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二节人体的免疫功能
一、设计思路
由于人体的免疫功能是本节的难点,内容涉及到的概念多,名词多,又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在教学设计时采用多联系生活实例进行分析理解,从感性的材料入手。再上升到理性的高度。
每年随着季节的变化,气温的逐渐降低,学校会出现一些传染性的疾病的例子,比如水痘等,就利用这个学生听说过的身边的问题引入课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人体的第一和第二道防线的作用,学生比较好理解;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的作用,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教师的讲解将抗原、抗体讲清,以帮助学生理解。并引导学生思考: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通过分析人体免疫的功能,使学生感受人体的完美,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的精细,学会珍惜生命、保护生命和欣赏生命。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的组成及其作用
2.理解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异同。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能运用一些所学的免疫知识解释相关的实际生活中碰到的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能体会人体结构的完美,人体的免疫的三道防线的精细,学会保护身体,珍惜生命和欣赏生命。同时懂得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人。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1.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
2.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二)教学难点:
1.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
2.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四、教学过程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引入课题
去年期末我们学校有一个班的几名学生生病回家,对当时的情况了解多少?为什么让学生回家休息?为什么有人得了,有人好好的呢?(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出人体的免疫功能。)
回答问题。
(得了水痘,怕传染,在家隔离。人体有免疫功能等。)
由实际生活中发生的事件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课题。
人体的免疫功能
1.第一道防线
——皮肤和黏膜
功能:阻挡病原体入侵、杀菌和清扫异物的作用
问题1:生活中不小心割破了皮肤,会红肿发生感染,但是一段时间后又会恢复,我们体表的什么结构有保护作用呢?
问题2:人体的口腔、鼻腔等与外界相通的腔道是怎么阻止病原体入侵的?
(出示呼吸道粘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图,引导学生理解人体的气管和支气管上的纤毛有清扫异物的作用等)
提供曾经科学家做的,将一种链球菌涂在健康人的手上,每隔一段时间检查链球菌的数量,结果如下:
时间链球菌数量3分钟3000万个60分钟170万个120分钟3000个
这样的数据说明了什么?
通过学习知道人体生活的空间充满了病原体,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洗澡,不要随地吐痰等。
与实际相联系,回答问题
(皮肤)
学生仔细阅读书本85页两张图片,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皮肤有分泌物可以杀菌;呼吸道黏膜上有许多纤毛有阻挡和清除异物的作用等)
学生思考:知道皮肤上的分泌物可以杀死细菌。
学生总结: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及作用。
通过学习学生知道养成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重要性,渗透卫生习惯教育。
2.第二道防线——巨噬细胞和炎症物质。
功能:溶解、吞噬和消灭病原体
问题1:假如病原体攻破了第一道防线,人体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
教师讲解:巨噬细胞不仅会将病原体吞噬掉,还会将人体每天衰老、损伤、死亡、突变的细胞清除等。
学生阅读课文85页最后一段文字,回答病原体攻破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后,体内会产生炎症物质和巨噬细胞继续保护人体。
学生总结: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炎症物质和巨噬细胞
这个问题简单的讲解,学生理解
第一和第二道防线的特点
问题2:人体的这两道防线是怎么形成的?针对的病原体是怎么样的?
教师总结:第一和第二道防线是人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的,是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
学生回答:第一和第二道防线是人生来就有的,针对多数的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3.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功能: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第三道防线的特点
总结:三道防线
问题1:人体的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保护不了人体时,这时的人体是被病原体感染的很严重,会引起高烧,人体还有保护措施吗?
教师简单讲解并介绍:
免疫器官是:胸腺、骨髓、淋巴结和脾脏等;
免疫细胞是:淋巴细胞
问题2:第三道防线也是对多数病原体都起作用吗?它是怎样建立的?
教师讲解:第三道防线的建立,什么是抗原和什么抗体。(由于这一问题比较复杂,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理解问题。)
教师总结:当病原体接触人体时候,先由第一道防线对大多数病原体发挥阻挡的作用,当部分病原体进入到内环境中,则由第二道防线发挥吞噬和杀灭作用,在大多数情况下,前两道防线能够阻挡病原体对人体的侵袭,但前两道防线都被攻破时,则由第三道防线发挥更强大的免疫作用。
学生思考后回答:这时会促使人体形成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学生阅读课文86页文字,理解第三道防线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后天获得的,是人体的特异性免疫。
学生通过文字的阅读和教师的讲解,理解抗原和抗体的作用。
学生总结:第三道防线是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学生体会生命是脆弱的,渗透生命教育,珍惜生命,保护生命
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异同
问题:比较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和第三道防线的作用特点有何不同?
学生组合交流,区分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异同。
具有归纳比较的能力。
总结:
作业:
人体的三道防线的保护作用是非常强大的,即使是癌变的细胞,免疫系统也能将它清除。但同时它也是非常脆弱的,我们要好好爱护身体,保护身体,在日常生活中,要通过合理饮食、适当的运动等来提高自身的免疫能力。这样才能以更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
课后思考:86页思考与讨论
五、课后反思:本节课的内容比较多。又比较抽象,在上课的过程中通过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学生能比较快的接受,但在理解的过程中要通过实例来理解,还是需要收集更多的列子来帮助学生理解,或可以通过学生的一些调查来更快使学生对免疫的功能熟悉起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