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1.3.1 在实验室里观察植物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冀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1.3.1 在实验室里观察植物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12-23 19:29: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节
在实验室里观察植物
教学设计与案例(一)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说出实验室观察植物的一般方法
2.识别一般植物的根、茎、叶、花等器官。
3.举例说出常见的植物的变态茎、变态叶。
4.分析植物的器官与环境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运用实验、观察的基本方法,识别植物各器官的形态。
(三)情感目标:关注身边的植物,养成爱护花草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观察植物的方法。
难点:变态根、茎和叶的区分,植物的生长与环境的关系。
三、教学媒体:根:小麦、水稻、白菜。枝条:杨树枝条、变态茎、完全叶、变态叶以及几种植物的花;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方法:实验法、合作学习法,自主学习法
五、教学设计思路:
这一节课是《形形色色的植物》的第一课《在实验室里观察植物》。本节是本章其他章节的基础,通过大屏幕展示植物对人类的巨大作用(例:食物来源、能量来源、氧气来源等)说明研究植物是非常必要的,而研究的第一步就是观察,从而导入本节《在实验室里观察植物》。在实验室里观察植物我们一般观察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器官,旨在使学生学会观察植物的方法和通过对植物各器官的观察,了解植物的生长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通过《学会观察》的复习,引入对一个完整植株的观察。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竟1.2.3.4的学习,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各部分的特点,对照书本找到相应的名称和分类,然后思考各个部分的功能以及和环境的适应关系。这些环节以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方式进行。知识链环节以学生自主学习,老师提问总结完成。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
?

?

?

在我们的身边生长着各种各样的植物。有参天的大树,有伏地的小草;有四季常青的松柏,有五彩缤纷的鲜花。形形色色的植物在完成自己生命历程的同时,也为其他生物的生存提供了物质保证。(屏幕演示植物作用)
问:植物为我们人类提供了什么物质保证呀?
教师:既然,植物对我们人类这么重要,那么,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实验来观察一下我们身边的一些植物。
?
观看课件并分析讨论作答:我们的食物都是直接或间接的来自于植物、我们使用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都是来源于植物、还有人们呼吸所需要的氧气也是来自于植物。
?
引出教学课题:在实验室观察植物,通过分析实例来提高学生观察植物的兴趣
?

?
?
?
?

?
?
?
?

1
1.对于某一个植物,我们该如何观察呢?我们可以按照怎样的顺序观察?
?
2.我们今天按照一个顺序,观察不同的植物。那就是,按照由下到上的顺序,根、茎、叶、花的顺序观察植物。
3.屏幕出示探究竟1目标:
1)白菜和小麦的根的区别,对照书本上的图找出相对应的种类。
2)比较生长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的根的差异,这说明植物的器官和环境有怎样的联系?(示干旱环境、潮湿环境下植物的根系)
?
?
?
4.请学生讲述植物的根系分类:不同植物的须根系和直根系。(实物展示)
?
1.回答:观察要有明确目的,要按照一定的顺序,由外到内,从左到右,从表及里观察。
?
?
2.学生观察图片,思考问题
3.小组讨论
4.学生发言,组内同学补充发言
?
5.学生根据教师手中的实物讲述植物的根系分类,教师适时补充。根系有直根系和须根系两种:直根系由主根和侧根组成,主根明显、粗大、较长,各级侧根依次较小、较短。须根系主要由不定根组成,主根生长缓慢或停止,根呈丛生状态,无主次之分。
?
?
?
?
?
?
1.练习观察插图、实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处理信息能力,深刻理解不同植物的不同形态。
?
?
?
?
?
?
?
?
?
?
?
?
2.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帮助学生对动植物的形态进行加工处理,使之条理化、结构化。
?
?
?
?
?
?
3.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2
1.观察杨树的枝条,屏幕出示探究目标:
1)对照图示,茎上都长些什么?
2)判断马铃薯、甘薯、荸荠、藕是不是茎。
2.老师讲述变态茎。变态部分,有的特别发达,有的却格外退化。无论发达或退化,变态的部分都保存着茎特有的形态特征:有节和节间,有退化成膜状的叶,有顶芽或腋芽。根据形态上的差异,可分为两大类型:地上变态茎,如肉质茎、叶状茎、茎卷须、茎刺等;地下变态茎,如根状茎、块茎、球茎、鳞茎等。
认真进行实物观察。
1.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
?
3.学生听讲,可提出疑问。
3
1.出示探究目标:
1)对照图找出完全叶都有哪些组成?
2)与课本中图2-3几种变态叶进行对比,各有怎样的不同?
2.大屏幕显示各种变态叶:仙人掌的全部叶子变为刺状,以减少水分的散失,适应干旱环境中生活;酸枣、洋槐的托叶变成坚硬的刺,起着保护作用;豌豆复叶顶端几片小叶变为卷须,攀缘在其他物体上,补偿了茎杆细弱,支持力不足的弱点。食虫植物的叶能捕食小虫,叫做捕虫叶,这些变态的叶有的呈瓶状,如猪笼草;有的为囊状,如狸藻;有的呈盘状,如茅膏菜。在捕虫叶上有分泌粘液和消化液的腺毛,当捕捉到昆虫后,由腺毛分泌消化液,将昆虫消化并吸收。
?
1.小组探究讨论
2.小组发言
?
?
?
?
3.学生观看大屏幕,并置疑讨论。
4
1.提供给学生几种植物的花朵,如月季花、玉米、杨树等花朵的实物或者标本。
2.出示探究目标:
1)学习风媒花和虫媒花的概念,并给出这两个概念的相关资料。
2)观察不同的植物的花,推断它们的种类。
3)归纳风媒花和虫媒花的特点,并填写书上的表格。
?
1.学生小组讨论思考
?
?
2.小组代表发言
?
?
学生通过实物展台展示完成的表格



我们今天按照根、茎、叶和花的顺序,研究了不同植物。请大家思考两个问题:
1)植物的根系是怎样适应周围的环境?
2)说说你所知道的变态茎和变态叶。
?
学生思考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要求学生每个人都谈谈自己对以上两个问题的认识。老师参与其中的讨论。
?
让学生以多种形式对所观察的内容进行广泛深入的讨论和交流



?
1.请学生自学教材中的内容。
2.提出问题:
1)结合“探究竟1”说出根系、直根系和须根系的概念
2)结合“探究竟2”说出茎、节、节间、变态的概念。
3)结合“探究竟3”说出风媒花和虫媒花的特点。
?
3.先自己思考,后各小组自由讨论,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发言。1.根据问题自学知识
2.结合探究竟的内容,回答问题。
?
?
使学生对前面的内容有进一步的理解
?



请学生思考:
1.植物的根系在结构上有怎样的特点?是怎样适应生活环境的?
2.我们如何利用植物的根系的特点,使我们的家园更加美丽?
大屏幕显示植物在防风治沙上的重要作用。
?
1.学生思考回答
?
?
2.学生观看大屏幕可提出自己的问题。
使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相联系。并进行环保教育,形成保护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想一想
请学生思考这两个问题,并说出自己的意见。
1:我们所食用的蔬菜,白菜、萝卜、甘薯、草莓、大蒜、香蕉,都是吃的哪一个部分?
2:分析大王花的特点,判断它是虫媒花还是风媒花?
?
学生思考,回答
?
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结与作业
1.总结:今天我们在实验室中,学习了从表面上观察植物的根、茎、叶、花等特点,并了解到这些结构与它们所处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2.作业:阅读“开眼界”的资料,并思考我们吃的水果和蔬菜是植物的哪一个部分。
?
学生回忆本节知识点。
?
通过阅读资料,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