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1.4.8 《探究鸟类的呼吸方式—双重呼吸》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冀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1.4.8 《探究鸟类的呼吸方式—双重呼吸》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9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12-23 13:34: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探究鸟类的呼吸方式—双重呼吸》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冀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章第八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科学探究和观察技能,这为过渡到本节内容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本节实验课是在学生掌握鸟适合飞行的形态结构的基础上,对鸟特殊的呼吸方式进行探究,本节课后安排的是探究鸟类适应飞行生活的其他生理结构,可比照这节课进行,所以上好本节课很重要。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掌握双重呼吸的概念及作用。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解剖家鸽、制作鸟类的呼吸系统模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运用类比推理,引导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形成发散思维。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验科学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难点:鸟类的双重呼吸方式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师行为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2min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展示图片
引导学生思考人与鸟在激烈运动后的不同现象。
提问:两种呼吸现象为什么不同?这与他们的呼吸系统组成有什么关系?
2、展示图片
引导学生学习人类呼吸系统组成,随后提问,那么鸟类的呼吸系统是怎样的?与人类的呼吸系统是否相同?
板书:探究鸟类的呼吸方式
学生观看图片思考并回答问题(或产生疑问)。
直观导入:利用情境创设,促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再利用图片展示,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10min
二、合作探究
1、引导学生探究鸟类的呼吸系统组成
,讲解个步骤操作要领
2、引导学生思考鸟类气囊的作用
3、提问:气囊是无色透明的,不含毛细血管,所以不具有气体交换的功能,那么,气囊的作用是什么?鸟类的特殊的呼吸方式是怎样的?
板书:鸟类的呼吸系统组成—气管、肺、气囊
学生先根据导学案学习探究鸟类的呼吸系统组成实验,听老师讲解操作要领、注意事项,探究鸟类的呼吸系统组成并思考各部分的功能。
激起动机:引发学生自主思考能力。
通过“真假概念”的诱导,吸引学生注意力,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意识。
10min
三、合作探究二
1、引导学生制作鸟类的呼吸系统模型,探究鸟类的呼吸过程
2、请同学描述双重呼吸概念,总结鸟类的双重呼吸
板书:
双重呼吸概念:鸟类每呼吸一次,发生两次气体交换。
3、(在与人的呼吸方式对比下)
提问:双重呼吸具有什么优势?
1、学习并制作鸟类的呼吸系统模型
2、演示鸟类的呼吸过程,总结鸟类的双重呼吸概念
3、思考与人类的呼吸方式相比,鸟类的呼吸方式有何意义?
学生回答:提高氧气利用率。
通过自制教具并演示鸟类的呼吸过程,将抽象的现象具体化、直观化,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理性认知。
对比剖析:让学生自发的总结概念,使学生对概念理解更加准确、深刻;记忆更加牢固、清晰。
1min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通过同学们的积极探究、深入思考,我们认识了鸟类的呼吸系统组成,掌握了鸟类的双重呼吸概念。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加深印象
2min
五、联系实际
科学探索
提问:
生活中常见的气囊有哪些?他们具有什么作用呢?
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是充气的?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运用类比的方法
情感升华:
聪明的人类会运用仿生学的原理发明满足人类需求的物品,大家也要保持一颗充满好奇的心,发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惊喜与美丽。
学生回答:
安全气囊具有缓冲、保护的作用;
游泳圈、篮球、足球等,都具有浮力。
学生倾听
扩展总结:在生活中举出类似气囊的实例,学会运用举一反三、平行类比的科学方法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
探究鸟类的呼吸方式——双重呼吸
鸟类的呼吸系统组成:气管、肺、气囊
鸟类的呼吸过程:鸟类每呼吸一次,发生两次气体交换。
教学反思
本节课先利用情境创设,使学生产生疑问,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然后通过一个解剖实验探究了鸟类的呼吸系统组成,通过制作鸟类呼吸系统模型并演示鸟类的呼吸过程,在教学内容的呈现上比图片展示或者动画演示更加直观具体,探究结束后让学生自发的总结概念,使学生理解更加准确,记忆更加深刻。最后让学生举出在生活中类似气囊的实例,学会运用举一反三、平行类比的科学方法解决问题。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