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地面上的动物
备课人
授课
时间
总2课时
第1课时
课
题
地面上的生物
地面上的动物
课型
新授课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认识地面上动物的多样性,初步了解动物的分类;
(2)了解家兔的外形及家兔的内部结构;
(3)描述家兔生殖、哺育的特点;
(4)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2、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家兔的内部结构模式图,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和综合能力;
(2)利用现实生活中哺乳动物之间形态特点的比较,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概括能力。
3、情感目标:
(1)观察活动中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生命奥秘的兴趣,建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联系动物生殖哺育特点,培养学生感恩之情。
重点
1、了解家兔的外形及家兔的内部结构;
2、描述家兔生殖、哺育的特点;
3、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难点
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法
观察法、合作探究实验法、讨论法
器具
实物-兔子、家兔内脏模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札记
一、情景导入
活动1:设置快速抢答环节
这些动物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共同点?
引述:这些动物都生活在地面上,今天一起来学习地面上的动物。(展示课题)
抢答,
提出问题。
设置快速抢答环节,激发学生兴致。?
一、认识多种多样的动物
1、提出问题:地面上的动物是如何适应复杂的地面环境的?
我们已经学习水中动物,就以水中动物生活环境为参照,分析地面环境状况,引导学生分析地面复杂的环境。
条件水中环境地面环境水源充足浮力大氧溶解氧温差小环境稳定性相对稳定
同学们能否根据某些特征将这些多种多样的动物进行分类呢?如何分类?
(请同学发言:爬行动物、哺乳动物)
地面上除了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外还有哪类动物?
(请同学发言:家禽、昆虫)并提示学生划书。
这几类动物中,哪类适应环境能力最强?
(请同学发言:哺乳动物)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哺乳动物有哪些特征能适应复杂的地面环境,以大家最熟悉、最可爱的家兔为研究对象。
设置疑问,
学生思考,请同学发言;?
参照教材P69,图11-16。思考问题并发言;
为分析地面上的动物适应各自生活环境的特征奠定基础;
引导学生分析地面上的动物适应各自生活环境的特征,并将地面上的动物分类;
观察家兔的形态结构
同学们,如果我们要探究家兔先我们应该明确从哪些方面来探究家兔呢?
(请同学发言:外形、内部结构、生活习性、生殖哺育方式)如有需要,教师做适当引导。
那我们从最直观的外形对家兔进行依次探究:
活动2:指导学习-观察家兔的外形
家兔外形
观察家兔外形并阅读P70,图11-17请思考并填写学案:
(1)体表有什么?该结构有几种类型?对家兔的生存有何意义?
(2)家兔的身体分哪几个部分?
今天老师也为同学们带来一只可爱的小兔子,稍后老师会走下去,每位同学都有与小兔子亲密接触的机会哦,待老师走到你身边时请你用手抚摸下家兔的体表,感受下最外面的毛和靠近皮肤的毛有何不同?并要记得观察家兔的身体分为几部分?老师还未走到身边的同学和已经观察完毕的同学请,专心阅读相关内容,思考问题并填写教案。
(供同学观察过程中,提示同学们看家兔眼睛、耳朵、不同的四肢。)
好了,同学们通过刚才近距离的观察和抚摸,我们的答案是不是已经揭晓了呢?先来看第一个问题:
(请同学回答)
家兔体表被毛,毛有粗毛和绒毛之分,粗毛稀少,耐摩擦起保护和散热作用;绒毛细密,覆盖于皮肤上起保温作用。显然,粗毛和绒毛的作用存在很大差异,那么随着季节变化,粗毛和绒毛有无变化呢?(有)
家兔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这样分节,使家兔的运动更加灵活。
刚才的思考题的答案都已揭晓,在观察过程中有好多同学还注意到了家兔的一些其他特征,比如:眼睛、耳朵、不同的四肢等,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下家兔的这些外形有什么特征呢?
(3)家兔外形其他特征:
眼睛:兔子眼睛的颜色与色素有关,由于眼睛里没有色素,所以它们眼睛其实是透明的,加上眼睛里的毛细血管的血丝反射外界光线,所以,它们的眼睛看起来就是红色的。
耳朵:兔的耳朵不仅仅是用来听声音的,也是重要的调节温度的武器,兔子没有汗腺,主要依赖耳朵来调节温度。
后肢:长而强壮,善于奔跑和跳跃,所以兔子的运动方式是跳跃式奔跑。
家兔具有这些外形特征就可以适应复杂地面环境吗?适应复杂地面环境还需要发达的视觉、听觉、嗅觉和神经系统等,但是这些发达的功能和哪些结构有关呢?
(学生:内部结构)
2、家兔的内部结构
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家兔的内部结构,以家兔内部结构模型为研究对象,要带着问题有目的性的探究,请看屏幕或者学案上的思考题:
该模型有无错误,若有请指出?
每个腔内有哪些器官?请按序号指认。
这些器官与人体器官的组成相似吗?哪个器官和人体器官的差别最大?
(4)家兔心脏具四腔,有什么意义?
小组讨论并填写学案,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回答问题,计时6分钟。
(教师巡视,并作指导)
时间到,每个小组都讨论的非常认真、激烈,都有所发现,请位代表来说下:
(学生:没有膈)
(该模型是将家兔解剖,去掉骨骼和肌肉后平摊开,制作的模型,而膈是膈肌,所以被去掉了。)
体腔被膈分成:
胸腔:心脏和肺等器官;
腹腔:肝脏、胃、肾脏、小肠、盲肠等器官。
这些器官与人体器官的作用相似吗?
(学生:相似)
哪个器官与人体的器官有显著差异呢?
(学生:盲肠)
3、家兔生活习性(食性)
展示家兔盲肠和人体盲肠的对比图,为什么家兔的盲肠这么发达,和什么有关?
(学生:食性有关)
家兔为食草类动物,在家兔的盲肠中生活着大量的细菌和纤毛虫,对于植物纤维素的消化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盲肠发达适于消化植物纤维,而人是杂食类动物,盲肠不发达。
家兔除了发达盲肠和食性有关外,还和哪些结构有关?(提示:取食)(牙齿)
家兔牙齿:(与老虎牙齿对比)都有门齿、臼齿,此外老虎有犬齿,犬齿适于撕裂食物和老虎食性有关,那么家兔的门齿:切碎食物,臼齿:磨碎食物。此外还与其三瓣嘴有关,嘴唇分叉,主要是为了增强嘴唇的灵活性,更便于把地面上的草搂进嘴里。
由此可见,与家兔的食性相适应,不但外部结构,还有内部结构,所以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这种适应性还有哪些体现呢?
家兔的心脏有四腔,有什么意义呢?
相对于心脏两腔、三腔有何优势?
(学生:血液循环能力增强)
血液循环为生物体输送什么?
(学生:氧)
氧的运输能力强了,什么作用会增强?
(学生: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增强释放的什么增多?
(学生:能量)
能量一部分贮存再ATP中,功各项生命活动使用,一部分以热能形式维持体温恒定,所以家兔是恒定的,那么家兔是什么动物呢?
(学生:恒温动物)
维持家兔体温恒定,还与哪些结构有关?
(学生:体表被毛、耳朵、发达的肺)
再次印证,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从而适应复杂的地面环境。
每种生物都要延续生命,家兔也要繁殖后代来延续生命,那么家兔的生殖特点是怎样的呢?
4、家兔的生殖哺育特点
先来看家兔的生殖方式:
(学生:胎生)
什么是胎生?
(师:简单介绍)
刚出生的小兔子就可以吃草吗?
(学生:不可以)
以什么为食呢?
(学生:母体乳汁)
那我们称这种哺育方式为:哺乳。
所以家兔的生殖哺育方式是:胎生哺乳。
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哺育方式,这对于家兔适应地面环境有何意义呢?
(请同学发言)
可以提供足够营养、保护后代、提高后代成活率,而且也增强了哺乳动物对陆地生活的适应能力。
这种生殖方式显然有利于后代的生存,但是母体相对于其他生物母体(如:家禽、昆虫等)付出的代价多很多,甚至有的还有生命危险,我们人类也是胎生哺乳动物,所以同学们要珍惜生命,感恩伟大的母亲。
学生观察家兔的外部形态,思考问题并填写学案;
回答问题并修正学案;
小组合作探究,思考问题并填写学案;
回答问题并修正学案;
请学生思考问题并发言;
教师指导学生分析;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量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分析动物适应地面环境不仅与外部形态有关,还与内部结构有关;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强化逻辑思维;
让学生意识到生物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都与功能相适应,从而适应复杂的地面环境。
让学生理解胎生哺乳的重要意义,并让同学们意识到母亲的伟大,培养学生感恩之情。
三、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
以上这是家兔的形态结构特征,其他哺乳动物是否也具有和家兔一样的特征呢?能否概述一下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参照教材P71,相关内容并填写学案:
(请同学回答)
体表被___;体腔内有___;用___呼吸;心脏___腔;体温____;运动_____;生殖哺育方式________。
其中最主要的特征是:胎生哺乳。
是不是所有哺乳动物都是胎生哺乳呢?
(学生:不是;鸭嘴兽、袋鼠)
是不是所有哺乳动物都生活在地面上呢?
(提示:水中:鲸类;空中:蝙蝠、飞鼠等)
阅读相关内容、概括哺乳动物共同特征并填写学案、发言。
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概括能力。
四、课堂小结
认识多种多样的动物:
2、
3、哺乳动物共同特征:
体表被___;体腔内有___;用___呼吸;心脏___腔;体温____;运动_____;生殖哺育方式________。
五、板书
地面上的动物
一、认识多种多样的动物
二、观察家兔的形态特征
1、家兔外形:
2、家兔内部结构:
3、生活习性(食性):
4、生殖哺育特点:
三、哺乳动物特征
四、课堂小结
六、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