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苏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第一单元 物质的分类( 2课时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苏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第一单元 物质的分类( 2课时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2-23 22:58:58

文档简介

1.1.1 物质的分类
本节教学内容是苏教版必修1专题1《物质的分类及讲计量》第一单元《物质及其反应的分类》第一课时。本课时的知识与初中化学知识进行了合理衔接,引导学生以化学的眼光,从微观的角度去认识物质的多样性并对物质形成分类归纳。该课时知识在初中化学学习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拓展和提高,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化学物质,为后续的学习准备重要的基础。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通过观察和分析,辨识物质的形态等宏观现象。.
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初步认识物质的科学分类方法,学会从不同角度(尤其是物质的组成和性质角度)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
3.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积极探索新知的能力,形成科学严谨的研究态度和创新思想。
从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教材内容
引入:在自然界中,100多种元素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而且人工合成的物质种类也在不断增加。面对数以千万计、形态各异的物质,为了研究方便,化学家们需要按一定的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以便研究各类物质共性和特性。
板书:一、物质的分类
提问:初中学习过的盐酸、硫酸、硝酸是怎样进行分类的?对于复杂的事物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有哪些分类标准呢?对物质进行分类对化学研究又有什么样的价值呢?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教材第3、4页内容。
PPT展示并学生交流讨论:
对以下物质进行分类,并说明你的分类依据:空气、乙醇、水、硫酸铵、铜、碘酒、碘(I2)、
氧气、石墨、食盐水、硫酸、二氧化碳、氧化铜、氢氧化铁。
学生回答
过度:从你们刚才的回答来看,分类的依据很多,而且同一种物质依据不同时,也可以分到不同类别里。通过分类,使得这些看似不相关的物质有序化,条理化,同时也找到了这些物质的相似性和不同点。
讲解:分类是指按照种类、等级或性质分别归类。进行分类时,人们往往通过比较事物间的相似性,把某些具有共同点或相似特征的事物归内一类,继而按类研究,以提高研究的效率。分类能使众多复杂的事物高度有序化,通常可根据事物的外部特征或事物的本质特征来进行分类。
板书:1、分类的标准:物质的组成、性质等
PPT展示:物质的分类
课堂练习:教材第4页“学以致用”
学生回答
讲解:对氧化物、酸、碱、盐等无机化合物,还可以根据它们性质的差异进行更加细致的分类。
板书:2、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这类氧化物称为酸性氧化物
CaO
+
2HCl
==
CaCl2
+
H2O
Na2O
+
2HCl
==
2NaCl
+
H2O
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这类氧化物称为碱性氧化物
CO2
+
Ca(OH)2
==
CaCO3
+
H2O
思考:对盐酸、硫酸、硝酸还可以怎样分类呢?
学生回答
课堂练习:(PPT展示)
1、根据物质存在的状态:分为___物质、___物质、___物质。
2、根据物质的导电性:分为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分为_____物质、______物质、_____物质。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B.酸中一定含有氢
C.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都是盐类
D.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
B.水溶液中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C.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D.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课堂归纳总结:
对于同一物质,分类标准不同,物质类别也不同。如NaHSO4既属于盐、钠盐、酸式盐,又属于含氧酸盐等。
(2)依据组成和性质判断物质的类别时应注意:
①纯碱(Na2CO3)不属于碱,属于盐。
②结晶水合物如CuSO4·5H2O等为纯净物。
③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本节课采用学习课堂阅读教材、多媒体投影展示,学生交流讨论的形式,对化学物质的分类进行了教学。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依据不同的标准对化学物质进行分类,培养了学生分类归纳的思想,对初中所学化学物质进行了拓展和补充。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掌握的不错,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第1课时
物质的分类
本课时是必修一第一节内容,是学生进入高中的第一节化学课。本课时的化学知识相对简单,有利于减轻学生在高中学习初期的不适应感,有利于复习、巩固和运用初中知识,也能为后面元素化合物的学习习奠定基础,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些知识的学习,既可以让学生对初中的知识进行查漏补缺,又可以让学生感受高中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初步认识化学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1、了解物质的常见分类方法
2、会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3、掌握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的性质
核心素养:1、根据从不同的分类依据的角度对物质的性质进行学习,降低学生学习难度,使学生形成学习化学的基本思维;
2、通过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的性质的总结,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3、通过酸碱盐的学习,及物质俗名的总结,是学生感知到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掌握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性质,会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
学生复习初中所学的物质溶解性口诀及化合价之歌,并熟练掌握前二十号元素的符号及名称的书写。
【引入】面对种类繁多、变化复杂的物质,为了研究方便,
我们要对众多的物质进行分类,从而提高我们的学习和
研究效率。生活中我们见到过那些对物质进行分类的现象呢?
【图片展示】图书按用途分类
食品按功能分类等
【引入】我们知道,对复杂的事物可以从不同角度或用不同的方
法进行分类。那么,化学家又是如何对物质进行分类的呢?
【学生活动】解决课本”交流与讨论习题”
【过渡】阅读课本P
5
页图1-2,了解一下,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可以如何对物质进行分类。
【学生活动】根据课本了解树状分类法
【设疑】思考如何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
【投影】混合物及纯净物的定义及特点
【设疑】思考纯净物根据组成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如何区分单质和化合物?
【投影】单质及化合物的定义及特点
【设疑】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吗?
【讲解】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单质首先应是纯净物,例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虽然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但属于混合物,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设疑】那么什么是酸、碱、盐、氧化物,他们又可以怎么进行分类?
【讲解】氧化物: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按组成分:
金属氧化物:CO
2
、CO、SO
2
、SO
3
、NO、NO
2
、N
2
O
5

非金属氧化物:
CuO、MgO、Na
2
O、Al
2
O
3
、ZnO、Mn
2
O
7、
Fe
3
O
4

b、按性质分:
酸性氧化物:
SO
2
、SO
3
、CO
2
、SiO
2
、N
2
O
5
、Mn
2
O
7

碱性氧化物:CaO、MgO、Na
2
O等
两性氧化物:Al
2
O
3
不成盐氧化物:NO、CO、NO
2

特殊氧化物:Na
2
O
2
、H
2
O
2

【过渡】那么什么是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他们具有什么样的性质?
【讲解】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只能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如CaO、Na
2
O、CuO等
CaO
+
2HCl
==
CaCl
2
+
H
2
O
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只能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如CO
2
、SO
2、
SO
3

CO
2
+
Ca(OH)
2
==
CaCO
3

+
H
2
O
【学生活动】1、SO
2
属于酸性氧化物,请写出SO
2
与足量KOH溶液及H
2
O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
2、MgO属于碱性氧化物,请写出它与
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投影】反应方程式
【小结】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②大多数酸性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
例:SO
3
+H
2
O==H
2
SO
4
③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碱性氧化物的性质:
①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②强碱对应的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强碱
例:CaO
+H
2
O
==
Ca(OH)
2
Na
2
O
+H
2
O
=
2NaOH
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
CaO+SO
2
=
CaSO
3
【设疑】总结酸性氧化物与非金属氧化物有什么关系?碱性氧化物与金属氧化物有什么关系?
非金属氧化物不全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不是酸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也不全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
2
O
7
对应的水化物是HMnO
4

Mn
2
O
7
是酸性氧化物,但不是非金属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不全是碱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过渡】那么什么是酸、碱性、盐?,他们如何分类?
【讲解】酸指的是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都是H
+
化合物。1.按是否含有氧元素,
酸分为含氧酸和无氧2.按电离时生成氢离子的个数,酸分为
一元酸、二元酸、多元酸:
3.按性质分,酸分为易挥发酸、难挥发酸性、易分解酸
4.按是否完全电离,酸分为强酸、弱酸
同样,碱指的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都是OH-化合物
1、按其在水溶液中是否溶解分:
可溶性碱:、难溶性碱,
可溶性碱的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碱
。而难溶性碱加热易分解,所以与水反应的碱性氧化物只有四个:氧化纳、氧化钾、氧化钙和氧化钡。
2、按电离程度,碱分为强碱和弱碱,注意只有四大强碱,其余碱为弱碱。
3、按电离出氢氧根数目,
碱分为一元碱和多元碱
盐指的是由金属阳离子(或NH
4
+
)与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1、按组成分为,盐分为正盐、酸式盐、碱式盐
2、按是否可溶于水,盐分为可溶性盐、难溶性盐:
3、按阴、阳离子,盐分为钾盐、钠盐、硫酸盐等
4、按组成酸根是否含氧,盐分为:含氧酸盐、无氧酸盐:
【投影】课上练习
1、判断下列物质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CuSO4·5H2O
HCl
盐酸
硫酸
H2SO4
稀硫酸
氨水
冰水混合物
NH3
·H2O
2、下列物质中:①.HCl
②.盐酸
③.纯净的空气
④.冰水混合物
⑤.硫酸
⑥.稀硫酸
⑦.NH3·H2O
⑧.氨水
⑨.硝酸钾
⑩.液氧
?.CuSO4·5H2O
?.纯碱
?.金刚石
?.烧碱
?.
Cu(OH)2
?.Cu2(OH)2CO3
?.NaCl
?.
NaHSO4
?.
消石灰
纯净物:
属于碱的是:
属于盐的是:
【学生活动】自己做题,并核对答案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讲解了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的性质,及常见酸碱盐的分类。
本节课知识比较丰富,但条理性较强,既是对学生初中知识的一个总结及检验,也能引起学生对于化学的重视。这节课主要是学了解到根据不同的分类依据可以对化学物质进行不同的分类,其中分类依据是该类物质共有的性质,从而对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性质的学习和总结奠定基础,减轻学生学习难度。总体而言,条理清楚,知识丰富,需多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