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单元达标
一、选择题(21分)
(2020·期末·北京北京市东城区)起重机的钢索将重物由地面吊到空中某个高度,其速度
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钢索拉力的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能是图中的哪一个
A.
B.
C.
D.
(2019·模拟·上海上海市青浦区)雨滴从高空静止下落,受到的空气阻力随雨滴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则下落过程中雨滴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
A.
B.
C.
D.
(2019·期末·广东广州市海珠区)汽车通过如图所示的一段路面,其中
、
分别为水平路面,
为一段斜坡,全程路面的材质相同,各路段之间平滑连接。若汽车在从
到
的过程中发动机的功率始终保持不变,在三段路面上达到匀速行驶状态时速率分别为
、
、
。则以下关于汽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
(2020·模拟·北京北京市昌平区)如图所示,将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
点,当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弹簧另一端在
点。用一个金属小球挤压弹簧至
点,由静止释放小球,随即小球被弹簧竖直弹出,已知
点为
的中点,则
A.从
到
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守恒
B.从
到
过程中,小球的动能一直在增大
C.从
到
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D.从
到
过程弹簧弹力对小球做功大于从
到
过程
(2019·期中·北京北京市西城区)如图所示,质量为
的人站在体重计上,随电梯以大小为
的加速度上升,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处于失重状态,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大小为
B.人处于超重状态,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大小为
C.人处于失重状态,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大小为
D.人处于超重状态,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大小为
(2019·期末·北京北京市顺义区)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水平拉力的作用,该力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
内平均速度为零
B.物体在
内向一个方向运动
C.在
末物体又回到出发点
D.物体
末的速度最大
(2019·期末·北京北京市石景山区)在探究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验中,若
、
两个相同的小车所受拉力分别为
、
,车中所放砝码的质量分别为
、
,打开夹子后经过相同的时间两车的位移分别为
、
,则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有
A.当
、
时,
B.当
、
时,
C.当
、
时,
D.当
、
时,
二、填空题(15分)
(2019·期末·陕西西安市碑林区)如图所示,车内绳
与绳
拴住一个小球,
绳水平,小车由静止向右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小球仍处于图中所示位置,则
绳的拉力
,
绳的拉力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19·期末·上海上海市)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受到水平推力的作用,在
内力
的变化和速度
的变化如图所示,则物体的质量为
,物体受到的阻力是重力的
倍。
(2019·单元测试)如图所示,为一辆名为“突击超音速”的喷气式汽车,在水平车道上从静止加速到速度为
只需
,如果认为在这段过程中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那么汽车的加速度大小是
,汽车加速时驾驶员紧靠着竖直椅背,他受到的椅背推力是他的体重的
倍。
(2021·专项)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叠放着
、
两物体,
的质量
,
的质量
。现对
施加逐渐增大的水平向右拉力
,当
超过
后,
、
发生相对滑动。已知重力加速度
,最大静摩擦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则
、
间的动摩擦因数
;当拉力增大到
时,
的加速度为
。
(2019·期中·上海上海市杨浦区)质量为
的质点在外力作用下沿直线运动的
图象如图所示。则前
内外力功率的最大值为
,
内外力的平均功率为
。
三、解答题(30分)
(2020·模拟·广东广州市)如图甲,长
、质量
的木板静置在粗糙水平面上,木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木板的上表面由不同材料构成。质量
的小物块静止在木板左端的
点,物块与木板
段、
段、
段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
、
和
。从
开始对物块施加一水平拉力
,
随时间
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已知
、
段长度分别为
、
,重力加速度
。求:
(1)
物块到达木板上表面
点时的速度大小
;
(2)
第
内物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产生的热量
;
(3)
最终物块与木板都静止时,物块距木板右端
的距离
。
(2019·学业·北京北京市)如图所示,一个质量
的物体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对物体施加一个
的水平拉力,使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
(1)
物体加速度
的大小。
(2)
物体开始运动后
内通过的距离
。
(2019·期末·广东深圳市)有关交通法则规定:高速公路上行驶汽车的安全距离为
,汽车行驶的最高速度为
。①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在
之间:②各种路面与轮胎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如表所示,取
,请你解决几个问题。
(1)
在计算中,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应该取多少?为什么?
(2)
在计算中,路面与轮胎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应该取多少?为什么?
(3)
通过你的计算来说明
为必要的安全距离。
四、多选题(16分)
(2019·期末·陕西西安市碑林区)如图(甲)所示,物体原来静止在水平面上,今用一水平外力
拉物体,在外力
从
开始逐渐增大的过程中,物体先静止后做变加速运动,其加速度
随外力
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根据图(乙)中所标示数据可计算出
A.物体的质量
B.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
C.物体与水平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D.在外力
为
时,物体的速度最大
(2019·期末·山西朔州市应县)如图所示,倾角
的光滑斜面体上有一个小球
被平行于斜面的细绳系于斜面上,斜面体在水平面上沿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已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斜面体匀速运动,小球对斜面一定有压力
B.若斜面体向左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
,小球对细绳一定有拉力
C.要使小球对斜面无压力,斜面体一定向右加速运动
D.若斜面体以
的加速度向右做匀加速运动,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一定为
(2021·专项)某实验小组利用
系统观察超重和失重现象。他们在学校电梯内做实验,在电梯天花板上固定一个力传感器,测量挂钩向下,并在钩上悬挂一个重为
的钩码,在电梯运动过程中,计算机显示屏上显示出如图所示图线,根据图线分析可得出的正确说法是
A.该图线显示了力传感器对钩码的拉力大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B.从时刻
到
,钩码处于失重状态,从时刻
到
,钩码处于超重状态
C.电梯可能开始在
楼,先加速向下,接着匀速向下,再减速向下,最后停在
楼
D.电梯可能开始在
楼,先加速向上,接着匀速向上,再减速向上,最后停在
楼
(2019·模拟·广东广州市天河区)如图所示,相同质量的物块从底边长相同、倾角不同的固定斜面最高处同时由静止释放且下滑到底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物块在两斜面上损失的机械能相等
B.若物块到达底端时的动能相同,物块与倾角大的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大
C.若斜面光滑,两物块一定同时运动到斜面底端
D.若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倾角大的斜面上的物块所受合力冲量大
五、实验题(20分)
(2020·单元测试·上海上海市)在“用
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中。
(1)
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应保持
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
,用
测小车的加速度。
(2)
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
关系图线,如图所示。
i
分析此图线的
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ii
此图线的
段明显偏离直线,其主要原因是:
。
(2019·期末·北京北京市西城区)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质量一定的情况下,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A.如图所示,安装实验器材;
B.调节轨道的倾角,轻推小车,使小车恰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在小桶内放入适量细砂,测出小桶和砂的总质量;
D.将小车放于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将小桶通过细绳挂在小车上,接通电源,释放小车,得到
一条打好点的纸带;
E.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小桶及砂的质量,再做几次实验;
F.在每条纸带上选取一段比较理想的部分,算出每条纸带的加速度
;
G.将各次实验中的数据填入表中,做出
图象。结合上述实验步骤,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
在下列实验器材中,需要使用的有
和
(填选项前的字母)。
A.电压合适的
交流电源
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
C.刻度尺
D.秒表
(2)
在步骤B中,通过调节垫块的位置,来调节轨道斜面的倾角,这样做的目的是
。
(3)
利用纸带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将计算结果填入表格。
i
以加速度
为纵轴、力
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在坐标纸上描点,如图所示。请在该图中用“+”标出第
条纸带对应的坐标点,并画出
图象。
ii
观察
图象,可以判断小车的加速度
与力
的关系是成
(填“正比”或“反比”)。
iii
根据你完成实验的实际情况,
图象的斜率应与
有关。
答案
一、选择题
1.
【答案】B
【知识点】功率、由运动情况判断物体的受力情况
2.
【答案】D
【知识点】v-t图像、利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的变力问题
3.
【答案】A
【解析】汽车的发动机功率不变,开始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牵引力等于阻力,斜坡
上运动时,由于牵引力小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和摩擦力之和,汽车做减速运动,由于
不变,根据
知,速度减小,牵引力增大,即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当加速度减为零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进入水平面
后,牵引力大于摩擦力,汽车做加速运动,根据
知,速度增大,牵引力减小,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当加速度减为零后做匀速运动,最终匀速运动的速度与开始在
面上匀速运动的速度相等。故A正确,BCD错误。
【知识点】功率、由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4.
【答案】D
【知识点】利用机械能相关知识解决弹簧问题、利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的弹簧问题
5.
【答案】D
【解析】由题,人与电梯一起加速上升,故
方向向上,人处于超重状态,
对人受力分析:
,
得
,
故选D。
【知识点】超重与失重
6.
【答案】B
【知识点】由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7.
【答案】A
【知识点】滑板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
二、填空题
8.
【答案】不变;;
【解析】当小车静止时,小车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水平向右的拉力
和斜向左上的拉力
的作用而保持平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
解得:,
当小车向右作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小车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水平向右的拉力
和斜向左上的拉力
的作用与小车一起向右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
解得∶
,
故
上的拉力
不变,
上的拉力
变大。
【知识点】牛顿第二定律
9.
【答案】;;
【知识点】v-t图像、由运动情况判断物体的受力情况
10.
【答案】;;
【知识点】由运动情况判断物体的受力情况
11.
【答案】;;
【解析】由题意可知,当力
时
间可提供足够大摩擦力,
、
相对静止。
当
时,对
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对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又
①②③联立解得:
当拉力增大到
时,对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解得:。
【知识点】连接体问题、牛顿第二定律
12.
【答案】;;
【解析】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合外力
;则前
内外力功率的最大值为
;
内的平均速度:;
内外力的平均功率为
。
【知识点】功率、v-t图像、由运动情况判断物体的受力情况
三、解答题
13.
【答案】
(1)
(2)
(3)
【解析】
(1)
在
时间即第
内,由图象可知拉力
,假设该段时间
内,物块一直在
段运动,设物块和木板末速度分别为
、
,物块和木板加速度分别为
、
,由牛顿第二定律,
对物块有
,
对木板有
,
解得:,,由于
,故物块相对木板向右滑动,
该段时间
内,
物块的位移:,
木板的位移:,
两者相对位移
,物块刚好到达木板上
点,假设成立;,
此时,物块和木板的速度分别为:
和
。
(2)
在
时间即第
内,由图象可知拉力
,假设该段时间
内,物块一直在
段运动,设物块和木板末速度分别为
、
,物块和木板的加速度分别为
、
,由牛顿第二定律,
对物块有
,
对木板有
,
解得:,,
则该段时间
内,
物块的位移:,
木板的位移:,
两者相对位移
,物块刚好到达木板上
点,假设成立;
此时物块和木板的速度分别为
,,
因此,第
内物块与木板之间摩擦生热:,计算得
。
(3)
在
时间即第
内,由图象可知拉力
,物块滑入木板表面
段后,假设该段时间
内,物块一直在
段运动,设物块和木板末速度分别为
、
,物块与木板加速度分别为
、
,由牛顿第二定律,
对物块有
,
对木板有
,
解得:,,
设经过
时间物块与木板共速,速度为
,由运动学公式:,
解得
,,
该过程
时间内
物块位移:,
木板位移:,
由于
,所以物块还在木板上,未到
点,假设成立;
之后,假设物块和木板共同减速,其加速度大小为
;此时,由
得物块受到摩擦力
,假设成立,即板块不再相对滑动,
再作用
时(即到
末),物块与木板共同速度为
,即恰好都停止。
最终物块到木板右端
点的距离为
。
附:整个过程的物块、木板的
图象参考如下:
【知识点】利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的板块模型、与机械能结合的板块模型
14.
【答案】
(1)
(2)
【解析】
(1)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可得物体产生的加速度:。
(2)
根据位移时间关系
知物体在
内的位移为:。
【知识点】由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15.
【答案】
(1)
反应时间取
秒,以保证反应时间比较长的驾驶员安全
(2)
路面与轮胎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取
,以保证最湿滑的路面都能安全行驶
(3)
动摩擦因数取
,以保证最湿滑的路面都能安全行驶。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刹车的加速度为:
。
安全距离:。
代入数据得:。
故安全距离为
是必要的
【解析】
(1)
在计算中反应时间取最长的,保证反应时间长的驾驶员安全。
(2)
动摩擦因数取最小的,动摩擦因数越小,加速度越小,刹车的距离越长,即保证最湿滑的路面都能安全行驶。
(3)
汽车在反应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结合运动学公式求出安全距离,从而判断
的安全距离是否必要。
【知识点】由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四、多选题
16.
【答案】A;B;D
【解析】A选项,B选项:对物体受重力、地面的支持力、向右的拉力和向左的摩擦力,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
由
与
图线,得到:
①②联立得,,,故A、B正确:
C选项: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
,但滑动摩擦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故无法求得最大静摩擦力,所以C错误;
D选项:由图可知,物体作变加速运动,速度一直增大,力最大的时候速度最大,故
时速度最大,故D正确。
【知识点】牛顿第二定律
17.
【答案】A;B;D
【知识点】连接体问题
18.
【答案】A;B;C
【解析】题图横轴是时间,纵轴是力,所以图线显示了力传感器对钩码的拉力大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故A正确;从时刻
到
,物体受到的拉力小于重力,物体处于失重状态,加速度向下;从时刻
到
,物体受到的拉力大于重力,物块处于超重状态,加速度向上,故B正确;如果电梯开始停在高楼层,先加速向下,接着匀速向下,再减速向下,最后停在低楼层,那么应该是拉力先等于重力、再小于重力、然后等于重力、大于重力、最后等于重力,故C正确;如果电梯开始停在低楼层,先加速向上,接着匀速向上,再减速向上,最后停在高楼层,那么应该从图象可以得到,拉力先等于重力、再大于重力、然后等于重力、小于重力、最后等于重力,故D错误。
【知识点】超重与失重
19.
【答案】A;B;D
【知识点】功能关系、由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动量定理
五、实验题
20.
【答案】
(1)
小车的总质量;小车所受外力
(2)
i
在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
ii
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
【知识点】误差分析、数据处理、DIS系统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原理设计与器材选择
21.
【答案】
(1)
AC
(2)
平衡小车受到的摩擦力,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即为小车受到的合力
(3)
i
如图所示:
ii
正比
iii
小车质量
【知识点】数据处理、原理设计与器材选择、滑板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