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3.2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单位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3.2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单位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12-23 11:29: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2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单位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描述细胞的生命活动,说明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过程与方法:观察变形虫的摄食,学会运用资料,归纳分析。
二、教学重点: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单位。
三、教学难点: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单位。
四、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变形虫生活的视频以及swf动画,研究包括文字、图片等在内的资料,为教学奠定基础。
制作SMART
NOTEBOOK的教学课件。
五、教学方法和过程:
知识回顾:
绘制动植物细胞结构图并标注其结构。
新课学习:
观察变形虫:
【引】:动植物体都由细胞构成,细胞是怎样生活的,细胞的生命活动与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又有什么关系?我们以变形虫为例来进行探究。
【简介】:变形虫呈半透明、半流动的胶状,不容易识别。因此观察时要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小些,观察时先用低倍物镜找到变形虫,再改用高倍物镜观察变形虫的运动和摄食。
【视频】:显微镜下的变形虫运动与摄食
【过渡】:这个过程非常迅速,下面我们用一个动画来进行具体的剖析。
【动画展示】:介绍食物泡、伪足、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
【讨论】:变形虫运动时,它的细胞形态如何变化?
(变形虫运动时,伸出伪足,细胞形态可以改变,不固定。)
变形虫摄食时,它的细胞发生怎样的变化?
(变形虫伸出伪足,将食物包围,吞食进入细胞。)
变形虫的形态变化与细胞的哪些结构有关?
(变形虫的形态变化与细胞膜,细胞质的流动和变形有关。)
2.细胞不断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过渡】:变形虫伸出伪足进行运动,利用伪足从外界环境获取食物,形成食物泡,能够把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排泄到细胞外,能够对外界的刺激发生反应。那么,变形虫是怎样完成这些生命活动的呢?
【图片展示】: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
【讨论】:细胞膜对于保持细胞的形态有何意义?
细胞是如何进行物质交换的?什么物质可以进去,什么物质可以排出去?请大家举出生活中的实例,并尝试画出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
(有选择地,细胞生活必须的物质,细胞产生的废物。)
细胞膜对于细胞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小结】:细胞膜就是保证细胞正常生活的一道屏障。细胞膜将细胞与外部环境分开,起到保护细胞的作用。与此同时,细胞膜还控制着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保证了细胞的正常生活。
细胞膜:保护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3.细胞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
【过渡】:刚才的视频及动画告诉我们变形虫通过伪足来运动和摄取食物,它摄取食物有什么作用呢?
【讨论】:①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从哪里来?(外界摄取的食物。)
②这些能量主要储存在哪里?
(储存在食物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等有机物中,那么生物体要生存是否只摄入有机物呢?)
③有机物中储存的能量是在哪里被分解的?
(线粒体、呼吸作用释放能量,可以简单回顾线粒体存在的位置。)
4.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生命活动
【过渡】:变形虫的细胞虽小,它的生命活动却很复杂,而且各种生命活动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这是为什么呢?我们来看科学家做的两个实验。
【实验一】:将一个变形虫细胞分割为两块,一部分有完整的细胞核,另一部分为无核的细胞质团。将分割后的两块变形虫分别培养一段时间,有核部分伸出了伪足,能够摄取和消化食物,能够生长到正常大小,能够产生新一代变形虫;无核部分则生命活动减弱,不能进行活动,不久便死亡。
【实验二】:在分割后2~3天内,向无核的细胞质中植入一个新的细胞核,它就可以恢复正常的生命活动。
【小结】:细胞核:细胞中最重要的结构,对细胞的生命活动起着控制作用。
【拓展】:固然没有细胞核的细胞不能长久生活下去,但是离开了细胞的细胞核也不能正常生活,可见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部分相互依赖,共同维持细胞的正常生活。
【开阔视野】:多莉绵羊的诞生过程。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六、板书设计
3-2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单位
变形虫生活研究
细胞的生命活动
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细胞膜:保护;进行物质交换
细胞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
能量来源:食物中的有机物:糖类、脂肪、蛋白质。
能量获得:有机物分解,在线粒体中完成。
植物能量获得:自身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功能。
细胞核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