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下语文期中期末复习
11.2.6.1出师表2019-2020中考题答案版
2020年
1.
2020年贵州省黔东南州
(一)阅读下面甲、乙两则文言文选段,按要求完成8-11题。(17分)
【甲】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①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荀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敗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诸葛亮《出师表》)
【甲】
亮躬耕陇亩①,好为《梁父吟》②,身长八尺,②每自比于管仲、乐毅③,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④崔州平,颍川⑤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时先主⑥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⑦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⑧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⑨,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陈寿《隆中对》节选)
[注释]①陇亩:田地。②《梁父吟》:又作《梁甫吟》,古歌曲名。③管仲、乐毅:管仲,名夷吾,春耿时齐桓公的国相。乐额,战国时燕昭王的名将。博陵:东汉郡名,现河北蠡县一带。③颖川:东汉郡名,包括现河南中部一些地区.⑥先主:指刘备。⑦卧龙:这里比喻潜居而未显达的有才能的人。⑧蒙尘:蒙受风尘,专指皇帝遭难出奔。⑨猖蹶:这里是失败之意。
8.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不正确的组是(3
分)
A.躬耕于南阳(介词,在)
B.先主遂诣亮(连词,就)
C.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形容词,熟悉)
D.将军宜枉驾顾之(动词,拜访)
C
9.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先帝/不以臣卑鄙狠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B.先帝不以臣卑鄙狠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C.先帝/不以臣卑鄙狠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D.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B
10.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分析、概括有误的一项是(3分)
A.甲文中“后汉所以倾颓”与乙文中“汉室倾颓”所指内容一致,都是指东汉的崩溃、衰败。
B.甲文的语言最显著特点是率直质朴,表现恳切忠贞的感情,全文读起来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C.乙文中“卧龙”一词选用精当,简练而传神地比喻诸葛亮出众才能,对人物描写起渲染烘托作用。
D.从甲文所选内容来看,主要写了诸葛亮结合当时形势向后主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两条建议。
D
11.将[甲][乙]两个文段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4分)
②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4分)
2.
2020年湖北省黄冈市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20-24题。(14分)
【甲】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出师表》)
【乙】晏子为齐相,出。其御①口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驰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②深矣常有以自下③空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损抑。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节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上》)
【注释】①御:马夫。②志念:志向和思考的东西。③自下:谦虚。
2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性行淑均(
)
(2)拥大盖,策马(
)
(3)身相齐国(
)
(4)晏子怪而问之(
)
2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愚以为宫中之事
晏子荐以为大夫
B.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
C.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D.其夫为相御
其后夫自损抑
22.用“/”给下面的语句划分节奏,划两处。(2分)
今
者
妾
观
其
出
志
念
深
矣
常
有
以
自
下
者
23.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4分)
(1)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诸葛亮和晏子都是古代的名相,请结合文段说说他们选用人才的标准。(2分)
(1)诸葛亮的标准:
(2)晏子的标准:
【乙】晏子是齐国的宰相,有一天坐车出门。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偷看。她的丈夫为晏子的车夫,头顶上撑着大车篷,用鞭子赶着四匹大马,意气风发,十分得意。
??????
车夫不久后回到家里,他的妻子请求离开。车夫问其原因,他的妻子说:“晏子身高不满六尺,担任齐国的宰相,名声在各诸侯国中都很显赫。现在我看他,深谋远虑,自己却总是很谦虚的样子。如今你身高八尺,却只是个车夫,然而看你的样子,好像还觉得很满足。这就是我要离开你的原因。“
??????
从这件事后,车夫常常抑制自己的骄态,谦虚退让。晏子对此感到奇怪便询问车夫,车夫如实回答,于是晏子推荐他做了大夫。
答案:
(1)①善良公正;②驾御(驾着);③担任相国(当国相);④感到奇怪(对…感到奇怪)。
(2)B
(3)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4)①都拿来征询他的意见,就一定能够使将士们团结和睦,才能高和才能低的人(德才高低的人)都有合适的安排。
②而(通过)你的表现,(可以看出你)自认为很满足了,我因此要求离开(离婚)
(5)①忠贞纯正;忠诚报国;能干公正;久经锻炼与考验。
②有了缺点能虚心接受意见并及时改正(知错能改),或:做人谦恭,不张扬。
【点评】“之”的用法:
①旁人皆为之感怆(之:代词)
②吾欲之南海,何如?(之:往,到……去)
③与民同游观之乐(之:的)
④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⑤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之:补充音节)
⑥何陋之有?(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⑦马之千里者(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3.
2020年辽宁省鞍山市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1—13题。(10分)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选自《出师表》)
【乙】信陵君杀晋鄙①,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赵王自郊迎。唐雎谓信陵君曰:“臣闻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信陵君曰:“何谓也?”对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今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此大德也。今赵王自郊迎,卒然②见赵王,愿君之忘之也!”信陵君曰:“无忌③谨受教。”(选自《战国策·魏策四》)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2)以光先帝遗德(
)
(3)唐雎谓信陵君曰(
)
(4)愿君之忘之也(
)
11.(1)时候;(2)发扬光大(3)对……说;(4)希望。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2)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
12.(1)这都是追念先帝的特殊恩遇,想报答给陛下的缘故。(2)别人对我有恩德,不可以忘记。
13.甲文中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建议:
;乙文中唐雎劝说信陵君的话蕴含的做人道理是:
。(4分)
13.开张圣听;谦虚谨慎,淡忘功劳。【参考译文】信陵君杀死晋鄙,拯救邯郸,击破秦兵,保住了赵国。赵孝成王准备亲自到郊外迎接他。唐雎对信陵君说:“我听人说:事情有不可以让人知道的,有不可以不知道的;有不可以忘记的,有不可以不忘记的。”信陵君说:“你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唐雎回答说:“别人厌恨我,不可不知道;我厌恨人家,又不可以让人知道。别人对我有恩德,不可以忘记;我对人家有恩德,不可以不忘记。如今您杀了晋鄙,救了邯郸,打退了秦兵,保住了赵国,这对赵王是很大的恩德啊。现在赵王亲自到郊外迎接您,我们马上就要见赵王,我希望您能忘记救赵的事情。”信陵君说:“我敬遵你的教诲。”
4.
2020年辽宁省锦州市
10.(12分)阅读下面【甲】【乙】两个语段,完成问题。
【甲】臣本布农,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越石父①贤,在缧绁②中。晏子出,遭之途,解左骖③赎之,载归。弗谢③,入闺④,久之。越石父请绝。晏子懼然⑥,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厄⑦,何子求绝之速也?”越石父曰:“不然。吾闻君子诎⑧于不知己而信⑨于知己者。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⑩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选自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
【注释】①越石父:齐人。②缧绁(léi
xiè):拘系犯人的绳索,指囚禁。③骖:指一车三马或四马中两旁的马匹。④谢:告辞(这是文中晏子的表现)。⑤闺:内室。⑥懼(jué)然:惊异的样子。⑦厄:困苦,灾难。⑧诎速(qū):通“屈”,委屈。⑨信:通“伸”,伸展。⑩感寤:有所感而觉悟。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躬耕于南阳: 亲自
②遂许先帝以驱驰: 奔走效劳
③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 听说
④彼不知我也: 了解
(2)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 C
A.由是感激/是知己
B.解左骖赎之/前人之述备矣
C.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兵甲已足
D.何子求绝之速也/绝巘多生怪柏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②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4)【甲】文中诸葛亮“遂许先帝以驱驰”,【乙】文中越石父“请绝”,请根据两文内容分别说说原因。
(5)从【乙】文中晏子的身上,你获得了哪些有益的人生启示?(答出两点即可)
【乙】越石父很贤能,却被拘捕了。晏子外出时,在路上遇到他,就解下马车两边的马把他赎了出来,载他一同回到家中。到家后晏子没有向越石父告辞,就进了内室,很久都不出来。越石父请求与他绝交。晏子听了非常惊异,便整理好衣冠出来对越石父道歉说:“我晏婴虽然没有仁德,但是我帮您脱离了困境,为什么您这么快就要求和我绝交呢?”越石父说:“话不能这么说。我听说君子会在不了解自己的人那里受到委屈,而会在了解自己的人那里受到礼待。我被拘捕的时候,他们并不了解我。夫子您既然已经清楚我的为人把我赎了出来,那就是知己了:既是知己却对我无礼,实在不如仍被拘捕。”晏子于是邀请他进门待为贵宾。
答案:
(1)①亲自;②奔走效劳;③听说;④了解。
(2)C
(3)①(先帝)接连三次到草庐来拜访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
②晏子于是邀请他进门待为贵宾。
(4)【甲】文中因为刘备三顾茅庐,对诸葛亮有知遇之恩。【乙】文中因为晏子对越石父“知而无礼”。
(5)爱惜人才;遇到问题,善于沟通、解决;知错就改。
【点评】“之”的用法:
①旁人皆为之感怆(之:代词)
②吾欲之南海,何如?(之:往,到……去)
③与民同游观之乐(之:的)
④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⑤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之:补充音节)
⑥何陋之有?(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⑦马之千里者(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5.
2020年辽宁省营口市
(一)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出师表(节选)
①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遣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朴阙漏,有所广益。
②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③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来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乙】狗猛酒酸
①宋人有酤①酒者,升概②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县③帜甚高著,然不售酒酸怪其故,问其所知闾长者杨倩,倩曰:“汝狗猛耶。”曰:“狗猛则酒何故而不售?”曰:“人畏焉。或令孺子怀钱挈壶瓮而往酤④,而狗迓⑤而齕⑥人,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
②夫国亦有狗。有道之士怀其术而欲以明万乘之主,大臣为猛狗,迎而齕之。此人主之所以蔽胁⑦,而有道之士所以不用也。
(节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注】①酤:卖。②概:这里是“量”的意思。③县:同“悬”。④酤:买酒。⑤迓(yà):迎。⑥齕(hé):咬。⑦胁:受挟制。
8.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此皆良实
(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3)或令孺子怀钱挈壶瓮而往酤
(4)有道之士怀其术而欲以明万乘之主
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2)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
10.
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然
不
售
酒
酸
怪
其
故
11.
概括甲文①②段的主要内容。
12.
乙文用__________________写法,通过一个小故事,揭示了君王要“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用甲文中语句回答)
【答案】8.
(1)忠良诚实的人(2)痛心、遗憾(3)有的人(4)想要
9.
(1)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留给陛下使用
(2)这就是(你的)酒变酸而卖不掉的原因。
10.
然不售/酒酸/怪其故
11.
诸葛亮向后主刘禅举荐人才。(或答:诸葛亮在出征前作内政上和军事上的安排,意思对即可)
12.
(1).
类比(或设喻说理);
(2).
亲贤臣,远小人。
【8题详解】
这道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课内重点文言实词需要平时的积累识记,并且活学活用,学会从课内到课外的迁移。作答时,可先理解整句话的大意,再来推断加点词的含义。
(1)大意:都是忠良诚实的人。良实:忠良诚实的人。
(2)大意:没有哪次不对桓帝、灵帝时期的腐败感到痛心遗憾。痛恨:痛心、遗憾。
(3)大意:有的人让孩子揣着钱提着壶来买酒。或:有的人。
(4)大意:身怀治国之术的贤人,想让统治万人的大国君主了解他们的高技良策。欲:想要。
【9题详解】
这道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翻译时,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
(1)重难点词语有:是以,因此。简拔,选拔。遗,给予。
(2)重难点词语有:所以,……原因。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划分文言停顿的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这句话的大意是:然而没有人来买酒,时间一长酒都变酸了,(卖酒者)感到迷惑不解。故停顿是:然不售/酒酸/怪其故。
【11题详解】
这道题考查概括文段内容的能力。通读甲文①②段,根据“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可知,第①段主要给陛下推荐内政人才;根据“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可知,第②段主要给陛下推荐军事人才。故甲文①②段的主要内容是:诸葛亮在出征前作内政上和军事上的安排。
【12题详解】
这道题考查对文段内容和写法的理解。根据“人畏焉。或令孺子怀钱挈壶瓮而往酤,而狗迓而齕人,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可知,乙文第(1)段主要叙述“狗猛酒酸”的故事;根据“此人主之所以蔽胁,而有道之士所以不用也”可知,乙文第(2)段主要分析“有道之士所以不用”的原因:“大臣为猛狗,迎而齕之”。从“夫国亦有狗”可以看出,乙文运用了类比(或设喻说理)的写法,以酤酒者因狗猛而酒变酸的故事类比国家因有奸臣导致君王被蒙蔽挟持的现象,揭示了君王要“亲贤臣,远小人”的道理。
乙文译文:
宋国有个卖酒的人,每次卖酒都量得很公平,对客人殷勤周到,酿的酒又香又醇,店外酒旗迎风招展高高飘扬。然而却没有人来买酒。时间一长,酒都变酸了。(卖酒者)感到迷惑不解,于是请教住在同一条巷子里的长者杨倩。杨倩问:“你养的狗很凶吧?”卖酒者说:“狗凶,为什么酒就卖不出去呢?”杨倩回答:“人们怕狗啊。大人让孩子揣着钱提着壶来买酒,而你的狗却扑上去咬人,这就是酒变酸了、卖不出去的原因啊。”
国家也有恶狗。身怀治国之术的贤人,想让统治万人的大国君主了解他们的高技良策,而奸邪的大臣却像恶狗一样扑上去咬他们,这就是君王被蒙蔽挟持,而有治国之术的贤人不被任用的原因啊!
6.
2020年宁夏
(一)阅读诸葛亮(出师表》选文,回答问题。(12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词。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③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④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10.翻译句子。
①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②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11.请用“/”符号给划线的句子断句。
12.先帝深知诸葛亮“谨慎”,请结合选文说说诸葛亮的“谨慎”体现在哪些方面?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①句意:我本来是个平民,在南阳亲自种地。躬:亲自。
②句意:先帝不因为我身份低微,见识浅陋。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③句意:所以临终的时候,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以:把。
④句意:希望陛下把讨伐汉贼、兴复汉室的任务交给我去完成。效:效命的任务。
(2)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①重点词:此,这。所以,用来……的。之,的。句意:这是我报答先帝、忠于陛下的职责。
②重点词:亦,也。宜,应当。以,来。诹,询问。察,明察。雅言,正确的言论,正言,合理的意见。句意:陛下也应当谋求自强,征询臣下的意见,考察并采纳正确的言论,深思先帝的遗诏。
(3)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根据句意进行分析。句意为:委屈自己,三次去我的茅庐拜访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由此使我感动奋发,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故断为: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问题,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从文中“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可以知道,诸葛亮接受刘备托孤以来,经常忧愁叹息,担心先帝刘备托付给自己的大事做得没有成效,而损伤先帝的英明,足见诸葛亮的“谨慎”。从“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可以看出,诸葛亮出师北伐之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觉得已经具备了出师北伐的先决条件,才上表出师,足见其“谨慎”。从“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可以知道,诸葛亮在北伐之前明确各方面责任。首先,他以“不效,则治臣之罪”严于律己;其次,他以“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严格要求朝廷诸臣;最后,他向后主提出“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的希望。
答案:
(1)①亲自;②身份低微、见识短浅;③把;④效命的任务。
(2)①这是我报答先帝、忠于陛下的职责。
②陛下也应当谋求自强,征询臣下的意见,考察并采纳正确的言论,深思先帝的遗诏。
(3)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4)接受托孤以来,经常忧愁叹息,担心先帝刘备托付给自己的大事做得没有成效,而损损伤先帝刘备的英明;出师北伐之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认为当时已经具备了出师北伐的先决条件;北伐之前明确各方面责任,首先严于律己,其次严格要求朝廷诸臣,最后向后主提出希望。
【点评】“之”的用法:
①旁人皆为之感怆(之:代词)
②吾欲之南海,何如?(之:往,到……去)
③与民同游观之乐(之:的)
④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⑤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之:补充音节)
⑥何陋之有?(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⑦马之千里者(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2019年
1.
2019年安徽省
【三】
(15
分)
【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立身成败,在于所染①。陛下贞观之初,砥砺名节,不私于物,唯善是与②,亲爱君子,疏斥小人。今则不然,轻亵小人,礼重君子。重君子也,敬而远之;轻小人也,狎③而近之。近之则不见其非,远之则莫知其是。
(节选自魏征《十渐不克终疏》)
【注】①染:熏陶,沾染。②与:赞许。③狎:亲昵,亲近。
1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所以:
(2)未尝不叹息痛恨
痛恨:
(3)愿陛下亲之信之
愿:
(4)不私于物
私:
(5)今则不然
然:
[三]
(15分)
13.
(5分)
(1)这里表示原因(2)感到痛心、遗憾(3)希望(4)用私情(5)这样(每小题1分,意思对即可)
1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此系贞良死节之臣。
(2)亲爱君子,疏斥小人。
14.
(4分)
(1)
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
(2)亲近爱戴君子,疏远排斥小人。(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
15.【甲】文段中,“亲贤臣,远小人”是为了追求“____________”,【乙】文段中,对待“君子”和“小人”的不同态度则关系到“_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填空)(2分)
15.
(2分)汉室之隆
立身成败(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
16.请结合【甲】【乙】两个文段,指出“唯善是与”中的“善”主要包含哪两个方面的意思。(4分)
16.
(4
分)①品行端正,有名声,有气节②对朝廷忠诚,
以死来报效国家。(每点2
分,意思对即可)
2.
2019年广州市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8~10题。(10分)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组,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倚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恶以为密中之事事无大小,患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神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运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頹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以光先帝遗德
仿佛若有光
B.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
C.悉以咨之
已而之细柳军
D.每与臣论此事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8.B
9.把“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额也”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9.译文: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之所以衰败的原因.
10.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选文中诸葛亮颇具政治远见,向后主刘禅指出了当前天下三分的形势,并分析了蜀国面临的不利处境和有利条件。
B.选文中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三条建议,分别是广开言路、严明赏罚和亲贤远佞其中最核心的是亲贤远佞
C.选文中诸葛亮指出如果他远离国都,“忠谏之路”会被堵塞,内外也会“异法”,结果必然导致国内政局的混乱
D.选文中诸葛亮提到了很多忠臣良将,认为他们都具有优良的品格,是先帝所器重的人希望后主刘禅能够信任他们
10.C
11.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5分)
工之侨得良桐焉,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工视之,曰:“勿古,还之工之侨以归,谋诸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款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责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之朝,乐官传视,皆日:“希世之珍也!”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
(选自刘基《郁离子》)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2分)
①期年出之
②莫不然矣
(2)工之侨的琴最初不被国工认可,后来为什么又被众人视为珍宝?这一故事揭示了什么社会现象?(3分)
11.(1)①周年,满一年
②如此,这样
(2)①原因:工之侨把他的琴仿古化制作了,他人以为此琴为古珍
②揭示现象:很多人都习惯从事物外表判定事物好坏,而不看本质.
3.
2019年河南省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5~18题。(共10分)
(一)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二)诸葛孔明千载人,其用兵行师,皆本于仁义节制,自三代以降①,未之有也。盖其操心制行②,一出于诚,生于乱世,躬耕陇亩,使无徐庶之一言,玄德之三顾,则苟全性命,不求闻达必矣。其始见玄德,论曹操不可与争锋,孙氏③可与为援而不可图,唯荆、益可取。言如蓍龟④,终身不易。
(节选自洪迈《容斋随笔》)
注:①三代以降:夏商周三代以来。②操心制行:思虑行动。③孙氏:孙权。④言如蓍(shī)龟:(这些)论断像蓍占、龟卜(一样准确)。
15.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闻
不求闻达于诸候
隔篁竹,闻水声
B.明
明灭可见
以伤先帝之明
C.足
兵甲已足
不足为外人道也
D.谋
陛下亦宜自谋
肉食者谋之
15.
D(2分)
16.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16.
因此感奋激发(有所感而情绪激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感激”,1分;大意1
分。共2分)
17.语段(一)作者追述先帝三顾茅庐、自己临危受命和先帝临终托孤三件事,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3分)
17.
①对先帝的感激之情。②对刘备父子的忠心。③^复汉室的决心。(意思对即可u—点1
分,共3分)
18.结合两个语段,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诸葛亮被称为”千载人”的原因。(3分)
18.
①颇具政治远见。②忠心赤诚。③感恩图报。④治国有方。⑤用兵仁义。(答出任
意三点,意思对即可。一点1分,共3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4.
2019年鄂州市
(二)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11—15题(共15分)
【甲】出师表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郑苏仙梦冥府
北村郑苏仙,一日梦至冥府,见阎罗王方录囚①。有一官公服昂然入自称所至但饮一杯水今无愧鬼神。王讥曰:“设官以治民,下至驿丞闸官,皆有利弊之当理,但不要钱即为好官,植②木偶于堂,并水不饮,不更胜公乎?”官又辩曰:“某虽无功亦无罪。”王曰:“公一身处处求自全,某狱某狱避嫌疑而不言,非负民乎?某事某事畏烦重而不举③,非负国乎?三载考绩之谓何,无功即有罪矣。”官大狼狈,锋棱顿减。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
【注】①囚:指去世的人。
②植:树立。
③举:上报(朝廷)。
11.用“/”给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有一官公服昂然入自称所至但饮一杯水今无愧鬼神
11.(2分,每多划一处扣1分)
有一官公服昂然入/自称所至但饮一杯水/今无愧鬼神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
(2)咨诹善道
(3)但不要钱即为好官
(4)锋棱顿减
12.(共4分,每小题1分)
(1)怠慢
(2)询问
(3)只
(4)立刻(或忽然)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2)植木偶于堂,并水不饮,不更胜公乎?
13.(共4分,每小题2分)
(1)(2分)(如果)没有效果,那就治我的罪,来祭告先帝的在天之灵。
(2)(2分)立个木偶在公堂上,它连水都不喝一口,不比你更廉洁吗(不更胜过你吗)?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寄臣以大事
设官以治民
B.陛下亦宜自谋
无功亦无罪
C.攸之、祎、允之任
三载考绩之谓何
D.察纳雅言
避嫌疑而不言
14.(2分)B
15.甲乙两文都谈到了如何做官的问题,请概括它们所倡导的观点。(3分)
15.(3分。关键要答出“勤政尽责”,“廉洁”这点不答出也可得)为官不但要廉洁,更要勤政,要做实事,敢于担责。不能空占其位,不谋其政,整天无所事事混日子。
附:《郑苏仙梦冥府》译文
北村有位叫郑苏仙的人,一天做梦梦见自己到了冥王府,看见阎王爷正在登记刚抓到冥府的人。有一个穿官服的人气昂昂地进了大殿,自称在世时所到之处只喝老百姓的一杯水,现在对鬼神没有愧疚。阎王微笑着说:“设立官制是为了治理国家、造福百姓,下到管理驿站、闸门的小官,都是按着理法来权衡利弊。只说不要老百姓的钱就是好官,那么立个木偶在公堂上,它连水都不喝一口,不比你更廉洁吗?”这官听了又辩解道:“我虽没有功劳,但也没有罪呀!”阎王又说:“你一生处处求的是保全自己,某个案子,你为了避开嫌疑没敢说话,这不是辜负了百姓吗?某件事情,你怕麻烦没有上报朝廷,这不是辜负了国家吗?(对为官者,)三年要考察一次政绩,为什么?无功就是罪啊!”当官的大吃一惊,非常不安,刚来时的傲气一下子就消减了。
5.
2019年鄂州市
(二)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11—15题(共15分)
【甲】出师表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郑苏仙梦冥府
北村郑苏仙,一日梦至冥府,见阎罗王方录囚①。有一官公服昂然入自称所至但饮一杯水今无愧鬼神。王讥曰:“设官以治民,下至驿丞闸官,皆有利弊之当理,但不要钱即为好官,植②木偶于堂,并水不饮,不更胜公乎?”官又辩曰:“某虽无功亦无罪。”王曰:“公一身处处求自全,某狱某狱避嫌疑而不言,非负民乎?某事某事畏烦重而不举③,非负国乎?三载考绩之谓何,无功即有罪矣。”官大狼狈,锋棱顿减。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
【注】①囚:指去世的人。
②植:树立。
③举:上报(朝廷)。
11.用“/”给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有一官公服昂然入自称所至但饮一杯水今无愧鬼神
11.(2分,每多划一处扣1分)
有一官公服昂然入/自称所至但饮一杯水/今无愧鬼神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
(2)咨诹善道
(3)但不要钱即为好官
(4)锋棱顿减
12.(共4分,每小题1分)
(1)怠慢
(2)询问
(3)只
(4)立刻(或忽然)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2)植木偶于堂,并水不饮,不更胜公乎?
13.(共4分,每小题2分)
(1)(2分)(如果)没有效果,那就治我的罪,来祭告先帝的在天之灵。
(2)(2分)立个木偶在公堂上,它连水都不喝一口,不比你更廉洁吗(不更胜过你吗)?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寄臣以大事
设官以治民
B.陛下亦宜自谋
无功亦无罪
C.攸之、祎、允之任
三载考绩之谓何
D.察纳雅言
避嫌疑而不言
14.(2分)B
15.甲乙两文都谈到了如何做官的问题,请概括它们所倡导的观点。(3分)
15.(3分。关键要答出“勤政尽责”,“廉洁”这点不答出也可得)为官不但要廉洁,更要勤政,要做实事,敢于担责。不能空占其位,不谋其政,整天无所事事混日子。
附:《郑苏仙梦冥府》译文
北村有位叫郑苏仙的人,一天做梦梦见自己到了冥王府,看见阎王爷正在登记刚抓到冥府的人。有一个穿官服的人气昂昂地进了大殿,自称在世时所到之处只喝老百姓的一杯水,现在对鬼神没有愧疚。阎王微笑着说:“设立官制是为了治理国家、造福百姓,下到管理驿站、闸门的小官,都是按着理法来权衡利弊。只说不要老百姓的钱就是好官,那么立个木偶在公堂上,它连水都不喝一口,不比你更廉洁吗?”这官听了又辩解道:“我虽没有功劳,但也没有罪呀!”阎王又说:“你一生处处求的是保全自己,某个案子,你为了避开嫌疑没敢说话,这不是辜负了百姓吗?某件事情,你怕麻烦没有上报朝廷,这不是辜负了国家吗?(对为官者,)三年要考察一次政绩,为什么?无功就是罪啊!”当官的大吃一惊,非常不安,刚来时的傲气一下子就消减了。
6.
2019年湖南省益阳市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12—15题。(17分)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杂说(四)》)
【乙】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1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B.不以千里称也
先帝称之曰能
C.策之不以其道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D.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管夷吾举于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2.D
1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B.其真无马耶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
C.骈死于槽枥之间
有亭亦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
D.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自得之,则居之安(《孔孟论学习》)
13.B
1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4分)
(2)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4分)
14.(1)想让它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或:况且想让它和普通的马一样都做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准确译出“且”“安”“千里”各1分,语句通顺流畅1分)
(2)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不二,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辅佐陛下。(准确译出“良实”“是以”“简拔”各1分,语句通顺流畅1分)
15.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说”和“表”分别是选文的体裁,“说”就是“谈谈”的意思,写法比较随意,“表”是古代臣子写给皇帝的奏疏。
B.选文内容都与人才有关,【甲】文作者希望统治者能够发现人才,策之以其道;【乙】文作者希望后主刘禅亲贤远佞,知人善任。
C.【甲】【乙】两文都具有情理交融的特点,但【甲】文重在说理,在说理中渗透强烈的情感,而【乙】文重在抒情,通过抒情让后主明白道理。
D.【甲】文巧用比喻,语言严谨,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浩然之气;【乙】文语言率直质朴,15.C(乙文重在晓之以理)
句式骈散结合,富有音韵美。
7.
2019年江苏省连云港市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5分)
【甲】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本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节选自《出师表》)
【乙】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毎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宦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节选自《三国志·诸葛亮传》,有删改)
9.解释下面加点的词。(4分)
(1)躬耕于南阳
(2)先主器之
(3)先主遂诣亮
(4)孤不度德量力
(二)(15分)
9.(4分)
(1)亲身
亲自
(2)器重
看重
(3)往
到
拜访
访问
(4)衡量
估计
推测
考虑
10.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10.(2分)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1l.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
(1)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2)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11.(6分)
(1)先帝没有因为我身份低微见识浅陋(而看轻我),亲自降低身份,三次到茅草屋拜访我。
(“卑鄙”“枉屈”“顾”,各1分)
(2)但是我的志向还没有罢休(停止),您认为该采取怎样的计策呢?(“已”1分;宾语前置句1分;句意通顺1分)
12.甲乙两文都写到了“三顾茅庐”这一史实,诸葛亮为何要在“三顾”“三往”后才见刘备?(3分)
12.(3分)
①诸葛亮被刘备的真心诚意感动;②诸葛亮被刘备的礼贤下士、渴求人才打动(猥自枉屈);
③诸葛亮认为已遇到明主,可以出山辅佐刘备,施展才华实现抱负。
8.
2019年山东省滨州市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4题。(15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先带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节速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卜式,河南人也。以田畜为事。时汉方事匈奴,式上书,愿输家财半助边。上使使问式:“欲为官乎?”式曰:“自小牧羊,不习仕宦,不愿也。”使者曰:“家岂有冤,欲言事乎?”式曰:“臣生与人无争,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所居,人皆从式,何故见冤?”使者曰:“苟,子何欲?”式曰:“天子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匈奴可灭也。”
(节选自班园(汉书》)
【注释】①事:此指交践。②输:送出。③见:被。④死:为……而死
1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项是(
D
)(3
分)
A.先帝不以臣卑鄙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B.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元方人门不顾
C.遂许先帝以驱驰
杂然相许
D.上使使问式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10.D
1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项是(B
)(3
分)
A.躬耕于南阳
皆以美于徐公
B.不效,则治臣之罪
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C.如此而匈奴可灭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D.以田畜为事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11.B
1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臣生与人亡所争。
12.(1)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之中出名。
(2)我生来与人没有什么争执。
13.请用“/”给文中画线语句断句,限断两处。(2分)
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
13.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
14.【甲】文寓情于事,恳切得体。叙殊遇,曰“三顾臣”、咨臣”、“寄臣以大事”,叙报效,则曰“许先帝”、“受任”、“恐托付不效”.通篇洋溢着(1)“
“(用文中语句作
答)的至诚忠爱之情,汉朝名将霍去病征战匈奴有功,汉武帝要给他道一栋大宅,霍去病不要,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清人顾炎武曾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卜式一介平民,却拥有(2)“
”(用乙文中语句作答)的见识与胸怀,令人肃然起收!诸葛亮和卜式都能为国分忧,具有(3)
的特点。(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14.(1)报先帝而忠陛(2)有财者宜输之(3)热爱自己的国家,乐于或主动为国分忧
9.
2019年眉山市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
比较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7-9题。
【甲】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我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徐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幕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官左右莫不和王,朝廷之臣英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乙】出师表(节选)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减危急存亡之秋也。然待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待郎郭仗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缺漏,有所广益。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7.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朝服衣冠,窥镜
服:衣服
B.臣之妻私臣
私:偏爱
C.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秋:秋天
D.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痛恨:十分僧恨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能力。A项,“服”应解释为“穿戴”;C项,“秋”应解释为“时候”;D项,“痛恨”应解释为“痛心、遗憾”。
8.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与写法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两文内容都在规劝君王。甲文规劝君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乙文除广开言路外,还建议严明赏罚,亲贤远佞。
B.两文规劝的方式不同。甲文以亲身经历设喻进谏;乙文直接向后主陈述当时不利与有利条件,再提出建议。
C.两文规劝的主人公都形象鲜明。甲文邹忌敢于进谏,善于进谏;乙文诸葛亮至诚至忠,有政治远见。
D.两文都以叙事为主,融以议论和抒情。在写法上甲文采用类比,以小见大;乙文层层递进,借古鉴今。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的理解。甲文并没有议论和抒情,乙文不是以叙事为主,而是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
。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3分)
(2)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3分)
【答案】(1)第二天(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端详他,自己觉得不如徐公美丽。(2)亲近贤臣,远避小人,这是汉朝前期所以能够兴盛的原因。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句子的能力。根据上下文语境,抓住重点词语,语句通顺即可。(1)句中重点词语“孰(仔细)”,(2)句中重点词语“亲(亲近)”“远(疏远)”“兴隆(兴盛)”。
10.
2019年广西贵港市
6.阅读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甲】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己矣。
【丙】出师表(节选)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1)下列对《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无误的一项是
A.“水调歌头”是词牌名。词前小序点明作词的时间、地点和缘由。
B.“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望月亮,无限惆怅,流露出作者抑郁伤感之情。
C.“转朱阁,低绮户”,写词人在朱阁转悠,倚户沉思,间接写出词人赏月时间之长。
D.全词运用形象的描绘和浪漫主义的想象,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抒情和议论。
(2)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忘路之远近
(《桃花源记》)
B.盖追先帝之殊遇
盖竹柏影也
(《记承天寺夜游》
C.其视下也
其如土石何
(《愚公移山》)
D.以光先帝遗德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
(《周亚夫军细柳》)
(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冥
?
②不宜妄自菲薄
菲薄
?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②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5)乙文如何表现大鹏“志存高远”的形象特点?
(6)诸葛亮对后主有哪几方面的担忧?表现了诸葛亮怎样的性格特点?
6.【分析】参考译文:
【甲】
?????
这首词以月起兴,与其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现出作者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词作上片问天反映执著人生,下片问月表现善处人生。
【乙】
?????
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春日林泽原野上蒸腾浮动犹如奔马的雾气,低空里沸沸扬扬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天空是那么湛蓝湛蓝的,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亦或是高旷辽远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不过也就像这个样子罢了。
【解答】(1)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词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
A.词前小序点明作词的时间和缘由,没有地点;分析不正确。
B.应该是乐观的心态;“无限惆怅,流露出作者抑郁伤感之情”分析不正确。
C.暗示夜已深,“词人赏月时间之长”分析不正确。
D.分析正确。
故选:D
(2)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的含义,进行比较,得出答案即可。
A.第一个“之”,的;第二个“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选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
B.两个“盖”都是“原来是”的意思。选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
C.第一个“其”,代词;第二个“其”,表示反问,又。选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
D.第一个“以”,用来;第二个“以”,把。选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
故选:B。
(3)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
①句意为: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冥:通假字,同“溟”,海。
②句意为:不应该随便看轻自己。菲薄:看轻自己。
(4)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句中重点词:怒,奋起;若,像;垂天,遮天。句意为: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
②句中重点词:亲,亲近;远,疏远;所以,……的原因。句意为: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旺发达的原因。
(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需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结合内容,从“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等语句中得出答案即可。
(6)第一问: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需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结合内容,从“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等语句中概括答案即可。
第二问:本题考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解答此题需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结合内容可知,诸葛亮项后主提出了广开言路、严明赏罚和亲贤远佞等建议,表现了他忠心耿耿、任人唯贤的性格特点。
答案:
(1)D
(2)B
(3)①同“溟”,海;②看轻自己。
(4)①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
②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旺发达的原因。
(5)这只神奇的大鸟岂止是大,还要腾空而起,还要乘海风作万里之游,由北海直飞南海天池。
(6)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②刑赏偏私,使内外异法;③亲小人,远贤臣。表现了诸葛亮忠心耿耿、任人唯贤的性格特点。
词译文: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今天晚上是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人间哪里比得上?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下语文期中期末复习
11.2.6.1出师表2019-2020中考题
练习版
2020年
1.
2020年贵州省黔东南州
(一)阅读下面甲、乙两则文言文选段,按要求完成8-11题。(17分)
【甲】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①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荀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敗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诸葛亮《出师表》)
【甲】
亮躬耕陇亩①,好为《梁父吟》②,身长八尺,②每自比于管仲、乐毅③,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④崔州平,颍川⑤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时先主⑥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⑦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⑧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⑨,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陈寿《隆中对》节选)
[注释]①陇亩:田地。②《梁父吟》:又作《梁甫吟》,古歌曲名。③管仲、乐毅:管仲,名夷吾,春耿时齐桓公的国相。乐额,战国时燕昭王的名将。博陵:东汉郡名,现河北蠡县一带。③颖川:东汉郡名,包括现河南中部一些地区.⑥先主:指刘备。⑦卧龙:这里比喻潜居而未显达的有才能的人。⑧蒙尘:蒙受风尘,专指皇帝遭难出奔。⑨猖蹶:这里是失败之意。
8.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不正确的组是(3
分)
A.躬耕于南阳(介词,在)
B.先主遂诣亮(连词,就)
C.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形容词,熟悉)
D.将军宜枉驾顾之(动词,拜访)
C
9.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先帝/不以臣卑鄙狠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B.先帝不以臣卑鄙狠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C.先帝/不以臣卑鄙狠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D.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B
10.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分析、概括有误的一项是(3分)
A.甲文中“后汉所以倾颓”与乙文中“汉室倾颓”所指内容一致,都是指东汉的崩溃、衰败。
B.甲文的语言最显著特点是率直质朴,表现恳切忠贞的感情,全文读起来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C.乙文中“卧龙”一词选用精当,简练而传神地比喻诸葛亮出众才能,对人物描写起渲染烘托作用。
D.从甲文所选内容来看,主要写了诸葛亮结合当时形势向后主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两条建议。
D
11.将[甲][乙]两个文段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4分)
②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4分)
2.
2020年湖北省黄冈市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20-24题。(14分)
【甲】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出师表》)
【乙】晏子为齐相,出。其御①口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驰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②深矣常有以自下③空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损抑。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节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上》)
【注释】①御:马夫。②志念:志向和思考的东西。③自下:谦虚。
2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性行淑均(
)
(2)拥大盖,策马(
)
(3)身相齐国(
)
(4)晏子怪而问之(
)
2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愚以为宫中之事
晏子荐以为大夫
B.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
C.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D.其夫为相御
其后夫自损抑
22.用“/”给下面的语句划分节奏,划两处。(2分)
今
者
妾
观
其
出
志
念
深
矣
常
有
以
自
下
者
23.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4分)
(1)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诸葛亮和晏子都是古代的名相,请结合文段说说他们选用人才的标准。(2分)
(1)诸葛亮的标准:
(2)晏子的标准:
3.
2020年辽宁省鞍山市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1—13题。(10分)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选自《出师表》)
【乙】信陵君杀晋鄙①,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赵王自郊迎。唐雎谓信陵君曰:“臣闻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信陵君曰:“何谓也?”对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今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此大德也。今赵王自郊迎,卒然②见赵王,愿君之忘之也!”信陵君曰:“无忌③谨受教。”(选自《战国策·魏策四》)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2)以光先帝遗德(
)
(3)唐雎谓信陵君曰(
)
(4)愿君之忘之也(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2)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
13.甲文中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建议:
;乙文中唐雎劝说信陵君的话蕴含的做人道理是:
。(4分)
4.
2020年辽宁省锦州市
10.(12分)阅读下面【甲】【乙】两个语段,完成问题。
【甲】臣本布农,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越石父①贤,在缧绁②中。晏子出,遭之途,解左骖③赎之,载归。弗谢③,入闺④,久之。越石父请绝。晏子懼然⑥,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厄⑦,何子求绝之速也?”越石父曰:“不然。吾闻君子诎⑧于不知己而信⑨于知己者。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⑩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选自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
【注释】①越石父:齐人。②缧绁(léi
xiè):拘系犯人的绳索,指囚禁。③骖:指一车三马或四马中两旁的马匹。④谢:告辞(这是文中晏子的表现)。⑤闺:内室。⑥懼(jué)然:惊异的样子。⑦厄:困苦,灾难。⑧诎速(qū):通“屈”,委屈。⑨信:通“伸”,伸展。⑩感寤:有所感而觉悟。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躬耕于南阳: 亲自
②遂许先帝以驱驰: 奔走效劳
③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 听说
④彼不知我也: 了解
(2)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 C
A.由是感激/是知己
B.解左骖赎之/前人之述备矣
C.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兵甲已足
D.何子求绝之速也/绝巘多生怪柏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②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4)【甲】文中诸葛亮“遂许先帝以驱驰”,【乙】文中越石父“请绝”,请根据两文内容分别说说原因。
(5)从【乙】文中晏子的身上,你获得了哪些有益的人生启示?(答出两点即可)
5.
2020年辽宁省营口市
(一)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出师表(节选)
①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遣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朴阙漏,有所广益。
②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③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来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乙】狗猛酒酸
①宋人有酤①酒者,升概②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县③帜甚高著,然不售酒酸怪其故,问其所知闾长者杨倩,倩曰:“汝狗猛耶。”曰:“狗猛则酒何故而不售?”曰:“人畏焉。或令孺子怀钱挈壶瓮而往酤④,而狗迓⑤而齕⑥人,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
②夫国亦有狗。有道之士怀其术而欲以明万乘之主,大臣为猛狗,迎而齕之。此人主之所以蔽胁⑦,而有道之士所以不用也。
(节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注】①酤:卖。②概:这里是“量”的意思。③县:同“悬”。④酤:买酒。⑤迓(yà):迎。⑥齕(hé):咬。⑦胁:受挟制。
8.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此皆良实
(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3)或令孺子怀钱挈壶瓮而往酤
(4)有道之士怀其术而欲以明万乘之主
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2)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
10.
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然
不
售
酒
酸
怪
其
故
11.
概括甲文①②段的主要内容。
12.
乙文用__________________写法,通过一个小故事,揭示了君王要“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用甲文中语句回答)
6.
2020年宁夏
(一)阅读诸葛亮(出师表》选文,回答问题。(12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词。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③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④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10.翻译句子。
①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②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11.请用“/”符号给划线的句子断句。
12.先帝深知诸葛亮“谨慎”,请结合选文说说诸葛亮的“谨慎”体现在哪些方面?
2019年
1.
2019年安徽省
【三】
(15
分)
【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立身成败,在于所染①。陛下贞观之初,砥砺名节,不私于物,唯善是与②,亲爱君子,疏斥小人。今则不然,轻亵小人,礼重君子。重君子也,敬而远之;轻小人也,狎③而近之。近之则不见其非,远之则莫知其是。
(节选自魏征《十渐不克终疏》)
【注】①染:熏陶,沾染。②与:赞许。③狎:亲昵,亲近。
1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所以:
(2)未尝不叹息痛恨
痛恨:
(3)愿陛下亲之信之
愿:
(4)不私于物
私:
(5)今则不然
然:
[三]
(15分)
13.
(5分)
(1)这里表示原因(2)感到痛心、遗憾(3)希望(4)用私情(5)这样(每小题1分,意思对即可)
1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此系贞良死节之臣。
(2)亲爱君子,疏斥小人。
14.
(4分)
(1)
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
(2)亲近爱戴君子,疏远排斥小人。(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
15.【甲】文段中,“亲贤臣,远小人”是为了追求“____________”,【乙】文段中,对待“君子”和“小人”的不同态度则关系到“_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填空)(2分)
15.
(2分)汉室之隆
立身成败(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
16.请结合【甲】【乙】两个文段,指出“唯善是与”中的“善”主要包含哪两个方面的意思。(4分)
16.
(4
分)①品行端正,有名声,有气节②对朝廷忠诚,
以死来报效国家。(每点2
分,意思对即可)
2.
2019年广州市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8~10题。(10分)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组,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倚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恶以为密中之事事无大小,患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神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运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頹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以光先帝遗德
仿佛若有光
B.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
C.悉以咨之
已而之细柳军
D.每与臣论此事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8.B
9.把“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额也”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9.译文: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之所以衰败的原因.
10.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选文中诸葛亮颇具政治远见,向后主刘禅指出了当前天下三分的形势,并分析了蜀国面临的不利处境和有利条件。
B.选文中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三条建议,分别是广开言路、严明赏罚和亲贤远佞其中最核心的是亲贤远佞
C.选文中诸葛亮指出如果他远离国都,“忠谏之路”会被堵塞,内外也会“异法”,结果必然导致国内政局的混乱
D.选文中诸葛亮提到了很多忠臣良将,认为他们都具有优良的品格,是先帝所器重的人希望后主刘禅能够信任他们
10.C
11.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5分)
工之侨得良桐焉,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工视之,曰:“勿古,还之工之侨以归,谋诸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款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责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之朝,乐官传视,皆日:“希世之珍也!”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
(选自刘基《郁离子》)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2分)
①期年出之
②莫不然矣
(2)工之侨的琴最初不被国工认可,后来为什么又被众人视为珍宝?这一故事揭示了什么社会现象?(3分)
11.(1)①周年,满一年
②如此,这样
(2)①原因:工之侨把他的琴仿古化制作了,他人以为此琴为古珍
②揭示现象:很多人都习惯从事物外表判定事物好坏,而不看本质.
3.
2019年河南省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5~18题。(共10分)
(一)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二)诸葛孔明千载人,其用兵行师,皆本于仁义节制,自三代以降①,未之有也。盖其操心制行②,一出于诚,生于乱世,躬耕陇亩,使无徐庶之一言,玄德之三顾,则苟全性命,不求闻达必矣。其始见玄德,论曹操不可与争锋,孙氏③可与为援而不可图,唯荆、益可取。言如蓍龟④,终身不易。
(节选自洪迈《容斋随笔》)
注:①三代以降:夏商周三代以来。②操心制行:思虑行动。③孙氏:孙权。④言如蓍(shī)龟:(这些)论断像蓍占、龟卜(一样准确)。
15.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闻
不求闻达于诸候
隔篁竹,闻水声
B.明
明灭可见
以伤先帝之明
C.足
兵甲已足
不足为外人道也
D.谋
陛下亦宜自谋
肉食者谋之
16.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16.
因此感奋激发(有所感而情绪激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感激”,1分;大意1
分。共2分)
17.语段(一)作者追述先帝三顾茅庐、自己临危受命和先帝临终托孤三件事,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3分)
17.
①对先帝的感激之情。②对刘备父子的忠心。③^复汉室的决心。(意思对即可u—点1
分,共3分)
18.结合两个语段,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诸葛亮被称为”千载人”的原因。(3分)
18.
①颇具政治远见。②忠心赤诚。③感恩图报。④治国有方。⑤用兵仁义。(答出任
意三点,意思对即可。一点1分,共3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4.
2019年鄂州市
(二)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11—15题(共15分)
【甲】出师表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郑苏仙梦冥府
北村郑苏仙,一日梦至冥府,见阎罗王方录囚①。有一官公服昂然入自称所至但饮一杯水今无愧鬼神。王讥曰:“设官以治民,下至驿丞闸官,皆有利弊之当理,但不要钱即为好官,植②木偶于堂,并水不饮,不更胜公乎?”官又辩曰:“某虽无功亦无罪。”王曰:“公一身处处求自全,某狱某狱避嫌疑而不言,非负民乎?某事某事畏烦重而不举③,非负国乎?三载考绩之谓何,无功即有罪矣。”官大狼狈,锋棱顿减。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
【注】①囚:指去世的人。
②植:树立。
③举:上报(朝廷)。
11.用“/”给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有一官公服昂然入自称所至但饮一杯水今无愧鬼神
11.(2分,每多划一处扣1分)
有一官公服昂然入/自称所至但饮一杯水/今无愧鬼神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
(2)咨诹善道
(3)但不要钱即为好官
(4)锋棱顿减
12.(共4分,每小题1分)
(1)怠慢
(2)询问
(3)只
(4)立刻(或忽然)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2)植木偶于堂,并水不饮,不更胜公乎?
13.(共4分,每小题2分)
(1)(2分)(如果)没有效果,那就治我的罪,来祭告先帝的在天之灵。
(2)(2分)立个木偶在公堂上,它连水都不喝一口,不比你更廉洁吗(不更胜过你吗)?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寄臣以大事
设官以治民
B.陛下亦宜自谋
无功亦无罪
C.攸之、祎、允之任
三载考绩之谓何
D.察纳雅言
避嫌疑而不言
14.(2分)B
15.甲乙两文都谈到了如何做官的问题,请概括它们所倡导的观点。(3分)
15.(3分。关键要答出“勤政尽责”,“廉洁”这点不答出也可得)为官不但要廉洁,更要勤政,要做实事,敢于担责。不能空占其位,不谋其政,整天无所事事混日子。
5.
2019年鄂州市
(二)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11—15题(共15分)
【甲】出师表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郑苏仙梦冥府
北村郑苏仙,一日梦至冥府,见阎罗王方录囚①。有一官公服昂然入自称所至但饮一杯水今无愧鬼神。王讥曰:“设官以治民,下至驿丞闸官,皆有利弊之当理,但不要钱即为好官,植②木偶于堂,并水不饮,不更胜公乎?”官又辩曰:“某虽无功亦无罪。”王曰:“公一身处处求自全,某狱某狱避嫌疑而不言,非负民乎?某事某事畏烦重而不举③,非负国乎?三载考绩之谓何,无功即有罪矣。”官大狼狈,锋棱顿减。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
【注】①囚:指去世的人。
②植:树立。
③举:上报(朝廷)。
11.用“/”给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有一官公服昂然入自称所至但饮一杯水今无愧鬼神
11.(2分,每多划一处扣1分)
有一官公服昂然入/自称所至但饮一杯水/今无愧鬼神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
(2)咨诹善道
(3)但不要钱即为好官
(4)锋棱顿减
12.(共4分,每小题1分)
(1)怠慢
(2)询问
(3)只
(4)立刻(或忽然)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2)植木偶于堂,并水不饮,不更胜公乎?
13.(共4分,每小题2分)
(1)(2分)(如果)没有效果,那就治我的罪,来祭告先帝的在天之灵。
(2)(2分)立个木偶在公堂上,它连水都不喝一口,不比你更廉洁吗(不更胜过你吗)?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寄臣以大事
设官以治民
B.陛下亦宜自谋
无功亦无罪
C.攸之、祎、允之任
三载考绩之谓何
D.察纳雅言
避嫌疑而不言
14.(2分)B
15.甲乙两文都谈到了如何做官的问题,请概括它们所倡导的观点。(3分)
15.(3分。关键要答出“勤政尽责”,“廉洁”这点不答出也可得)为官不但要廉洁,更要勤政,要做实事,敢于担责。不能空占其位,不谋其政,整天无所事事混日子。
6.
2019年湖南省益阳市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12—15题。(17分)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杂说(四)》)
【乙】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1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B.不以千里称也
先帝称之曰能
C.策之不以其道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D.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管夷吾举于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2.D
1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B.其真无马耶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
C.骈死于槽枥之间
有亭亦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
D.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自得之,则居之安(《孔孟论学习》)
13.B
1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4分)
(2)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4分)
14.(1)想让它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或:况且想让它和普通的马一样都做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准确译出“且”“安”“千里”各1分,语句通顺流畅1分)
(2)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不二,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辅佐陛下。(准确译出“良实”“是以”“简拔”各1分,语句通顺流畅1分)
15.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说”和“表”分别是选文的体裁,“说”就是“谈谈”的意思,写法比较随意,“表”是古代臣子写给皇帝的奏疏。
B.选文内容都与人才有关,【甲】文作者希望统治者能够发现人才,策之以其道;【乙】文作者希望后主刘禅亲贤远佞,知人善任。
C.【甲】【乙】两文都具有情理交融的特点,但【甲】文重在说理,在说理中渗透强烈的情感,而【乙】文重在抒情,通过抒情让后主明白道理。
D.【甲】文巧用比喻,语言严谨,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浩然之气;【乙】文语言率直质朴,15.C(乙文重在晓之以理)
句式骈散结合,富有音韵美。
7.
2019年江苏省连云港市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5分)
【甲】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本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节选自《出师表》)
【乙】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毎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宦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节选自《三国志·诸葛亮传》,有删改)
9.解释下面加点的词。(4分)
(1)躬耕于南阳
(2)先主器之
(3)先主遂诣亮
(4)孤不度德量力
(二)(15分)
9.(4分)
(1)亲身
亲自
(2)器重
看重
(3)往
到
拜访
访问
(4)衡量
估计
推测
考虑
10.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10.(2分)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1l.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
(1)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2)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11.(6分)
(1)先帝没有因为我身份低微见识浅陋(而看轻我),亲自降低身份,三次到茅草屋拜访我。
(“卑鄙”“枉屈”“顾”,各1分)
(2)但是我的志向还没有罢休(停止),您认为该采取怎样的计策呢?(“已”1分;宾语前置句1分;句意通顺1分)
12.甲乙两文都写到了“三顾茅庐”这一史实,诸葛亮为何要在“三顾”“三往”后才见刘备?(3分)
12.(3分)
①诸葛亮被刘备的真心诚意感动;②诸葛亮被刘备的礼贤下士、渴求人才打动(猥自枉屈);
③诸葛亮认为已遇到明主,可以出山辅佐刘备,施展才华实现抱负。
8.
2019年山东省滨州市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4题。(15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先带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节速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卜式,河南人也。以田畜为事。时汉方事匈奴,式上书,愿输家财半助边。上使使问式:“欲为官乎?”式曰:“自小牧羊,不习仕宦,不愿也。”使者曰:“家岂有冤,欲言事乎?”式曰:“臣生与人无争,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所居,人皆从式,何故见冤?”使者曰:“苟,子何欲?”式曰:“天子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匈奴可灭也。”
(节选自班园(汉书》)
【注释】①事:此指交践。②输:送出。③见:被。④死:为……而死
1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项是(
D
)(3
分)
A.先帝不以臣卑鄙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B.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元方人门不顾
C.遂许先帝以驱驰
杂然相许
D.上使使问式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10.D
1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项是(B
)(3
分)
A.躬耕于南阳
皆以美于徐公
B.不效,则治臣之罪
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C.如此而匈奴可灭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D.以田畜为事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11.B
1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臣生与人亡所争。
12.(1)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之中出名。
(2)我生来与人没有什么争执。
13.请用“/”给文中画线语句断句,限断两处。(2分)
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
13.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
14.【甲】文寓情于事,恳切得体。叙殊遇,曰“三顾臣”、咨臣”、“寄臣以大事”,叙报效,则曰“许先帝”、“受任”、“恐托付不效”.通篇洋溢着(1)“
“(用文中语句作
答)的至诚忠爱之情,汉朝名将霍去病征战匈奴有功,汉武帝要给他道一栋大宅,霍去病不要,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清人顾炎武曾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卜式一介平民,却拥有(2)“
”(用乙文中语句作答)的见识与胸怀,令人肃然起收!诸葛亮和卜式都能为国分忧,具有(3)
的特点。(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14.(1)报先帝而忠陛(2)有财者宜输之(3)热爱自己的国家,乐于或主动为国分忧
9.
2019年眉山市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
比较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7-9题。
【甲】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我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徐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幕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官左右莫不和王,朝廷之臣英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乙】出师表(节选)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减危急存亡之秋也。然待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待郎郭仗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缺漏,有所广益。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7.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朝服衣冠,窥镜
服:衣服
B.臣之妻私臣
私:偏爱
C.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秋:秋天
D.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痛恨:十分僧恨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能力。A项,“服”应解释为“穿戴”;C项,“秋”应解释为“时候”;D项,“痛恨”应解释为“痛心、遗憾”。
8.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与写法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两文内容都在规劝君王。甲文规劝君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乙文除广开言路外,还建议严明赏罚,亲贤远佞。
B.两文规劝的方式不同。甲文以亲身经历设喻进谏;乙文直接向后主陈述当时不利与有利条件,再提出建议。
C.两文规劝的主人公都形象鲜明。甲文邹忌敢于进谏,善于进谏;乙文诸葛亮至诚至忠,有政治远见。
D.两文都以叙事为主,融以议论和抒情。在写法上甲文采用类比,以小见大;乙文层层递进,借古鉴今。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的理解。甲文并没有议论和抒情,乙文不是以叙事为主,而是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
。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3分)
(2)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3分)
【答案】(1)第二天(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端详他,自己觉得不如徐公美丽。(2)亲近贤臣,远避小人,这是汉朝前期所以能够兴盛的原因。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句子的能力。根据上下文语境,抓住重点词语,语句通顺即可。(1)句中重点词语“孰(仔细)”,(2)句中重点词语“亲(亲近)”“远(疏远)”“兴隆(兴盛)”。
10.
2019年广西贵港市
6.阅读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甲】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己矣。
【丙】出师表(节选)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1)下列对《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无误的一项是
A.“水调歌头”是词牌名。词前小序点明作词的时间、地点和缘由。
B.“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望月亮,无限惆怅,流露出作者抑郁伤感之情。
C.“转朱阁,低绮户”,写词人在朱阁转悠,倚户沉思,间接写出词人赏月时间之长。
D.全词运用形象的描绘和浪漫主义的想象,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抒情和议论。
(2)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忘路之远近
(《桃花源记》)
B.盖追先帝之殊遇
盖竹柏影也
(《记承天寺夜游》
C.其视下也
其如土石何
(《愚公移山》)
D.以光先帝遗德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
(《周亚夫军细柳》)
(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冥
?
②不宜妄自菲薄
菲薄
?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②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5)乙文如何表现大鹏“志存高远”的形象特点?
(6)诸葛亮对后主有哪几方面的担忧?表现了诸葛亮怎样的性格特点?
6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