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教学目标
在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比的基础上,探究已知两角一边的斜三角形的解法,并通过抓住“关键边”的图形分析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问题解决,掌握“作垂线把解斜三角形问题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问题”这一方法,感悟“转化”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探究的困惑和成功解决问题的愉悦情感,感受做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关键边”的选取。
教学难点
如何作“垂线”。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复习回顾,激活学生已有知识经验。
在Rt⊿ABC中,C=900,则tgA=
____,ctgA=____,sinA=____,cosA=____。
根据三角比的定义,在直角三角形中,我们只要知道一个锐角和一边,就可以求出其它的角和边。
2、新课导入:已知在⊿ABC中,
B=600,
C=450,AB=40。
(1)你会求AC的长吗?
(2)再求BC的长。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问题,出示课题。第(1)小题做完后再出示第(2)小题。)
问题解决(探究活动一)
探究如何解决导入中的问题2,师生共同完成。
(设计说明:1、在已知两角和一边的斜三角形中,要求出AC的长,可以作高AD,体会把解斜三角形问题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问题的“转化”数学思想方法,并且让学生归纳得出两个直角三角形的公共边AD是关键边,学会利用“关键边”进行有关计算。2、求BC长的方法有两种,既可以通过AB、AC的长分别求出BD、CD,也可以通过公共边AD的长分别求出BD、CD。教师有意识地强调公共边是
“百搭”,可以为每个直角三角形服务。我们要学会充分利用这条公共边。)
(3)如上图中的条件B=600,
C=450,AD⊥BC不变,现设AD
=
h,请再求BC的长。
反思:
问题的类型:已知两角和一边,解三角形。
解决问题的方法:
过已知边的端点作垂线(使已知角和已知边在同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把解斜三角形问题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问题;
选定“关键边”(与其它边能建立联系的边,一般为公共边);
设元、建立等量关系求解(一般可设某关键边的长为未知数)。
应用
(1)如图1,一位旅行者骑自行车沿湖边正东方向笔直公路BC行使,在B地测得湖中小岛上某建筑物A1在北偏东450方向。行使10分钟后到达C地,测得建筑物A1在北偏西300方向。如果此旅行者的骑车速度为12千米/时,求建筑物A1到公路BC的距离A1D1。
(2)如图2,另一位旅行者也骑自行车沿湖边正东方向笔直公路BC行驶,在B地测得湖中小岛上另一建筑物A2也在北偏东450方向。行使10分钟后到达C地,测得建筑物A2在北偏东300方向。如果此旅行者的骑车速度仍为12千米/时,求建筑物A2到公路BC的距离A2D2。
(3)如图3,又一位旅行者也骑自行车沿湖边笔直公路正西方向由C向B行驶,先在C地测得建筑物A3在北偏西550方向,也以12千米/时的骑车速度行驶10分钟后到达B地测得湖中小岛上建筑物A3在北偏西250方向,求建筑物A3
到B地的距离A3B。
(设计说明:图1呈现两个直角三角形在公共边的两侧,图2呈现两个直角三角形在公共边的同侧,学生归纳得出设公共边为x列方程解题比较简便、思路比较清晰,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对于图3,根据以上规律需添加公共边,可以多种添法,是学生思维的发展、)
四、发展(探究活动二)
2、如图4,在水平地面上有两座高度相同的高压电缆铁塔AB和CD,两塔底B和D之间的距离为86米,在两塔底连线BD上取一点P,测得两塔顶A和C的仰角分别为和,且,,求每座铁塔的高度。
(设计说明:本题可以把两个直角三角形中的相等的边作为关键边,设相等的边为x建立方程。)
五、本课小结
六、布置作业:
如图,某船向正西方向航行,在A处见某岛C位于北偏西600方向,前进20海里后到B处,测得该岛在北偏西300方向。已知该岛周围15海里有暗礁,如果船继续向正西方向航行,那么有无触礁危险?
如图,据点A在据点B的正南方向,据点C在据点A的北偏东600方向,
据点C又在据点B的南偏东300方向上,AB相距8千米。如果一辆坦克从A向B行驶,在3千米范围内,坦克上发射的炮弹都能击中,那么据点C能否被炮弹击中?
如图,有甲、乙两楼,甲楼高AD是18米,现在想测量乙楼CB的高度。某人在甲楼的楼底A和楼顶D,分别测得乙楼楼顶B的仰角为600、450,求乙楼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