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匀速直线运动(学生+教师版)—沪教(上海)八年级物理上册讲义(机构)

文档属性

名称 3.2匀速直线运动(学生+教师版)—沪教(上海)八年级物理上册讲义(机构)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试用本)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2-23 19:55:48

文档简介

辅导学案
学员编号:
所属年级:初二


数:3
学员姓名:
辅导科目:物理
学科教师:
课程主题:
匀速直线运动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知道匀速直线运动
2.理解速度
3.会用公式计算路程、时间或速度
4.理解路程-时间图像
教学内容
1、下列几种运动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春天,桃树上结出桃子
B、秋天,熟透的苹果落向地面
C、上课的铃声传到同学们耳中
D、晚上,探照灯光射向天空
2、位于济南市中心的商业大楼建有观光电梯,乘客在随电梯竖直上升的过程中,可透过玻璃欣赏到楼外美丽的城市景色。分析这一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B、以电梯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
D、以乘客为参照物,地面是静止的
一、匀速直线运动
【知识梳理】
1.匀速直线运动:任何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的直线运动。运动规律:
(1)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是速度大小不变,运动方向不变;
(2)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速度v为定值,路程s与时间t成正比,不能说v与s成正比。
【例题精讲】
例1.汽车速度是54千米/时,优秀短跑运动员的速度是10米/秒,平直公路上行驶的自行车每分钟通过0.6千米的路程,三者速度相比较(

A.
汽车的速度最大
B.
短跑运动员的速度最大
C.
自行车的速度最大
D.
三者的速度一样大
例2.一辆摩托车作直线运动,1s内走10m,2s内走20m,3s内走30m……,则此车的运动是(

A.
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B.
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
C.
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
D.
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例3.某物体在前一半路程中以速度30km/h运动,然后以60km/h速度通过后一半路程,则该物体在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A.
35km/h
B.
40km/h
C.
45km/h
D.
50km/h
例4.速度是用来表示__________
的物理量。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在数值上等于运动物体在__________
。速度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__
,读作__________

例5.一列长为L的队伍在匀速前进,一通讯员从队尾将一封信送给队首的军官并立即返回队尾,通讯员速度大小不变,在整个过程中队伍前进0.75L,则通讯员与队伍的速度比为(

A.
1:1
B.
1:3
C.
3:1
D.
3:2
例6.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沿着路线是直的运动就是匀速直线运动B.
只要是速度大小不变都是匀速直线运动C.
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总是保持不变D.
以上都不对
例7.小红和兰兰多次进行百米赛跑,两人同时出发,每次小红到达终点时,兰兰离终点还有10m的路程。如果两人都以原来的速度赛跑,让小红的起跑线后移l0m,兰兰仍在原起跑线出发,结果是


A.
两人同时到达终点
B.
无法确定谁先到达终点
C.
小红先到达终点
D.
兰兰先到达终点
例8.小明同学为了研究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快慢情况,对电动自行车、自行车、正常行人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观测。表一、表二、表三分别记录了观测得到的数据,实验中观察到,第一组最快,第二组其次,第三组最慢。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4与7(或5与8)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初步结论:_______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初步结论:运动物体经过相等的时间,通过路程越长的运动越快。
(3)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a)分析比较表一、表二或表三中的数据,可得:______。
(b)分析比较表一、表二和表三中的数据,可得:______。
例9.在一静水湖的南北两岸,有两只船同时相向开出,各以其速度垂直于湖岸匀速驶向对岸。
两船在离北岸800m处迎面相会,相会后继续驶向对岸。靠岸后立即返航,两船又在离南岸600
m处迎面相会。若不计两船靠岸时间,求湖宽。
【巩固练习】
1.甲、乙两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通过的路程一定比乙大
B.
甲所用的时间一定比乙少
C.
甲可能运动的比乙快
D.
甲通过的路程可能比乙少
2.某特快列车长240m,经过一个小站时不停。一位站台上的旅客测得列车经过他面前的时间为8s。如果列车保持这个速度,经过长度为1500m的某铁路大桥需要多少时间?
3.物体沿一条直线向前运动,先以2m/s的速度运动了1s,接着又以1m/s的通过了4m的路程,整个过程中物体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
m/s。
4.关于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运动快慢与方向都不变化的运动就是匀速直线运动B.
运动快慢不变化的运动就是匀速直线运动C.
沿直线运动且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的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D.
在一条直线上运动,且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保持不变的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
5.下列有关匀速直线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由运动时间决定B.
根据v﹦s//t,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通过的路程成正比C.
汽车沿平直公路每分钟行驶的路程均为1000米,则汽车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D.
根据s﹦vt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与所需时间成正比
6.甲、乙两地相距90
km,A车以30
km/h的速度从甲地开出,向乙地匀速前进,同时B车以
60
km/h的速度从乙地开出,向甲地匀速前进。在两车匀速开出的同时,一只小鸟从甲地出发,以60
km/h的速度向乙地匀速飞行,当它遇到B车后立即以同样大小的速度反向飞行,遇到A车后再次反向飞行,如此反复,直至两车相遇时,小鸟一共飞行了多少路程?
7.甲的速度为1千米/时,乙的速度为1米/秒,比较甲、乙的速度大小,则(
)
A.
甲大
B.
乙大
C.
一样大
D.
以上都可能
8.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先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100m路程,接着又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300m路程,则汽车在全程中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A.
13
m/s
B.
15m/s
C.
16
m/s
D.
18m/s
9.2009年4月29日,创下多项世界第一的重庆朝天门长江大桥正式通行(如图16)。大桥主桥长932m,全桥永久用钢达到国内创纪录的4.6
107kg。
(1)大桥永久用钢所受重力为多大?(取10N/kg)
(2)如果一辆长10m的汽车在桥上以20m/s的速度匀速前进,汽车通过主桥所用时间为多少s?
10.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在前50s内通过500m的路程,那么它在前20s内的速度是
A.
2.5m/s
B.
5m/s
C.
10m/s
D.
25m/s
11.一般情况下,运动速度接近3.6千米/时的物体是(
)
A.
飞机
B.
火箭
C.
汽车
D.
行人
12.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图中用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甲和丁
B.甲和丙
C.甲和乙
D.乙和丁
13.“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下面四个图是小严同学利用频闪照相机拍摄的不同物体运动时的频闪照片(黑点表示物体的像),其中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
B、
C、
D、
14
用“频闪摄影”可记录运动物体相隔同样时间所处的不同位置,如图a所示是甲、乙两个网球运动时的频闪照片.甲中相邻两位置距离相等.
(1)由照片可知,__________球做匀速直线运动,__________球的速度越来越大(选填“甲”或“乙”).
(2)物理学中常借助于图象来描述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若用如图b所示的图象来描述a图中甲网球的运动情况,若B坐标表示的物理量是时间,则A坐标表示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
(3)利用b图象还可以描述其他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请举一例:__________.
(4)请设计一个记录测乙球平均速度实验数据的表格.
15.A、B两人各自沿直线从甲地去乙地。A所用时间为tA
,B所用时间为tB.已知A在前一半时间内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时间内平均速度为v2;而B在前一半路程内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路程内平均速度为v2.v1≠v2,那么,tA和tB的关系为()
A.
tA>tB   
B.
tA=tB
C.
tA<tB
D.
无法确定
二、速度
【知识梳理】
1.平均速度
(1)变速直线运动
如果运动的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那么这种运动就称之为变速运动,如果物体沿直线做变速运动,则称这种运动为变速直线运动。
(2)平均速度
生活中的大多数运动都属于变速运动,如列车到站,出站的刹车和加速过程等。显然在这些过程中他们的速度是不相等的,这时我们用“平均速度”来粗略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定义: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的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就是该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公式:
如果用表示平均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则:
注意:(1)利用上式计算出来的平均速度,只能表示物体在所求的那段路程中(或这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不能表示运动中任何一段路程(或任何一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所以我们谈论平均速度一定要指明是哪段路程中的或哪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2)变速直线运动中,运动物体在全路程上的平均速度不一定等于运动物体在各段路程上
的平均速度的平均值(即平均速度不一定等于速度的平均值)
2.速度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①相同路程比时间(裁判法)
即:运动员同时起跑,用去的时间都相同时,比较谁跑的更远
②相同时间比路程(观众法)
相同路程比时间。即:运动路程相同时,运动时间越短,物体运动越快(如图3)
即:运动员从同一起跑线起跑,记录起跑时间到到达终点时间,比较在通过相同的距离内,谁用去的时间较短
思考:如果两个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均不相同,该如何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呢?
(2)速度
物理学中,比较物体运动快慢采用的是观众的方法,即相同时间比路程,并引入一个物理量——速度
①速度定义: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②公式:
物理学中,常用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所以速度公式简化为:
③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成年人正常走路的速度约为1.5m/s,它表示:成年人正常走路时,1秒钟通过1.5米的路程。
④单位:在国际单位制(SI)中,路程单位为米(m),时间单位为秒(s),因此速度单位为米/秒(m/s),读作“米每秒”,速度的常用单位还有千米/时(km/h),且1m/s=3.6km/h。
其他常见物体运动速度: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40m/s;高速公路上小汽车的行驶速度约为:120km/h;光的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0x108m/s。
【例题精讲】
例1.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5秒末的速度为9.0m/s,10秒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前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m/sB.
在后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6m/sC.
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0m/sD.
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1m/s
例2.由匀速直线运动公式v=s//t,可知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
A.
与路程成正比B.
与时间成正比C.
随路程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D.
与路程和时间无关
例3.甲、乙两物体都做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之比是3:1,所有时间之比是2:3,则甲、乙两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之比是(  )
A.
3:1
B.
2:3
C.
2:9
D.
9:2
【巩固练习】
1.某物体在运动中,通过路程S1所用的时间为t1,接着以速度v2通过路程为S2,那么物体在它运动的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
A、
B、
C、
D、
2.甲、乙、丙三辆汽车在同一直线上行驶,在以速度为v一向西行驶的甲车上的乘客看到乙车向东行驶,在以速度为v2向东行驶的丙车上的乘客看到乙车向东行驶,则下列关于乙车相对于地面可能的运动情况中,正确的是(  )
A.以大于v1的速度向西行驶
B.以大于v2的速度向东行驶C.以小于v2的速度向东行驶
D.静止不动
3.一个运动物体在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后3s内的平均速度是5m/s,则它在5s内的平均速度是(  )
A.
等于4m/s
B.
小于5m/s而大于3m/s
C.
等于5m
D.
大于5m/s
三、速度的计算
【巩固练习】
1.为了探究小球自由下落时的运动,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自动拍照一次,拍下小球下落时的运动状态,如图甲所示。
(1)可以看出小球在做
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其理由是
(2)如图乙中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是
.(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2.甲、乙两人进行100m赛跑,结果甲比乙超前10m到达终点.如果让甲从原起跑线往后退10m起跑,乙仍从原起跑线起跑,两人都保持原来的速度重新比赛,则比赛结果是(  )
A.
同时到
B.
甲先到
C.
乙先到
D.
不能确定
3.某高校每天早上都派小汽车准时接刘教授上班.一次,刘教授为了早一点赶到学校,比平时提前半小时出发步行去学校,走了27分钟时遇到来接他的小汽车,他上车后小汽车立即掉头前进.设刘教授步行速度恒定为v,小汽车来回速度大小恒定为u,刘教授上车以及小汽车掉头时间不计,则可判断(  )
A.
刘教授将会提前3分钟到校,且v:u=1:10B.
刘教授将会提前6分钟到校,且v:u=1:10C.
刘教授将会提前3分钟到校,且v:u=1:D.
刘教授将会提前6分钟到校,且v:u=1:9
4.
小东参加百米赛,他起跑时测得他的速度为8m/s,经过12s到达终点时冲刺速度为9m/s,则他比赛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
8m/s
B.
8.3m/s
C.
8.5m/s
D.
9m/s
四、路程——时间图像
【例题精讲】
例1.声音在金属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大,一直声音在空气中传播距离s和在某金属管内传播同样距离所需时间之差为t,且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v,则声音在该金属管道内的传播速度是(

A.
B、
C.
D.
例2.甲、乙两车同时从M点出发沿直线向N点运动,甲的s-t图象如图所示,当乙车到达N点时,甲车刚好运动了10秒,距离N点2米,若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M、N两点的距离为s0,则(  )
A.
v甲>v乙,s0=22米B.
v甲>v乙,s0=18米C.
v甲<v乙,s0=18米D.
v甲<v乙,s0=20米
【巩固练习】
1.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2米两点,甲从P点、乙从Q点同时沿直线而行,它们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求:
①甲的速度V甲。
②10秒后甲、乙两车可能相距的距离
2.同一水平路面上的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若以甲为参照物,乙车是
的(选填“静止”或“运动”);两车运动6秒时,甲车的速度为
米/秒,甲乙两车间的距离为
米。
1.如图所示是甲、乙两辆车同时同地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像,根据图像完成下列问题。
通过计算求出甲的速度。
求乙车距出发点500米时,运动的时间。
t=8s时,甲乙两车的位置关系如图(a)所示,请在求出t=12s时,甲乙两车的位置关系
2.小明同学以实际行动迎接2008奥运会的到来,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他在一次50m短跑训练中,测得从起点到达不同位置所经历的时间如图所示,则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
6.51m/s
B.
6.25m/s
C.
5m/s
D.
6.67m/s
3.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说法错误的是(

A.
前10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车运动的路程B.
乙车到达600m处用时间大于甲车达此处所用时间C.
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D.
甲、乙两车在40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4.如图甲、乙两图表示游泳运动员比赛时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其中图甲表示某一时刻的情景,图乙表示在终点时的情景,则
图甲表示??
?

图乙表示???

假如运动员运动的时间和路程都不相同时,物理学中用???
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5.运动会上,100m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关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B.
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C.
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D.
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

课堂错题收集

学霸笔记本:教师引导学生借助知识脑图总结重难点

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速度和平均速度。
课后巩固

请将本次课错题组卷,进行二次练习,培养错题管理习惯

学霸笔记复习,培养复习习惯
1.甲、乙两车分别从P、Q两点同时同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分别如图(a)、(b)所示,经过6秒甲、乙相遇。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P、Q间的距离为s,则(
)
A.
v甲>v乙,s=16米B.
v甲>v乙,s=8米C.
v甲v甲2.甲、乙、丙三位同学,甲在4h内走了21.6km;乙在5s内走了15m;丙在3min内走了270m。他们运动的快慢是
A.
甲最快,乙最慢
B.
乙最快,甲最慢C.
甲和丙一样快,但都比乙慢
D.
甲、乙、丙一样快
3.汽车以6m/s的速度匀速驶上长为60m的斜坡顶,接着又以10m/s的速度从坡顶沿原路匀速返回,该汽车上下坡的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
7.5m/s
B.
8m/s
C.
6.25m/s
D.
3.75m/s
4.对于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由v=s/t,可知,v与s成正比,与t成反比B.
由s=vt可知,s与v成正比,也与t成正比C.
由t=s/v,可知,t与s成反比,而与v成正比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5.在讨论为什么物理学要研究匀速直线运动时,下面的观点中错误的是


A.
匀速直线运动是一种理想模型运动
B.
生活中很多运动问题都可以近似地运用匀速直线运动规律解决C.
研究运动必须从最简单的运动开始,这是运动学的基础D.
匀速直线运动并不常见,研究它的价值并不是很大
6.水平地面上的a、b、c三小车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其中a、b两小车的s-t图线如图1所示。运动6秒时,a、b间的距离为9米;b、c间的距离为4米。,若将c小车的s-t图线也画在图中,则下列关于c小车的s-t图线判断正确的是(

A.
一定在b图线的上方B.
可能在b图线的下方C.
可能在a、b图线之间D.
可能与a图线重合
7.用如图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图中用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甲和丙
B.甲和乙
C.甲和丁
D.乙和丁
8.最接近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正在启动的汽车
B.
刹车的汽车C.
下落的雨滴
D.
随自动扶手梯上楼的顾客
9.如图所示为相距6米在同一水平面上同时开始沿一直线运动的甲、乙两辆小车的s-t图像,则(

A.
甲、乙运动的快慢相同B.
运动3秒甲通过的路程比乙大C.
运动3秒甲、乙可能相距5米D.
运动3秒甲、乙不可能相距13米
预习内容
力、重力和弹力辅导教案
学员编号:
所属年级:初二


数:3
学员姓名:
辅导科目:物理
学科教师:
课程主题:
匀速直线运动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知道匀速直线运动
2.理解速度
3.会用公式计算路程、时间或速度
4.理解路程-时间图像
教学内容
1、下列几种运动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春天,桃树上结出桃子
B、秋天,熟透的苹果落向地面
C、上课的铃声传到同学们耳中
D、晚上,探照灯光射向天空
【答案】B
2、位于济南市中心的商业大楼建有观光电梯,乘客在随电梯竖直上升的过程中,可透过玻璃欣赏到楼外美丽的城市景色。分析这一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B、以电梯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
D、以乘客为参照物,地面是静止的
【答案】B
一、匀速直线运动
【知识梳理】
1.匀速直线运动:任何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的直线运动。运动规律:
(1)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是速度大小不变,运动方向不变;
(2)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速度v为定值,路程s与时间t成正比,不能说v与s成正比。
【例题精讲】
例1.汽车速度是54千米/时,优秀短跑运动员的速度是10米/秒,平直公路上行驶的自行车每分钟通过0.6千米的路程,三者速度相比较(

A.
汽车的速度最大
B.
短跑运动员的速度最大
C.
自行车的速度最大
D.
三者的速度一样大
【答案】A
例2.一辆摩托车作直线运动,1s内走10m,2s内走20m,3s内走30m……,则此车的运动是(

A.
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B.
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
C.
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
D.
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答案】C
例3.某物体在前一半路程中以速度30km/h运动,然后以60km/h速度通过后一半路程,则该物体在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A.
35km/h
B.
40km/h
C.
45km/h
D.
50km/h
【答案】B
例4.速度是用来表示__________
的物理量。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在数值上等于运动物体在__________
。速度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__
,读作__________

【答案】物体运动快慢|单位时间内经过的路程|m/s|米每秒
例5.一列长为L的队伍在匀速前进,一通讯员从队尾将一封信送给队首的军官并立即返回队尾,通讯员速度大小不变,在整个过程中队伍前进0.75L,则通讯员与队伍的速度比为(

A.
1:1
B.
1:3
C.
3:1
D.
3:2
【答案】C
例6.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沿着路线是直的运动就是匀速直线运动B.
只要是速度大小不变都是匀速直线运动C.
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总是保持不变D.
以上都不对
【解答】A、只提到运动方向不变,没有提到运动的快慢不变,故错误;
B、只提到快慢不变,没有提到运动方向不变,故错误;
C、D速度保持不变包括快慢和运动方向都不变,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总是保持不变,故C正确,D错误.
【答案】C
例7.小红和兰兰多次进行百米赛跑,两人同时出发,每次小红到达终点时,兰兰离终点还有10m的路程。如果两人都以原来的速度赛跑,让小红的起跑线后移l0m,兰兰仍在原起跑线出发,结果是


A.
两人同时到达终点
B.
无法确定谁先到达终点
C.
小红先到达终点
D.
兰兰先到达终点
【答案】C
例8.小明同学为了研究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快慢情况,对电动自行车、自行车、正常行人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观测。表一、表二、表三分别记录了观测得到的数据,实验中观察到,第一组最快,第二组其次,第三组最慢。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4与7(或5与8)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初步结论:_______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初步结论:运动物体经过相等的时间,通过路程越长的运动越快。
(3)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a)分析比较表一、表二或表三中的数据,可得:______。
(b)分析比较表一、表二和表三中的数据,可得:______。
【答案】(1)运动物体通过相同的路程,时间越少,物体运动得越快。|(2)2、5与7(或3、6与8)|(3)a运动物体通过路程和所用时间的比值相同,物体运动快慢相同b运动物体通过路程和所用时间的比值越大,物体运动的越快
例9.在一静水湖的南北两岸,有两只船同时相向开出,各以其速度垂直于湖岸匀速驶向对岸。
两船在离北岸800m处迎面相会,相会后继续驶向对岸。靠岸后立即返航,两船又在离南岸600
m处迎面相会。若不计两船靠岸时间,求湖宽。
【答案】1800m
【巩固练习】
1.甲、乙两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通过的路程一定比乙大
B.
甲所用的时间一定比乙少
C.
甲可能运动的比乙快
D.
甲通过的路程可能比乙少
【答案】D
2.某特快列车长240m,经过一个小站时不停。一位站台上的旅客测得列车经过他面前的时间为8s。如果列车保持这个速度,经过长度为1500m的某铁路大桥需要多少时间?
【答案】经过铁路桥需要58s
3.物体沿一条直线向前运动,先以2m/s的速度运动了1s,接着又以1m/s的通过了4m的路程,整个过程中物体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
m/s。
【答案】1.2
4.关于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运动快慢与方向都不变化的运动就是匀速直线运动B.
运动快慢不变化的运动就是匀速直线运动C.
沿直线运动且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的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D.
在一条直线上运动,且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保持不变的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B
5.下列有关匀速直线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由运动时间决定B.
根据v﹦s//t,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通过的路程成正比C.
汽车沿平直公路每分钟行驶的路程均为1000米,则汽车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D.
根据s﹦vt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与所需时间成正比
【解答】A、匀速直线运动的运动速度保持不变,在任意时刻速度不变,与时间无关,故错误;
B、匀速直线运动的运动速度保持不变,与路程无关,故错误;
C、在平直公路意在说明是直线运动,每分钟行驶的路程均为1000米,并不能说明该汽车为匀速运动,有可能在这一分钟之中,前半分钟行驶800米,后半分钟行驶200米,则不是匀速运动,故错误;
D、匀速直线运动的运动速度保持不变,根据s=vt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就越长,所需时间越长,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与所需时间成正比.故正确.
【答案】D
6.甲、乙两地相距90
km,A车以30
km/h的速度从甲地开出,向乙地匀速前进,同时B车以
60
km/h的速度从乙地开出,向甲地匀速前进。在两车匀速开出的同时,一只小鸟从甲地出发,以60
km/h的速度向乙地匀速飞行,当它遇到B车后立即以同样大小的速度反向飞行,遇到A车后再次反向飞行,如此反复,直至两车相遇时,小鸟一共飞行了多少路程?
【答案】60km
7.甲的速度为1千米/时,乙的速度为1米/秒,比较甲、乙的速度大小,则(
)
A.
甲大
B.
乙大
C.
一样大
D.
以上都可能
【答案】B
8.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先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100m路程,接着又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300m路程,则汽车在全程中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A.
13
m/s
B.
15m/s
C.
16
m/s
D.
18m/s
【答案】C
9.2009年4月29日,创下多项世界第一的重庆朝天门长江大桥正式通行(如图16)。大桥主桥长932m,全桥永久用钢达到国内创纪录的4.6
107kg。
(1)大桥永久用钢所受重力为多大?(取10N/kg)
(2)如果一辆长10m的汽车在桥上以20m/s的速度匀速前进,汽车通过主桥所用时间为多少s?
【答案】(1)4.6
108N
(2)47.1s
10.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在前50s内通过500m的路程,那么它在前20s内的速度是
A.
2.5m/s
B.
5m/s
C.
10m/s
D.
25m/s
【答案】C
11.一般情况下,运动速度接近3.6千米/时的物体是(
)
A.
飞机
B.
火箭
C.
汽车
D.
行人
【答案】D
12.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图中用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甲和丁
B.甲和丙
C.甲和乙
D.乙和丁
【解答】解:
甲、该图象表示时间改变但速度不变,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符合题意;
乙、该图象表示时间改变但路程不变,故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不符合题意;
丙、该图象表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且速度与时间成正比,是匀加速直线运动状态.不符合题意;
丁、该图象表示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即物体的速度不变,是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符合题意.
故选A.
【答案】A;
13.“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下面四个图是小严同学利用频闪照相机拍摄的不同物体运动时的频闪照片(黑点表示物体的像),其中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
B、
C、
D、
【答案】B
14.(2012?玄武区二模)用“频闪摄影”可记录运动物体相隔同样时间所处的不同位置,如图a所示是甲、乙两个网球运动时的频闪照片.甲中相邻两位置距离相等.
(1)由照片可知,__________球做匀速直线运动,__________球的速度越来越大(选填“甲”或“乙”).
(2)物理学中常借助于图象来描述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若用如图b所示的图象来描述a图中甲网球的运动情况,若B坐标表示的物理量是时间,则A坐标表示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
(3)利用b图象还可以描述其他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请举一例:__________.
(4)请设计一个记录测乙球平均速度实验数据的表格.
【解答】解:(1)频闪照相两个球的图象之间时间间隔相同,根据S=Vt,甲图象,两个小球图象间的间隔相同,应为匀速直线运动;乙图象,两个小球图象间的间隔越来越大,说明该小球速度越来越快.
(2)图b表示正比关系,B坐标表示的物理量是时间,则A坐标表示的物理量是路程;
(3)利用b图象还可以描述其他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如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故答案为:(1)甲、乙;(2)路程;
(3)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或同种液体中,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4)
路程s/m时间t/s速度v/(m?s-1)
15.A、B两人各自沿直线从甲地去乙地。A所用时间为tA
,B所用时间为tB.已知A在前一半时间内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时间内平均速度为v2;而B在前一半路程内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路程内平均速度为v2.v1≠v2,那么,tA和tB的关系为()
A.
tA>tB   
B.
tA=tB
C.
tA<tB
D.
无法确定
【答案】C
二、速度
【知识梳理】
1.平均速度
(1)变速直线运动
如果运动的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那么这种运动就称之为变速运动,如果物体沿直线做变速运动,则称这种运动为变速直线运动。
(2)平均速度
生活中的大多数运动都属于变速运动,如列车到站,出站的刹车和加速过程等。显然在这些过程中他们的速度是不相等的,这时我们用“平均速度”来粗略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定义: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的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就是该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公式:
如果用表示平均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则:
注意:(1)利用上式计算出来的平均速度,只能表示物体在所求的那段路程中(或这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不能表示运动中任何一段路程(或任何一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所以我们谈论平均速度一定要指明是哪段路程中的或哪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2)变速直线运动中,运动物体在全路程上的平均速度不一定等于运动物体在各段路程上
的平均速度的平均值(即平均速度不一定等于速度的平均值)
2.速度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①相同路程比时间(裁判法)
即:运动员同时起跑,用去的时间都相同时,比较谁跑的更远
②相同时间比路程(观众法)
相同路程比时间。即:运动路程相同时,运动时间越短,物体运动越快(如图3)
即:运动员从同一起跑线起跑,记录起跑时间到到达终点时间,比较在通过相同的距离内,谁用去的时间较短
思考:如果两个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均不相同,该如何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呢?
(2)速度
物理学中,比较物体运动快慢采用的是观众的方法,即相同时间比路程,并引入一个物理量——速度
①速度定义: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②公式:
物理学中,常用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所以速度公式简化为:
③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成年人正常走路的速度约为1.5m/s,它表示:成年人正常走路时,1秒钟通过1.5米的路程。
④单位:在国际单位制(SI)中,路程单位为米(m),时间单位为秒(s),因此速度单位为米/秒(m/s),读作“米每秒”,速度的常用单位还有千米/时(km/h),且1m/s=3.6km/h。
其他常见物体运动速度: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40m/s;高速公路上小汽车的行驶速度约为:120km/h;光的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0x108m/s。
【例题精讲】
例1.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5秒末的速度为9.0m/s,10秒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前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m/sB.
在后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6m/sC.
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0m/sD.
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1m/s
【解答】(1)根据v=s/t,平均速度的计算应为路程和对应时间的比值,前5秒和后5s的路程未知,则无法计算速度大小;故AB错误;
(2)百米赛跑中的总路程为s=100m
总时间为t=10s,则平均速度为:v=s/t=100m/10s=10m/s,故C正确,D错误.
【答案】C
例2.由匀速直线运动公式v=s//t,可知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
A.
与路程成正比B.
与时间成正比C.
随路程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D.
与路程和时间无关
【解答】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大小保持不变,它可以通过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来计算,但与路程和时间的大小无关.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大小与路程和时间没有关系.
【答案】D
例3.甲、乙两物体都做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之比是3:1,所有时间之比是2:3,则甲、乙两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之比是(  )
A.
3:1
B.
2:3
C.
2:9
D.
9:2
【解答】甲、乙两物体通过的路程之比s甲:s乙=3:1,所用时间之比t甲:t乙=2:3,
两物体的速度之比:v甲:v乙=s甲/t甲:s乙/t乙=3/2:1/3=9:2.
【答案】D
【巩固练习】
1.某物体在运动中,通过路程S1所用的时间为t1,接着以速度v2通过路程为S2,那么物体在它运动的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
A、
B、
C、
D、
【解答】∵v=s/t,
∴物体通过路程s2所用时间为t2=s2/v2,物体在全程所用时间为t=t1+t2=t1+s2/v2;
全程的路程为s=s1+s2,物体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s/t=(s1+s2)/(t1+s2/v2)=
v2(s1+s2)/(v2t1+s2).
【答案】D
2.甲、乙、丙三辆汽车在同一直线上行驶,在以速度为v一向西行驶的甲车上的乘客看到乙车向东行驶,在以速度为v2向东行驶的丙车上的乘客看到乙车向东行驶,则下列关于乙车相对于地面可能的运动情况中,正确的是(  )
A.
A.以大于v1的速度向西行驶B.
B.以大于v2的速度向东行驶C.
C.以小于v2的速度向东行驶D.
D.静止不动
【解答】解:以速度为v2向东行驶c丙车上c乘客看到乙车向东行驶,即乙车相对于丙车向东行驶,说明乙车向东运动并且速度比丙车c还要大.故选B.
【答案】B;B;
3.一个运动物体在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后3s内的平均速度是5m/s,则它在5s内的平均速度是(  )
A.
等于4m/s
B.
小于5m/s而大于3m/s
C.
等于5m
D.
大于5m/s
【解答】由v=s/t可得,物体通过的路程:s1=v1t1=3m/s×2s=6m,
s2=v2t2=5m/s×3s=15m,
s=s1+s2=6m+15m=21m,
物体的平均速度:v=s/t=21m/5s=4.2m/s.
【答案】B
三、速度的计算
【巩固练习】
1.为了探究小球自由下落时的运动,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自动拍照一次,拍下小球下落时的运动状态,如图甲所示。
(1)可以看出小球在做
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其理由是

(2)如图乙中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是
.(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解答】(1)相机拍照间隔的时间是相同的,由图可知:在相等的间隔时间内,小球运动的距离逐渐变大,小球的运动速度逐渐变大,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
(2)由照片中小球的运动轨迹可知,小球运动的速度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大,图C符合题意;
【答案】(1)变速;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等;(2)C.
2.甲、乙两人进行100m赛跑,结果甲比乙超前10m到达终点.如果让甲从原起跑线往后退10m起跑,乙仍从原起跑线起跑,两人都保持原来的速度重新比赛,则比赛结果是(  )
A.
同时到
B.
甲先到
C.
乙先到
D.
不能确定
【答案】B
3.某高校每天早上都派小汽车准时接刘教授上班.一次,刘教授为了早一点赶到学校,比平时提前半小时出发步行去学校,走了27分钟时遇到来接他的小汽车,他上车后小汽车立即掉头前进.设刘教授步行速度恒定为v,小汽车来回速度大小恒定为u,刘教授上车以及小汽车掉头时间不计,则可判断(  )
A.
刘教授将会提前3分钟到校,且v:u=1:10B.
刘教授将会提前6分钟到校,且v:u=1:10C.
刘教授将会提前3分钟到校,且v:u=1:D.
刘教授将会提前6分钟到校,且v:u=1:9
【解答】因为小车是准时的,刘教授提前30min走,现在已经过了27min,如果刘教授等着不走,那么小车现在从遇到刘教授的地方到达刘教授平时上车的地方需要3min,则:刘教授步行的路程为:s=27min×v,小车行驶这段路程的车速:u=s/3min=9v,所以v:u=1:9;提前的时间就是小车少走了3min路程的往返时间,即6min.【答案】D
4.
小东参加百米赛,他起跑时测得他的速度为8m/s,经过12s到达终点时冲刺速度为9m/s,则他比赛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
8m/s
B.
8.3m/s
C.
8.5m/s
D.
9m/s
【答案】B
四、路程——时间图像
【例题精讲】
例1.声音在金属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大,一直声音在空气中传播距离s和在某金属管内传播同样距离所需时间之差为t,且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v,则声音在该金属管道内的传播速度是(

A.
B、
C.
D.
【答案】A
例2.甲、乙两车同时从M点出发沿直线向N点运动,甲的s-t图象如图所示,当乙车到达N点时,甲车刚好运动了10秒,距离N点2米,若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M、N两点的距离为s0,则(  )
A.
v甲>v乙,s0=22米B.
v甲>v乙,s0=18米C.
v甲<v乙,s0=18米D.
v甲<v乙,s0=20米
【解答】解:由题知,当乙车到达N点时,甲车距离N点2米,则可能甲还没有到达N点,也可能甲已经超过N点;
第一种情况:相同时间内,乙到达N点,而甲还没有到达N点,且距离N点2米,即相同时间内乙运动的距离远,所以乙的运动速度大于甲,v甲<v乙;根据图象可知,甲的运动速度v=s/t=12m/6s=2m/s,此时甲运动的距离s甲=vt甲=2m/s×10s=20m,则M、N两点的距离为s0=20m+2m=22m,故A错误;
第二情况:相同时间内,乙到达N点,而甲已经超过N点,且距离N点2米,即相同时间内甲运动的距离远,所以甲的运动速度大于乙,v甲>v乙;此时甲运动的距离s甲=vt甲=2m/s×10s=20m,则M、N两点的距离为s0=20m-2m=18m,故B正确,CD错误。
【答案】B
【巩固练习】
1.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2米两点,甲从P点、乙从Q点同时沿直线而行,它们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求:
①甲的速度V甲。
②10秒后甲、乙两车可能相距的距离
【解答】解:
①从s-t图象中读出甲车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利用速度公式计算甲车的速度
②从s-t图象中读出乙车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利用速度公式计算乙车的速度,然后利用速度公式分别求出10s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再分相向、反向、同向几种情况讨论甲、乙两车可能相距的距离
【答案】①3m/s②32m;62m;22m;2m
2.同一水平路面上的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若以甲为参照物,乙车是
的(选填“静止”或“运动”);两车运动6秒时,甲车的速度为
米/秒,甲乙两车间的距离为
米。
【解答】由图象知,相同时间内,甲通过的路程大于乙通过的路程,由可以知道甲速度大于乙,所以以甲为参照物,乙是的位置不断变化,即乙是运动的;
由图象知,两车运动6秒时,甲车通过的路程12m,所以v=s/t=12m/6s=2m/s;乙车通过的路程为6m,因为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向运动,所以甲乙两车的距离:s=12m-6m=6m.
【答案】运动;2;6
1.如图所示是甲、乙两辆车同时同地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像,根据图像完成下列问题。
通过计算求出甲的速度。
求乙车距出发点500米时,运动的时间。
t=8s时,甲乙两车的位置关系如图(a)所示,请在求出t=12s时,甲乙两车的位置关系
【解答】(1)v=s/t=400m/8s=50m/s(2)v乙=s/t=25m/s,t=s/v=2s(3)S1=(v甲-v乙)t=25m/s×8s=200mS2=(v甲-v乙)t=25m/s×312s=300m
【答案】(1)50(2)25(3)300
2.小明同学以实际行动迎接2008奥运会的到来,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他在一次50m短跑训练中,测得从起点到达不同位置所经历的时间如图所示,则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
6.51m/s
B.
6.25m/s
C.
5m/s
D.
6.67m/s
【解答】由题意可知,路程s=50m,所用时间t=8s,所以平均速度v=s/t=50m8s=6.25m/s.
【答案】B
3.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说法错误的是(

A.
前10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车运动的路程B.
乙车到达600m处用时间大于甲车达此处所用时间C.
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D.
甲、乙两车在40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答案】C
4.如图甲、乙两图表示游泳运动员比赛时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其中图甲表示某一时刻的情景,图乙表示在终点时的情景,则
图甲表示???

图乙表示???

假如运动员运动的时间和路程都不相同时,物理学中用???
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解答】(1)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①相同的时间比较经过路程的长短,通过的路程越长,运动的越快.
②通过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的长短,用时间越少,运动的越快.
(2)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路程都不相同时,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5.运动会上,100m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关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B.
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C.
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D.
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
【解答】两人跑的总路程相同,所用时间相同,根据公式v=s/t可知,两人平均速度相等.
【答案】B

课堂错题收集

学霸笔记本:教师引导学生借助知识脑图总结重难点

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速度和平均速度。
课后巩固
1.甲、乙两车分别从P、Q两点同时同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分别如图(a)、(b)所示,经过6秒甲、乙相遇。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P、Q间的距离为s,则(
)
A.
v甲>v乙,s=16米B.
v甲>v乙,s=8米C.
v甲v甲【解答】解:
(1)根据图示可知,当t=12s时,甲通过的路程为8m;当t=6s时,乙通过的路程为12m;甲的速度v甲=s甲/t甲=8m/12s=0.67m/s;乙的速度v乙=s乙/t乙=12m/6s=2m/s;所以v乙>v甲
(2)由图象读出经过6s时,甲行驶的路程s甲=4m,乙行驶的路程s乙=12m,所以P、Q间的距离为s=s乙-s甲=12m-4m=8m
【答案】D
2.甲、乙、丙三位同学,甲在4h内走了21.6km;乙在5s内走了15m;丙在3min内走了270m。他们运动的快慢是
A.
甲最快,乙最慢
B.
乙最快,甲最慢C.
甲和丙一样快,但都比乙慢
D.
甲、乙、丙一样快
【答案】C
3.汽车以6m/s的速度匀速驶上长为60m的斜坡顶,接着又以10m/s的速度从坡顶沿原路匀速返回,该汽车上下坡的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
7.5m/s
B.
8m/s
C.
6.25m/s
D.
3.75m/s
【解答】汽车上下坡通过的总路程:s=2×60m=120m;
由v=s/t,得上坡时所用时间:t1=s1/v1=60m/6m/s=10s;
下坡所用时间为:t2=s2/v2=60m/10m/s=6s;
全程所用总时间:t总=t1+t2=10s+6s=16s;
汽车上下坡的全程平均速度为:v=s/t总=120m/16s=7.5m/s.
【答案】A
4.对于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由v=s/t,可知,v与s成正比,与t成反比B.
由s=vt可知,s与v成正比,也与t成正比C.
由t=s/v,可知,t与s成反比,而与v成正比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解答】(1)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特点:一是速度大小保持不变,二是运动方向不变.
(2)正确理解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特点后,就能知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大小与物体的运动路程和运动时间无关.
由v=s/t可知,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等于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其速度是一个定值,与路程或时间无关,故ABC错误;D正确.
【答案】D
5.在讨论为什么物理学要研究匀速直线运动时,下面的观点中错误的是


A.
匀速直线运动是一种理想模型运动
B.
生活中很多运动问题都可以近似地运用匀速直线运动规律解决C.
研究运动必须从最简单的运动开始,这是运动学的基础D.
匀速直线运动并不常见,研究它的价值并不是很大
【答案】D
6.水平地面上的a、b、c三小车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其中a、b两小车的s-t图线如图1所示。运动6秒时,a、b间的距离为9米;b、c间的距离为4米。,若将c小车的s-t图线也画在图中,则下列关于c小车的s-t图线判断正确的是(

A.
一定在b图线的上方B.
可能在b图线的下方C.
可能在a、b图线之间D.
可能与a图线重合
【答案】B
7.用如图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图中用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甲和丙
B.甲和乙
C.甲和丁
D.乙和丁
【解答】解:甲图是v-t图象:随时间的增大,甲速度不变,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乙图是s-t图象:随时间的增大,乙路程不变,表示物体静止;
丙图图是v-t图象:丙速度均匀增大,表示物体做加速运动;
丁图是s-t图象:丁路程均匀增大,路程和时间的比值为常数,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所以图象甲、丁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选C.【答案】C;
8.最接近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正在启动的汽车
B.
刹车的汽车C.
下落的雨滴
D.
随自动扶手梯上楼的顾客
【解答】A、正在启动的汽车速度不断变大,不是匀速直线运动,不符合题意;
B、刹车的汽车速度不断减小,不是匀速直线运动,不符合题意;
C、雨滴刚开始下落时速度不断变大,下落一段时间后速度基本上不变,雨滴下落的整个过程不是匀速运动,不符合题意;
D、自动扶梯的运动接近匀速直线运动,随自动扶手梯上楼的顾客可以认为做匀速直线运动,符合题意。
【答案】D
9.如图所示为相距6米在同一水平面上同时开始沿一直线运动的甲、乙两辆小车的s-t图像,则(

A.
甲、乙运动的快慢相同B.
运动3秒甲通过的路程比乙大C.
运动3秒甲、乙可能相距5米D.
运动3秒甲、乙不可能相距13米
【答案】C
预习内容
力、重力和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