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第七单元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
新
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1919-1937)
1919
1921
1924
1927
1934
1936
1937
五四
运动
中共
成立
第一次国共合作
国民革命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
红军长征
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第
21
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课文结构:
第一目
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第二目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第三目
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背景
背景
法租界
望志路106号
(今兴业路76号)
一大
会址
浙江嘉兴南湖红船
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
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董必武
一、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五四运动
1)导火线:
巴黎和会外交失败
山
东
青岛
德国占领青岛后,在岩壁刻上飞鹰国徽;
日本占领青岛后,刻”大正三年十一月七日”。
青岛信号山麓岩壁
外交家
顾维钧
爆发:
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在天安门示威游行。
口号: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中心:
北京
→上海
主力:
学生
→
工人
结果:
历史
地位: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一、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五四运动
2)
过程
取得初步胜利
释放被捕学生
拒绝在和约签字
(1)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2)伟大社会革命运动
(3)伟大思想启蒙运动
(4)具里程碑意义的转折点
(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
“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还我青岛”
一、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五四运动
材料三:国事如此,无心整容,请君不必光顾。
——上海某理发馆贴出的告示
材料一:君等四年以来之国耻纪念,至今仍有一线之良知、半腔热血存焉否乎?如有存也,请交告其子,姊教其妹,师训其徒,毋忘此国耻纪念日。
——上海中华工业协会通告
材料二:“罢市救国”、“
不办卖国贼不开行”、
“
为良心救国牺牲私利”
——上海商人?罢市标语、口号
上海人民举行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的“三罢”斗争
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显示了伟大的力量。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阶级基础
一、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五四运动
2、马克思主义传播
1)时间:
2)代表:
1919年之后(新文化运动后期)
李大钊
李达、李汉俊、陈望道
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
①
在《新青年》发表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②
发起组织
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③
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
——共产党小组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组织基础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思想基础
(1889年——1927年)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条件
外部条件:
共产国际的帮助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条件
1、经济基础:
2、阶级基础:
3、思想基础:
4、组织基础:
5、外部条件:
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发展。
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共产主义小组建立。
共产国际的帮助。
共产党早期组织分布
周恩来
周佛海
中共成立
中共一大
确定党的名称
通过党的纲领
(最高纲领)
选举中央领导
(陈独秀任书记)
中共二大
1921
上海
嘉兴
宣告中共成立
1922
上海
确定革命纲领
最高纲领
实现共产主义
最低纲领
反帝反封建的
民主革命纲领
建党意义:
开天辟地的大事
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条件
2、建立
3、意义
新的领导阶级:
新的指导思想:
新的奋斗目标
无产阶级
马克思主义
实现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
推动工人运动开展
三
、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1、国共合作
1)原因
2)方式
(二).....半殖民地的中国,应该以国民革命运动为中心工作,以解除内外压迫。
(三)
依中国社会的现状,宜有一个势力集中的党为国民革命运动之大本营,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
(五)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遵行此议决,此次全国大会亦通过此议决。
——《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
阅读史料,回答:
①共产党与国民党进行合作的原因是什么?
②怎样合作?
原因:
①反帝反封的革命需要;
②国民党是个比较革命的党;
③工人阶级尚未强大,中共弱小;
④共产国际议决。
方式:党内合作
孙中山辛亥革命后维护民主共和主要活动
三
、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1、国共合作
1)原因
2)方式
1912.1.1
1912.3
1913
1915
1917
1921
就任临时大总统
让位袁世凯
发起二次革命
讨伐袁世凯
参与护国运动
发起护法运动
失败
发起第二次护法运动
失败
失败
胜利
中共三大的召开:制定国共合作的方针
时间﹡地点:
内容
政治、组织、思想上保持独立性
党内合作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国共正式形成的标志
1924.1/广州
内容
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
确立了三大政策:
——政治基础
时间﹡地点:
1923.6/广州
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三
、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1、国共合作
3)过程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过程:
意义:
以国共合作为特征的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加速了革命进程,推动了北伐战争。
在国民党和国民政府中担任重要职务的部分中共党员
李大钊
周恩来
毛泽东
(北方区党部政治委员)
(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代理宣传部长)
三
、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1、国共合作
1)原因
2)方式
3)过程
黄埔军校建立(1924
广州黄埔)
革命者来
贪生畏死勿入斯门
升官发财请往他处
三
、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1、国共合作
1)原因
2)方式
3)过程
徐向前(十大元帅)
林
彪(十大元帅)
罗瑞卿(十大元帅)聂荣臻(十大元帅)
左权
陈赓
萧克
刘志丹
陶铸
赵一曼
培养军事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奠定基础。
三
、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1、国共合作
2、国民革命
北伐路线图
吴佩孚
(湖南、湖北)
孙传芳
(江西、福建)
张作霖(北方
①1925年,东征消灭陈炯明
广东军阀陈炯明
②
1926年,国共合作北伐,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
2)过程:
3)失败:
①
1925
孙中山逝世,国民党右派篡夺领导权。
②蒋介石在上海、汪精卫在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失败。
多阶层的革命联盟——
主要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城市
小资产阶级的联盟。
国民党性质变化:
反革命政变之前:
反革命政变之后: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党。
1)目标:
“打倒列强、除军阀”
小结: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五四运动
导火线
过程
性质
意义
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条件:
四个基础、一个外部条件
过程:
“一大”:
“二大”:
建党、最高纲领
最低纲领
国共合作
国民革命
中共三大的召开:制定国共合作的方针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国共正式形成的标志
目标:
过程:
失败:
“打倒列强、除军阀”
东征消灭陈炯明;北伐基本推翻北洋军阀
蒋介石、汪精卫发动政变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北京学生运动
、
上海工人斗争
记忆知识点:
1、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引发国内五四运动,北京学生高喊“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口号,示威游行被捕,引发上海“三罢”斗争,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迫于压力,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签字。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十月革命后,北京上海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心,1919年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
3、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召开,代表除了毛泽东等人外,还有共产国际的代表。大会确立了最高纲领,选举了陈独秀为书记。中共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4、1923年,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通过了国共合作的协议,1924年,国民党召开“一大”,提出新三民主义的主张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5、1925年,以“打到列强、除军阀”为目标的国民革命席卷全国,两次东征消灭陈炯明,北伐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
6、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汪精卫在武汉分别发动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失败。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