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7.3.3生物进化的原因(第1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7.3.3生物进化的原因(第1课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12-23 13:58: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生物进化的原因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2、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3、能解释生物适应环境的特点是怎样形成的。
能力方面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记录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
培养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和合作与分工的能力。
3、培养学生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说出保护色形成的过程。
教学设计思路
《生物进化的原因》包含两课时,理解保护色的形成过程,是理解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学生通过模拟保护色形成过程这一实验,记录、分析所获取的数据,最终理解保护色的形成过程。教学过程中,用“给蝴蝶涂色”活动,引入本节内容,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什么是保护色,进而引出保护色是如何形成的这一问题。“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是本节重点,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工完成实验,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并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保护色的形成过程是本节的难点,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完成讨论题,理解了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后,再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保护色的形成过程,这一环节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所以教师的引导十分重要。最后,再回到课文开头的“想一想,议一议”,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解释,作为本课的结尾,同时也检测同学们对“保护色的形成过程”是否已真正理解。
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
制作课件。
提前一天布置课前活动,每小组一只白色蝴蝶,以课室门为背景,给蝴蝶涂上颜色,并粘贴在课室门上,看哪一组的蝴蝶最难被发现。
(二)学生准备:
1、准备好探究实验需要的物品,每小组一张大的绿色卡纸,作为昆虫的生活环境;四种不同颜色的小纸片,剪成三角形,每种颜色60张,分装在4只一次性杯里,作为昆虫。
2、完成“给蝴蝶涂上颜色”的课前活动。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一、引入
1、提前一天布置课前活动,每小组一只白色蝴蝶,以课室门为背景,给蝴蝶涂上颜色,并粘贴在课室门上,看哪一组的蝴蝶最难被发现。
2、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想一想,为什么有的蝴蝶比较难被发现?自然界中,真的存在与环境颜色十分相似的蝴蝶吗?
(2)蝴蝶这种与环境十分相似的体色是如何形成的呢?
1、课前给蝴蝶上色并粘贴在课室前门上。
2、回答思考题。
(1)蝴蝶颜色与教室门的颜色越接近,越不容易被发现。自然界中的蝴蝶具有类似的体色。
(2)学生一下子无法说清楚,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找到答案。
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什么是保护色,进而引出保护色是如何形成的这一问题。
二、分析生物进化的一个实例
布置学生阅读课本实例后讨论以下问题:
(1)
桦尺蛾的体色由什么决定,有哪两种变异?桦尺蛾的体色可以遗传吗?
(2)
从1850年到1950年,两种体色的桦尺蛾数量发生了什么变化?
(3)
影响桦尺蛾数量的因素有哪些?
(4)如果要使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浅色桦尺蛾又重新恢复为常见类型,你认为该怎么做?
学生阅读课本62至63页的实例后小组讨论问题,小组代表回答问题。
(1)桦尺蛾的体色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是可遗传的。
(2)1850年浅色桦尺蛾为常见类型,1950年深色桦尺蛾为常见类型。
(3)影响桦尺蛾体色的内因是遗传与变异;外因是环境和天敌。
(4)关闭工厂、治理环境,保持桦尺蛾生活地区的良好环境。
让学生初步了解,遗传变异是进化的基础,外界环境变化及天敌(鸟类)的影响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原因。
学生正确认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1、用图片展示不同生物的保护色。引导学生说出保护色的概念、作用等。
观察图片,说出保护色的概念、作用,理解自然界中的生物普遍都具有保护色。
让学生理解保护色的概念、保护色的作用以及自然界中的生物普遍都具有保护色。
2、探究实验“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1)探究思路:假如有一种昆虫,有多种体色,哪一种体色更容易躲避天敌的捕食,存活下来并繁殖后代呢?
(2)教师简单介绍实验准备、实验步骤、注意事项。
实验准备:
①4种不同颜色的卡纸,剪成三角形,用来代表不同体色的昆虫,每种15只共60只。
②绿色卡纸作为昆虫的“生活环境”。
③每组选4位同学为捕食者,每人每次只能吃10只昆虫。
实验步骤:
①在纸上放好60只昆虫(每种颜色的昆虫各15只)。(记录好第一代开始时的数目)
②4位同学为捕食者,每人每次只能吃10只昆虫。(记录好第一代的幸存数目)
③剩下的昆虫,每只繁殖出2个同颜色的后代。(记录好第二代开始时的数目)
④重复以上的步骤5次。
注意事项:
①捕食者围在桌子周围,背对桌子,组长说“123开始”之后,才能转身开始捕食。
②捕食者不要特意寻找某种颜色的“昆虫”,要假装自己是“鸟”!
③捕食速度要快,在三秒内完成!
(3)教师观察学生的分组实验情况,对不规范的操作给予指正。指导学生将实验数据填入书本65页表格
(4)教师对分组实验进行小结,指出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探究实验“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1)学生根据探究思路,作出假设。
具有与环境相似的体色的昆虫,更容易存活。
(2)学生自学了解探究实验的实验准备、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等。
(3)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4)学生在探究实验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如有些同学一次捕食的“昆虫”不是10只,导致数据有误差。如果误差不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不大,如果误差太大,会导致实验结果不正确。还有一些学生在捕食时刻意选择一种颜色,导致实验结果不正确。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实验过程,并分组进行实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实验过程中,通过收集、分析数据,初步理解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让学生在操作实验过程中注意细节,减少误差,使实验结果准确可信。
3、(1)根据实验结果,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①在第一代和第五代中,分别是哪种颜色的幸存者最多?这与作为底色的卡纸有什么关系?
②比较第一代和第五代,是否所有颜色都有幸存者?为什么?
③通过上面的模拟实验,推测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④动物只能通过保护色来适应环境吗?
(2)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保护色的形成过程是本节难点,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根据“模拟保护色形成过程”的实验过程来说明。
学生分组讨论问题,并在班里进行交流。
①每一个小组作出的实验结果不尽相同。10个小组有7个组第五代幸存者最多为绿色(与底色相同)。结论:与环境颜色相同(绿色)的“昆虫”幸存者最多。
②在第一代,多种颜色都有幸存者,到了第三代以后,幸存者的颜色越来越少,说明保护色是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形成的。
③学生在理解保护色形成的基础上,根据实验过程,自己组织语言回答。
④学生在理解保护色形成的基础上,自己组织语言回答。
通过讨论题,进一步分析实验数据,使学生真正理解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并能自己组织语言,说出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在理解保护色形成的基础上,理解现存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活习性等都是为适应环境而“设计”的,这些特点的形成过程与保护色的形成过程是类似的。
学以致用,进一步加深对自然选择学说的理解。
四、总结
回到课本开头的“想一想、议一议”:
在某个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有许多无翅和残翅的昆虫。请分析,在这个海岛上,为什么无翅或残翅的昆虫特别多?
引导学生这一问题与保护色形成过程是类似的。
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
海岛上生活的昆虫有正常翅和无翅残翅两种变异,大风对这两种昆虫进行选择,正常翅的昆虫由于飞行,容易被大风吹走而死亡,而无翅残翅昆虫由于运动方式是爬行更容易生存下来,久而久之,无翅残翅变成了常见类型。
通过问题,检验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总结归纳能力。
板书设计
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
课前活动
分析生物进化的一个实例
内因——遗传与变异;外因——环境
探究“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