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5.13.2 土壤里的微生物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5.13.2 土壤里的微生物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12-23 16:32: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3章
第2节
土壤里的微生物
课型
课时
新课
22




知识目标:概述土壤里主要的微生物种类。
说出细菌的三种形态和基本结构,并与动植物细胞比较细胞结构的异同点。
说出放线菌的结构特点。
识别青霉和匍枝根霉,并说出它们的繁殖方式和营养方式。
描述蘑菇的主要特征及其生长的适宜环境、营养方式和繁殖方式。
描述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能力目标:
学会培养和观察青霉、匍枝根霉和蘑菇。
探究土壤中的微生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培养霉菌的过程,并交流成功或失败的感受。
认同土壤里微生物的多样性及其对生物圈的平衡和稳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学重点:细菌、真菌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难点:认同土壤里微生物的多样性及其对生物圈的平衡和稳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多媒体课件




教师活动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引言:地球陆地表面有一层疏松物质,即土壤。土壤是微生物生存的天堂,一克土壤里就有数亿个微生物,即使在荒无人烟的沙漠,一克砂土中也有十万多个微生物存在。它们一般都藏在土层10厘米-20厘米深处。土壤中数量最多的是细菌,其次是放线菌、真菌。
课件展示“微生物”图片,介绍微生物的种类。
一、认识细菌
播放有关“细菌”的视频资料。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本P97--98页“认识细菌”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细菌在生物圈中的数量、分布有何特点?
2、细菌的个体大小有何特点?
3、根据形态特点,细菌可以分为哪几种?
4、细菌的细胞结构有哪几部分组成?其细胞结构与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5、细菌是如何获取养料的?
6、细菌是如何繁殖后代的?
组织学生汇报问题结论,课件补充总结。
二、认识放线菌
课件展示“放线菌”图片,并说明:它一般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的细菌。
设疑:为什么放线菌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的细菌?它与细菌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呢?
引导学生查阅课本P98页“认识放线菌”相关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放线菌在生物圈中的分布和生活环境有何特点?
2、为什么放线菌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的细菌?它与细菌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呢?
3、它是如何获取养料的?
4、它是如何繁殖后代的?
5、放线菌与我们人类的关系如何?85%以上的抗生素是从放线菌中提炼出来的。
组织学生汇报问题结论,课件补充总结。
三、认识真菌
组织学生分成小组,完成观察青霉和葡枝根霉活动,结合课本P99--100页以及信息库107页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青霉和葡枝根霉的生活环境有何特点?
2、青霉和葡枝根霉在形态和颜色上有什么不同点和共同点?
3、青霉和葡枝根霉的细胞内有叶绿体吗?它们如何获取有机养料?
4、它们依靠什么进行繁殖?
组织学生回顾本节所学知识,反思探究活动心得。
第2课时
导入:
播放“食用菌”视频,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大型真菌的种类。
一、观察蘑菇
设疑:为什么说蘑菇也属于真菌?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本101-102页内容,讨论交流下列问题:
1、蘑菇的生活环境有何特点?
2、蘑菇有根、茎、叶吗?它怎样获得有机养料?
3、蘑菇是依靠什么进行繁殖的?
4、许多食用的真菌口味鲜美、营养丰富。请你举出1-2种真菌的名称,并说出它们的来源。
5、所有的蘑菇都能食用吗?为什么?
6、真菌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组织学生汇报问题结论,课件补充总结。
二、视频展示蘑菇种植场
三、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课件展示图片,学生感受微生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酸牛奶、醋、泡菜等)
组织学生结合资料,回答相关题目:
1、举例说明微生物与人类有何关系?
2、微生物在自然界中起什么作用?
结合课件对学生讨论的结论进行补充。
(也可以组织学生利用网络查阅资料,进行讨论交流活动。)
作业布置
生物补充习题P57--61
板书设计
第2节
土壤里的微生物
一、认识细菌:
1、细菌的个体非常小2、细胞核不成形3、营养方式有自养及异养
二、认识放线菌
丝状细胞,细胞核不成形,提炼抗生素
三、认识真菌
有真正的细胞核
细胞结构形态特点获取养料繁殖方式
细菌放线菌真菌
四、微生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