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张PPT)
赤 壁 赋
苏轼
(第二课时)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 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赏景
请你描绘一下你所看到的景像?
这样的“景”和“境”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体情
汉王逸《离骚》序:“《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於君。”后以“美人”比喻君王。
一 悲 英 雄 永 逝
二 悲 个 体 渺 小
三 悲 人 生 短 暂
四 悲 理 想 与 现 实 的 差 距
苏子愀然,因箫声而起,箫为客所奏,客又因何而悲呢?
悟理
苏轼选取了哪两种自然景物来阐释自己对人生的感悟?他感悟到了什么
变与不变
取与不取
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 ……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作者由悲到喜,是不是又回到了赏景之时的乐?我们如何理解作者的喜呢?
【探究一】
乐
喜
乐指面对突来的美好景色的欣然反应,是未经思考的接受,是情感的放纵,侧重的是感官体验;
喜是理性思考后达到的一种精神解脱,是情感的节制,是感情淬火后发自内心的欣喜。
定 风 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探究二】
人生天地之间,面对着纷繁复杂的社会,变幻莫测的人生。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困境:学业的挫折,长辈的误解,青春的烦恼……让我们静下心来好好地想一想,自己的困境是什么?苏轼的自我拯救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和启发?
与君把手观信史,成熟从来不轻松。生理年龄的成熟是无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心理年龄的成熟则是社会历练才能达到的修为境界。古人所说的“四十不惑”应该是指后者。当然我不希望这句话成为一些人“不想成熟”“我没成熟”的借口。
今天,我们难免遭遇家人误解、朋友反目等困境,随时可能面对学业事业巅峰谷底的巨大落差,我们应该从苏子乃至中华文化经典中汲取养分,吸收智慧,在人生的风雨中以“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淡然从容学会生存,在生活的夹缝中以“清风明月,耳得为声,目遇成色”的及时领取的态度学会生活,才能“诗意地栖居”!让我们学会长大,学会成熟吧!
【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