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自然科学研究也取得了重大进步。
背景
导入
回忆第一次工业革命,说出它的起止时间和标志性发明。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改良蒸汽机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定义: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了工业的蓬勃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特点: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开始时间)
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找到了打开电能宝库大门的钥匙。
法拉第
电磁感应现象: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可以产生电流
一、电的应用
到19世纪70年代,经过不断完善的发电机进入生产领域,电力开始作为动力带动机器。
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成就:
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
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
“发明大王”爱迪生(美国)
观看视频,想一想,爱迪生有什么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该如何理解爱迪生的这句名言?
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
“发明大王”爱迪生(美国)
勇于探索、敢于创新、
锲而不舍、百折不挠
耐用的白炽灯泡
爱迪生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许多电器产品,其中正式注册的就有1000多种
。他还在纽约建立了美国第一座火力发电站。
电灯
第一台电话
电报机
电风扇
电冰箱
洗衣机
从此,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
1876年
德国奥托:煤气内燃机
1883年
德国戴姆勒:汽油内燃机
德国狄塞尔:柴油内燃机
能源:石油
内燃机
二、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内燃机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应用技术的另一重大成就。
意义: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在这一领域内引发了一场变革。
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本茨制造出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汽车的发明
福特---流水线生产汽车价格为265美元,是当时福特汽车厂工人两个月的工资。
1913年,美国的福特汽车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汽车制造业的革命。
亨利·福特
汽车开始成为中等收入家庭的交通工具。
飞机的出现
1910年
1903年
现代化学工业的产生也是应用技术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加速了石油化学工业的进步。
重大发明:
(1)瑞典诺贝尔发明炸药(1867年)
(2)美国海厄特发明赛璐珞(1869年)
(3)法国夏尔多内发明人造纤维(1884年)
三、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从煤和石油中可以提炼出多种化学物质,制成染料、塑料、药品、炸药和人造纤维等多种化学合成材料。
主要成就
人物
发明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电的应用
内燃机和
新的交通
工具
化学工业
和新材料
美国爱迪生
德国戴姆勒
德国狄塞尔
德国本茨
美国福特
瑞典诺贝尔
美国海厄特
法国夏尔多内
发明了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放映机等;在纽约建立美国第一座火力发电站。
发电机、电动机、电焊、电钻、电话、电车、电报等
汽油内燃机(1883年)
柴油内燃机
制造出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19世纪80年代)
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1913年)
以内燃机为动力的轮船、飞机
19世纪60——80年代,生产碱、硫酸、人造染料等
1867年发明现代炸药,后来研制出无烟炸药
1869年发明了赛璐珞,现代塑料工业诞生。
1884年发明人造纤维,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
归纳总结
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后英国煤产量
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后英国生铁产量
影响
(1)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
(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影响
战争
雾霾
废气排放
土地沙漠化
工业革命有何消极影响?给我们什么启示?
交通堵塞
交通事故
启示:
1、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2、经济发展需要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
3、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电气时代
①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
②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的发明
?化学工业和新材料的发明
①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特点:
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课堂小结
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间:
时代特征:
表现:
影响:
时
间
主要标志
进入的时代
领先国家
主要发明
能
源
动力机器
?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德国、美国
英国
珍妮机、改良蒸汽机、火车、汽船
电灯、汽车、飞机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应用
煤炭
石油、电力
蒸汽机
电动机、内燃机
比较
革命
内容
第一次工业革命:欧美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工业产生,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
第二次工业革命: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反思拓展
洋务运动
1、19世纪下半期,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又开始了一场新的技术革命,这次革命是(
)
A.以蒸汽为核心的革命
B.以电力为核心的革命
C.以核能为核心的革命
D.以内燃机为核心的革命
B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是(
)
A、科学技术的发展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B、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
C、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的加强
D、与第一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A
课堂练习
3、19世纪末,一位生活在美国的公民,如果他远行欧洲,他可以选择的交通工具是(
)
①?轮船 ②火车 ③汽车 ④飞机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④
D
4、导致汽车和飞机试制成功的重要发明是(
)
A、有轨电车研制
B、内燃机发明
C、有线电报的发明
D、可用的发电机
5、19世纪70年代在电力发展方面,领先一步的国家是(
)
A、美国和英国
B、美国和德国
C、英国和法国
D、英国和德国
B
B
7.(2019
聊城)右边为世界主要能源消费构成比例示意图。下列哪一科技成果的广泛应
用,导致煤炭在世界能源消费构
成中比重下降,石油的比重上升?
)
A.内燃机
B.蒸汽机
C.发电机
D.计算机
6.工业革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今天我们可以
①乘坐轮船漂洋过海
②乘公共汽车上学
③乘飞机在天空翱翔
④通过电脑上网查资料。其中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B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