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教学设计)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材依据
苏科版第十三章电路初探第三节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第1课时)
设计思路
本节教材安排了电流、电流表的使用两部分内容,电流是电学中的重要概念,电流表的使用是后续学习电压表的基础。第一部分主要通过水流和电流的类比而引入了电流,类比方法为电流的教学提供了形象化的支持。接下来很自然地介绍电流的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这一部分的内容比较抽象,因此采用了PPT课件、讲练结合、师生互动的形式,让学生在活跃、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培养了能力,激发了兴趣;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测量电流的仪表“电流表”和它的使用注意点,会正确使用电流表是本节的重点。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双量程电表,所以电流表读数是难点。在教学中应用课件,训练学生熟悉电表读数。在教学中注意把温度计、刻度尺的读数迁移到电表的读数上来,同时也要注意它们的不同之处,由于电表是双量程的,要看电表使用的是哪两个接线柱,从而确定量程和分度值。最后安排了一个“热身实验”,设计一个简单电路,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测量该电路中的电流。通过分组实验,学生练习使用电流表,进一步理解电流表的使用注意点,体现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总之,学生在这节课中,不仅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动手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电流是怎样形成的,知道电流的国际单位及单位换算关系,了解身边用电器的电流
值。
2、使学生知道电流表的用途和符号,记住并理解电流表的使用规则,能准确读数,并知道如何保护电流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类比水流学习电流,让学生认识物理的学习方法。
2、通过对电流表的使用说明书的阅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通过测量小灯泡灯丝中的电流,学习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实验,培养学生使用电学仪器的技能和良好的操作习惯。
2、通过对安培的简介,培养和教育学生树立为祖国刻苦学习、造福人类的远大理想。
3、在实验中体会成功,培养学习兴趣。
4、学会团队协作、养成科学认真的态度。
重点
学会正确使用电流表。
难点
电流概念的建立、电流表的读数、电流表的使用规则。
教具
演示
电路示教板1块,电流表1个,小灯泡(2.5V)2个,开关1个,电池4节,导线5根,ppt课件。
学生
电源、灯泡1只、电流表、开关1个、导线4根。
主
要
教
学
过
程
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设计:
一、引入新课
教师实验演示:用电路示教板组成一个简单电路。
提问:我们在进行连接小灯泡的实验时,发现闭合开关后,小灯泡就会发光。这是为什么呢?
课件演示:水流通过水轮机的动画。
让学生观察水轮机和灯泡工作的示意图,用日常生活中的水流概念类比:水流(水向一定方向流动)流过水轮机,使水轮机转动起来,与此类似,电流流过灯泡灯丝,使灯泡发光,从而引入电流这一概念。
补充电流的方向:水流有方向,同样电流也有方向:从电源的正极流出,流回电源的负极。
教师继续演示:同一只灯泡接上节数不同的电池
提问:看到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
学生观察比较看出灯泡的亮度不同。这是由于不同的电路中电流的大小是不同的,物理学中用电流强度(简称电流)来表示电流的大小。(引入新课)
二、新课学习:
1.电流
讲述:
(1)电流是表示电流的大小的物理量,用字母I表示。
(2)单位:在国际单位制里,电流的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用字母A表示(区别于字母I)。这是为了纪念安培,学生阅读有关安培的资料。
为了使用方便,电流的常用单位还有:毫安(mA),微安(uA)。
学生自行说出各个单位的关系:1A=103
mA=106
uA
单位换算练习:300
mA
=_____
A=______
uA。
(3)看课本上的图,引导学生关心身边的一些电流值,并进行大小的比较(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
过渡:我们怎么知道流过电灯的电流的大小呢?有没有测量电路中电流大小的仪器呢?
讲述:电路中的电流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同一只小灯泡接在不同电路中的亮暗程度,大概比较出电流的大小,实验室中有一种测量电流大小的仪器,教电流表。
2.电流表
展台展示:学生电流表
(1)电流表:实验室中测量电流大小的仪器。
(2)学生观察电流表,认识电流表的结构:表盘符号、接线柱、刻度线方法、量程、分度值。(与以前所用仪器,如刻度尺、温度计进行比较)
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进行观察,而后边提问边总结认识。
①表盘上符号表示电流的单位是安(那么mA表呢?),电路图中电流表就用符号“”表示。
②有三个接线柱,分别标有“一、0.6、3”,是指“+”、“-”接线柱和量程。(怎样使用接线柱?若表上的接线柱是“+、0.6、3”呢?)
③零刻度线在表的左边,两个量程共用同一个刻度线,有三大格,每大格又分成10小格,刻度线分布均匀。
④当使用“一”和“3”两个接线柱时,量程是0~3A,俗称大量程,最大测量值是3A,一大格为1A,每小格的分度值是0.1A,要读刻度盘上方的刻度。当使用“一”和“0.6”两个接线往时,量程是0~0.6A,俗称小量程,最大测量值是0.6A,一大格为0.2A,每小格的分度值是0.02A,要读刻度盘下方的刻度。
(3)电流表的读数。
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进行电流表读数的练习。
学生总结读数方法:读数先看接线柱,明确量程和分度值,小量程读下方的刻度,大量程读上方的刻度,然后由指针位置读出电流值。
知道了电流表的结构和读数方法,那么怎样将电流表接入电路来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呢?引导学生阅读电流表的使用说明书。
(4)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阅读课本第69页“方法”,电流表的使用方法有几点,请归纳。
学生阅读后归纳:
①“0”点校正:指针对准零刻度线(提问: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前使用过的仪器哪些也要调零?)。教师作调零演示。
②串联:电流表必须串联在电路中。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学生在小灯泡电路图中接入电流表,并标出“+”、“-”接线柱。教师演示电流表“+”、“-”接线柱接反的结果,让学生观察)
③绝对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教师作适当的解释:电流表近似导线,会形成短路,很大的电流会烧坏电流表。教师快速演示,让学生观察)
④被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
教师介绍被测电流超过量程的危害(指针被打弯、损坏电流表)。
学生讨论:怎样做到被测电流不超过量程、为此是否总是接大量程呢?那么什么情况下接大量程、什么情况下接小量程(使用小量程是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度,减小误差)呢?在以上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总结出选择电流表量程的方法:大量程试触法。
教师启发学生把电流表的使用总结为八个字:调零、串联、“+、-”、量程。
学生热身实验:过实验测量小灯泡中的电流,体会其中的道理。
针对学生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实验后让学生分析造成下列现象的原因:
指针不偏转;指针反向偏转;指针偏转超过最大刻度;指针偏转很小的角度。
三、交流与小结
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你还有哪些疑问?
四、布置作业:
1.复习本课学习的内容,并完成课本第70页的练习题
2.预习下一课时:探究串联、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
五、教学反思:
1、教学中的优点
①
教学结构合理
本节教学我从复习电路和电路图入手,讲解了电流的强弱,单位及换算。然后从电流表的结构上、量程、分度值进行认识。接着让生自学了教材上的“方法”栏目后,思考电流表的使用方法,然后找生讲解使用方法,最后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让学生自己进行实验探索。
②
讲解与实验相结合,使激发学习热情
在这节教学中,我使用了讲解新授内容与学生实验相结合的原则。对电流的单位及电流表的正确使用方法进行了交流和讲解,并适当的用课件进行演示,对电流表的读数进行正确的指导,教会学生读数。最后,给生一个电源、一个开关、一个灯泡、一个电流表,让学生把电路连好,并通过指针的偏转来读数,学生十分感兴趣,并很快就把电路连好,正确的读出了示数,效果十分的好。
③
重难点突出
电流表的使用及正确读数,我首先安排学生自学,找出电流表的使用方法,接着让学生描述使用方法。并作重点强调,然后从量程和分度值入手,从而正确读数。为了进一步使生掌握得更好,我特意安排了分组实验,在学生兴趣十分浓厚的情况下,使生更加熟练的掌握了电流表的使用方法,从而突出了重难点。
2、缺点及不足、
①?时间安排不够合理
由于安排了学生实验,使得后面的时间有点仓促,课堂练习时,学生思考的时间、师生交流的时间有点少。
②?教学反馈不够全面
学生回答问题时应分为集体回答和个体回答相结合的交互形式。知识的强化训练还应加强,比如:电流表的使用,通过中上生、中间生、中下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可以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最后,在组装电流表的教学过程中应增加电路图的画图和实物图连接的练习。
本节课的教学比较流畅,在重难点之处突破的比较合理。本节课的地位很重要,是后续学习电压表的基础,教学中要特别注重为什么要这样使用,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更深刻理解电流及电流表的使用。
总而言之,若想上好每节课,就要在课前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并积极的思考用何种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轻松、愉快的去学习。若想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首先教师不但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组织能力,还要有很大的人格魅力和极大的热情、饱满的精神完完全全的投入到课堂当中。
观察现象,通过对比,了解电灯发光时电路中存在电流。
看图分析
类比思考
学生作图
观察实验现象,了解电路中的电流的强度发生了变化。
学生阅读并
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联系生活实际,阅读比较,了解常用家用电器
工作时的电流大小
观察思考回答问题
总结认识
读数练习,归纳方法
相互讨论
学生分组实验,练习使用电流表。
师生交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