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新兴县惠能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新兴县惠能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11-16 17:22: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新兴县惠能中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高一级语文科中段考试试卷
本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别、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将机读卡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1—16小题为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请同学们用2B铅笔把答案填涂在机读答题卡上。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夜缒zhuì 戍shù守 肆sì虐 散佚shī
B.忤wǔ逆 拜谒yè 创chuàng伤 瞋chēn目
C.刀俎zǔ 睚眦zì必报 玉玦jué 许诺nuò
D.笙shēng箫 竹篙gāo 寥廓guō 百舸gě争流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句是( )
A. 毛泽东的晚年承载着中国由积贫积弱走向繁荣富强的一段辉煌历史,风华正茂的他依然为中国人民获得真正的自由与幸福进行不懈探索。
B.在这次研讨会上,他作为经理首先发言,看上去是说一件比较普遍的事,但是大家都知道他是有特指的,真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C.用人企业经常用各种方式辞退员工,员工处在劣势,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法律有时也管不了。
D.福尔摩斯在办案中十分细心,能够明察秋毫,不放过一点蛛丝马迹,他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但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有人说:世界上最难回答的问题往往是孩子提出的问题。因为他们的问题是真正的心灵问题、哲学问题, 。
哲学最终成了极少数对问题穷追不舍的人的专利
大人们往往回避问题,或只分析问题
于是,哲学思想便在这种环境中很快地夭折了
而孩子们的问题又往往把真理性问题一丝不挂地揪出来,让大人们很尴尬
⑤而孩子们往往因为大人们没有给出答案而沮丧,放弃了对问题的追问
A、②④⑤③① B、④②⑤③① C、 ②⑤④③① D、④②⑤①③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B、我们家乡美丽而富饶,这里土地肥沃,特别适宜种果树、棉花、甘庶,此外,还适宜栽种梨树和枣树。
C、全厂职工听取和讨论了厂长关于改善经营管理的报告。
D、近日新区法院审结了这起案件,违约经营的小张被判令赔偿原告好路缘商贸公司经济损失和诉讼费三千余元。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
B、 三个学校的学生会干部在教导处开会,研究本学期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问题。
C、早晨五六点钟,通往机场的街道两旁便站满了数万名欢送人群。
D、华能集团三电厂今年对锅炉设备进行了改造,吨煤发电量增加了1.5倍,煤消耗量减少了1.2倍。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焦裕禄这个名字对青年人可能还有些陌生,可对四十岁以上的人却是很熟悉的。
B、由于技术水平太低,这些产品不是质量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
C、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技术人才。
D、听了他对事实真相的陈述,我在心里由衷地感谢他。
7、对下列各句中“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②是寡人之过也 ③ 邻之厚,军之薄也
④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⑤群臣怪之 ⑥持千金之资币物
A、 ①③④/②⑥/⑤ B、①②/③⑥/④/⑤
C 、①③/②⑥/④/⑤ D、①④/②⑤/③⑥
8、下列各组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使工以药淬之 B、①若属皆且为所虏
②以乱易整,不武 ②臣死且不避
C、①今太子迟之,请辞诀矣 D、①因击沛公于坐
②辞曰:臣之壮也……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①夜缒而出 ②又前而为歌曰 ③沛公欲王关中
④此志不在小 ⑤使使以闻大王 ⑥箕踞以骂
⑦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⑧皆白衣冠以送之
A、①②③ B、④⑤⑦ C、②③⑧ D、①⑥⑧
10、下列加点字词的活用现象,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乃朝服 ②常以身翼蔽沛公 ③道芷阳间 ④烛之武退秦师 ⑤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⑥项伯杀人,臣活之 ⑦秦兵旦暮渡易水
A、①③④/②⑥/⑤⑦ B、①③/②⑤⑦/④⑥
C、①④/②⑤/③⑥⑦ D、①③/②④⑦/⑤⑥
11、下列各组中句式特点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以其无礼于晋 B、①夫晋,何厌之有
②大王来何操? ②亚父者,范增也
C、①行李之往来 D、 ①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②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②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C、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 D、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课外文言文阅读:郑伯克段于鄢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wù)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guó)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zhài)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暱,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庄公寤(wù)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恶:厌恶
B. 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 厌:讨厌
C. 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 贰:从属二主
D. 缮甲兵,具卒乘 缮:修整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①欲与大叔,臣请事之 ②失其所与,不知
B. ①姜氏何厌之有 ②况君之宠弟乎
C. ①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D. ①公闻其期 ②吾其还也
15. 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错误的一项是:( )
A. 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郑武公)生庄公及共叔段
B. (武姜)请京,(庄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C、 不如早为之所,无使(共叔段)滋蔓!
D、 大叔又收贰以(之)为己邑,至于廪延。
16. 对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译文:不公正不合理的事做多了,必定自取灭亡,您姑且等着看他的这种下场吧。
B.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译文:不久,大叔的命运不济,西部和北部边邑同自己有了二心。
C. 不义不暱,厚将崩。译文:对国君不义,对兄长不亲,土地扩大了,也必将崩溃。
D.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译文:蔓生的野草尚且不易除掉,何况您受宠的弟弟呢?
17.断句和翻译。
(1)用“/”给下列文言文材料断句。(4分)
夫 人 将 启 之 公 闻 其 期 曰 可 矣 命 子 封 帅 车 二 百 乘以 伐 京 京 叛 大 叔 段 段 入 于 鄢 公 伐 诸 鄢 五 月 辛 丑 大叔 出 奔 共。   
(2)翻译下面的句子。(10分)
①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3分)
②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3分)
(3)课内翻译:
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2分)
② 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2分)
18.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春晴怀故园海棠① 杨万里
竹边台榭水边亭,不要人随只独行。
乍暖柳条无气力,淡晴花影不分明。
一番过雨来幽径,无数新禽有喜声。
只欠翠纱红映肉②,两年寒食负先生。
注释:①此诗作于宋孝宗淳熙八年,时作者离家宦游,正在广州任内。
②翠纱红映肉:形容海棠的淡红浅晕。
(1)中间四句写“春晴”向来为人称道。这四句写了哪些景致?各具什么特点?(3分)
(2)该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请用一个四字词概括出来(1分)。这种意境传达了诗人什么情感?(3分)
19.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①又前而为歌曰:“ , 。”复为慷慨羽声(《荆轲刺秦王》)
② ,层林尽染;漫江碧透, (《沁园春 长沙》)
③子犯请击之,公曰 。 。(《烛之武退秦师》)
④悄悄的我走了, ,我挥一挥衣袖, 《再别康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15分)
藏羚羊跪拜 王宗仁
  ①这是听来的一个西藏故事。发生故事的年代距今有好些年了。可是,我每次乘车穿过藏北无人区时总会不由自主地要想起这个故事的主人公——那只将母爱浓缩于深深一跪的藏羚羊。
  ②那时候,枪杀、乱逮野生动物是不受法律惩罚的。就是在今天,可可西里的枪声仍然带着罪恶的余音低回在自然保护区巡视卫士们的脚印难以到达的角落。当年举目可见的藏羚羊、野马、野驴、雪鸡、黄羊等,眼下已经成为凤毛麟角了。
  ③当时,经常跑藏北的人总能看见一个肩披长发,留着浓密大胡子,脚蹬长统靴的老猎人在青藏公路附近活动。那支磨蹭得油光闪亮的杈子枪挂在他身上,身后的两头藏牦牛驮着沉甸甸的各种猎物。他无名无姓,云游四方,朝别藏北雪,夜宿江河源,饿时大火煮黄羊肉,渴时一碗冰雪水。猎获的那些皮张自然会卖来一笔钱,他除了自己消费一部分外,更多地用来救济路遇的朝圣者。那些磕长头去拉萨朝觐的藏家人心甘情愿地走一条布满艰难和险情的漫漫长路。每次老猎人在救济他们时总是含泪祝愿:上苍保佑,平安无事。
  ④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促使他放下手中的杈子枪是在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以后——应该说那天是他很有福气的日子。大清早,他从帐篷里出来,伸伸懒腰,正准备要喝一铜碗酥油茶时,突然瞅见两步之遥对面的草坡上站立着一只肥肥壮壮的藏羚羊。他眼睛一亮,送上门来的美事!沉睡了一夜的他浑身立即涌上来一股清爽的劲头,丝毫没有犹豫,就转身回到帐篷拿来了杈子枪。他举枪瞄了起来,奇怪的是,那是肥壮的藏羚羊并没有逃走,只是用企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冲着他前行两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与此同时只见两行长泪就从它眼里流了出来。老猎人心头一软,扣扳机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藏区流行着一句老幼皆知的俗语:“天山飞的鸟,地上跑的鼠,都是通人性的。”此时,藏羚羊给他下跪自然是求他饶命了。他是个猎手,不被藏羚羊的怜悯打动是情理之中的事。他双眼一闭,扳机在手指下一动,枪声响起,那只藏羚羊便栽倒在地。它倒地后仍是跪卧的姿势,眼里的两行泪迹也清晰地留着。
  ⑤那天,老猎人没有像往日那样当即将猎获的藏羚羊开宰、扒皮。他的眼前老是浮现着给他跪拜的那只藏羚羊。他有些蹊跷,藏羚羊为什么要下跪?这是他几十年狩猎生涯中唯一见到的一次情景。夜里躺在地铺上他也久久难以入眠,双手一直颤抖着……
  ⑥次日,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对那只藏羚羊开膛扒皮,他的手仍在颤抖。腹腔在刀刃下打开了,他吃惊得叫出了声,手中的屠刀咣当一声掉在地上……原来藏羚羊的子宫里,静静卧着一只小藏羚羊,它已经成型,自然是死了。这时候,老猎人才明白为什么那只藏羚羊的身体肥肥壮壮,也才明白它为什么要弯上笨重的身子为自己下跪:它是在求猎人留下自己孩子的一条命呀!
   ⑦老猎人的开膛破腹半途而停。
   ⑧当天,他没有出猎,在山坡上挖了个坑,将那只藏羚羊连同它那没有出世的孩子掩埋了。同时埋掉的还有他的杈子枪……
⑨从此,这个老猎人在藏北草原上消失。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
20、为什么作者认为“故事的主人公”是藏羚羊,而不是老猎人 (4分)
21、作者说:“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文中体现“慈善”细节有哪些?找出四处毎处1分,共4分),这样写有何目的(2分)?
细节:①



目的:(2分)
22.“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的。”这一句是从文中抽出来的,放回文段最佳的位置是第6段之后,为什么?,请结合上下文分析。(5分)
23.我们一生中,会经历很多的事情,而总有那么一两件事让你永生难忘,因为它已经深深地触动了你,让你对生活或对人生有了重新的思考。以“这件事,我永生难忘”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要求有细节描写,记叙文文体特点鲜明,立意明确,结构清晰,不能抄袭,卷面整洁。
高一级中段考语文答案
8、答案:A(A、都为介词,翻译为“用” B、①将要 ,副词 ②尚且,连词,
C、①辞别,动词 ② 推辞,动词 D、①乘机,副词 ②依靠,动词
9、答案:C、(①⑥名词作状语,②③⑧名词作动词,④形容词做名词,⑤使动用法,⑦形容词作动词)
10、答案:B(①③名词作动词,②⑤⑦名词作状语,④⑥使动用法)
11、答案:C、(A、①状语后置②宾语前置 B、①宾语前置②判断句C、①定语后置② 定语后置D、①判断句②被动句)
12、答案:D(A、今义:请客的主人,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B、今义:对一般人妻子的敬称,古义:那个人C、流涕:今义:流鼻涕,古义:流眼泪D、古今同义:齿相磨切,表示极端愤怒。)
课外阅读《郑伯克段于鄢》翻译详见练习册教师用书P34,学生用书答案P130
13、答案:B(满足)
14、A、①动词:交给②动词:结交B、①“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②助词“的”C、都为介词“把”;D、①代词“他的”②副词“还是”
15、答案A(武姜)
16.答案:B(命,是命令的意思,不指命运。不久太叔命令西部、北部边区的城邑暗中归附自己控制,)
19、1、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2、看万山红遍,百舸争流3、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4、正如我悄悄的来,不带走一片云彩。
20、因为藏羚羊那“将母爱浓缩的深深一跪”,体现了它对生命的渴望、对人性的的呼唤,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憧憬这一主题,而老猎人只是完成这一主题的一个陪衬任务而已。(4分)
21、细节:①他猎杀所得的钱更多是用来救济路遇的朝圣者,并含泪祝福他们平安无事;
②见到藏羚羊向他下跪并流下两行长泪,他“心头一软,扣扳机的手不由松了一下”;
③射杀的当天,他没有像往日那样当即开膛、扒皮,次日,他“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开膛扒皮,“他的手仍在颤抖”。④安葬藏羚羊同时埋掉杈子枪,从此不再打猎。(1分一个细节)
目的:这样写是一种铺垫,意在说明老猎人性格中本来就有“慈善”的一面,最后埋葬猎枪告别打猎生涯是他性格发展的必然结果。
22、放在第6段之后是因为上一段写到老猎人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陷入了沉思,这一句正是他沉思的结果,而这又是下面他“开膛破腹半途而停”的原因。(5分)
23、作文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