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姓名
年
级
初二
学
科
科学
上课时间
教师姓名
课
题
电路与电流
教学目标
1.了解生产与生活中的摩擦起电现象。
2.知道电荷间的排斥与吸引作用
3.知道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4.学会准确的测量电流
教学过程
1.2015年10月20日报道,意大利西北部港市热内亚附近海域出现巨型“龙吸水”现象,这是龙卷风
出现在水面上时形成的天气现象。龙卷风实质上是高速旋转的气流,它能“吸”起物体的原因是
(
A
)
A.龙卷风内部的压强远小于外部的压强
B.龙卷风内部的压强远大于外部的压强
C.龙卷风使物体受到的重力增大
D.龙卷风使物体受到的重力减小
2.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是保护水资源的有效途径
B.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混合物
C.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包括:沉淀、吸附、蒸馏
D.长期饮用纯净水有益身体健康
3.下列关于结晶和晶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A.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仍是饱和溶液(指降温后的溶液)
B.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不一定有晶体析出
C.从溶液中析出的晶体不一定含结晶水
D.从饱和的硫酸铜溶液里结晶析出的胆矾是混合物
4.在一定的温度下,向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氯化钠晶体,则(
B
)
A.有部分晶体溶解,晶体质量减少
B.晶体不能溶解,晶体质量不变
C.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D.溶液的溶解度增大
一、电荷与电流
1、摩擦起电
①
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2、两种电荷:
①
正电荷的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
②
负电荷的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
③了解摩擦起电带的何种电荷,橡胶棒和丝绸带负电,毛皮和玻
璃棒带正电。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相互排斥的肯定带同种电荷,相互吸引的可能带异种电荷,也可能其中一个不带电)
二、电路图
1、电路的组成: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叫做电路。
2、电路的三种状态
通路:
接通的电路
(闭合开关)
开路:断开的电路(断开开关)
短路:电路中没有用电器,直接用导线将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路叫短路。
发生短路时,电路中会有很大的电流,轻则损坏电源,重则发生事故。
通路、开路、短路三种状态下的电流的比较:
电路状态通路开路短路电流大小电流正常没有电流电流过大
持续电流存在的条件是:除电路中有电源外,电路还必须是通路。
3、电路的两种基本连接方法――串联和并联。
串联电路-----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出,经过用电器流到负极,流过的路径只有一条。
并联电路-----电路中有分支,电流流过的路径有两条或两条以上。
三、电流的测量
1、电流
(1)符号:I
(2)单位:安培
符号:A
(3)电流形成: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4)电流的方向:
正电荷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2、电流的测量工具----电流表
电流表的使用规则
(1)必须把电流表串联在待测电路中,使用前先调零。
(2)必须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入电流表,从“-”接线柱流出电流表。
(3)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4)电路接完后,接通电源前必须先选较大的量程试触,同时观看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情况:
①指针不偏转:可能电路有断开的地方。
②指针偏转过激,超过满刻度又被弹回,说明量程选小了。
③指针偏转很小,说明量程选大了。
④指针反向偏转,接线柱接反了。
3.串联、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串联: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
并联:并联电路各支路的电流之和等于干路电流
1.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甲、乙两个轻小物体,结果甲被排斥、乙被吸引,由此我们可以断定(
D
)
A.甲带正电,乙带负电
B.甲带负电,乙带正电
C.甲带负电,乙不带电或带正电
D.甲带正电,乙不带电或带负电
2.如图所示的电路图和实物图相对应的是(
D
)
A.
B.
C.
D.
3.关于电流表的使用规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电路串联
B.电流表可以和被测灯泡并联
C.电流表的两个量程可任意选择
D.电流表的三个接线柱可任意选两个接入电路中
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当开关S闭合后,两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乙图所示,其中a电流表测量的是
通过
L1
(选填:“电源”、“L1”或“L2”)的电流,b电流表的读数应为
1.2
A
在探究串联电路电流关系活动中,小路连好如图所示的电路后,用电流表测出A、B、C处的电流
分别为IA=0.4A、IB=0.4A、IC=0.4A,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下一步应该做的是(
C
)
A.整理器材,结束实验
B.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C.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再测出几组电流值
D.改变电流表的量程或换电流表再测几次
6.2017年5月6日,一篇题为《重磅,中国科学家发现电荷并不存在!》的文章震动了科学界,说的
是有个名叫凡伟的民间科学家发现电荷并不存在,将改写教科书。随即就有人出来“打假”,说他
缺乏事实依据,有哗众取宠之嫌。对此,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科学界公认自然界中存在着两种电荷,即正电荷与负电荷
B.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科学上规定电子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C.摩擦起电的原因是电子在不同物体间发生了转移
D.科学需要质疑的精神,科学上的观点在被证明之前都属于假说
7.现代社会倡导文明出行,某班同学对十字路口人行横道的红、绿交通信号灯进行了观察,画出了
如图所示的控制人行红、绿灯的电路图,你认为可行的是(
B
)
A.
B.
C.
D.
8.在连接电流表的过程中,出现下列现象并及时加以处理,其中处理错误的是(
A
)
A.表针静止不动,表明电流表与被测电路并联;拆除全部导线、重新连接
B.表针向右微转,没有超过表盘上的一个小格;换用能够测量较小的量程
C.表针向右猛偏,超过表盘上的最大电流;换用能够测量较大的量程
D.表针向左反转,表明电流表两个接线柱接反;立即对调连接两接线柱的导线头
9.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当开关S闭合后,两灯都发光。这时两个电流表A1、A2指针所指的位置都如
图乙所示。求:
(1)开关闭合时,这是一个
并联
电路。
(2)A1、A2示数分别为
0.3
?A和
1.5
A。
10.如图所示,在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时,小明用电流表分别测出A、B、C三处的电流为IA=0.4A、
Is=0.2A、IC=0.2A,记录数据后,他下一步应该做的最合理的操作是(
C
)
A.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B.改变电源电压,再测出几组电流值
C.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再测出几组电流值
D.换用电流表的另一量程,再测出一组电流值
总结:
【查漏补缺】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自然界中,只有正、负两种电荷?
B.只有电路闭合时,电路中才会有电流
C.只有负电荷的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
D.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2.在下列几个电路图中,电路连接正确的是(
A
)
B.
C.
D.
某工厂的车间里用一只开关控制三盏日光灯,三盏灯同时亮,同时灭,当其中一盏灯坏了后,其
余二盏灯还能正常发光,则三盏灯的连接方式是(
C
)
A.串联
B.可以是串联,也可以是并联
C.并联
D.不能是串联,也不能是并联
【举一反三】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只要电路中有电源存在,电路中就一定有电流
B.电路中负电荷发生定向移动时,电路中一定有电流
C.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一定与电流方向相同
D.导体的物质有电子,绝缘体的物质没有电子
2.所示的电路中,开关S闭合后,电源被短路的是(
B
)
3.下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开关能使L1、L2两盏灯同时发光和熄灭的是(
A
)
甲
乙
丙
丁
A.甲、丁
B.乙、丁
C.甲、丁
D.丙、丁
1.甲和乙两个泡沫塑料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甲带正电,乙不带电,会出现的情形是下图中的(
B
)
B.
C.
D.
2.下列现象中,属于摩擦起电的是(
A
)
A.冬天脱毛衣的时候发出噼啪声
B.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C.电源给用电器供电
D.利用风力发电
3.下列装置或器材中,不属于用电器的是(
C
)
A.小灯泡
B.发电机
C.洗衣机
D.电动机
4.用一个开关同时控制两个灯的发光,则两盏电灯在电路中(
C
)
A.两盏灯一定要串联
B.两灯只有并联才能实现
C.可以是并联,也可以是串联
D.两灯不可能是并联的
5.在串联电路中有以下一些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
)
①电流无支路;②电路有支路;③电路中的用电器为灯泡时,一盏电灯灭,其余灯泡也不发光;④电路中的用电器为灯泡时,一盏电灯灭,其余灯泡照常发光;⑤控制电路需要两个开关。
A.①③
B.②③⑤
C.②④
D.①④
9.在串联电路中,开关的作用是
控制整个电路
,开关接入电路中不同的位置,其作用是
相同
(填“相同”或“不同”);在并联电路中,接在干路中开关的作用是
控制整个电路
,支路中开关的作用是
控制开关所在的支路
。
10.教室里6盏照明用的日光灯,一个开关控制两个灯,开关和这些灯是
串
联的;这两盏灯是
并
联的;教室里的6盏灯是
并
联的。
把带正电荷的玻璃棒与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后,发现两片金属箔张开,这是因为
(
B
)
A.有一部分电子从玻璃棒转移到金属箔上
B.有一部分电子从金属箔转移到玻璃棒上
C.有一部分质子从玻璃棒转移到金属箔上
D.有一部分质子从金属箔转移到玻璃棒上
2.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时,会发生的现象是(
D
)
A.两灯都发光
B.灯L2亮,灯L1不亮
C.灯L1、L2的灯丝都会烧坏
D.两灯都不亮,电源会烧坏
3.在下图中属于并联电路的是(
C
)
B.
C.
D.
4.甲为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电路图。
位置ABC电流(A)0.180.180.36
(1)若要测量干路电流,则电流表应串联在甲图中的
C
处(选填“A”、“B”或“C”)。
(2)若要测量A处的电流,在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前,发现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调整正确后
闭合开关,发现指针又偏向图乙位置,其原因是
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
。
纠正(2)中错误后,测出A、B、C三处的电流值如上表,由此得出结论:并联电路中,干路
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且各支路的电流相等,这个实验在设计方案上还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只进行了一次实验,具有偶然性
(写出一条)。学生姓名
年
级
初二
学
科
科学
上课时间
教师姓名
课
题
电路与电流
教学目标
1.了解生产与生活中的摩擦起电现象。
2.知道电荷间的排斥与吸引作用
3.知道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4.学会准确的测量电流
教学过程
1.2015年10月20日报道,意大利西北部港市热内亚附近海域出现巨型“龙吸水”现象,这是龙卷风
出现在水面上时形成的天气现象。龙卷风实质上是高速旋转的气流,它能“吸”起物体的原因是
(
)
A.龙卷风内部的压强远小于外部的压强
B.龙卷风内部的压强远大于外部的压强
C.龙卷风使物体受到的重力增大
D.龙卷风使物体受到的重力减小
2.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是保护水资源的有效途径
B.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混合物
C.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包括:沉淀、吸附、蒸馏
D.长期饮用纯净水有益身体健康
3.下列关于结晶和晶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仍是饱和溶液(指降温后的溶液)
B.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不一定有晶体析出
C.从溶液中析出的晶体不一定含结晶水
D.从饱和的硫酸铜溶液里结晶析出的胆矾是混合物
4.在一定的温度下,向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氯化钠晶体,则(
)
A.有部分晶体溶解,晶体质量减少
B.晶体不能溶解,晶体质量不变
C.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D.溶液的溶解度增大
一、电荷与电流
1、摩擦起电
①
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2、两种电荷:
①
正电荷的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
②
负电荷的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
③了解摩擦起电带的何种电荷,橡胶棒和丝绸带负电,毛皮和玻
璃棒带正电。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相互排斥的肯定带同种电荷,相互吸引的可能带异种电荷,也可能其中一个不带电)
二、电路图
1、电路的组成: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叫做电路。
2、电路的三种状态
通路:
接通的电路
(闭合开关)
开路:断开的电路(断开开关)
短路:电路中没有用电器,直接用导线将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路叫短路。
发生短路时,电路中会有很大的电流,轻则损坏电源,重则发生事故。
通路、开路、短路三种状态下的电流的比较:
电路状态通路开路短路电流大小电流正常没有电流电流过大
持续电流存在的条件是:除电路中有电源外,电路还必须是通路。
3、电路的两种基本连接方法――串联和并联。
串联电路-----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出,经过用电器流到负极,流过的路径只有一条。
并联电路-----电路中有分支,电流流过的路径有两条或两条以上。
三、电流的测量
1、电流
(1)符号:I
(2)单位:安培
符号:A
(3)电流形成: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4)电流的方向:
正电荷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2、电流的测量工具----电流表
电流表的使用规则
(1)必须把电流表串联在待测电路中,使用前先调零。
(2)必须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入电流表,从“-”接线柱流出电流表。
(3)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4)电路接完后,接通电源前必须先选较大的量程试触,同时观看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情况:
①指针不偏转:可能电路有断开的地方。
②指针偏转过激,超过满刻度又被弹回,说明量程选小了。
③指针偏转很小,说明量程选大了。
④指针反向偏转,接线柱接反了。
3.串联、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串联: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
并联:并联电路各支路的电流之和等于干路电流
1.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甲、乙两个轻小物体,结果甲被排斥、乙被吸引,由此我们可以断定(
)
A.甲带正电,乙带负电
B.甲带负电,乙带正电
C.甲带负电,乙不带电或带正电
D.甲带正电,乙不带电或带负电
2.如图所示的电路图和实物图相对应的是(
)
A.
B.
C.
D.
3.关于电流表的使用规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电路串联
B.电流表可以和被测灯泡并联
C.电流表的两个量程可任意选择
D.电流表的三个接线柱可任意选两个接入电路中
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当开关S闭合后,两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乙图所示,其中a电流表测量的是
通过
(选填:“电源”、“L1”或“L2”)的电流,b电流表的读数应为
A
在探究串联电路电流关系活动中,小路连好如图所示的电路后,用电流表测出A、B、C处的电流
分别为IA=0.4A、IB=0.4A、IC=0.4A,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下一步应该做的是(
)
A.整理器材,结束实验
B.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C.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再测出几组电流值
D.改变电流表的量程或换电流表再测几次
6.2017年5月6日,一篇题为《重磅,中国科学家发现电荷并不存在!》的文章震动了科学界,说的
是有个名叫凡伟的民间科学家发现电荷并不存在,将改写教科书。随即就有人出来“打假”,说他
缺乏事实依据,有哗众取宠之嫌。对此,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科学界公认自然界中存在着两种电荷,即正电荷与负电荷
B.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科学上规定电子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C.摩擦起电的原因是电子在不同物体间发生了转移
D.科学需要质疑的精神,科学上的观点在被证明之前都属于假说
7.现代社会倡导文明出行,某班同学对十字路口人行横道的红、绿交通信号灯进行了观察,画出了
如图所示的控制人行红、绿灯的电路图,你认为可行的是(
)
A.
B.
C.
D.
8.在连接电流表的过程中,出现下列现象并及时加以处理,其中处理错误的是(
)
A.表针静止不动,表明电流表与被测电路并联;拆除全部导线、重新连接
B.表针向右微转,没有超过表盘上的一个小格;换用能够测量较小的量程
C.表针向右猛偏,超过表盘上的最大电流;换用能够测量较大的量程
D.表针向左反转,表明电流表两个接线柱接反;立即对调连接两接线柱的导线头
9.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当开关S闭合后,两灯都发光。这时两个电流表A1、A2指针所指的位置都如
图乙所示。求:
(1)开关闭合时,这是一个
电路。
(2)A1、A2示数分别为
?A和
A。
10.如图所示,在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时,小明用电流表分别测出A、B、C三处的电流为IA=0.4A、
Is=0.2A、IC=0.2A,记录数据后,他下一步应该做的最合理的操作是(
)
A.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B.改变电源电压,再测出几组电流值
C.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再测出几组电流值
D.换用电流表的另一量程,再测出一组电流值
总结:
【查漏补缺】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中,只有正、负两种电荷?
B.只有电路闭合时,电路中才会有电流
C.只有负电荷的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
D.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2.在下列几个电路图中,电路连接正确的是(
)
B.
C.
D.
某工厂的车间里用一只开关控制三盏日光灯,三盏灯同时亮,同时灭,当其中一盏灯坏了后,其
余二盏灯还能正常发光,则三盏灯的连接方式是(
)
串联
B.可以是串联,也可以是并联
C.并联
D.不能是串联,也不能是并联
【举一反三】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电路中有电源存在,电路中就一定有电流
B.电路中负电荷发生定向移动时,电路中一定有电流
C.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一定与电流方向相同
D.导体的物质有电子,绝缘体的物质没有电子
2.所示的电路中,开关S闭合后,电源被短路的是(
)
3.下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开关能使L1、L2两盏灯同时发光和熄灭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甲、丁
B.乙、丁
C.甲、丁
D.丙、丁
1.甲和乙两个泡沫塑料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甲带正电,乙不带电,会出现的情形是下图中的(
)
B.
C.
D.
2.下列现象中,属于摩擦起电的是(
)
A.冬天脱毛衣的时候发出噼啪声
B.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C.电源给用电器供电
D.利用风力发电
3.下列装置或器材中,不属于用电器的是(
)
A.小灯泡
B.发电机
C.洗衣机
D.电动机
4.用一个开关同时控制两个灯的发光,则两盏电灯在电路中(
)
A.两盏灯一定要串联
C.两灯只有并联才能实现
B.可以是并联,也可以是串联
D.两灯不可能是并联的
5.在串联电路中有以下一些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①电流无支路;②电路有支路;③电路中的用电器为灯泡时,一盏电灯灭,其余灯泡也不发光;④电路中的用电器为灯泡时,一盏电灯灭,其余灯泡照常发光;⑤控制电路需要两个开关。
A.①③
B.②③⑤
C.②④
D.①④
9.在串联电路中,开关的作用是
,开关接入电路中不同的位置,其作用是
、
(填“相同”或“不同”);在并联电路中,接在干路中开关的作用是
,支路中开关的作用是
。
10.教室里6盏照明用的日光灯,一个开关控制两个灯,开关和这些灯是
联的;这两盏灯是
联的;教室里的6盏灯是
联的。
把带正电荷的玻璃棒与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后,发现两片金属箔张开,这是因为
(
)
A.有一部分电子从玻璃棒转移到金属箔上
B.有一部分电子从金属箔转移到玻璃棒上
C.有一部分质子从玻璃棒转移到金属箔上
D.有一部分质子从金属箔转移到玻璃棒上
2.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时,会发生的现象是(
)
A.两灯都发光
B.灯L2亮,灯L1不亮
C.灯L1、L2的灯丝都会烧坏
D.两灯都不亮,电源会烧坏
3.在下图中属于并联电路的是(
)
B.
C.
D.
4.甲为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电路图。
位置ABC电流(A)0.180.180.36
(1)若要测量干路电流,则电流表应串联在甲图中的
处(选填“A”、“B”或“C”)。
(2)若要测量A处的电流,在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前,发现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调整正确后
闭合开关,发现指针又偏向图乙位置,其原因是
。
纠正(2)中错误后,测出A、B、C三处的电流值如上表,由此得出结论:并联电路中,干路
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且各支路的电流相等,这个实验在设计方案上还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写出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