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月相的变化 课件(15张PPT)+教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22.月相的变化 课件(15张PPT)+教案+素材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青岛版(五四制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12-24 09:01:54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22.月相的变化
制作人:张洪龙
制作时间:2020.12.14
青岛版小学《科学》
四年级上册配套课件
(五﹒四学制)
新知导入
2021年的春节是什么时间?元宵节呢?
我国每年的国庆节呢?
“农历”和“公历”
新知导入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每个月初三指的是农历还是公立?九月初三的月相都是诗中描述的这种形状吗?
农历和公立
新知导入
什么是月相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一天中不同时刻的月相
一天中的不同时刻,月相不变,位置变化。
自东向西移动
新知讲解
《月相的变化》探究记录卡
一个月内,每天同一时刻,月相有什么变化?
新知讲解
一个月内,每天同一时刻,月相有什么变化?
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上半月,月相由缺到圆,直到满月,亮面在右侧;
下半月,月相由圆到缺,直到朔月,亮面在左侧

新知讲解
不同月的同一天同一时刻,月相的变化
不同月的同一天同一时刻,月相不同,位置不同。
自西向东移动
新知讲解
月相变化的过程
新知讲解
不同月份,相同时刻,月相和位置都不变。
不同月份,相同时刻
新知讲解
一天中的不同时刻,月相的形状没有变化,位置发生了变化。
一个月内,每天同一时刻,月相的形状和位置都发生了变化。
不同月的同一天同一时刻,月相的形状和位置几乎没有变化。
拓展提高
一个口诀(方便记忆):
意思是:上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上半月的上半夜,月面朝西,
位于西半天空(凹的一面朝东);
下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下半月的下半夜,月面朝东(凹的一面朝西),位于东半天空。
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
新知讲解
农(夏)历的来历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22.月相的变化
教学目标
1.知道月相变化有一定的规律。
2.能参与观察月相的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能对已有的观察记录进行整理分析、归纳。
3.愿意合作与交流;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4.能意识到月相变化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重点:知道月相变化的规律。
难点:能参与观察月相的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
活动准备:查找月相变化的相关资料。
教学流程
一、导人新课
1.师生谈话:同学们,新年很快就要到了,谁知道今年新年的时间是什么时候?(正月初一)元宵节呢?(正月十五)
初一、十五是农历还是阳历?每年我国的国庆节呢?是农历还是还是阳历?
我们刚刚学过当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诗《暮江吟》谁还记得?其中有两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这里的九月初三是农历还是阳历?每个月的初三夜月亮都像弓一样吗?
(板书课题)
探究活动
(一)交流观察到的月相
1.什么叫月相?视频播放后教师讲解:从地球上看月球,月球有时圆、有时缺。人们所看到的月球表面发亮部分的形状叫月相。
2.教师提问:关于月相,同学们想研究哪些问题?
(预设探究前提:(1)月相是怎么变化的?(2)月相和农历有什么关系?)
3.师生谈话: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科学学生活动手册)中记录的月相,试着用自己的话描述月相的样子和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
4.学生分组活动:小组成员交流汇总观察月相记录表。
(1)学生汇报一天内同一地点不同时刻观察到的月相形状和在天空中的位置。
(2)学生汇报每天晚上同一地点同一时刻观察到的月相形状和在天空中的位置。
(3)学生汇报不同月份同一地点同一天同一时刻观察到的月相形状和在天空中的位置。
(二)探究月相变化的规律。
1.师生谈话:通过交流月相观察记录表,我们发现月相会随着时间推移发生变化。那么,月相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2.教师提问(同时出示一天内同一地点不同时刻的月相图片):一天内同一地点的不同时刻,月相的形状没有变化,但是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发生变化了。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面的几幅图片,你们能发现月亮的位置是怎样变化的吗?
3.学生交流。
4.小结:一天内同一地点不同时刻,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是自东向西移动的。
5.师生谈话:一个月内每天晚上的同一地点同一时刻,月相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那么,我们先来研究月相的形状是怎样变化的。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观察和记录,按照探究卡的提示,把对应日期的月相画出来。(学生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完成。)
探究卡
时间
初一
初四
初七
十一
十五
十八
二十二
二十七
三十
月相
我的
发现
从初一到十五,月相由(
)到(
),亮面在(
)边
从十五到三十,月相由(
)到(
),亮面在(
)边
学生分组活动。
7学生交流汇报,教师提问(教师把每个小组的探究卡放在一起):通过对比,同学们发现了这些探究卡中存哪些共同之处?从农历初一到三,月相的变化规律是什么?(学生讨论,教师回答。)
8.教师讲解(播放月相动画):农历初三前后,我们看到的月亮叫作新月。农历初七、初八前后,我们能看到半个月亮了,叫作上弦月。农历十五、十六看到的月亮为满月。到了农历二十、二十三前后,又只能看到半个月亮了,叫作下弦月。农历月末,我们看到很细的月亮叫作残月。
9.师生谈话:通过刚才的探究,我们发现每天晚上的同一时刻,月相的形状发生了变化。那么,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是怎样变化的呢?请同学们观察下列一组图片并思考:在不同日期的不同时刻,月亮分别在天空的什么位置?月亮在天空中移动的“路线”(轨迹)是什么样的?
10.学生观察交流。
11.不同月份同一地点同一天同一时刻,月相的形状和在天空中的位置有没有变化呢?
12.老师总结:一天内同一地点不同时刻,月相的形状没有变化,在天空中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每天晚上同一地点同一时刻,月相的形状发生了变化,在天空中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不同月份同一地点同一天同一时刻,月相的形状没有变化,在天空中的位置也没有变化。
13.怎样能快速记住月相的变化规律呢?看老师找到的一个口诀,并说明意思。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
三、拓展活动
教师提出题:查阅资料,了解农历的制定与月相变化的关系。
板书设计:
22.月相的变化
一天内月相没有变化,位置发生了变化。
每天晚上同一时刻,月相发生了变化,位置也发生了变化。
不同月份同一时刻,月相没有变化,位置也没有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