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4.9.2 人体的组成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4.9.2 人体的组成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12-23 16:02: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九章第二节
《人体的组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举例说明人体各组织的功能及分布,识别组成人体的各种器官。
2.通过对人体的器官图和组织的分析讨论,举例说明器官是由组织进一步构成。
3.在人体组织的分析及器官图形的观察活动中,提高学生观察和总结能力。
二、内容及学情分析
学生在七年级上学期和本学期第八章时,已经对人体的器官和细胞进行了初步学习,具有了相关的基础知识,本节课的学习是在之前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对组织的进一步学习了解器官的形成。先从宏观入手,在逐步过渡到微观领域,首先引导学生观察人体的外形,接着通过引导学生对人体内的腔和腔内的器官的观察以及观察人体的组织,为学生探究人体的多层次结构做了铺垫。在观察,分析活动中,不断提升学习能力,也为下一节进一步学习生物体的多结构层次奠定基础。
我校每个班都配有一套交互式电子白板、实物展台及网络,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以上多媒体设备及数字化教学资源,并将其与黑板结合,引导学生在课堂中生充分利用这些辅助工具,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此基础上,利用上述媒体设备展示学习成效。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为课堂中学生的生成创造了条件,使学生乐于学习。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关注在互动中课堂的生成,将课堂的核心集中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上,进一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各种器官的名称,各组织的功能及分布
解决的策略:教学中充分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这一教学资源,实施“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展示的方式为主,教师点拨为辅,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人机互动中完成学习,在潜移默化中突破重点。
难点:各组织的功能及分布
解决的策略:利用学校为每个班配备的交互式电子白板和食物展台,发挥好传统工具黑板的作用,将这些工具都交给学生,在课堂中让学生在小组内充分的讨论并(利用这些工具)展示,同时,将生活情境融于课堂,使学生乐于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在激趣、简化、分散中化解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的主要环节
具体的实施过程
教师的组织与引导
学生活动
数字化资源的使用及意图
一、以旧引新
明确目标
1.提问
(1)什么是细胞分化?
(2)什么是器官?
(3)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2.明确目标
(1)认识人体的外形结构和组成人体的各种器官。
(2)说明人体各组织的功能和分布。
(3)初步具备利用计算机学习人体和动物体结构知识的能力。
回答问题
观看图片,思考问题
通过提问回忆几个重要知识点,为学习人体的组成奠定基础。
从资源库中拖出人体的内部器官3D图(见左图),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人体的组成
从资源库中拖出学习目标,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明确学习目标
二、自助学习
感知知识
1.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及讲学稿中自主学习的部分,初步学习本课内容。
2.引导学生对自主学习的成果进行展示。
1.外部形态
人的体腔
颅腔、胸腔、腹腔、盆腔
四种基本组织的名称
上皮、结缔、神经、肌肉
结合教材,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学讲学稿的“自主学习部分”
对学案主“自主学习”部分进行展示
外部形态
人的体腔
四种基本组织的名称
通过自主学习,初步学习本课知识,为疑难突破做铺垫。
学生利用资源库中的人体外形资源进行批注并展示,利用激光笔对人体的体腔和基本组织进行展示,使用资源见左图
三、合作学习
组织器官
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对人体的器官位置、组织的功能等重点内容进行讨论并完成讲学稿中的相关内容。
在老师的指导下,参照课本内容,在小组内探究讨论有关组织及器官的知识,完成讲学稿“合作学习”中的内容。
小组合作探究、讨论疑难知识点
发放模型给各小组,扶助各小组对人体器官位置等内容的理解。
四.媒体展示
相互质疑
1.引导学生对讲学稿中“合作学习”中的内容进行展示。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讲学稿中的“合作学习”的内容进行展示,其他同学提出疑问
截动画图
学生利用资源库中的资源(见左图)及白板的拖拽、硬笔书写、聚光灯、漫游等功能以及实物展台对合作学习的成果进行展示,使学生对知识进一步提升。
五、点拨总结
反馈练习
1.针对学生展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拨讲解
2.引导学生完成“自我检测”的相关内容
听讲
完成讲学稿中的“自我检测”
进一步理解重难点
利用实物展台对检测结果进行展示、纠错,检测目标的额达成度。
板书设计
第二节
人体的组成
细胞
上皮组织:保护
肌肉组织:收缩与舒张
人体的基本组织
神经组织:产生并传导兴奋
结缔组织:支持、保护、链接、营养
器官
反思
1.课堂中充分利用了各种数字化教学资源(图片、动画等)不但帮助学生提升了学习的兴趣,也帮助学生将难以理解的知识简化了,使学生寄学于乐,轻松学习。
2.课堂中通过师生充分的利用了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资源库、硬笔、智能笔、激光笔、漫游以及实物展台等各种功能,在课堂中实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人机互动。使多媒体不但辅助了教师的教,更辅助了学生的学。同时,关注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生成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将生成的结果及时与其它学生分享,提升了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学习的能力,也加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学案的设计,让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有了一个很好的抓手,学案后的评测练习让老师当堂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
不足:教师语言有待更精炼,对学生的展示过程有待进一步规范。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