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沪教版——第一章声-第二节声音的特征同步优化(word版 带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上海市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沪教版——第一章声-第二节声音的特征同步优化(word版 带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试用本)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2-23 15:34: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上海市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沪教版——第一章声-第二节声音的特征同步优化
一、单选题(共12题;共24分)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超声波清洗机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B.?利用回声可以测地球到月球间的距离
C.?二胡和小提琴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D.?物体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低
2.家庭智能机器人可以辨别家庭成员的声音,这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A.?音色?????????????????????????????????????B.?响度?????????????????????????????????????C.?音调?????????????????????????????????????D.?频率
3.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人的正常体温为39.5℃????????????????????????????????????????B.?洗澡水的温度大约为60℃
C.?让人感觉舒适的室温为23℃????????????????????????????????D.?让人感觉舒适的环境声级
4.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同一个音叉,发出的声音的不同之处是(
??)
A.?响度?????????????????????????????????????B.?音色?????????????????????????????????????C.?声速?????????????????????????????????????D.?音调
5.如图所示,将甲、乙两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到示波器上,得到甲、乙两种波形,从波形上可以得出(????)
A.?甲、乙两声音的音调相同?????????????????????????????????
???B.?甲、乙两声音的响度相同
C.?乙声音的音调高于甲声音的音调?????????????????????????D.?乙声音的响度大于甲声音的响度
6.弹奏小提琴时,要使小提琴发出的声音听起来音调高些,应采取的措施是(???)
A.?调松琴弦??????????????????????B.?调紧琴弦??????????????????????C.?增加部分弦线的长度??????????????????????D.?换用粗弦
7.如图所示,敲鼓时用力越大,听到的鼓声越响.此现象表明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是声源()
A.?振动的幅度???????????????????????B.?组成的材料???????????????????????C.?振动的快慢???????????????????????D.?自身的结构
8.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两次敲击同一个音叉,比较音叉两次发出的声音(????)
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音调、响度、音色均不同
9.医生借助听诊器为患者诊病是因为(  )
A.?听诊器能改变发声体振动的频率,使传入人耳的声音音调变高
B.?听诊器能改变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增加,使传入人耳的声音响度变大
C.?听诊器能改变听者与发声体之间的距离,使传入人耳的声音响度更大些
D.?听诊器能减小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声音响度更大些
10.人对远处大声讲话时,常用双手在嘴边围成喇叭状,这是为了(  )
A.?增大说话频率  ??????????????????????????????????????????????B.?增加传入对方耳朵的声音的响度
C.?改变讲话的音色??????????????????????????????????????????????????
D.?增大讲话人的肺活量,使人更易讲话
11.暖水瓶的瓶胆夹壁中是真空,小明想利用它来探究真空能否传声.他把音乐贺卡里的电子发声器放入瓶中,根据听到的声音进行判断。在他设计的下列几组比较因素中最合理的是
A.?塞上瓶塞和不塞瓶塞进行比较?????????????????????????????
B.?把瓶胆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
C.?用一个完好的和一个已经漏气的瓶胆进行比较??????????D.?将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先后放入瓶胆中进行比较
12.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则男低音比女高音(????)
A.?音调低,响度大?????????????B.?音调低,响度小?????????????C.?音调高,响度大?????????????D.?音调高,响度小
二、填空题
13.如图,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________(填“音调”或“响度”)。
14.在医院里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主要是利用了声音来传递________(信息/能量);
另外,在医院过道内还看到“静”字,其目的是提醒大家要注意控制好声音的________(音调/响度/音色),以免影响他人。
15.探究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长短的有关实验中,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尺子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往复运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音调随之发生了变化。钢尺伸出桌面越长,相应的音调也越________,由此可得出结论:________。当尺子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较大的力拨动钢尺,但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________。
16.如图所示,示波器上显示声音的波形图,其中响度大的是________,音调高的是________。(均选填“a”或“b”)
三、实验探究题
17.请按要求回答:
(1)图1:该装置能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还能探究声音的响度和________的关系.
(2)图2: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要注意使钢尺振动的大致相同,则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________,(选填:高或低)
(3)图3: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卡片声音发生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________的关系.
18.如图所示,用DIS声学系统探究声音的特征,当声波传感器置于音量不变的音箱旁,系统就能记录声音的波形,并通过屏幕显示。现通过改变传感器与音箱的距离进行实验,如图中a、b所示。请观察比较两次实验中波形图,并分析相关条件回答:
(1)观察两次实验的波形图可得出:传感器接收到的两次声音的音调________,响度________(均选填“相同”或“不同”)
(2)比较a和b两图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
19.小兰同学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想: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她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面是她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
(1)如果小兰同学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________的两根琴弦进行比较。
(只填字母代号)
(2)如果小兰同学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长度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________的两根琴弦进行比较。
(只填字母代号)
(3)如果小兰同学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横截面积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________的两根琴弦进行比较。(只填字母代号)
(4)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①实验研究;②分析归纳;③提出问题合理猜想;④得出结论等。你认为小兰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取步骤的合理顺序应该是:________(只填写数字代号)。
参考答案
1.【答案】
C
【解析】A.超声波清洗机利用了声能传递能量的特性,A不符合题意;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而地球与月球间是真空,则不能利用回声测地球到月球间的距离,B不符合题意;
C.二胡和小提琴的结构明显不同,则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C符合题意;
D.物体振动的频率越高则音调越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答案】
A
【解析】一般发声体的音色不同,所以家庭智能机器人可以通过音色区分家庭成员的声音。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3.【答案】
C
【解析】A.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7℃左右,A不符合题意;
B.洗澡水的温度大约在40℃左右,B不符合题意;
C.人体感觉舒适的室温在23℃左右,C符合题意;
D.让人感觉舒适的环境声级为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4.【答案】
A
【解析】用不同的力敲击音叉时,音叉振动的幅度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响度就会不同;
故答案为:A.
5.【答案】
A
【解析】振幅描述物体振动幅度,振动幅度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图甲的波形,振幅小,图乙的波形,振幅大,所以甲声音的响度低于乙声音的响度.故选项BD都是错误的,不符合题意.
观察图形,相同时间内,甲乙两种波形经过的周期相同,即甲的频率与乙的频率相同,所以甲的音调等于乙的音调.故选项A是正确的,符合题意;选项C是错误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答案】
B
【解析】
通过改变琴弦的松紧可以改变琴弦振动的快慢,所以要使小提琴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变高,可以拉紧琴弦,这样可以让琴弦振动加快,音调就会变高;
故选B.
7.【答案】
A
【解析】
A、物体的振动幅度指振幅,用力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符合题意.
B、组成的材料影响音色.不符合题意.
C、物体振动的快慢指频率,频率影响音调.不符合题意.
D、物体的结构影响音色.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1)响度跟物体的振动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音调跟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3)音色跟物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8.【答案】
B
【解析】大小不同的力先后两次敲击同一个音叉时,音叉振幅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响度就不同.与其他因素无关.
故选B.
9.【答案】
D
【解析】固体传声效果好,固体传声能减弱声音的分散,听诊器能减少人心脏跳动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声音响度更大些,使医生准确判断心脏的跳动情况.
故选D.
10.【答案】
B
【解析】双手放在嘴边可以减小声音扩散,改善声音的方向性,使声音集中向一点传播,这样可以增加传入对方耳朵的声音的响度;
故选B.
11.【答案】
C
【解析】A、不塞瓶塞时声音通过空气向外传播,塞上瓶塞时声音通过瓶塞向外传播,探究的是固体传声和气体传声,A选项设计不合理;
B、把瓶胆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没有控制距离的大小,不符合控制变量法的思想,无法比较,B选项设计不合理;
C、完好的瓶胆夹壁中都是真空的,漏气的瓶胆不是真空的,可以验证真空能否传声,C选项设计合理;
D、将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先后放入瓶胆中,没有控制声音响度大小,不符合控制变量法的思想,无法比较,D选项设计不合理;
故答案为:C.
12.【答案】
A
【解析】因为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所以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
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这里的“轻声伴唱”是指声音小;因为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所以说男低音比女高音响度大.
故选A.
13.【答案】
响度
【解析】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橡胶管减少了声音的分散,提高了响度。
14.【答案】
信息;响度
【解析】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利用了声音来传递信息。其目的是提醒大家要注意控制好声音的响度,从声源处减弱噪音,以免影响他人。
15.【答案】
低;尺子伸出的长度越长,音调越低;振动频率低于20赫兹
【解析】弦乐器音调与弦长短有关,弦越长,音调越低;故钢尺伸出桌面越长,相应的音调也越低;由此实验可得出:尺子伸出的长度越长,音调越低。当尺子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振动频率低于20赫兹,属于次声,人耳听不到,虽然用较大的力拨动钢尺,也听不到声音。
【分析】弦乐器音调与弦长短有关,弦越长,音调越低;振动频率低于20赫兹,属于次声,人耳听不到。
16.【答案】
b;b
【解析】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图b中振幅较大,故图b响度较大。音调与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快,音调越高;图b中频率较快,故图b音调高。
17.【答案】
(1)振幅
(2)低
(3)音调和频率
【解析】(1)发声的音叉把小球弹起,说明音叉在振动;用力越大,音叉发声的响度越大,同时发现小球被弹起的幅度越大,说明声音的响度和振幅有关.(2)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时,应控制发声体振动的振幅相同。当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时,要注意使钢尺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由于钢尺越长振动的频率越低,则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低。(3)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卡片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也不同.这个实验用来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故答案为:(1)振幅(2)低(3)音调和频率
18.【答案】
(1)相同;不同
(2)距离声源越远,得到的声音响度越小,但音调不变
【解析】(1)观察两次实验的波形图,传感器接收到的两次声音振动频率相同、振动幅度不同,故可得出:传感器接收到的两次声音的音调相同,响度不同。(2)改变传感器与音箱的距离时,得到声音的响度改变,音调不变,故比较a和b两图得出的初步结论是:距离声源越远,得到的声音响度越小,但音调不变。
19.【答案】
(1)DE
(2)CE
(3)AB
(4)③①②④
【解析】(1)弦松紧是一定的,在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时,需控制弦的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材料不同,表中符合条件的是D.
E.(2)弦松紧是一定的,在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长度的关系时,需控制弦的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长度不同,表中符合条件的是C.
E.(3)弦松紧是一定的,在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横截面积的关系时,需控制弦的材料和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表中符合条件的是A.
B.
(4)按照短文内容可知先后顺序是:提出问题、实验研究、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因此该实验探究的步骤排序为③①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