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学案
学员编号:
所属年级:初二
课
时
数:3
学员姓名:
辅导科目:物理
学科教师:
课程主题:平面镜成像原理的应用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知道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教学内容
一、平面镜的应用
【知识梳理】
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2.平面镜成像特点
(1)像和物等大
(2)像到镜和物到镜的距离相等
(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4)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3.平面镜的应用
(l)用来成像——主要是用来观察眼睛不能直接看到的物体,如自己的面容、姿势、口腔内牙齿等
.
(2)用来改变光路,按要求控制光的传播方向.例如:潜望镜
对平面镜实验的解释:通过上面实验很容易总结出教材中“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和“像与物体大小相等”的结论,并且还可以让学生把手放在像的火焰上感受像是“虚”像。
这个实验的设计有三个巧妙之处,体现出了等效转换的物理思想。
①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玻璃板既可以当平面镜用于成像,又可以让光线透过看到镜后的物体,使实验能够找出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并能比较像的大小。
②把点燃的蜡烛在镜后成的像转换成了与它完全重合的另一只蜡烛,这样就能真实的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和到镜面的距离。
③蜡烛的像转换成了与它完全重合的另一只蜡烛,以实物代“虚”像,用手放到镜后像的火焰上,感受像是“虚”像。
等效转换方法,就是当我们沿着原来的思路不能或者不易解决问题时,等效的转换一个“角度”进行思考,就可以解决或者比较简单地解决问题,利用等效转换方法最基本的一个原则是必须保持“效果相同”。
为什么用薄玻璃板?
用厚玻璃做这个实验,可能会看到两个不重合的蜡烛的像。当蜡烛火焰射出的光经玻璃板镜面反射而生成蜡烛的像。对厚玻璃,其前、后两表面分别为两个相距一定距离(玻璃板厚度)的平面镜,看到两个不重合的蜡烛的像就是由厚玻璃板前、后两个镜面所成的蜡烛的像。
【例题精讲】
例1.一支铅笔与在平面镜中的像互相垂直,则铅笔与镜面间的夹角为(
)
A.
30°
B.
45°
C.
60°
D.
90°
例2.在皮鞋擦过鞋油,还要用鞋刷或软布反复擦几下,越擦越亮,这是由于( )
A.
反复擦可增加漫反射效果B.
反复擦可使鞋油填平皮革表面的凹坑,增加表面光滑程度,增加镜面反射效果C.
鞋油反光性能比皮革好,反复擦可使鞋油均匀分布,增加漫反射效果D.
鞋油的颜色比皮革鲜艳,可增加镜面反射效果
例3.如图所示,要将一束太阳光AO反射到室内的B点,请你在O点正确地填入平面镜.(保留作图痕迹)
例4.小明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先将蜡烛放在平面镜前50
cm处,他记下了像的位置,然后,他将平面镜向蜡烛移动了10
cm,则第二次成像的位置与第一次成像的位置比较(
)
A.
向平面镜移动了10
cm
B.
向平面镜移动了20
cmC.
远离了平面镜10
cm
D.
远离了平面镜20
cm
例5.如图所示,用手电筒
对着平面镜中的像照射时,观察到像比原来亮多了,其原因是( )
A.
A.光射到像上,所以像变亮了B.
B.光反射到物体上,物体变亮了,所以像也变亮了C.
C.光使整个空间变亮了,更便于观察像,所以像变亮了D.
D.光使镜子更明亮了,所成的像也就变亮了
例6.冬冬同学站在平面镜前3m处,她的像到镜面距离为__________
m;现将一块和镜面一般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1m处。如图所示,这时她__________
(选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例7.晚上,在桌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放在纸上(镜面朝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从侧面看去(
)
A.
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B.
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C.
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D.
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
例8.某同学利用潜望镜观察物体A的像应是( )
A.
A.正立的,缩小的实像
B.
B.正立的,等大的实像C.
C.倒立的,缩小的虚像
D.
D.正立的,等大的虚像
例9.下列各例中,属于防止平面镜成像的是(
)
A.
舞蹈演员利用平面镜观察和矫正自己的姿势B.
家庭装修中,常利用平面镜来扩大视野空间C.
夜间行驶时,车内的灯必须关闭D.
牙医借助平面镜看清牙齿的背面
例10.李明在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如图所示.
(1)他还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
(2)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
(3)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__________.
(4)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对蜡烛A和B的要求是大小__________,这是为了__________.
(5)若移去蜡烛B,在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光屏上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__________像.
【巩固练习】
1.如图甲所示,拿球的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他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图乙中的哪一个(
)
A.
A
B.
B
C.
C
D.
D
2.一个人在竖直平面镜前以4.5
m/s的速度离开平面镜,则像对镜的速度是(
???)
A.
4.5
m/s
B.
9
m/s
C.
0
m/s
D.
无法确定
3.身高为1.7米的人站在平面镜前1.5米,如果人向镜面前进了0.5米,人和像的距离是_______米,那么像的高度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在竖直的墙壁上挂一平面镜,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刚好能在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当他向后退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像变小,他仍能刚好看到自己的全身像B.
像变大,头顶和脚的像看不到了C.
像的大小不变,他仍能刚好看到自己的全身像D.
像的大小不变,他仍能看到自己的全身像,但像未占满全幅镜面
5.潜望镜是利用平面镜来改变光路,从潜望镜中看到的是(
????)
A.
倒立等大的虚像
B.
正立等大的虚像C.
倒立放大的实像
D.
正立缩小的实像
6.一条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后传播方向改变了80°,则入射角是__________
°。
7.一束光入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为35度,则反射角为________。若平面镜顺时针光线旋转了20度,则反射光线旋转_______度,反射角改变了______。
8.从平面镜里看到背后墙上挂钟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准确的时间应该是
(
)
A.
1点20分
B.
10点20分
C.
10点40分
D.
11点20分
9.小丁在学习了光的反射这节课后,小丁走进实验室,完成了如下活动:首先他选择平面镜、两只相同的蜡烛、白纸、刻度尺以及火柴进行实验,但实验过程中却无法确定像的位置,为了便于找到像的位置,经过思考,他对所选器材进行了改变,你认为小丁做出的改变是
;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环境中进行(选择“较明亮”或“较黑暗”);
(2)小丁通过实验得到以下数据,
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并归纳得出结论: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距镜面的距离相等。就小丁通过实验得出结论的过程,你认为是否合理?请简要说明理由。
。
(3)小丁接着在第(1)题改变的器材后面挡一张黑纸,透过该器材
(选择“能”、“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实验表明:
。
10.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走近镜子时,他在镜子中的像( )
A.
A.变大,像与人的距离变大B.
B.变大,像与人的距离变小C.
C.大小不变,像与人的距离变大D.
D.大小不变,像与人的距离变小
1.利用平面镜可以(
)
A.
成缩小的像
B.
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C.
成倒立的虚像
D.
成正立的实像
2.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走近镜子时,则
(
)
A.
像变大,像与人的距离变大B.
像变大,像与人的距离变小C.
像大小不变,像与人的距离变大D.
像大小不变,像与人的距离变小
3.下列光学器具中,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制成的是(??)
①放大镜
?
②穿衣镜
?
③潜望镜
?
④近视眼镜
A.
①与②
B.
②与③
C.
①与③
D.
②与④
4.如图所示是一张在湖边拍摄的照片。因为湖水平静,岸上景物与湖中倒影在照片上十分相似。下列几种方法哪一种不能用来正确区分真实景物与它在湖中的倒影的是( )
A.
倒影比真实景物暗一些B.
倒影比真实景物的清晰度略差一些C.
倒影中人物排列的左右位置与拍照时的真实位置正好相反D.
倒影中树越远越小
●
课堂错题收集
●
学霸笔记本:教师引导学生借助知识脑图总结重难点
●
平面镜成像
课后巩固
●
请将本次课错题组卷,进行二次练习,培养错题管理习惯
●
学霸笔记复习,培养复习习惯
1、(2020浦东二模)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为了便于确定
(5)
,采用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实验时需要多次改变点燃蜡烛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是为了
(6)
(选填字母A“得到普遍规律”或B“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2、(2020嘉定二模)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为便于确定像的位置,用
(5)
作为平面镜,并将其
(6)
放置在水平桌面。
3、(2020徐汇二模)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采用
(1)
作为平面镜;
4、(2020黄浦二模)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用
(5)
作为平面镜进行实验,可便于确定
(6)
的位置。
5.平静的湖面能清断地映出岸上的景物,俗称“倒影,此“倒影”是(
)
A.
正立的实像
B.
正立的虚像
C.
倒立的实像
D.
倒立的虚像
6.小芳在家中照镜子时,发现镜中的她“远小近大”:于是她猜想: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是否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
(1)为了验证猜想,她选用______(填“平面镜”或“薄玻璃板”)和两只______的蜡烛及刻度尺来完成实验。
(2)实验中她把蜡烛分别放在镜前的______位置,发现像与镜后的蜡烛总是______的。
(3)她得出的正确结论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
7.如图所示,冬冬同学站在平面镜前3m处,她看到镜中自己的像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现象形成的__________像,她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__________m;现将一块和镜面一般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1m处,这时她__________(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8.如图所示,某人站在岸上,应该向水面哪一点看,才能看到对岸路灯的像?作出光路图。
9.图所示是某发光点S射向平面镜的两条光线的反射光线,通过作图求发光点S的位置,并补画两条入射光线。
10.甲同学通过平面镜能看到乙同学的眼睛,则乙同学从这一平面镜中(
)
A.
一定能看见甲的眼睛
B.
一定不能看见甲的眼睛C.
可能看见甲的眼睛
D.
无法确定,与所处的位置有关
预习内容
光的折射辅导教案
学员编号:
所属年级:初二
课
时
数:3
学员姓名:
辅导科目:物理
学科教师:
课程主题:平面镜成像原理的应用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知道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教学内容
一、平面镜的应用
【知识梳理】
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2.平面镜成像特点
(1)像和物等大
(2)像到镜和物到镜的距离相等
(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4)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3.平面镜的应用
(l)用来成像——主要是用来观察眼睛不能直接看到的物体,如自己的面容、姿势、口腔内牙齿等
.
(2)用来改变光路,按要求控制光的传播方向.例如:潜望镜
对平面镜实验的解释:通过上面实验很容易总结出教材中“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和“像与物体大小相等”的结论,并且还可以让学生把手放在像的火焰上感受像是“虚”像。
这个实验的设计有三个巧妙之处,体现出了等效转换的物理思想。
①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玻璃板既可以当平面镜用于成像,又可以让光线透过看到镜后的物体,使实验能够找出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并能比较像的大小。
②把点燃的蜡烛在镜后成的像转换成了与它完全重合的另一只蜡烛,这样就能真实的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和到镜面的距离。
③蜡烛的像转换成了与它完全重合的另一只蜡烛,以实物代“虚”像,用手放到镜后像的火焰上,感受像是“虚”像。
等效转换方法,就是当我们沿着原来的思路不能或者不易解决问题时,等效的转换一个“角度”进行思考,就可以解决或者比较简单地解决问题,利用等效转换方法最基本的一个原则是必须保持“效果相同”。
为什么用薄玻璃板?
用厚玻璃做这个实验,可能会看到两个不重合的蜡烛的像。当蜡烛火焰射出的光经玻璃板镜面反射而生成蜡烛的像。对厚玻璃,其前、后两表面分别为两个相距一定距离(玻璃板厚度)的平面镜,看到两个不重合的蜡烛的像就是由厚玻璃板前、后两个镜面所成的蜡烛的像。
【例题精讲】
例1.一支铅笔与在平面镜中的像互相垂直,则铅笔与镜面间的夹角为(
)
A.
30°
B.
45°
C.
60°
D.
90°
【答案】B
例2.在皮鞋擦过鞋油,还要用鞋刷或软布反复擦几下,越擦越亮,这是由于( )
A.
反复擦可增加漫反射效果B.
反复擦可使鞋油填平皮革表面的凹坑,增加表面光滑程度,增加镜面反射效果C.
鞋油反光性能比皮革好,反复擦可使鞋油均匀分布,增加漫反射效果D.
鞋油的颜色比皮革鲜艳,可增加镜面反射效果
【答案】B
例3.如图所示,要将一束太阳光AO反射到室内的B点,请你在O点正确地填入平面镜.(保留作图痕迹)
【答案】
例4.小明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先将蜡烛放在平面镜前50
cm处,他记下了像的位置,然后,他将平面镜向蜡烛移动了10
cm,则第二次成像的位置与第一次成像的位置比较(
)
A.
向平面镜移动了10
cmB.
向平面镜移动了20
cmC.
远离了平面镜10
cmD.
远离了平面镜20
cm
【答案】B
例5.如图所示,用手电筒
对着平面镜中的像照射时,观察到像比原来亮多了,其原因是( )
A.
A.光射到像上,所以像变亮了B.
B.光反射到物体上,物体变亮了,所以像也变亮了C.
C.光使整个空间变亮了,更便于观察像,所以像变亮了D.
D.光使镜子更明亮了,所成的像也就变亮了
【解答】解:因为当手电筒对着像照射射时,反射光线刚好射到物体上,而物体反射出去的光线增多,因此物体变亮,像随之也变亮.故选
B.
【答案】B;
例6.冬冬同学站在平面镜前3m处,她的像到镜面距离为__________
m;现将一块和镜面一般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1m处。如图所示,这时她__________
(选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解答】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当人到镜面的距离为3m时,像到镜面的距离也为3m,由于成的像是虚像,在镜面后放置物体是不影响成像的。
【答案】3|仍能
例7.晚上,在桌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放在纸上(镜面朝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从侧面看去(
)
A.
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B.
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C.
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D.
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
【答案】B
例8.某同学利用潜望镜观察物体A的像应是( )
A.
A.正立的,缩小的实像
B.
B.正立的,等大的实像C.
C.倒立的,缩小的虚像
D.
D.正立的,等大的虚像
【解答】解:潜望镜成像也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所以通过潜望镜我们看到的是物体的正立等大虚像.
故选D.
【答案】D;
例9.下列各例中,属于防止平面镜成像的是(
)
A.
舞蹈演员利用平面镜观察和矫正自己的姿势B.
家庭装修中,常利用平面镜来扩大视野空间C.
夜间行驶时,车内的灯必须关闭D.
牙医借助平面镜看清牙齿的背面
【解答】A.
舞蹈演员利用平面镜观察和矫正自己的姿势是利用平面镜成像,不符合题意;
B.
家庭装修中,常利用平面镜来扩大视野空间,也是利用平面镜成像;不符合题意;
C.
晚间打开驾驶室内的灯,车前窗就像镜子一样,司机只能观察驾驶室内部,路前方却不易看清,容易导致事故,所以车内的灯必须关闭,这是防止平面镜成像,符合题意;
D.
牙医借助平面镜看清牙齿的背面,也是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不符合题意;
【答案】C
例10.李明在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如图所示.
(1)他还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
(2)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
(3)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__________.
(4)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对蜡烛A和B的要求是大小__________,这是为了__________.
(5)若移去蜡烛B,在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光屏上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__________像.
【解答】解:(1)实验中需要测量物体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进行比较,所以用到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
(2)在比较明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都在射出光线,干扰人的视线,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蜡烛是最亮的,蜡烛射向平面镜的光线最多,反射光线最多,进入人眼的光线最多,感觉蜡烛的像最亮.所以最比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
(3)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蜡烛的像与蜡烛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所以蜡烛成的像不与蜡烛重合,所以有可能找不到像.
(4)实验中选用两根相同的蜡烛A和B,目的是为了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5)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光屏上承接不到像,这是因为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故答案为:(1)刻度尺;(2)较黑暗;(3)有可能找不到像;(4)完全相同;比较物像大小关系;(5)不能;虚.
【巩固练习】
1.如图甲所示,拿球的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他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图乙中的哪一个(
)
A.
A
B.
B
C.
C
D.
D
【解答】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分析,当镜面竖直放置时,所成的像是正立的、等大的、左右相反的;符合该条件的只有B图。
【答案】B
2.一个人在竖直平面镜前以4.5
m/s的速度离开平面镜,则像对镜的速度是(
???)
A.
4.5
m/s
B.
9
m/s
C.
0
m/s
D.
无法确定
【解答】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该人以4.5m/s的速度离开镜子走去,当然像也是一样的,则像也以4.5m/s的速度离开镜子走去。
【答案】A
3.身高为1.7米的人站在平面镜前1.5米,如果人向镜面前进了0.5米,人和像的距离是_______米,那么像的高度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2;不变。
4.在竖直的墙壁上挂一平面镜,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刚好能在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当他向后退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像变小,他仍能刚好看到自己的全身像B.
像变大,头顶和脚的像看不到了C.
像的大小不变,他仍能刚好看到自己的全身像D.
像的大小不变,他仍能看到自己的全身像,但像未占满全幅镜面
【答案】C
5.潜望镜是利用平面镜来改变光路,从潜望镜中看到的是(
????)
A.
倒立等大的虚像
B.
正立等大的虚像C.
倒立放大的实像
D.
正立缩小的实像
【解答】潜望镜是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
【答案】B
6.一条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后传播方向改变了80°,则入射角是__________
°。
【解答】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传播方向改变了多少的含义.不要认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就是光线的改变度数.例如,当光线垂直入射时,入射角为0°,反射角为0°,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0°,但光的传播方向改变了180°.要掌握入射角、反射角的概念,知道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根据题意画出光路图,如图所示:
沿入射光线的方向延长AO,则∠2与∠3是对顶角,所以∠2=∠3.所以∠2=∠1.
AC是入射光线的传播方向,反射光线沿OB的方向,所以光线改变了∠1+∠2=80°.
则∠2==40°,所以∠3=40°,则入射角为90°-40°=50°.
【答案】
50
7.一束光入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为35度,则反射角为________。若平面镜顺时针光线旋转了20度,则反射光线旋转_______度,反射角改变了______。
【解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旋转的角度等于平面镜转动角度的两倍,反射角改变的角度和平面镜旋转的角度相等。
【答案】35度,40度,20度。
8.从平面镜里看到背后墙上挂钟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准确的时间应该是
(
)
A.
1点20分
B.
10点20分
C.
10点40分
D.
11点20分
【答案】C
9.小丁在学习了光的反射这节课后,小丁走进实验室,完成了如下活动:首先他选择平面镜、两只相同的蜡烛、白纸、刻度尺以及火柴进行实验,但实验过程中却无法确定像的位置,为了便于找到像的位置,经过思考,他对所选器材进行了改变,你认为小丁做出的改变是
;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环境中进行(选择“较明亮”或“较黑暗”);
(2)小丁通过实验得到以下数据,
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并归纳得出结论: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距镜面的距离相等。就小丁通过实验得出结论的过程,你认为是否合理?请简要说明理由。
。
(3)小丁接着在第(1)题改变的器材后面挡一张黑纸,透过该器材
(选择“能”、“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实验表明:
。
【答案】(1)将平面镜改为薄玻璃板;较黑暗
(2)不能,实验数据太少,不能得出普遍规律;
(3)能;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10.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走近镜子时,他在镜子中的像( )
A.
A.变大,像与人的距离变大B.
B.变大,像与人的距离变小C.
C.大小不变,像与人的距离变大D.
D.大小不变,像与人的距离变小
【解答】解:人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与人等大,所以无论怎样走动,像的大小不变;
当人走近镜子时,他距镜子的距离减小,所以他的像与镜子距离也减小,因此像与人的距离变小;
故选D.
【答案】D;
1.利用平面镜可以(
)
A.
成缩小的像
B.
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C.
成倒立的虚像
D.
成正立的实像
【解答】平面镜成的是等大的像,故选项A错误;
平面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它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选项B正确;
平面镜成的是正立的虚像,故选项C.
D错误;
【答案】B
2.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走近镜子时,则
(
)
A.
像变大,像与人的距离变大B.
像变大,像与人的距离变小C.
像大小不变,像与人的距离变大D.
像大小不变,像与人的距离变小
【答案】D
3.下列光学器具中,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制成的是(??)
①放大镜
?
②穿衣镜
?
③潜望镜
?
④近视眼镜
A.
①与②
B.
②与③
C.
①与③
D.
②与④
【解答】
放大镜是凸透镜,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利用的是光的折射定律;穿衣镜和潜望镜都是平面镜,利用的是光的反射定律
【答案】B
4.如图所示是一张在湖边拍摄的照片。因为湖水平静,岸上景物与湖中倒影在照片上十分相似。下列几种方法哪一种不能用来正确区分真实景物与它在湖中的倒影的是( )
A.
倒影比真实景物暗一些B.
倒影比真实景物的清晰度略差一些C.
倒影中人物排列的左右位置与拍照时的真实位置正好相反D.
倒影中树越远越小
【答案】D
●
课堂错题收集
●
学霸笔记本:教师引导学生借助知识脑图总结重难点
●
平面镜成像
课后巩固
●
请将本次课错题组卷,进行二次练习,培养错题管理习惯
●
学霸笔记复习,培养复习习惯
1、(2020浦东二模)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为了便于确定
(5)
,采用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实验时需要多次改变点燃蜡烛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是为了
(6)
(选填字母A“得到普遍规律”或B“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答案】虚像的位置、A
2、(2020嘉定二模)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为便于确定像的位置,用
(5)
作为平面镜,并将其
(6)
放置在水平桌面。
【答案】玻璃板、竖直
3、(2020徐汇二模)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采用
(1)
作为平面镜;
【答案】玻璃板
4、(2020黄浦二模)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用
(5)
作为平面镜进行实验,可便于确定
(6)
的位置。
【答案】玻璃板、虚像
5.平静的湖面能清断地映出岸上的景物,俗称“倒影,此“倒影”是(
)
A.
正立的实像
B.
正立的虚像
C.
倒立的实像
D.
倒立的虚像
【答案】B
6.小芳在家中照镜子时,发现镜中的她“远小近大”:于是她猜想: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是否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
(1)为了验证猜想,她选用______(填“平面镜”或“薄玻璃板”)和两只______的蜡烛及刻度尺来完成实验。
(2)实验中她把蜡烛分别放在镜前的______位置,发现像与镜后的蜡烛总是______的。
(3)她得出的正确结论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
【解答】(1)设计实验应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实验器材,用薄玻璃板既可以看到像有可以找到像的位置,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可以比较物像的大小,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和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
(2)操作时应考虑蜡烛的不同位置,多做几次实验,实验结论才具有代表性。根据实验现象会发现结果物像重合。
(3)分析实验结果会发现不管蜡烛在什么位置,像的大小始终不变,所以像的大小与距离无关。
【答案】(1)薄玻璃板;相同。(2)不同;重合。(3)无关。
7.如图所示,冬冬同学站在平面镜前3m处,她看到镜中自己的像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现象形成的__________像,她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__________m;现将一块和镜面一般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1m处,这时她__________(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解答】解:平面镜成像的原因是由于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与物体等大的虚像;
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当人到镜面的距离为3m时,像到镜面的距离也为3m;
由于成的像是虚像,在镜面后放置物体是不影响成像的,故在镜后放一物体并不防碍光的反射,同时也不会防碍成像,所以这时她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故答案为:反射;虚;3;仍能.
8.如图所示,某人站在岸上,应该向水面哪一点看,才能看到对岸路灯的像?作出光路图。
【解答】解题时要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1)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注意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平面镜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
1、本题是有关平面镜成像的问题,解题关键是知道光的反射和平面镜成像等知识;
2、据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物体发出(或反射出)的光线射到镜面上发生反射,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在镜后相交而形成的;
3、因此,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必过像点,由此先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作出点S的像点S’,连接S’A,交镜面于一点O,该点为入射点,然后可作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从而完成光路图.
【答案】
9.图所示是某发光点S射向平面镜的两条光线的反射光线,通过作图求发光点S的位置,并补画两条入射光线。
【答案】
10.甲同学通过平面镜能看到乙同学的眼睛,则乙同学从这一平面镜中(
)
A.
一定能看见甲的眼睛B.
一定不能看见甲的眼睛C.
可能看见甲的眼睛D.
无法确定,与所处的位置有关
【解答】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甲同学通过平面镜能看到乙同学的眼睛,那么乙同学也一定可以通过平面镜看到甲同学的眼睛。
【答案】A
预习内容
光的折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