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力版三年级音乐上册二《(演唱)蝴蝶》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接力版三年级音乐上册二《(演唱)蝴蝶》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接力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12-22 21:51: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蝴蝶 教学内容:本课属于演唱歌曲类型,能够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学习用连贯抒情、欢快跳跃等不同方法演唱同一首歌,学会打三拍子,体会强弱弱的节奏特点,会用打击乐器伴奏歌曲,用舞蹈动作为歌曲伴舞。
教学目标:感受歌曲轻盈、欢快、优美、调皮、有趣等音乐情绪,并且能够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学习用连贯抒情、欢快跳跃等不同方法演唱同一首歌,体验不同的效果。
德育目标:对台湾有所了解,并能感受、表达出自己对祖国早日实现统一的深切祝福和渴望。
知识目标:认识3/4拍及其强弱规律,掌握附点节奏。
能力目标:感受歌曲轻盈、欢快、优美、调皮、有趣等音乐情绪,并且能够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重难点:创设教学情景,使学生有兴趣,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探究性地积极参与艺术活动。感受歌曲轻盈、欢快、优美、调皮、有趣等音乐情绪用自然流畅声音、亲切有感情真挚的演唱这首歌曲表达盼望回归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蝴蝶翅膀道具、碰铃、钢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3分钟):
1.创设情境:随着音乐的响起,老师翩翩起舞。
2.揭题:师:“刚才同学们看了老师模仿了一种动物而跳的舞蹈,你们能猜到是什么动物吗?”“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一课,刚好名字就叫《蝴蝶》”同时板书歌曲名字。
二、感受歌曲(5分钟):
“让我们一块来听听《蝴蝶》这首歌吧!”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提问学生歌曲风格,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去演唱。
5.体会三拍子韵律,跟着教师用拍手的形式,体会三拍子,介绍4|3拍的强弱规律)
三、学念歌词(7分钟):
教师带读歌词,根据歌曲的节奏读。讲解附点节奏与二八节奏的区别和唱法。举例课本中的一句乐句来讲解。
四、学唱歌曲(20分钟):
1.教师分句教学,跟钢琴唱谱
2.学生跟琴唱一段谱
3.跟琴唱歌词
4.指导呼吸:师:“小朋友,我们的蝴蝶想请你们帮帮忙,他们飞累了,想找个地方歇歇脚,你们说在哪里休息会比较好呢?先听老师唱一唱。”——生听,找出师呼吸的地方
5.生模仿唱(用第一句练习)歌曲第二、三句,蝴蝶还可以在哪里歇一歇?——找出规律,在歌词中有逗号的地方换气
6.跟音乐伴奏完整唱,请部分同学用碰铃为歌曲伴奏
7.尝试多种演唱方式,分组或分男女生演唱
8.加入简单的舞蹈动作,边跳边唱,使歌曲的表现形式更多样。
五、教师小结(1~2分钟):指导:小朋友,这首歌曲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情呢?师总结:我们歌曲中这个美丽的蝴蝶谷在我们的中国台湾岛,由于历史的原因,台湾到现在还没有回归中国。而这些美丽的蝴蝶他们要飞到祖国宝岛台湾,要在祖国和台湾间架起一坐友谊的桥梁,要让我们大陆小朋友和台湾小朋友手拉手一块游戏,你们高兴吗?

教学反思:在这节课中,我注重了积极情感氛围的创设。在与学生的交往中,采用亲和的语言,使课堂形成亲和力。通过佩戴蝴蝶翅膀道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心情舒畅,学习兴趣和热情被充分激发出来。 与以往的教学设计相比,教师扮演的角色并不意味着要给学生灌输知识,而是在于引导学生充分展开自己的想像,发挥自身的潜能。我从以下几方面来做反思:
一、有效的运用课件来提高课堂效率
孩子想象力都很丰富,而且非常喜欢直观的美丽的事物。根据孩子的这一年龄特点,我尝试着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把课件制作得精美。在教授歌曲《蝴蝶》的过程中,首先借助于美丽蝴蝶的形象,看着舞蹈引导我们进入课堂,从感官上直入主题,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深入研究教材
歌曲的旋律的试听让孩子们首先熟悉了歌曲的风格和情绪,这种学习方法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使学生轻松愉快的就掌握了歌曲的旋律。
三、如何理解音乐作品
根据心理学家的分析,小学阶段的孩子具有强烈的表现欲望。而音乐艺术在很大的程度上也只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孩子们的年龄还小,生活经验很少,单凭老师的口头讲述,而没有亲自参与和体验,让他们来理解音乐作品是很难的。我在学生熟练掌握歌曲之后,加入动作来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情绪,这样,既帮助了他们理解歌曲,又符合了他们好奇、好动的心理。
不足: 在音乐课堂上,要注重培养孩子听、记、视唱的能力,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要运用较好的方式训练学生演唱旋律的能力,而不是一味的只让学生唱会歌,可以适当加入一些游戏来使课堂更加充满趣味和多样性。


可以适当改变一下师生互动的形式,比如师发问,看学生谁反应最快,回答的最快。
在这个部分教师的范唱可以更突出感情的起伏和强弱对比,让学生更加能直观地感受歌曲演唱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