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你仔细阅读后作答,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在食物所含的六种营养中,不用消化就可以直接吸收的是( )
①水 ②无机盐 ③维生素 ④糖类 ⑤蛋白质 ⑥脂肪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⑤
2.在消化道中,消化蛋白质的酶来自下列哪些腺体( )
①唾液腺 ②胃腺 ③肠腺 ④胰腺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下列细胞中,成熟后无细胞核的是(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脂肪细胞 D.神经细胞
4.下列血管中,流动着静脉血的是( )
①主动脉 ②肺动脉 ③肺静脉 ④上、下腔静脉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5.为了满足身体每天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摄入营养必须合理。下面四位同学设计的午餐食谱,其中最合理的是( )
A.鸡蛋、面包、火腿肠、烧鸡 B.馒头、面包、火腿肠、虾
C.瘦肉、番茄、米饭、牛奶 D.土豆、馒头、番茄、玉米
6.如图曲线表示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经过消化道的各个器官时被消化的程度,请判断唾液淀粉酶属于哪类物质( )
A.淀粉 B.脂肪 C.维生素 D.蛋白质
7.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是( )
A.脑和脊髓 B.脑和脑神经
C.大脑和脊髓 D.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
8.李老师最近经常感到疲劳、头晕、精神不振,经检查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低于正常值,李老师应该多吃一些什么样的食物有助于治疗此病( )
A.含维生素A丰富的食物 B.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
C.含蛋白质和铁丰富的食物 D.含葡萄糖丰富的食物
9.关于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吸气时,胸腔容积扩大 B.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
C.呼气时,膈顶部下降 D.呼气时,肺内气压增大
10.下列属于免疫细胞的是( )
A.口腔上皮细胞 B.淋巴细胞 C.肝脏细胞 D.神经细胞
11.在下列几种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
A.注射卡介苗,能够预防肺结核 B.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预防痢疾
C.消灭患病动物 D.多晒太阳,能够预防佝偻病
12.下列符合血液流动方向的是( )
A.右心室→右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左心室
B.左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右心房
C.左心室→动脉→静脉→右心房→右心室→静脉
D.右心房→右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左心房
13.如果用下图表示各概念之间的关系,则表中选项与图示关系不相符的是( )
1
2
3
4
A
系统
器官
组织
细胞
B
纲
科
属
种
C
中枢神经系统
脑
脑神经
神经元
D
泌尿系统
肾脏
肾单位
肾小囊
14.下列实例与免疫类型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
A.溶菌酶溶解病菌——特异性免疫 B.预防接种——非特异性免疫
C.皮肤的屏障作用——特异性免疫 D.吞噬细胞吞噬细菌——非特异性免疫
15.学习用药常识,维护身体健康。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病人或家属可以自行购买带有“OTC”标识的处方药
B.板蓝根冲剂是常用的感冒药,过期一两周还可以服用
C.不论是中药还是西药,在服用前都要关注药品说明书上的各项信息
D.西药毒副作用大,中药没有毒副作用,可以长期服用, 服用抗生素等处方药须遵医嘱
二、非选择题:含综合题、识图填空题、实验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16.(5分)如图是有关于呼吸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2]模拟的结构是__ __。
(2)图二中,[5]所示的结构为__ _,[6]所示的结构为__ __。
(3)[5]内的氧气要进入[6]内的红细胞,氧气需要穿过__ __层细胞膜。
(4)进入血液中的氧气,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__ _。
17.(5分)我是人体内的组织细胞,在我的生命活动过程中,需要获取多种物质,同时也会产生代谢废物。如图是人体各系统之间物质的运输路线,序号表示不同的物质,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我会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出能量为我的各种生命活动提供动力,这个过程称为呼吸作用,是在__ __中进行的。
(2)呼吸作用过程中,需要呼吸系统为我从外界获取氧气,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肺,氧气在这里扩散进入血液,由红细胞中的__ _携带到我身边。
(3)消化系统也来帮忙,食物消化后,大部分的小分子营养物质都在__ _这个器官被吸收进入血液。当然,若不是循环系统的动力器官——心脏始终努力工作,我可什么都得不到。
(4)呼吸作用过程中,我产生了二氧化碳、[④]尿素等其他代谢废物。二氧化碳靠呼吸系统帮我排出,但[④]这些东西让我很担心,留下来我可受不了!还好有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__ __帮了我大忙,将这些废物以__ __的形式排出体外。
18.(5分)考场上,同学们信心百倍,听到开考铃声响起,立即奋笔疾书。据图回答:
(1)试卷上的文字反射的光线进入眼球后首先在[③]__ __上形成物像,物像刺激了[③]上面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最后在大脑皮层的__ __(选填“听觉中枢”或“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2)你能够听到开考的铃声,是因为声波引起[⑤]__ __产生振动。声波的振动传导到内耳,刺激了[⑥]__ _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最终在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产生了听觉。
(3)听到开考铃声响起,同学们立即奋笔疾书,这属于__ __(选填“条件反射”或“非条件反射”)。
19.(5分)酒驾害己、害人、害社会。请你根据反射弧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对酒驾者可采用酒精测试仪检测醉酒程度。吹气时,受检者的膈肌处于__ __状态。
(2)醉酒者常表现为胡言乱语、反应迟钝、动作不协调等,这是由于酒精麻痹了__ 造成的。
(3)某酒驾者被撞成了“植物人”,生命体征只有心跳、呼吸和血压,你认为他未受损的中枢部位最可能是__ __。
(4)某人的反射弧中有一部位受伤,医生用针刺该伤者的指尖,该人有感觉但不能缩手,则其受伤部位是图中的__ _(填序号)。
(5)“谈虎色变”是与语言文字有关的_ __反射,这是人类所特有的。
20.(5分)如图所示的曲线表示血液依次流经A、B、C血管时,血液中某种物质含量的变化。请用我们学习的有关人体的营养、呼吸和物质运输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若曲线表示氧含量的变化,则A血管中流的是__ __血,C血管中流的是__ __血。
(2)若曲线表示进食后葡萄糖含量的变化,则B血管可能是__ __的毛细血管。
(3)若B血管分布在组织细胞之间,则曲线表示_ __含量的变化,B血管的管壁极薄,仅由__ _细胞构成。
21.(5分)下面是张小华同学设计并完成的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在四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馒头碎屑及2 mL清水或唾液。
试管
物质
温度
时间
碘液
现象
A
馒头碎屑+清水
37 ℃
3分钟
加
?
B
馒头碎屑+唾液
37 ℃
1分钟
加
变蓝
C
馒头碎屑+唾液
37 ℃
2分钟
加
部分变蓝
D
馒头碎屑+唾液
37 ℃
3分钟
加
不变蓝
(1)A试管将会出现的现象是__ _。
(2)A和D试管是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__ __。
(3)B、C、D三支试管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__ __。
(4)根据第(3)小问,你认为吃饭时应该__ __(填字母)。
A.狼吞虎咽 B.细嚼慢咽
(5)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可以把淀粉分解成_ __。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你仔细阅读后作答,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在食物所含的六种营养中,不用消化就可以直接吸收的是(B)
①水 ②无机盐 ③维生素 ④糖类 ⑤蛋白质 ⑥脂肪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⑤
2.在消化道中,消化蛋白质的酶来自下列哪些腺体(B)
①唾液腺 ②胃腺 ③肠腺 ④胰腺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下列细胞中,成熟后无细胞核的是(A)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脂肪细胞 D.神经细胞
4.下列血管中,流动着静脉血的是(B)
①主动脉 ②肺动脉 ③肺静脉 ④上、下腔静脉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5.为了满足身体每天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摄入营养必须合理。下面四位同学设计的午餐食谱,其中最合理的是(C)
A.鸡蛋、面包、火腿肠、烧鸡 B.馒头、面包、火腿肠、虾
C.瘦肉、番茄、米饭、牛奶 D.土豆、馒头、番茄、玉米
6.如图曲线表示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经过消化道的各个器官时被消化的程度,请判断唾液淀粉酶属于哪类物质(D)
A.淀粉 B.脂肪 C.维生素 D.蛋白质
7.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是(A)
A.脑和脊髓 B.脑和脑神经
C.大脑和脊髓 D.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
8.李老师最近经常感到疲劳、头晕、精神不振,经检查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低于正常值,李老师应该多吃一些什么样的食物有助于治疗此病(C)
A.含维生素A丰富的食物 B.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
C.含蛋白质和铁丰富的食物 D.含葡萄糖丰富的食物
9.关于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叙述,错误的是(C)
A.吸气时,胸腔容积扩大 B.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
C.呼气时,膈顶部下降 D.呼气时,肺内气压增大
10.下列属于免疫细胞的是(B)
A.口腔上皮细胞 B.淋巴细胞 C.肝脏细胞 D.神经细胞
11.在下列几种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B)
A.注射卡介苗,能够预防肺结核 B.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预防痢疾
C.消灭患病动物 D.多晒太阳,能够预防佝偻病
12.下列符合血液流动方向的是(D)
A.右心室→右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左心室
B.左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右心房
C.左心室→动脉→静脉→右心房→右心室→静脉
D.右心房→右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左心房
13.如果用下图表示各概念之间的关系,则表中选项与图示关系不相符的是(C)
1
2
3
4
A
系统
器官
组织
细胞
B
纲
科
属
种
C
中枢神经系统
脑
脑神经
神经元
D
泌尿系统
肾脏
肾单位
肾小囊
14.下列实例与免疫类型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D)
A.溶菌酶溶解病菌——特异性免疫 B.预防接种——非特异性免疫
C.皮肤的屏障作用——特异性免疫 D.吞噬细胞吞噬细菌——非特异性免疫
15.学习用药常识,维护身体健康。下列做法正确的是(C)
A.病人或家属可以自行购买带有“OTC”标识的处方药
B.板蓝根冲剂是常用的感冒药,过期一两周还可以服用
C.不论是中药还是西药,在服用前都要关注药品说明书上的各项信息
D.西药毒副作用大,中药没有毒副作用,可以长期服用, 服用抗生素等处方药须遵医嘱
二、非选择题:含综合题、识图填空题、实验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16.(5分)如图是有关于呼吸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2]模拟的结构是__肺__。
(2)图二中,[5]所示的结构为__肺泡__,[6]所示的结构为__毛细血管__。
(3)[5]内的氧气要进入[6]内的红细胞,氧气需要穿过__5__层细胞膜。
(4)进入血液中的氧气,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__组织细胞__。
17.(5分)我是人体内的组织细胞,在我的生命活动过程中,需要获取多种物质,同时也会产生代谢废物。如图是人体各系统之间物质的运输路线,序号表示不同的物质,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我会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出能量为我的各种生命活动提供动力,这个过程称为呼吸作用,是在__线粒体__中进行的。
(2)呼吸作用过程中,需要呼吸系统为我从外界获取氧气,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肺,氧气在这里扩散进入血液,由红细胞中的__血红蛋白__携带到我身边。
(3)消化系统也来帮忙,食物消化后,大部分的小分子营养物质都在__小肠__这个器官被吸收进入血液。当然,若不是循环系统的动力器官——心脏始终努力工作,我可什么都得不到。
(4)呼吸作用过程中,我产生了二氧化碳、[④]尿素等其他代谢废物。二氧化碳靠呼吸系统帮我排出,但[④]这些东西让我很担心,留下来我可受不了!还好有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__肾脏__帮了我大忙,将这些废物以__尿液__的形式排出体外。
18.(5分)考场上,同学们信心百倍,听到开考铃声响起,立即奋笔疾书。据图回答:
(1)试卷上的文字反射的光线进入眼球后首先在[③]__视网膜__上形成物像,物像刺激了[③]上面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最后在大脑皮层的__视觉中枢__(选填“听觉中枢”或“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2)你能够听到开考的铃声,是因为声波引起[⑤]__鼓膜__产生振动。声波的振动传导到内耳,刺激了[⑥]__耳蜗__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最终在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产生了听觉。
(3)听到开考铃声响起,同学们立即奋笔疾书,这属于__条件反射__(选填“条件反射”或“非条件反射”)。
19.(5分)酒驾害己、害人、害社会。请你根据反射弧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对酒驾者可采用酒精测试仪检测醉酒程度。吹气时,受检者的膈肌处于__舒张__状态。
(2)醉酒者常表现为胡言乱语、反应迟钝、动作不协调等,这是由于酒精麻痹了__大脑和小脑__造成的。
(3)某酒驾者被撞成了“植物人”,生命体征只有心跳、呼吸和血压,你认为他未受损的中枢部位最可能是__脑干__。
(4)某人的反射弧中有一部位受伤,医生用针刺该伤者的指尖,该人有感觉但不能缩手,则其受伤部位是图中的__④或⑤__(填序号)。
(5)“谈虎色变”是与语言文字有关的__条件__反射,这是人类所特有的。
20.(5分)如图所示的曲线表示血液依次流经A、B、C血管时,血液中某种物质含量的变化。请用我们学习的有关人体的营养、呼吸和物质运输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若曲线表示氧含量的变化,则A血管中流的是__静脉__血,C血管中流的是__动脉__血。
(2)若曲线表示进食后葡萄糖含量的变化,则B血管可能是__小肠__的毛细血管。
(3)若B血管分布在组织细胞之间,则曲线表示__二氧化碳(或尿素)__含量的变化,B血管的管壁极薄,仅由__一层__细胞构成。
21.(5分)下面是张小华同学设计并完成的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在四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馒头碎屑及2 mL清水或唾液。
试管
物质
温度
时间
碘液
现象
A
馒头碎屑+清水
37 ℃
3分钟
加
?
B
馒头碎屑+唾液
37 ℃
1分钟
加
变蓝
C
馒头碎屑+唾液
37 ℃
2分钟
加
部分变蓝
D
馒头碎屑+唾液
37 ℃
3分钟
加
不变蓝
(1)A试管将会出现的现象是__变蓝__。
(2)A和D试管是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__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__。
(3)B、C、D三支试管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__时间__。
(4)根据第(3)小问,你认为吃饭时应该__B__(填字母)。
A.狼吞虎咽 B.细嚼慢咽
(5)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可以把淀粉分解成__麦芽糖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