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第19课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2020-2021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新课导入
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除了南非,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
第三世界国家即发展中国家绝大多数过去都是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或附属国,它们取得政治独立后,还面临着肃清殖民主义残余势力、发展民族经济、巩固民族独立的历史任务,它们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知识目标
了解万隆会议的内容和影响;了解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过程和结果;了解古巴革命和巴拿马政府收回巴拿马运河区主权的过程。
本课知识结构
一、万隆会议(P87-88)
二、“非洲年”(P88-89)
三、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P89)
一、万隆会议
1、背景:
①二战后,越来越多的亚非国家取得独立;
②都面临巩固政权、发展经济的共同问题;
③都反对冷战,不愿卷入大国之间的军事冲突。
2、时间:
1955年4月
3、地点:
印尼·万隆
4、参加国:
亚非29个国家和地区
特点: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万隆会议会场
一、万隆会议
4、内容:
①通过了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
②形成了“万隆精神”。
一、万隆会议
5、中国贡献:
求同存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6、影响:
①提高了亚非国家的民族自信,鼓舞了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②从万隆会议开始,发展中国家作为一只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
二、“非洲年”
1、背景:
二战后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实力下降,控制力减弱。
2、独立过程:
(1)开始:
①利比亚:1951年年底
宣布独立
②埃及:1952年
纳赛尔领导埃及获
得独立
视频:自由军官组织
纳赛尔(1918—1970):阿拉伯民族主义政治家。1952年领导“自由军官组织”赢得“七月革命”的胜利。1953年埃及共和国成立,先后任政府副总理和总理。1956年7月26日宣布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10月组织和领导抗击英国、法国和以色列发动的侵略战争。50年代中期,纳赛尔参加了万隆亚非会议,并和铁托、尼赫鲁一起发起不结盟运动。
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
狂热的群众爬上总统府的阳台拥抱纳赛尔
苏伊士运河,
全长170多公里,贯通苏伊士地峡,连接地中海和红海,是沟通欧、亚、非三洲的主要国际水道。
1859年开凿,1869年建成通航。这条历时10年才完全凿通的水道对于国际航运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经济价值。开通后大大缩短了欧洲到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水上航程。苏伊士运河1995年为埃及获取了约19.5亿美元的外汇收入。
苏伊士运河首航情景
二、“非洲年”
1、背景:
二战后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实力下降,控制力减弱。
2、独立过程:
(1)开始:
①利比亚:1951年年底
宣布独立
②埃及:1952年
纳赛尔领导埃及获
得独立
③阿尔及利亚:1962年
推翻法国的
殖民统治,获得独立
1958年底,阿尔及利亚解放军发展到13万人,解放了全国
2/3的国土。图为游击队进攻法军据点。
阿尔及利亚群众庆祝独立战争胜利。图为一女孩将一面溅满血污的法国国旗掷于地下。
阿尔及利亚人民欢庆独立
(2)高潮:
六七十年代
绝大多数殖民多家先后获得独立→1960“非洲年”
(3)结束:
纳米比亚独立(1990)
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
三、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1、古巴革命
(1)背景:
古巴在政治和经济上长期被美国控制
(2)领导者:
卡斯特罗
(3)概况:
①1959年
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
(4)意义:
①促进了古巴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②打击了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
③鼓舞了拉美人民争取独立的斗争。
②挫败了美国支持的雇佣军入侵;
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三、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2、巴拿马运河
(1)背景:
(2)概况:
①六七十年代
不断爆发反美运动,要求收回运河区主权
②1977年
收回了部分主权
③1999年底
收回了全部主权
①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地位;
②运河开通后,一直由美国控制。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