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必修一4.2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同步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满足题意)
1.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驶时,同车道的前后车辆必须根据行驶速度、天气和路况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正以的速度匀速行驶,突然发现前面同车道的汽车因故障停止运动,于是司机紧急刹车,汽车经过停止运动。不考虑人的反应时间,汽车的运动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轮胎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80,两车的安全距离至少为
B.汽车轮胎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60,两车的安全距离至少为
C.汽车轮胎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60,两车的安全距离至少为
D.汽车轮胎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60,两车的安全距离至少为
2.在光滑斜面上,一个小物块,在平行斜面的力F作用下运动,小物块在0~t0时间内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以沿斜面向上为正,则在0~t0内,下列说法正确是的( )
A.小物块一直做减速运动
B.作用力F不变
C.小物块的平均速度为
D.小物块的加速度为
3.一质量为2kg的质点在水平力的作用下沿粗糙的水平面做直线运动,v-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质点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g取10m/s2,则( )
A.4s内质点的位移为10m
B.前2s内和后2s内加速度大小之比为4:1
C.4s内质点的平均速度大小为3m/s
D.前2s内和后2s内水平力的大小之比为4:1
4.一固定斜面倾角为45°,一物体从斜面底端以一定速度冲上斜面,速度减小到零后沿斜面滑回底端,物体沿斜面上升的时间与其沿斜面下滑的时间之比为1∶2,则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A.0.1
B.0.3
C.0.6
D.0.9
5.某同学为了测定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他用测速仪研究木块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装置如图甲所示,他使木块以初速度v0=4m/s的速度沿倾角θ=30°的斜面上滑紧接着下滑至出发点,并同时开始记录数据,结果电脑只绘出了木块从开始上滑至最高点的v-t图线如图乙所示,g取10m/s2,则根据题意计算出的下列物理量正确的是( )
A.上滑、下滑过程中的加速度的大小均为a=8m/s2
B.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C.木块回到出发点时的速度大小v=4m/s
D.木块在2s末返回出发点
6.质量为2kg的物体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F,其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g取10
m/s2)。则( )
A.0至6s的加速度为m/s2
B.水平推力F的大小为6N
C.0至10s的位移大小为48m
D.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
7.如图所示,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固定光滑圆环轨道与水平面相切于M点,与竖直墙相切于A点,竖直墙上另一点B与M的连线和水平面的夹角为60°,C是圆环轨道的圆心,已知在同一时刻a、b两球分别由A、B两点从静止开始沿光滑倾斜直轨道AM、BM运动到M点;c球由C点自由下落到M点,则( )
A.a球最先到达M点
B.b球最先到达M点
C.c球最先到达M点
D.b球和c球都可能最先到达M点
8.如图所示,长木板的左端用一铰链固定在水平面上,一可视为质点的小滑块放在长木板上的点,调节长木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当夹角为时,小滑块由点开始下滑,经时间滑到长木板的最底端;增大夹角,当夹角为时,小滑块由点经时间滑到长木板的最底端.已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滑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B.两次小滑块到达长木板底端时的速度之比为
C.两次小滑块的加速度之比为
D.两次小滑块下落的高度之比为
9.质量为1
kg、初速度v0=10
m/s的物体,受到一个与初速度v0方向相反、大小为3
N的外力F的作用力,沿粗糙的水平面滑动,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经3s后撤去外力,则物体滑行的总位移为(g取10
m/s2)(
)
A.7.5
m
B.9.25
m
C.9.5
m
D.10
m
10.如图所示,水平桌面由粗糙程度不同的AB.BC两部分组成,且,物块P(可视为质点)以某一初速度为A点滑上桌面,最后恰好停在C点,已知物块经过AB与BC两部分的时间之比为1:5,则物体P与桌面上AB.BC部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之比为(物块P在AB.BC上所做的运动均可看作匀变速直线运动)( )
A.25:1
B.15:1
C.5:1
D.1:5
11.如图所示为跳蚤从地面竖直向上运动到最高点的简化图线,减速过程看作竖直上抛运动,重力加速度g取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B.加速过程跳蚤的平均弹跳力约是自身重力的100倍
C.加速过程的加速度为a=100m/s2
D.上升过程的最大速度为vm=4m/s
12.如图甲所示,可视为质点的物块静止在倾角=37°的粗糙固定斜面的顶端,对物块施加一个沿斜面向下的推力F,力F的大小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物块的速率v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丙所示,4s末物块恰好运动到斜面底端.sin37°=0.6,cos37°=0.8,
重力加速度g取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斜面的长度为2m
B.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8
C.物块的质量为0.5kg
D.0?4s时间内,物块先加速下滑后减速下滑
二、多项选择(下列各题中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
13.在水平面上用水平力F拉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达到v时撤掉F,物体在水平面上滑行直到停止,物体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撤掉F前的加速度为a1,撤掉F后的加速度为a2,物体在水平面上的摩擦力为f,则:( )
A.a1:a2=3:1
B.a1:a2=4:1
C.F:f=4:1
D.F:f=4:3
14.小物块从倾角为37°的固定斜面顶端以初速度滑下,在时间内下滑的位移为,其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则( )
A.
B.
C.物块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为0.5
D.物块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为0.625
15.质量为1kg的物块恰好静止在斜面上。现对物块施加一个沿斜面向下的外力F,使它做直线运动,如图甲所示。若外力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4s之后,外力F恒为零,斜面足够长,则( )
A.在t=4s时,物块的速度为16m/s
B.在0~4s内,物块的平均速度大于8m/s
C.在0~4s内,物块的位移为32m
D.4s以后,物块将反向运动
16.如图所示,让物体分别同时从竖直圆上的P1、P2处由静止开始下滑,沿光滑的弦轨道P1A、P2A滑到A处,P1A、P2A与竖直直径的夹角分别为θ1、θ2,则( )
A.物体沿P1A、P2A下滑加速度之比为sinθ1∶sinθ2
B.物体沿P1A、P2A下滑到A处的速度之比为cosθ1∶cosθ2
C.物体沿P1A、P2A下滑的时间之比为1∶1
D.若两物体质量相同,则两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之比为sinθ1∶sinθ2
三、综合计算题(要求写出相应的计算过程)
17.安全带,生命带,前排后排都要系。车祸发生时,安全带能把人向后拉住,从而减轻对人的伤害。一辆小汽车正以大小v0=20m/s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迎面撞上了高架桥的桥墩,在匀减速运动过程中,小汽车头部缩短的距离x=0.4m。
(1)求小汽车匀减速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a;
(2)若后排有一位质量m=70kg的乘客,车祸时安全带对他的水平拉力大小恒为F=2800N,忽略座椅和地板对人的摩擦力,且该乘客未与前排座椅接触,求安全带作用时间t=0.05s后该乘客的速度大小v。
18.如图所示,滑梯与水平地面平滑连接,滑梯的长度,倾角,质量的小孩从滑梯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直线滑下,离开滑梯时的速度,取,,,求小孩对滑梯的压力及小孩下滑时受到的阻力。
19.如图,粗糙的水平桌面上有一个静止的物体,质量是2kg,在10N的与水平面夹角为37o恒力的作用下开始运动,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求:
(1)物体的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2)求物体的加速度;
(3)若4s后撤去力F则物体经多长时间停下来?(取g=10m/s2,sin37°=0.6,cos37°=0.8)
20.质量为m=1kg的物块恰好能沿倾角为、长度为5m的斜面匀速下滑。(重力加速度)
(1)求物块和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2)若给物块施加一个水平推力,恰能使它沿此斜面向上匀速运动,则水平推力为多大?
(3)若对物块施加一大小为拉力作用,使它从静止开始沿此斜面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试分析拉力F与斜面的夹角为多大时才能使物块最快地从斜面低端到达斜面顶端?最短时间是多少?
参考答案
1.D
【详解】
,汽车刹车过程的加速度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汽车刹车的位移
所以两车的安全距离至少为。
故选D。
2.B
【详解】
A.由图像可知,物体先向上做减速运动,再反向加速运动,故A错误;
B.由于物体的加速度未变,故小物块受到的作用力F不变,故B正确;
C.小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故C错误;
D.由图像可知,小物体的加速度为
故D错误;
故选B。
3.B
【详解】
v-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由图可知,该质点在前2s内的加速度大小为
a1=4m/s2
后2s内的加速度大小为
a2=1m/s2
则
a1:a2=4:1
0~2s时间内质点减速,摩擦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故与加速度方向相同,有
F1+f=ma1
2~4s质点加速,摩擦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故与加速度方向相反,有
F2-f=ma2
式中
f=μmg=0.1×2×10N=2N
可得
F1=6N,F2=4N
即
F1:F2=3:2
v-t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可得4s内质点的位移为
x=6m
平均速度为
=1.5m/s
故选B。
4.C
【详解】
设上滑的位移为x,上滑的加速度为a1、下滑的加速度为a2,则上滑时,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可得:
下滑时
联立解得:
向上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向下滑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联立解得:
μ=0.6
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5.B
【详解】
AB.由图像可知,木块经0.5s上滑到最高点,上滑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
木块上滑过程中,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木块下滑过程中,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a2=2m/s2
故A错误,B正确;
CD.下滑的距离等于上滑的距离
下滑至出发点的速度大小
解的
木块由最高点下滑到出发点所用时间
则木块返回出发点所用时间
故CD错误。
故选B。
6.B
【详解】
A.0至6s的加速度为
选项A错误;
D.物体做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
根据
a2=μg
可得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μ=0.2
选项D错误;
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解得水平推力
F=6N
选项B正确;
C.图像的面积等于位移,则0至10s的位移大小为
选项C错误。
故选B。
7.C
【详解】
如图所示
令圆环半径为R,则c球由C点自由下落到M点用时满足
所以
对于a球令AM与水平面成θ角,则a球下滑到M时满足
解得
同理b球从B点下滑到M点用时也满足
上式中r为过B、M且与水平面相切于M点的竖直圆的半径,r>R,综上所述可得
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8.B
【详解】
AC.对小滑块,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可知,当长木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时,有
当长木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时,有
解得
,
故AC错误;
B.由
,
解得
故B正确;
D.两次滑块下落的高度分别为
,
则
故D错误。
故选B。
9.B
【详解】
物体一直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始阶段
所以由v0=at得到t=2s后物体速度为零,位移
接下来反向匀加速运动1
s,加速度
位移
方向与s相反
撤去外力之后只受摩擦力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所以总位移
故选B。
10.B
【详解】
设AB、BC两部分长度为L,在B点的速度为v,受摩擦力
F1=μ1mg
F2=μ2mg
加速度
a1=μ1g
a2=μ2g
时间
t1=t
t2=5t
逆向研究BC
逆向研究BA
解得
μ1:μ2=15:1
故选B。
11.B
【详解】
A.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设加速度为a,则
v2=v02+2ax
其中其斜率表示加速度的2倍,斜率不变,则加速度不变;故A错误;
BCD.由题图可知跳蚤上升的最大高度为0.200m,在0.002m-0.200m范围内只受到重力的作用,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则
所以
vm2=2g△x
代入数据可得
vm=2m/s
跳蚤加速阶段的加速度
跳蚤的平均弹跳力
F=ma+mg=101mg
可知加速过程跳蚤的平均弹跳力约是自身重力的100倍,故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2.B
【详解】
A.斜面的长度等于0-4s内v-t图象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大小,为:
故A错误;
BC.由速度图象知,在1~3s时间内,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0.8+mgsinθ-μmgcosθ=ma
由v-t图象可知,加速度为:
在3~4s时间内,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平衡条件得:
μmgcosθ-mgsinθ=F=0.4N
联立解得:
μ=0.8,m=1kg
故B正确,C错误;
D.物体第1s静止不动,加速度为零;中间2s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后1s是匀速运动,故0~4s内加速度是变化的,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13.AC
【详解】
AB.由图像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可知
选项A正确,B错误;
CD.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解得
F:f=4:1
选项C正确,D错误。
故选AC。
14.AC
【详解】
AB.由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
可得
图像纵轴截距为初速度,则有
故A正确,B错误;
CD.图像斜率为
解得
对小物块下滑过程,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故C正确,D错误。
故选AC。
15.AB
【详解】
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画出a-t图像(如图甲所示)。在a-t图像中,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在数值上等于速度的变化量。在0~4s内,物块的速度始终增大,在t=4s时,物块的速度增大到最大值,最大速度为
A项正确;
BCD.大致画出物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在0~4s内,物块的平均速度大于8m/s,物块运动的位移大于32m,4s以后,物块受平衡力作用,物块将匀速下滑,B项正确、CD项错误。
故选AB。
16.BC
【详解】
A.对物体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则两个物体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A错误;
BC.物体下滑的位移为,根据运动学公式有
解得
下滑时间与角度无关,所以下滑的时间之比为1∶1,根据可知,下滑到A处的速度之比为
所以B、C正确;
D.两个物体的加速度之比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合外力之比为
D错误。
故选BC。
17.(1)500/s2;(2)18m/s
【详解】
(1)小汽车匀减速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a
(2)该乘客的加速度大小为
乘客的速度大小v
18.160N,48N
【详解】
由,求出
对小孩受力如图所示
由牛顿运动定律
解得
19.(1)2.8N;(2)2.6m/s2;(3)5.2s
【详解】
(1)物体的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2)求物体的加速度
(3)若4s后撤去力F则物体的速度
v=at=10.4m/s
此后物体的加速度
停下来的时间
20.(1);(2);(3)1s
【详解】
(1)设物块和斜面之间的摩擦力为Ff,根据平衡条件有
又有
联立解得
(2)对物块受力分析如下,建立如图所示直角坐标系,则有
在y轴方向
在x轴方向
又有
联立解得
(3)设拉力F与斜面的夹角为,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则有
在y轴方向
在x轴方向
又有
联立解得
当时,物块的加速度最大且大小为
物块到达斜面顶端所用时间最短,设最短时间为t,则有
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