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1.2.1 细胞 -细胞各部分的功能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冀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1.2.1 细胞 -细胞各部分的功能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12-23 17:11: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细胞各部分的功能》教学设计
科目
生物
教学对象
七年级
教师
课时
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节选自冀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细胞》,第三课时:细胞的各部分的功能,本节课在《生物学课程标准》中属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的主题之下的内容。前一节课细胞结构的学习,为这节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节课是本节的难点,内容比较抽象。教材在设计这节课时,是按照细胞结构从外到内的顺序来认识细胞各结构的功能的,这样安排的目的是增加知识的条理性。
二、教学目标
阐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概述动物细胞、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描述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
通过观察、实验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与概括等理性思维能力。
通过小组活动,锻炼小组的合作探究能力。通过ipad答题、信息搜集和参与讨论,锻炼学生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技能。
通过参与知识探索的过程,认同科学探究需要与人交流和合作。在交流和合作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
2.细胞核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教学难点:细胞核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四、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是七年级生物中较为抽象难度较大的一节,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距离较远,缺乏与
物质和能量相关的知识储备,学习内容难度较大。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而多数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较差,我抓住这个阶段的学生对任何未知事物都充满好奇的特点,通过实验、类比及游戏激发学习兴趣,利用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Ipad辅助教学,观察法,演示教学法,讨论法。
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1、课件2、Ipad每位学生一台3、烧杯、墨汁、玻璃棒4、桔子5自制教具等
七、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
[猜一猜]
“这是一家什么工厂?它无人值守,全自动化运行;它故障时自我修复;它能够自我复制建立新的工厂;它的大小只有数微米”
细胞工厂
在今天的这节课中,就让我们一起探秘细胞工厂《细胞各部分的功能》”
凝神静气
认真思考
“这神奇的工厂是什么。”
由猜一猜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
合作·探究一:细胞的结构
[线上预学
成果展示]
1、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有哪些?动物细胞没有,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有哪些?
2、通过柱状图、饼状图等形式反馈学生在课前在线答题的完成率、正确率,及时表扬90分以上的同学。
3、疑点解析:针对正答率低的题目,请答对的同学进行讲解,做到同伴互助。

通过对比观察,说出动植物细胞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共有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
2、植物细胞特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参与习题的讲解和讨论。
通过问题串的设置,启发学生在不断的质疑中探究发现,
将其理性思维不断引向深处。
在上一节学习的基础上,更加清晰具体。
合作·探究一:细胞的结构和位置关系
[在线学习
概念构建]
1、通过ipad推送任务:请依据植物细胞结构从外向内的顺序填入合适的名称:
3、学生在ipad学生端完成填空后回传,教师及时进行评价。
及时完成ipad作业后回传,查看评价
进一步理解细胞的结构和相对位置关系。
合作·探究二:细胞的功能
[类比分析
初涉概念]
1、想一想:图片中的事物可以和细胞哪部分的功能联系起来?
为什么?
2、教师通过ipad推送任务:图片中的事物可以和细胞哪部分的功能联系起来?为什么?据此完成连线。
3、为什么可以建立起这样的联系呢?是不是在功能和某个特点上有共通之处呢?教师通过ipad推送任务:
观察图片并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及时完成ipad作业后回传,查看评价
及时完成ipad任务,查看评价
细胞各部分的功能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但是如果直接通过讲解告诉学生,学生很难理解,所以在此采用了类比的方法,引导学生将细胞各结构与生活中的事物建立联系,它们在功能和某个特点上有共通之处,帮助学生初步构建各部分结构功能的概念。
合作·探究三:细胞的功能(细胞膜、细胞质、线粒体、叶绿体)
[多种形式
理解概念]
1、身边事:
把菠菜放到冷水中几分钟,水不会变成绿色,如果把菠菜放入沸水中煮几分钟,水会变成绿色。
高温首先破坏了细胞的哪部分结构呢?
细胞膜在发挥作用。
2、播放动画:
①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
②把有害物质挡在细胞外
③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
总结:细胞膜的作用——控制物质的进出。
2、播放视频:黑藻细胞质的流动
细胞质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不断流动的。
问:那么,细胞质的不断流动,对于整个细胞来说,有什么意义呢?
〈演示实验〉
将墨汁滴入烧杯静止的水中,进行观察。而后利用玻璃棒进行搅拌,观察变化。
前后对比,水在流动和静止状态下时,哪种墨汁扩散的速度更快?
这说明流动的细胞质对整个细胞来说,有着什么样的意义呢?
总结:细胞质的不断流动,可以加快细胞内物质的运输和细胞内外物质的交换。
〈演示实验〉点燃一支蜡烛。
问:这支蜡烛在燃烧过程中,有没有能量的转换?
线粒体和叶绿体都被称为“能量转换器”,他们也都能够完成能量的转换过程,它们进行能量转换的形式和方向一样吗?
图片分析:
总结:叶绿体:制造有机物,贮存能量
线粒体: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身边事了解与细胞膜功能有关的现象。
观看动画,细胞膜是怎样控制不同物质的进出的。
共同总结出细胞膜的作用。
观看演示实验,思考回答相关问题。
观看演示实验,思考回答相关问题。
重点理解“能量转换器”
通过分析身边事例,观看动画、视频和演示实验的多种形式和途径,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一步步层层递进,条分缕析,使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合作·探究四
细胞的功能(液泡、细胞核)
〈小组活动
亲自体验〉
尝一尝:请同学们品尝桔子
1.在剥桔子皮的时候,闻到了什么气味?
2.看到的桔子果肉是什么颜色?
3.吃到的桔子是什么味道?
4.丰富的果汁来自于细胞中的什么结构呢?
资料链接
液泡是植物细胞特有的,内含大量细胞液,细胞中有颜色(绿色除外)、有气味、有味道的物质都来自于液泡中细胞液,成熟植物细胞液泡体积占细胞体积的90%以上。
总结:液泡——内有细胞液,含与颜色、气味味道有关物质
细胞核有什么重要作用?
变形虫实验
1.学生阅读实验的图片资料
2.教师通过ipad展开班级抢答赛。
总结:细胞核——控制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
学生亲自品尝桔子,说一说桔子的气味、颜色和味道
阅读资料,结合资料说一说,桔子中的丰富果子主要来自于液泡。液泡和桔子的气味、颜色和味道有关。
观察变形虫实验资料,通过ipad参与抢答。
总结细胞核的功能,
通过学生品尝桔子,调动视觉、嗅觉和味觉等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加深印象,提升学习兴趣。
通过ipad的参与抢答功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意识和学习的积极性。
总结与提升
〈小组活动
应用概念〉
小剧场:探秘细胞工厂
观看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小品《探秘细胞工厂》,跟随着主人公走进微观世界的细胞工厂,遇到了一个又一个的细胞结构,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奇遇,展示微观世界细胞工厂里的繁忙景象。
自编自导自演的小品《探秘细胞工厂》
观看课本剧,想一想其中涉及到了细胞哪些结构的功能。
以轻松幽默的方式再一次加深了对细胞各部分功能的认识,可以说此部分是对前面内容的一个总结,也是对本节几个重要概念理解的一次深化与应用。
拓展与思考
随着人们对细胞研究的逐渐深入,出现了一些新兴的生物技术。
图片新闻:1996年,一只全白的小羊,依偎在生下它但与它毫无遗传关系的“母亲”身边,这张著名的照片向世人显示,生物技术新时代来临了。
分析:1.三位母亲分别为多利提供了什么?
2.多莉与母羊
形态一样;
3.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在
内。
总结:细胞核——遗传信息库。
〈在线搜索
拓展延伸〉
搜一搜:网络搜索关键词,了解克隆技术相关内容,将搜索结果截屏上传。
关键词:克隆技术新进展
克隆技术的应用
克隆技术与医学
克隆动物………
〈在线讨论
社会责任〉
议一议:克隆生物种类越来越多,你是否支持克隆人类呢?为什么?
阅读新闻,分析克隆羊多利诞生的过程,总结出细胞核的另一个功能。
通过网络搜索的方式进一步了解克隆技术的新进展。
参与在线讨论,各抒己见,表达自己对克隆人的观点。
由教师发起在线讨论,渗透情感教育:人类要尊重生命,珍视生命,增强社会责任感。
练习与实践
〈在线答题
及时反馈〉
比一比:通过ipad推送精选习题,学生在线答题,看谁反应快!
试一试:作业——利用身边的材料,如纸盒、透明塑料袋、橡皮泥、种子等,设计制作细胞模型。
完成在线答题和动手实践作业。
及时反馈
锻炼动手和实际应用能力。
八、板书设计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