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二节
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细胞的分裂和生长的基础上,向学生介绍细胞经细胞分化形成组织、以及植物的主要组织和人体的几种基本组织,本节内容又是以后章节中学习多细胞生物体的基础。因此说,本节内容在本章中甚至本教材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学好本节内容对理解生物个体的生命活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学生分析
刚进入中学学习的学生,对组织分化的概念是比较抽象的,如果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观察机会,通过仔细观察→分析→比较→归纳→找出共同点,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比较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其次要多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经验,在观察时要进行必要的指导,多列举实例。?
本着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教育理念,采用半开放式的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结合图像信息、多媒体课件及相关的阅读资料、思考讨论题等,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本课的探究教学,从而扩大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使其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养成爱学、会学的学习习惯。
学生会对细胞分化形成组织难以理解,因这是一个微观的动态过程,学生由于缺乏感性认识,认识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中应尽可能的通过一些实例和学生感兴趣的知识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进行学习的积极性,以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概述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识别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识别人体的几种基本组织。
技能性目标:1.培养学生识图,并从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性目标:1.培养学生在讨论中领悟新的生物学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合作、表达、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细胞分化现象;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各种不同的组织;认识几种主要的动、植物组织。
难点:认识细胞分化的现象。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大屏幕、电脑、桔子。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引入
?
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人体、动物体的几种基本组织
植物体的几种基本组织
小结
植物细胞全能性与组织培养
课堂练习
巩固新知?
人体是由一个受精卵分裂发育来的,而且分裂出来的子细胞与母细胞的遗传物质也是一样的,
所以构成人体的细胞都是一模一样的。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从受精卵到即将问世的胎儿,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细胞发生了一系列神奇的变化……
出示人体胚胎发育过程的图片。
请思考并说一说,从图一到图二的过程中,细胞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细胞的形态、数目及胚胎体积等方面论述)为什么?
现在请同学们发挥你的想象力,思考一下从图二到图三的过程中,除了细胞数量增加了以外,还发生了哪些变化?
(板书课题)
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这些细胞起初在形态、结构方面都很相似,并且都具有分裂能力。后来,除了一小部分细胞仍然保持着分裂能力以外,大部分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都发生了变化。
归纳总结:?1、细胞分化。??2、组织。
那么,动物体及人体都有哪些基本组织,它们又各自具备怎样的结构特点和功能呢?请同学们参考投影及课本P31页“动物细胞分化示意图”填写学案上相应的表格,比一比看谁填得又快又好。
想一想:如果你的皮肤不慎被划破,你会感到疼痛,会流血。这说明皮肤可能含有哪几种组织?
在自然界中的绿色植物与动物体的生长发育相似,也是从受精卵开始的,那么植物体中又会具有哪些组织呢?请同学们参考投影及阅读课本P30页相关内容填写表格。
想一想:当你吃甘蔗时,首先你要把甘蔗茎坚韧的皮剥去;咀嚼甘蔗茎时会有很多的甜汁;那些咀嚼后剩下的渣滓被吐掉。试述甘蔗茎是由哪些组织构成的?
细胞分裂的结果是使细胞的数目增加,不改变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细胞分化建立在细胞分裂和生长的基础上,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组织,已分化的细胞就不再具备分裂能力了。
那么已经分化完成的细胞有没有可能恢复其原始的分裂分生能力?(科学研究发现)
组织培养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略
学生讨论回答。
不对。因为构成人体的细胞有很多种类型,各不相同。
学生认真观察
学生讨论回答。
细胞数目变多,这是细胞分裂的结果;胚胎体积变大,这也离不开细胞的生长;细胞的形态未发生变化,因为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与母细胞完全一样。
学生讨论回答。
一些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发生了变化。
观看人体胚胎发育的过程图。
学生观察并归纳总结“分化的过程”及“组织”是如何形成的。
学生归纳
填写表格
皮肤分布在人体表面,有保护作用,说明皮肤中有上皮组织;如果皮肤被划破,我们会感觉疼,说明皮肤中有神经组织;皮肤划破会流血,说明皮肤中含有结缔组织。
学生归纳
填写表格
保护组织;
营养组织;
输导组织。
学生归纳细胞分裂与分化的区别与联系。
提供感性素材让学生很自然的体验到细胞通过分化形成细胞群,最后形成生物体。
?
从学生活动看,主要是观察人体胚胎及常见基本组织的图片。?通过观察让学生体验细胞分裂后是如何分化的,以及组织是如何形成的。
让学生有目的地讨论,然后由发言人介绍本组的发言结果,其他组认真倾听,可以提问,相互交流。
达成“识别人体以及动物体的四种基本组织的细胞特征”,“领悟结构和功能相互适应的重要原理”的目标。
类比人体的组织,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植物主要组织及各组织的特点,老师进行引导和完善,达成“说出绿色开花植物的主要组织”的目标。
师生共同总结本课知识点,使知识系统化。
了解一些前沿科学,提高兴趣。
以练习题的形式将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以致用。
板书设计
第二节
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一、组织的概念
二、组织的类型:1、动物的组织
2、
植物的组织
三、组织培养(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课后反思
转眼间本次评优课已结束,通过在这次活动中的准备、演练、研讨、修改直至最终呈现等一系列工作,我认识到自己的日常工作乃至教育教学理念有待改进和提高的方面还有很多。
首先,为了研读教材,我查询和参考了许多资料,仅教材就有好几个版本,下载了许多图片,唯恐有任何一点遗漏和不严谨。可最终结果却导致内容过“深”、过“难”,把简单问题弄复杂了,不仅没有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缺少趣味性;而且内容过“多”,导致在有限时间内无法完成既定任务,从而在一次次修改后频繁删减,搞得自己有些无所适从。
其次,问题设计的不够明确,或指向性不强,或缺少铺垫,从而导致提出问题时,学生会无所适从,并进而引起自身因处理不当产生差错。
第三,参考人教版和苏教版的课程设置,本意是先突破难点——“人体的组织”,而后“植物的组织”就可迎刃而解了,可最终结果却发现二者都没弄透,凭空增添了难度,反而起了事倍功半的效果。
尤其是自己上完后,又坐下来听了别人上的同样的两节课,深有感触。为什么同样的内容,换一个着眼点,换一个思路,就会有那样大的区别;自己讲得很枯燥,别人却让学生上的兴趣盎然……究其原因,还是自己的思维方式过于僵化,日常教学中缺乏与人的交流,这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也不乏自身的一种懈怠。
其实在本次课后,虽然发现了自身的种种不足,但也不失为一种警醒,毕竟只有认识到不足,才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发挥己长,能过往之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