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姓名
年
级
初二
学
科
科学
上课时间
教师姓名
课
题
物质的分离
教学目标
1.能说出晶体与非晶体的主要区别
2.了解结晶及结晶的几种方法
3.能对不同的物质选用正确的结晶方法
4.了解结晶的一些应用
教学过程
1.悬浊液、乳浊液和溶液的相同点是(
D
)
A.都是浑浊的
B.都是均一的
C.都是稳定的
D.都是混合物
2.下列说法正确评价是
(
D
)
(1)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含溶剂100g的溶液
(2)20℃时,10g氯化钠可溶解在100g水里,所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10g
(3)20℃时,把10g氯化钠溶解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所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10g
(4)把20g某物质溶解在100g水里,恰好制成饱和溶液,这种物质的溶解度就是20g
A.(3)正确
B.(2)(3)正确
C.(1)(4)正确
D.(1)(2)(3)(4)都不正确
3.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如把9.3g硝酸钾溶解在70g水里,试通过计算说明形成的溶
液是否饱和?欲使之成为饱和溶液,应蒸发多少克水或加入多少克硝酸钾晶体?(20℃)
不饱和,蒸发掉40.57克水,加入12.82g硝酸钾
一、晶体
1、.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有一定的熔点。
2、结晶:是溶液中无法再溶解的固体物质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
3、获得结晶的方法:
(1)蒸发溶剂,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固体物质,如食盐。
(2)冷却热饱和溶液,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同体物质,如硝酸钾。
4、有些晶体里结合了一定数目的结晶水,称为结晶水合物,如硫酸铜晶体(俗称胆矾)。
5、非晶体:玻璃、橡胶、塑料、蜡烛、松香等。
硫酸铜晶体
塑料(非晶体)
二、物质的分离
1、物质的分离方法
(1)沉淀法:利用凝聚剂(如明矾和活性炭)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使其凝聚成较大的固体颗粒而沉到水底的方法。
(2)过滤法:把不溶于液体的固态物质跟液体分离。
①仪器及用品:铁架台(含铁圈)、烧杯、玻璃棒、过滤器(由漏斗和滤纸组成)
②装置图
③操作要点
a.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紧贴时用水润湿,使漏斗内壁和滤纸间不留气泡。
b.二低:滤纸边缘略低于漏斗边缘;漏斗内液面略低于滤纸边缘(以防滤液从滤纸与器壁间渗出)。
c.三靠:漏斗最下端紧靠烧杯内壁,防止液滴飞溅;玻璃棒轻靠三层滤纸一侧;倾倒的烧杯口轻靠玻璃棒,起引流作用。
(3)蒸馏法:根据液体混合物中各种液体的沸点不同,分离或提纯液体混合物。
①在蒸馏瓶底部要加入小石块,防止液体爆沸。
②温度计要放在支管口附近。由于蒸馏需要控制好温度,在支管口处的蒸汽的温度,是最准确的。
③进水管要在冷凝管下端,出水管要在冷凝管上方。这样有利于热量交换,使冷凝效果更好。
7、粗盐提纯步骤
(1)溶解;(2)过滤;(3)蒸发;(4)洗涤。
粗盐提纯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
(1)溶解时搅拌,加速溶解;
(2)过滤时引流,使液体沿玻璃棒缓缓流入;
(3)蒸发时搅拌,使各部分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体因局部过热飞溅出来。
办法原理适用范围基本操作所起作用沉淀法物质溶解性不同悬浊液加入明矾等凝聚剂,搅拌后静置悬浮微粒凝聚而沉淀过滤法物质的溶解性不同悬浊液溶解,过滤除去水中的悬浮微粒蒸馏法液体的沸点不同分离或提纯液态混合物加热,蒸馏、冷凝除去水中已溶解的物质(直接饮用)
三、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1.请你辨别下列哪种物质是晶体(
D
)
A.石蜡
B.玻璃
C.沥青
D.冰
2.如何分离含有泥沙的水(
A
)
A.过滤
B.蒸馏
C.蒸发
D.结晶
3.河水分别通过下列净化操作,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C
)
4.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t1℃时,65克A的饱和溶液中含有50克溶剂
将t2℃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分数保持不变
C.在t2℃,A、B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D.要从B溶液中得到B,通常可采用蒸发溶剂使其结晶的方法
5.小明在做蒸馏实验时,在蒸馏烧瓶中放了少量高锰酸钾使水变成红色,他制得的蒸馏水的颜色将
是(
A
)
A.无色
B.白色
C.红色
D.微带点红色
6.下列措施中,不属于净水方法的是(
D
)
A.吸附沉淀
B.过滤
C.静置沉淀
D.加肥皂水
7.今年,某市化学实验操作考查,小松同学抽到“蒸发8毫升食盐水至结晶”的考题,该实验不需要
使用的仪器是(
B
)
在较高温度下,某溶液所含的硝酸钾和氯化钠都已接近饱和,当其冷却至室温时,析出的晶体经
检验几乎不含氯化钠,这是因为(
C
)
A.氯化钠的溶解度比硝酸钾的小
B.氯化钠的溶解度比硝酸钾的大
C.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小
D.氯化钠的溶解度在室温下更大
9.将食盐的饱和溶液,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蒸发水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溶质的质量减少
B.溶液的质量分数增大
C.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原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10.下列物质温度降低到0℃时能析出晶体的是
(
B
)
A.盐酸(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
B.30℃时饱和的硝酸钾溶液
C.水
D.30℃时饱和的澄清石灰水
11.白糖中混有少量的沙子,要除去沙子,可采用的操作步骤是(
C
)
A.过滤、蒸发、结晶、溶解
B.溶解、蒸发、过滤、结晶
C.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D.溶解、蒸发、结晶、过滤
12.在粗盐的提纯中,每步都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C
)
A.
蒸发皿
B.烧杯
C.玻璃棒
D.漏斗
13.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
(1)20℃时68克氯化钠溶液中,含溶质__18_克才可能是饱和溶液;
(2)将20℃时34克氯化钠饱和溶液蒸干,得_9_克固体氯化钠;
(3)现有9克氯化钠固体,配制成20℃时饱和溶液,需加水__25_克。
总结:
【查漏补缺】
1.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得到晶体的过程中(晶体中不含结晶水),溶液中保持不变的是(
)
A.溶质的质量分数
B.溶剂的质量
C.溶质的质量
D.溶解度
2.恒温下,将氯化钠饱和溶液蒸发部分溶剂,有氯化钠晶体析出,此时(
)
A.溶液仍为饱和
B.溶质质量不变
C.溶质的溶解度变小
D.溶液变浓
3.向饱和硫酸铜溶液中放入一小块硫酸铜晶体,条件不变,静置几天后,硫酸铜晶体的变化是(
)
A.形状、质量都不变
B.形状不变、质量增大
C.形状不变、质量减少
D.形状改变、质量不变
【举一反三】
1.要想从食盐溶液中得到食盐晶体,可采取的方法是(
A
)
A.蒸发溶剂的方法
B.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C.倒掉部分溶液的方法
D.升高温度的方法
2.将某氯化钠不饱和溶液保持在t℃下蒸发水分,则析出晶体(m)与时间(t)的变化关系符合下列
的图(
B
)
在硫酸铜饱和溶液中,投入一块硫酸铜晶体,保持温度不变,水分没有蒸发,一段时间后,下列
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
B.溶液的总质量不会增加
C.硫酸铜晶体的形状一定不变
D.硫酸铜晶体的形状会发生改变
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
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右侧海水成分变化进行分析,正
确的是(
A
)
A.溶质质量分数减少
B.溶剂质量减少
C.溶液质量不变
D.溶质质量增加
2.“人离不开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在生产自来水的过程中不能加入或通入的物质是(
D
)
A.明矾
B.漂白粉
C.臭氧
D.硫酸铜
3.下列关于过滤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纸边缘应低于漏斗边缘
B.滤液面与滤纸边缘相平
C.漏斗的下端口紧靠烧杯内壁
D.滤液浑浊,应再过滤一次
4.将60
℃的硝酸钾溶液降温至20
℃,有晶体析出。有关该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A.60
℃时的溶液一定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B.20
℃时的溶液一定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
硝酸钾的晶体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
5.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强震。震后灾区人民须将河水净化成生活用水。常见的净水
操作如下,应选用的操作顺序为(
C
)
①过滤 ②加明矾吸附 ③蒸馏 ④消毒杀菌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②①④
D.①③④
6.河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D
)
A.步骤Ⅰ可除去难溶性杂质
B.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
C.步骤Ⅲ可杀菌、消毒
D.净化后的水是纯净物
7.如图所示为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点所示溶液为某温度下氯化钠的
不饱和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将B点所示的溶液升高温度40摄氏度(忽略水的蒸发),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将
不变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有些金属的氢氧化物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物理性质却有所不同,如氢氧化钙与氢氧化钡的溶解
度就存在一定的差异,如下表所示:
温度/℃04080溶解
度/克氢氧化钙0.1870.1410.094氢氧化钡1.678.22101.4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氢氧化钙溶解度曲线的是
B
(填“A”或“B”)。如果要将氢氧化钙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
升温
。
(2)现有常温时含氢氧化钙、
氢氧化钡
两种溶质的某饱和溶液,若要想得到较纯净的氢氧化钡溶液,可采取的物理方法为
升温,过滤
。
9.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基,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我们每个人都要关心水、爱护水、节约用水。
(1)我国规定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必须达到下述四项指标:
a.不得呈现异色
b.不得有异味
c.应澄清透明
d.不得含有细菌和病毒。
其中“c指标”可以通过_吸附_操作达到。
(2)水的用途广泛,许多化学实验中用到水,请你列举一例:__配置溶液__。
(3)下列各种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3__
(填序号)。
①矿泉水
②自来水
③蒸馏水
④汽水
⑤糖水
(4)小明家长期饮用“××牌纯净水”,专家认为这是不科学的,理由是
纯净水中溶有矿物质_。
1.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是保护水资源的有效途径
B.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混合物
C.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包括:沉淀、吸附、蒸馏
D.长期饮用纯净水有益身体健康
2.下列关于结晶和晶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A.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仍是饱和溶液(指降温后的溶液)
B.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不一定有晶体析出
C.从溶液中析出的晶体不一定含结晶水
D.从饱和的硫酸铜溶液里结晶析出的胆矾是混合物
3.提纯含有少量泥沙的食盐,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C
)
A.过滤,蒸发,结晶,溶解
B.溶解,蒸发,过滤,结晶
C.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D.溶解,蒸发,结晶,过滤
4.凡是有颜色、异味的工业废水都禁止排放。净化此类废水可采用的方法是(
C
)
A.沉淀
B.过滤
C.吸附
D.静置
5.今年世界各国频发地震。为了防止震后疾病传染,须对饮用水源进行处理,采取以下措施:①煮
沸,②消毒,③过滤,④自然沉降。合理处理的顺序是(
D
)
A.③①②④
B.②④③①
C.④③①②
D.④③②①学生姓名
年
级
初二
学
科
科学
上课时间
教师姓名
课
题
物质的分离
教学目标
1.能说出晶体与非晶体的主要区别
2.了解结晶及结晶的几种方法
3.能对不同的物质选用正确的结晶方法
4.了解结晶的一些应用
教学过程
1.悬浊液、乳浊液和溶液的相同点是(
)
A.都是浑浊的
B.都是均一的
C.都是稳定的
D.都是混合物
2.下列说法正确评价是
(
)
(1)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含溶剂100g的溶液
(2)20℃时,10g氯化钠可溶解在100g水里,所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10g
(3)20℃时,把10g氯化钠溶解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所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10g
(4)把20g某物质溶解在100g水里,恰好制成饱和溶液,这种物质的溶解度就是20g
A.(3)正确
B.(2)(3)正确
C.(1)(4)正确
D.(1)(2)(3)(4)都不正确
3.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如把9.3g硝酸钾溶解在70g水里,试通过计算说明形成的溶
液是否饱和?欲使之成为饱和溶液,应蒸发多少克水或加入多少克硝酸钾晶体?(20℃)
一、晶体
1、.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有一定的熔点。
2、结晶:是溶液中无法再溶解的固体物质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
3、获得结晶的方法:
(1)蒸发溶剂,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固体物质,如食盐。
(2)冷却热饱和溶液,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同体物质,如硝酸钾。
4、有些晶体里结合了一定数目的结晶水,称为结晶水合物,如硫酸铜晶体(俗称胆矾)。
5、非晶体:玻璃、橡胶、塑料、蜡烛、松香等。
硫酸铜晶体
塑料(非晶体)
二、物质的分离
1、物质的分离方法
(1)沉淀法:利用凝聚剂(如明矾和活性炭)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使其凝聚成较大的固体颗粒而沉到水底的方法。
(2)过滤法:把不溶于液体的固态物质跟液体分离。
①仪器及用品:铁架台(含铁圈)、烧杯、玻璃棒、过滤器(由漏斗和滤纸组成)
②装置图
③操作要点
a.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紧贴时用水润湿,使漏斗内壁和滤纸间不留气泡。
b.二低:滤纸边缘略低于漏斗边缘;漏斗内液面略低于滤纸边缘(以防滤液从滤纸与器壁间渗出)。
c.三靠:漏斗最下端紧靠烧杯内壁,防止液滴飞溅;玻璃棒轻靠三层滤纸一侧;倾倒的烧杯口轻靠玻璃棒,起引流作用。
(3)蒸馏法:根据液体混合物中各种液体的沸点不同,分离或提纯液体混合物。
①在蒸馏瓶底部要加入小石块,防止液体爆沸。
②温度计要放在支管口附近。由于蒸馏需要控制好温度,在支管口处的蒸汽的温度,是最准确的。
③进水管要在冷凝管下端,出水管要在冷凝管上方。这样有利于热量交换,使冷凝效果更好。
7、粗盐提纯步骤
(1)溶解;(2)过滤;(3)蒸发;(4)洗涤。
粗盐提纯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
(1)溶解时搅拌,加速溶解;
(2)过滤时引流,使液体沿玻璃棒缓缓流入;
(3)蒸发时搅拌,使各部分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体因局部过热飞溅出来。
办法原理适用范围基本操作所起作用沉淀法物质溶解性不同悬浊液加入明矾等凝聚剂,搅拌后静置悬浮微粒凝聚而沉淀过滤法物质的溶解性不同悬浊液溶解,过滤除去水中的悬浮微粒蒸馏法液体的沸点不同分离或提纯液态混合物加热,蒸馏、冷凝除去水中已溶解的物质(直接饮用)
三、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1.请你辨别下列哪种物质是晶体(
)
A.石蜡
B.玻璃
C.沥青
D.冰
2.如何分离含有泥沙的水(
)
A.过滤
B.蒸馏
C.蒸发
D.结晶
3.河水分别通过下列净化操作,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4.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1℃时,65克A的饱和溶液中含有50克溶剂
将t2℃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分数保持不变
C.在t2℃,A、B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D.要从B溶液中得到B,通常可采用蒸发溶剂使其结晶的方法
5.小明在做蒸馏实验时,在蒸馏烧瓶中放了少量高锰酸钾使水变成红色,他制得的蒸馏水的颜色将
是(
)
A.无色
B.白色
C.红色
D.微带点红色
6.下列措施中,不属于净水方法的是(
)
A.吸附沉淀
B.过滤
C.静置沉淀
D.加肥皂水
7.今年,某市化学实验操作考查,小松同学抽到“蒸发8毫升食盐水至结晶”的考题,该实验不需要
使用的仪器是(
)
在较高温度下,某溶液所含的硝酸钾和氯化钠都已接近饱和,当其冷却至室温时,析出的晶体经
检验几乎不含氯化钠,这是因为(
)
A.氯化钠的溶解度比硝酸钾的小
B.氯化钠的溶解度比硝酸钾的大
C.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小
D.氯化钠的溶解度在室温下更大
9.将食盐的饱和溶液,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蒸发水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质的质量减少
B.溶液的质量分数增大
C.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原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10.下列物质温度降低到0℃时能析出晶体的是
(
)
A.盐酸(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
B.30℃时饱和的硝酸钾溶液
C.水
D.30℃时饱和的澄清石灰水
11.白糖中混有少量的沙子,要除去沙子,可采用的操作步骤是(
)
A.过滤、蒸发、结晶、溶解
B.溶解、蒸发、过滤、结晶
C.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D.溶解、蒸发、结晶、过滤
12.在粗盐的提纯中,每步都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A.
蒸发皿
B.烧杯
C.玻璃棒
D.漏斗
13.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
(1)20℃时68克氯化钠溶液中,含溶质_______克才可能是饱和溶液;
(2)将20℃时34克氯化钠饱和溶液蒸干,得_______克固体氯化钠;
(3)现有9克氯化钠固体,配制成20℃时饱和溶液,需加水_______克。
总结:
【查漏补缺】
1.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得到晶体的过程中(晶体中不含结晶水),溶液中保持不变的是(
)
A.溶质的质量分数
B.溶剂的质量
C.溶质的质量
D.溶解度
2.恒温下,将氯化钠饱和溶液蒸发部分溶剂,有氯化钠晶体析出,此时(
)
A.溶液仍为饱和
B.溶质质量不变
C.溶质的溶解度变小
D.溶液变浓
3.向饱和硫酸铜溶液中放入一小块硫酸铜晶体,条件不变,静置几天后,硫酸铜晶体的变化是(
)
A.形状、质量都不变
B.形状不变、质量增大
C.形状不变、质量减少
D.形状改变、质量不变
【举一反三】
1.要想从食盐溶液中得到食盐晶体,可采取的方法是(
)
A.蒸发溶剂的方法
B.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C.倒掉部分溶液的方法
D.升高温度的方法
2.将某氯化钠不饱和溶液保持在t℃下蒸发水分,则析出晶体(m)与时间(t)的变化关系符合下列
的图(
)
在硫酸铜饱和溶液中,投入一块硫酸铜晶体,保持温度不变,水分没有蒸发,一段时间后,下列
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
B.溶液的总质量不会增加
C.硫酸铜晶体的形状一定不变
D.硫酸铜晶体的形状会发生改变
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
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右侧海水成分变化进行分析,正
确的是(
)
A.溶质质量分数减少
B.溶剂质量减少
C.溶液质量不变
D.溶质质量增加
2.“人离不开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在生产自来水的过程中不能加入或通入的物质是(
)
A.明矾
B.漂白粉
C.臭氧
D.硫酸铜
3.下列关于过滤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纸边缘应低于漏斗边缘
B.滤液面与滤纸边缘相平
C.漏斗的下端口紧靠烧杯内壁
D.滤液浑浊,应再过滤一次
4.将60
℃的硝酸钾溶液降温至20
℃,有晶体析出。有关该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60
℃时的溶液一定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B.20
℃时的溶液一定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
硝酸钾的晶体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
5.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强震。震后灾区人民须将河水净化成生活用水。常见的净水
操作如下,应选用的操作顺序为(
)
①过滤 ②加明矾吸附 ③蒸馏 ④消毒杀菌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②①④
D.①③④
6.河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步骤Ⅰ可除去难溶性杂质
B.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
C.步骤Ⅲ可杀菌、消毒
D.净化后的水是纯净物
7.如图所示为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点所示溶液为某温度下氯化钠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将B点所示的溶液升高温度到40摄氏度(忽略水的蒸发),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有些金属的氢氧化物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物理性质却有所不同,如氢氧化钙与氢氧化钡的溶解
度就存在一定的差异,如下表所示:
温度/℃04080溶解
度/克氢氧化钙0.1870.1410.094氢氧化钡1.678.22101.4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氢氧化钙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A”或“B”)。如果要将氢氧化钙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
。
(2)现有常温时含氢氧化钙、
两种溶质的某饱和溶液,若要想得到较纯净的氢氧化钡溶液,可采取的物理方法为
。
9.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基,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我们每个人都要关心水、爱护水、节约用水。
(1)我国规定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必须达到下述四项指标:
a.不得呈现异色
b.不得有异味
c.应澄清透明
d.不得含有细菌和病毒。
其中“c指标”可以通过________操作达到。
(2)水的用途广泛,许多化学实验中用到水,请你列举一例: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各种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
(填序号)。
①矿泉水
②自来水
③蒸馏水
④汽水
⑤糖水
(4)小明家长期饮用“××牌纯净水”,专家认为这是不科学的,理由是________。
1.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是保护水资源的有效途径
B.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混合物
C.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包括:沉淀、吸附、蒸馏
D.长期饮用纯净水有益身体健康
2.下列关于结晶和晶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仍是饱和溶液(指降温后的溶液)
B.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不一定有晶体析出
C.从溶液中析出的晶体不一定含结晶水
D.从饱和的硫酸铜溶液里结晶析出的胆矾是混合物
3.提纯含有少量泥沙的食盐,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过滤,蒸发,结晶,溶解
B.溶解,蒸发,过滤,结晶
C.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D.溶解,蒸发,结晶,过滤
4.凡是有颜色、异味的工业废水都禁止排放。净化此类废水可采用的方法是(
)
A.沉淀
B.过滤
C.吸附
D.静置
5.今年世界各国频发地震。为了防止震后疾病传染,须对饮用水源进行处理,采取以下措施:①煮
沸,②消毒,③过滤,④自然沉降。合理处理的顺序是(
)
A.③①②④
B.②④③①
C.④③①②
D.④③②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