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第一节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附解析和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章 第一节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附解析和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1-11-16 16:25: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7章 动物的行为
第一节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芮城四中初二生物教研组命题
一、智能演练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动物行为的一项是( )
A、蝙蝠白天栖息于岩壁上
B、变色龙体色由褐色变成绿色
C、猫静伏在老鼠出没的洞口
D、母兔生下的小兔有黑色和白色
分析:动物的行为是指动物各种各样的活动以及动物的体态、发声和其他所有外部可以识别的变化。而母兔生下不同毛色的小兔是变异现象
答案:D
2、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指动物明显的大范围的高速的动作
B、指表面静止而身体内却发生着种种生理活动和变化
C、静止不动时,就没有动物行为
D、指动物各种各样的运动方式,甚至包括静止不动,注目凝视
解析:此题是考查动物行为的概念,动物的行为是指动物各种各样的活动以及动物的体态、发生和其他所有外部可以识别的变化。甚至包括静止不动、注目凝视等等
答案:D
3、白居易诗曰:“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这描述的是母燕的( )。
A.觅食行为 B.防御行为
C.攻击行为 D.生殖行为
解析: “生殖行为主要包括雌雄两性动物的识别、占有繁殖的空间、求偶、交配、孵卵以及对子代的哺育等。
答案:D
4、诗句“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描写的是鸟类繁殖行为中的( )
A、求偶 B、筑巢 C、孵卵 D、育雏
解析:本题考察繁殖行为的具体分类,繁殖行为主要包括雌雄两性动物的识别、占有繁殖的空间、求偶、交配、孵卵以及对子代的哺育等。“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说的就是对子代的哺育,即育雏行为
答案D
5、孔雀开屏吸引异性的行为属于( )。
A.生殖行为 B.攻击行为
C.防御行为 D.觅食行为
答案:A
6、在下列各项中,属于觅食行为的是( )
A、金钱豹在树上挂着捕食的羚羊 B、雌狮追捕斑马
C、两只公羚羊在争斗 D、亲鸟在给雏鸟喂食
解析:觅食行为是通过独特的方式获取生存所需食物的行为,包括寻找、获取、加工、摄入等活动
答案:B
7、“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是动物的什么行为 ( )。
A.防御行为 B.攻击行为
C.社群行为 D.觅食行为
答案:D
8、蜥蜴能随周围环境颜色的变化而改变体色,请分析此种行为( )。
A.有利于保护自己 B.有利于防御敌害
C.属于防御行为 D.A、B、C都对
解析:蜥蜴的体色能够随周围环境颜色的变化而变化,这是一种保护色,有利于防御敌害保护自己,属于防御行为。
答案:D
9、尺蠖静止不动时,形态像一段树枝,这属于( )。
A.防御行为 B.生殖行为
C.攻击行为 D.节律行为
解析:尺蠖静止不动是一种拟态,能够更好地保护个体,逃避敌害,属于防御行为。
答案:A
10、美国科学家发现,当有捕食者靠近时,海胆幼虫会一分为二,从而因体形变小而免于被捕食者发现。这种行为属于( )。
A.觅食行为 B.繁殖行为
C.防御行为 D.节律行为
答案:C
11、在下列各项中,属于攻击行为的是( )
A、金钱豹在树上挂着捕食的羚羊 B、雌狮追捕角马
C、两只雄性猴子在争斗 D、母猪在给小猪喂奶
解析:攻击行为是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抢占巢区、领地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
答案:C
12、“穿花峡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诗句分别描述了这两类昆虫的( )
A、防御行为、觅食行为 B、防御行为、迁徙行为
C、觅食行为、生殖行为 D、迁徙行为、生殖行为
解析:蝴蝶吸食花蜜和露水是在摄取食物,因此是觅食行为,蜻蜓点水是在产卵,因此是生殖行为。
答案:C
13、下列动物群体中,不具有社群行为的是
A、蜜蜂的群体 B、蚂蚁的群体
C、白蚁的群体 D、绵羊的群体
分析:社群行为是指同种生物个体之间除生殖以外的各种联系的行为,。蜜蜂、蚂蚁、白蚁等群体生活的成员之间有分工,而绵羊群体生活的成员彼此之间没有明确分工,所以不具有社群行为。
答案:D
14、狒狒群中有首领,各成员分工明确,这是下列哪种行为的主要特征 ( )
A.生殖行为 B.社群行为
C.觅食行为 D.防御行为
答案:B
15、白蚁具有的特点是( )
A、同种的许多个体简单地聚集在一起构成群体
B、各成员之间没有明确的分工,共同担任相同的职能
C、雌蚁产下的卵,由工蚁照顾,所以工蚁有繁殖的功能
D、各成员之间分工,担任不同的职能
解析:白蚁是有社群行为的低等动物,但他们不是简单的聚集在一起,而是各成员之间分工,担任不同的职能。
答案:D
16、一个蜂群中有三种蜂,它们的分工不同,其中雄蜂的职能是( )。
A.产卵 B.照顾蜂王
C.与蜂王交配 D.采集花粉和花蜜
答案:C
17、不能起到同种个体之间交流信息作用的是
A、蜜蜂的舞蹈动作 B、鸟类的各种鸣叫声
C、蜂王释放的特殊分泌物 D、乌贼受到威胁时释放墨汁
解析:信息交流是分工合作的必要条件,蜜蜂通过舞蹈动作完成信息交流的,有些鸟类是通过鸣叫声 完成信息交流的,蜜蜂释放的特殊物质在群体中起到信息交流的作用,唯有乌贼遇到威胁时释放墨汁属于防御敌害不属于信息交流
答案:D
18、如图所示,白蚁是具有 行为的动物,白蚁群体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群体中有 、 、
和 之分。 的职能是建筑蚁巢,喂养幼蚁等, 则专司蚁穴的保卫。 是专职的“产卵机器”。有时它的腹部膨胀的很大,与身体其他部分很不相称,而且自己不能移动,由 负责移开他产下的卵并加以照料。
解析:解决此题要明确社会行为的概念、特征。
具有社群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还形成等级,在白蚁与群体中,有蚁后、雄蚁、兵蚁和工蚁之分,工蚁不能生育,它们的职能是建筑蚁巢,喂养幼蚁等,兵蚁的颚特别大,他们的职能是保卫蚁穴。蚁后专职产卵,有的一昼夜能产30000多个卵,可以说是一个巨型的“产卵机器”。承担繁衍后代的任务
答案:社群、蚁后、雄蚁、兵蚁、工蚁、工蚁、兵蚁、蚁后、工蚁。
19、右图是一副竹节虫的形状图,根据图得到的信息,回答问题:
(1)、竹节虫的形状像 ,这种现象叫拟态。
(2)、 竹节虫静止不动时,可以使 不容易发现它,着有利于个体 和种族 。
(3)、竹节虫的拟态属于 行为。
解析:竹节虫的身体很像竹节,不易被敌害发现,这叫拟态,有利于动物保护自己防御敌害,是防御行为
答案:(1)竹节 (2)天敌 生存 繁衍 (3)防御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大雁在迁徙途中休息时,总有一两只“孤雁”(一般体弱或患病)做“站岗放哨”的工作,当有敌害来临时,这些“放哨”者总是发出警报,或大叫或狂奔或扑翅起飞,使雁群尽快作出御敌准备或逃生,而自己却暴露了目标,易为敌害所捕食。
(1)孤雁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
(2)由“孤雁”冒险“放哨”对雁群有什么意义
解析:孤雁的“站岗放哨”,是动物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行为,属于防御行为。这种行为有利于淘汰种群中不能较好地适应环境的个体,对种群繁衍有利。
答案:(1)防御行为。(2)有利于淘汰种群中不能较好地适应环境的个体,有利于种群繁衍。
21、请回答下列问题。
(1)雄蛙在水中高声鸣叫,雌蛙闻声赶来,这是 行为。
(2)池塘里蝌蚪密度过大时,蝌蚪能从肠道中排出有毒物质,这种物质会使幼小的蝌蚪死亡。这种行为对青蛙种族的延续是 (有利/不利)的。
答案:(1)生殖 (2)有利
22、一个学生喜欢观察鸟的行为。冬天她吸引金翅雀到她家的后院吃食物。夏天的时候她看到过金翅雀吃蓟的种子,于是她想知道那是不是它最爱吃的食物。她用三种食物喂它,想发现它最爱吃的食物,这三种食物分别是蓟的种子、太阳花的种子和谷物。
请据此分析回答:
(1)此实验的假设是 ;
(2)为了检验提出的假设,该学生设计的实验过程是:①用不同数量的三种食物种子若干喂金翅雀;②定期观察、记录三种食物种子被食的数目;③连续观察、记录几天。上述实验过程中有一处错误,请指出来并改正。
错误之处: 。(请用数字代号标出)
改正: 。
(3)实验中为什么必须连续观察、记录几天 。
(4)实验中什么数据支持她的假设 。
答案:(1)蓟的种子是金翅雀最爱吃的食物 (2)① 将“不同数量”改为“相同数量” (3)防止偶然性,避免误差 (4)蓟种子被食数目最多
23、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取一纸板,在上面分别放上糖、盐、辣椒酱、面包屑各一小堆,然后放置在蚂蚁巢穴附近,观察并完成下列问题。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
(3)实验中,放置盐和辣椒酱的作用: 。
(4)预期观察到的现象: 。
(5)结论: 。
(6)实验结束后如何处置蚂蚁 。
答案:(1)蚂蚁能识别并取食食物吗 (2)蚂蚁能识别并取食食物 (3)对照 (4)蚂蚁都爬向糖和面包 (5)蚂蚁能识别并取食食物 (6)将蚂蚁放回蚂蚁的生活场所
24、甲母猪生了一窝小猪,但因故夭折了3头,只剩下4头。乙母猪生下了10头小猪全部存活,但乳汁分泌不足。人们为了让甲母猪代替乙母猪喂养几头小猪,往往先往这几头小猪身上抹一些甲母猪的尿液,这样这几头小猪就能吃到甲母猪的奶汁了。某同学为了证明甲母猪这种代育行为的确与涂抹它的尿液有关,决定用小猪做这一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
①取10头刚出生的大小、形态 的小猪,分成A、B两组,并做上标记,A组 头小猪。B组 头小猪。
②将A组的小猪全部涂抹上甲母猪的尿液,B组 。
③将A、B两组小猪 放进甲母猪的猪舍内。
④观察甲母猪的哺乳现象。
(2)实验现象及预测:
①若甲母猪让 组小猪吃奶,说明代育行为与涂抹它的尿液有关;
②若 ,说明代育行为与涂抹它的尿液无关。
解析:本实验主要考查探究实验中变量的控制。两组小猪只有是否被涂抹甲母猪的尿液这一变量,其他条件,如大小、形态要相似。
答案:(1)①相似 5 5 ②不作处理 ③同时 (2)A 甲母猪同时让A组和B组小猪吃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