为的是让孩子清晰明确的分辨出时针,从而认识时针是一大格。引出学生理解:时针一大格? 1小时。
【效果分析】
利用学生对动画的敏感度,不断闪烁时针。播放时针的走动,孩子们还是善于观察的发现时针是一大格。
3.小结看几时几分的方法
师:看过了这么多钟面,现在请同学来小结一下,怎么来看几时几分呢?
先看时针再看分针。(板贴)时针过了几就是几时多,过了4是(4时多),过了9是(9时多)。(板贴)分针走了几小格是几分。走了(30小格)是(4时30分),(5小格)是(4时5分)。10分呢?(指着2)
师:现在你们知道怎样来看钟面了吗?和同桌说一说。抽生说。
【设计意图】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更离不开数学,在认识了时、分之后,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更加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明白数学在生活的应用价值。
三、巩固练习,内化知识要点
1、做游戏,我说你拨,操作练习巩固时间认知。
师:下面让我们小手拨一拨,让时针和分针动起来。
【9:30 9:40 1:50】
师:“1:50”时针在什么位置?分针呢?
【设计意图】
课程教授的成效要通过最终的实践练习来反馈,但是习练要避免枯燥反味,因为针对的学生是二年级的注意力不是很集中,所以要利用一些接近游戏和乐趣的动画练习完成习作。
【效果分析】
由于练习中有游戏的参与,孩子们在学习时间的时候比较开心,在开心中已经完成了练习同时调动了积极性,玩游戏的时候孩子们的注意力最集中。
文文的一天。
(课件出示)
【效果分析】
结合具体的文文同学一天的时间安排,让学生像文文一样合理地安排好时间,也希望你们要好好的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做个时间的小主人。
四、课堂总结
师:小朋友们,我们通过看时间,拨小闹钟知道(1时=60分),还知道了看时间的方法是(先看时针,时针过了几就是几时多;再看分针,分针过了几小格就是几分)
布置作业:
结束语:
时间是一个魔法师,
它使勤奋的人越来越聪明,
使懒惰的人越来越愚蠢!
时间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宝贵的,
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哟!
【设计意图】
时间无处不在,孩子们对时间概念还不是强,岁数小也不懂得如何利用时间,合理安排一天的学习,利用时间,所以设计文文一天的时间安排表,让孩子对时间有所感悟和感知性,对孩子们进行德育教育,做时间的主人,让孩子们认知一分钟能干什么?希望孩子们珍惜时间。
板书: 认识时间
分针-----1小格----1分 1小时 = 60分
分针---- 1大格----5分
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
分针指着几就是几个5分。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一年级上册学习整时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了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我特地课开始进行了整时的复习。相对于看整时,掌握几时几分是有难度的。为此,我下降了知识梯度,从认识分针入手,分针走1小格就是1分,认识不同刻度所代表的分针时间并能熟练说出。30分钟以后的数,像50分,55分是比较困难的。对于时针的认识,从单纯指向刻度,到在两个刻度之间,超过某个刻度,判断几时,这是学生需要分辨的。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受平时生活口语影响,总是把几时说成几点。还有个别小朋友基础不扎实,容易把时针和分针搞混淆,说明部分学生的基础不够扎实。而我在上课中,在引导看时针时,提问不够明确,有点牵着学生,怕学生答不上来,最好是让学生多说一说,辨析一下看时针。还有一个注意点,有学生学习了看分针后,出现了8:60的现象,反而不会看整时了。这也是值得思考的地方。至于练习环节,也可安排动手操作,根据已知时间来拨一拨,加强认知。
1、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给学生提供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更好的理解所学的知识。
2、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资源、形象直观地进行演示,让学生更清楚地观察到分针走一小格是一分钟,走一大格是5分钟,时和分的关系等,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较好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时间观念。
3、在教学中注意对学生渗透思想教育。
不足之处:
?1、在数各刻度数时间时,应强调学生用5分5分地数更为快捷。
2、由于本课知识点多,我讲得稍快些,没给予学生充足独立思考的时间,不利于后进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