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导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导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1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2-22 22:14: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结果、意义;记住西域归属中央政权的标志。
2.识记丝绸之路的路线与意义及启示。
3.通过分析丝绸之路的过程,理解张骞出使西域对民族交往和丝绸之路开通的重要作用。
二、自主预习
1.汉代人把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 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作 。
2.公元前 年,张骞率领随从西出长安,踏上了前往西域的征程。公元前 年 ,张骞再次率领300多人的使团,带着万头牛羊,以及金币、丝绸等财物,走访了乌苏等国。
3.汉代商人们载着丝绸等货物,从 穿过 ,经西域运往中亚、 西亚,再转运到更远的 ;又把西域的物产和奇珍异宝运到 。这条道路被称作“ ”。
4.汉朝先后开辟了多条海上航线。其中,从 沿岸出发的船只穿过 ,可到达朝鲜、日本。更重要的一条航线是从 出发,经中南半岛南下,绕过马来半岛,穿过 ,通往孟加拉湾沿岸,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 。这条航线被称为“ ”。
5.公元前 年,西汉朝廷设置 ,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管辖西域36国,都护府设在 。
6.东汉明帝时,派兵出击匈奴,并派 出师西域,使西域各国重新与汉朝建立联系。班超在西域期间,还派 出使 ,试图建立与欧洲的直接联系。
三、合作探究
1. 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建设横跨欧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引起了相关国家的强烈反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摘自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 在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上杨洁篪表示,古代的丝绸之路是商贸之路,而今天的丝绸之路则把经贸合作放在重要位置。中国将与沿线国家对接发展战略……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
——摘自新华网
(1)结合所学知识,请将图4丝绸之路路线中的A、E两处填写完整。
(2)材料二体现了丝绸之路的双向交流,其中佛教传入我国是在何时?改进造纸术,促进文化传播的关键人物是谁?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古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有何重要地位?今天中国重提丝绸之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什么现实价值?
四、随堂演练
1.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玉门关以西的地方在汉朝时称为( )A.大秦 B.西域 C.安息 D.新疆
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直接目的是( )
A.发展同西域友好关系 B.了解西域的地理和物产情况
C.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 D.开辟丝绸之路加强中外联系
3.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时间是在( )
A.公元前139年 B.公元前138年 C.公元前119年 D.公元138年
4.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在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战国
5.2008年奥运会圣火3月31日上午抵达北京,并开始了境外的火炬接力,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境外传递路线的设计创意,来自古代水陆两条“丝绸之路”。其中与陆上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密切联系的历史人物是( )
A.张骞 B.哥伦布 C.郑和 D.马可. 波罗
6.古诗有云:“羌笛何须怨 杨柳,春风不度玉 门关。”可西汉张骞不畏雄关险阻,为丝绸之路的开辟作出了重要贡献,丝绸之路的正确路线是( )
A.长安 河西走廊 今新疆境内 安息 大秦
B.长安 河西走廊 安息 今新疆境内 大秦
C.洛阳 安息 河西走廊 今新疆境内 大秦
D.洛阳 河西走廊 今新疆进内 安息 大秦
7.公 元前1世纪,罗马执政官凯撒穿着丝袍进入剧场,轰动一时。凯撒穿的丝袍材料来自中国( ) A.咸阳 B.长安 C.大都 D.京师
8.丝绸之路的开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主要是由于它( )
A.使中国和欧洲直接交流 B.使天山南北第一次与内地连成一片
C.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D.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
9.西域都护设置的时间?职责、意义及启示?它的设置说明了什么?对于今天新疆的建设和管理有什么启示?
五、课后反思
西域位置、丝绸之路路线和开通的意义
张骞通西域及开通丝绸之路的贡献
二、自主预习
1.新疆 西域 2.138 119 3.长安 河西走廊 欧洲 中原 丝绸之路 4.山东 黄海 东南沿海港口 马六甲海峡 锡兰 5.60 乌垒城 6.班超 甘英 大秦
三、合作探究
1【答案】
(1)A:长安 E:欧洲(大秦)
(2)西汉末年(西汉) 蔡伦
(3)重要地位: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或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现实价值: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间的合作共赢(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围绕其中任意一点展开表述即可。(若仅从中国或沿线国家一方的角度回答最多只给一半分)
四、随堂演练
1.B 2.C 3. C 4. B 5.A 6.A 7.B 8.C
9、(1)时间:公元前60年。
(2)职责:管理西域的军事、政治、保护商旅往来。
(3)意义:西域(今新疆天山南北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4)以史为鉴:今天中国应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坚决反对分裂祖国的行为,自觉维护祖国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