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种群的数量特征
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课题名称
种群的特征
所属教材目录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是高中阶段所涉及的内容中由微观、个体水平到宏观、群体水平的转折点,本课题讲述的种群具有了个体水平上没有的,新特征,新属性,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整体不是部分的叠加,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道理。对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有重要的意义。为学习本章重点内容之一种群数量的变化打下基础,为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学习做了铺垫。
学情分析
一方面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涉及过种群的概念,对种群有了初步的了解,关于
“种群”的学习具有较大的生活性和实践性。另一方面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并且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应充分利用他们的这一特点,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再者学生们的主观愿望是多参加实践活动,但学生盲动性又较强,观察、分析数据、提炼其中内在原理和规律等等方面的能力有限。教师可通过合理的引导能够让他们对本节内容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水平,从而提高学生们的整体生物学素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种群的概念及内涵;(2)列举种群的特征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3)尝试着运用样方法估算种群密度。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学习概念,培养学生形成概念并利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的思维能力。(2)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3)通过种群密度的估算的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全面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动手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一方面是要激发并培养学生对生物学学科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另一方面能用种群特征去描述身边的种群,用所学知识解释身边的种群特征一些问题。例如:人口问题,能用所学种群特征的知识解释国家为什么要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终?为什么现在又全面放开二胎政策?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列举种群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难点
(1)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2)种群密度估算中样方的选择和确定
教学策略与
设计说明
考虑到本节课的内容涉及到调查种群密度的两种方法,其中还有一个探究活动: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由于这一活动需要在野外进行,且属尝试模仿层次,故新课教学安排为两课时,本节为第一课时,探究活动为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复习旧知,揭示主题(2分钟)2、创设情景引入新知(2分钟)3、自主学习、获取新知(5分钟)4、合作交流、展示结果(10分钟)5、自主学习、获取新知(5分钟)6、合作交流、展示结果(15分钟)7、归纳总结,反思升华(5分钟)
1、前面我们学习过种群的概念大家回忆一下什么是种群,通过练习题来回忆复习相关知识点。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并引出种群密度的概念以及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我们一起来学习估算种群密度的两种方法: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学生利用下发的样方法取样模拟纸来进行预实验,小组讨论在取样时遇到的问题,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总结。引出样方法的操作步骤,取样方法以及注意事项。标志重捕法通过实例引发学生兴趣,如何测校园中麻雀的种群密度?引出标记重捕法的相关问题。标志重捕法的步骤计算公式应用范围及注意事项紧跟练习题,巩固公式,熟悉陷阱。小组讨论计算结果。教师要求学生小组讨论问题的最佳答案,并展示讨论结果教师对小组的结果进行点拨,评价,与补充教师继续设疑:仅靠种群密度能否反应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要想了解种群未来的消长情况,还得学习种群的其他数量特征教师要求学生继续阅读课本并回答以下问题:a、什么是出生率和死亡率?b、什么是迁入率和迁出率?c、什么是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d、种群的数量特征共有几个?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并激励学生通过小组交流,探究种群的数量特征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密度会怎样?若小于或等于呢?问题二:性别比例影响种群密度吗?怎样影响?问题三:年龄组成怎么影响种群密度?请小组讨论以上问题并回答。教师和学生共同归纳总结本节内容
学生思考并回答学生自主学习获取新知学生讨论并展示学生思考并回答学生自主学习有关种群数量的几个特征,并完成教师提出的问题。小组讨论种群的五个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并用简单的图示表示出来、进行展示。
本节课的设计意图是充分体现新课改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以问题驱动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思考和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总结并利用多媒体展示自己的成果帮助学生巩固新知、加深理解
板书设计
种群的特征1.种群的概念及要素:2?种群密度的两种估算方法:?(1)样方法?(2)标志重捕法3、种群的数量特征及之间的联系(共24张PPT)
神经细胞膜内外具有电位差
伽伐尼
伏打
一
科学家巧妙的设计实验发现生物电
蛙腿论战
意外发现
双金属实验
非金属实验
静电电击
手术刀让蛙腿肌肉收缩
肌肉收缩
肌肉收缩
肌肉收缩与电有关
金属使“动物电”形成回路
肌肉不收缩
猜测蛙腿肌肉收缩与电有关
实验现象
得出结论
伽伐尼的实验
多对双金属实验
无蛙腿实验
单金属实验
肌肉不收缩
收缩程度不同
肌肉收缩的电可能来自于金属
双金属能产生电
验电器张开
双金属产生电使肌肉收缩,没有动物电
实验现象
得出结论
伏打的实验
肌肉甲收缩
肌肉同时收缩
双金属实验
非金属实验
静电电击
肌肉收缩
肌肉收缩
肌肉收缩与电有关
金属使“动物电”形成回路
肌肉不收缩
双标本实验
无金属实验
存在动物电
完好部分
损伤部分
实验现象
得出结论
伽伐尼及支持者
伽伐尼和伏打的观点是否正确?
他们的实验设计是否合理?
他们对实验结果的解释是否科学?
有生物电
无生物电
伽伐尼
伏打
实验设计
解释
双金属
实验
金属使“动物电”形成回路
无金属
实验
有生物电
实验设计
解释
单金属
实验
蛙腿肌肉收缩的电来自于两种金属
多对双金属实验
无蛙腿
实验
两种金属能产生电
分析讨论
伏
打
电
堆
1939年,霍奇金和赫胥黎第一次测到膜电位变化
枪乌贼及其巨大神经纤维
膜电位:存在于质膜内外的电位差
二
离子的穿膜运输产生膜电位
钠离子
钾离子
神经纤维
钠离子通道
钾离子通道
细胞外
细胞内
未受刺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静
息
电
位
受到刺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动
作
电
位
钠钾泵
完好部分
损伤部分
+
+
-
-
1.生物存在生物电。
2.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质膜内外的离子浓度不同,
以及离子的穿膜运输造成的。
小结
学业检测
钠离子。
外界溶液钠离子浓度与动作电位幅度正相关。
河豚毒素能选择性地与质膜上的钠离子通道蛋白结合,抑制钠离子进入细胞。
为揭示动作电位产生的生理机制,科学家做了如下实验:将蟾蜍的神经细胞依次浸浴在低、中、高3种浓度的NaCl溶液中,然后给予相同的刺激,记录膜电位变化,结果如图。
(1)动作电位的形成与哪种离子有关?该离子浓度的大小与动作电位幅度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2)河豚毒素能选择性地与质膜上的某种蛋白质结合。先用河豚毒素处理神经细胞,一段时间后再将神经细胞移至高浓度NaCl溶液中,给予足够刺激,结果膜电位的变化幅度大幅下降。请分析其原因是什么。
谢
谢
大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