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课件(共4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课件(共4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2-24 11:18: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9张PPT)
西游记(吴承恩)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最优秀的神话小说,也是一部群众创作和文人创作相结合的作品。小说以整整七回的“大闹天宫”故事开始,把孙悟空的形象提到全书首要的地位。第八至十二回写如来说法,观音访僧,魏徵斩龙,唐僧出世等故事,交待取经的缘起。从十四回到全书结束,写孙悟空被迫皈依佛教,保护唐僧取经,在八戒、沙僧协助下,一路斩妖除魔,到西天成了“正果”。
作家简介
吴承恩(1501年-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汉族,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是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作者。
内容摘要
写作时代为明朝中期,当时社会经济虽繁荣,但政治日渐败坏,百姓生活困苦.作者对此不合理的现象,透过故事提出批评.
共一百回,六十余万言.分回标目,每一回目以整齐对偶展现.故事叙述唐三奘与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白龙马,经过八十一次磨难,到西天取经的过程.
内容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一到七回)介绍孙悟空的神通广大.第二部分(八到十二回)叙三藏取经的缘由.第三部分(十三到一百回)全书故事的主体,悟空等降伏妖魔,到达西天取回真经.
《西游记》
经典情节
主要事件:
1、孙悟空大闹天宫;2、三打白骨精;3、车迟国斗法;
4、女儿国遇难;
5、真假美猴王;
6、智取红孩儿;
7、三调(借)芭蕉扇等
《西游记》
比比说故事
《西游记》
人物形象分析
主要人物
唐僧︰小说里的唐僧是虚构的人物,与历史上的真实人物玄奘法师是有区别的。小说里的唐僧,俗姓陈,小名江流,法号玄奘,号三藏,原为佛祖第二弟子金蝉子投胎。他是遗腹子,由于父母凄惨、离奇的经历,自幼在寺庙中出家、长大,在生化寺出家,最终迁移到京城的著名寺院中落户、修行。唐僧勤敏好学,悟性极高,在寺庙僧人中脱颖而出。最终被唐朝皇上选定,前往西天取经。在取经的路上,唐僧先后收服了三个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僧。
主要人物
孙悟空︰又名美猴王、齐天大圣、孙行者。系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灵石孕育迸裂见风而成之石猴。在花果山占山为王三五百载。后历经八九载,跋山涉水,在西牛贺洲灵台方寸山拜须菩提祖师为师,习得七十二变化之本领。此后,孙悟空大闹天宫,自封为齐天大圣,被如来佛祖压制于五行山下,无法行动。
五百年后唐僧西天取经,路过五行山,揭去符咒,才救下孙悟空。孙悟空感激涕零,经观世音菩萨点拨,拜唐僧为师,同往西天取经。取经路上,孙悟空降妖除怪,屡建奇功,然而两次三番被师傅唐僧误解、驱逐。终于师徒四人到达西天雷音寺,取得真经。孙悟空修得正果,加封斗战胜佛。孙悟空生性聪明、活泼,勇敢、忠诚,疾恶如仇,在中国文化中已经成为机智与勇敢的化身,所以孙悟空很容易就会成为中国小男孩崇拜的偶像。
猪八戒︰又名猪刚鬣、猪悟能。原为天宫中的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罚下人间,但错投了猪胎,长成了猪脸人身的形状。在高老庄抢占民女,后被孙悟空降伏。修得正果的封号为净坛使者。猪八戒的兵器是九齿钉钯。猪八戒只会三十六种变化,猪八戒这个形象是吴承恩塑造很成功的形象,它虽好吃懒惰,却是孙悟空的左膀右臂,虽然自私却讨人喜欢。
沙和尚︰又名沙悟净、沙僧。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因在蟠桃会上打碎了琉璃盏,惹怒王母娘娘,被贬入人间,在流沙河畔当妖怪(塘虱精),后被唐僧师徒收服,负责挑担。使用的兵器是降妖宝杖。书中又将沙和尚称为“沙僧”。修成正果被封为金身罗汉。
我的最爱
人物形象大家谈
三藏答曰:“我弟子曾在化生寺对佛设下洪誓大愿,不由我不尽此心。这一去,定要到西天,见佛求经,使我们法轮回转。”
三藏勒马道:“悟空,切莫伤人,只吓退他便罢。”
纷纷落泪,魂飞魄散,坐不稳雕鞍,翻跟斗跌下白马。
三藏道:“你这猴头,当时倒也有些眼力,今日如何乱道!这女菩萨有此善心,将这饭要斋我等,你怎么说他是个妖精?”
唐僧
心地善良,信仰坚定,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是非不分,盲目慈悲,固执迂腐,懦弱无能。
精神境界崇高,实干能力不足
常言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行者认得他是妖精,更不理论,举棒照头便打。
“师父,此时我已成佛,与你一般,莫成还戴金箍儿,你还念甚么《紧箍咒》儿掯勒我?趁早儿念个松箍儿咒,脱下来,打得粉碎,切莫叫那甚么菩萨再去捉弄他人。”
孙悟空
乐观大胆、敢于战斗的叛逆性格,与神的变幻不测、猴的急躁敏捷十分和谐地融为一体。
理想英雄:敢于斗争、有勇有谋、无私无畏、积极乐观
凡人弱点:心高气傲、争强好胜,容易冲动,爱作弄人
“上复丈母、大姨、二姨并姨夫、姑舅诸亲:我今日去做和尚了,不及面辞,休怪。丈人啊,你还好生看待我浑家,只怕我们取不成经时,好来还俗,照旧与你做女婿过活。”
“师父,他要和你分行李哩。跟着你做了这几年和尚,不成空着手回去?你把那包袱里的甚么旧褊衫,破帽子,分两件与他罢。”
“我拿了攒在这里,零零碎碎有五钱银子,因不好收拾,前者到城中,央了个银匠煎在一处,他又没天理,偷了我几分,只得四钱六分一块儿,你拿了去罢。”
猪八戒气不忿,在旁儿唆嘴道:“师父,说起这个女子,他是此间农妇,因为送饭下田,路遇我等,却怎么栽他是个妖怪?哥哥的棍重,走将来试手打他一下,不期就打杀了;怕你念甚么《紧箍儿咒》,故意的使个障眼法儿,变做这等样东西,演幌你眼,使不念咒哩。”
猪八戒
本性憨厚纯朴,呆得可爱;能吃苦,关键时刻能发挥重大作用。
好吃懒做,迷恋女色,使乖弄巧,搬弄是非,贪图安逸,好占便宜。
勇敢中带着怯懦,憨厚中带着奸滑。
和孙悟空、猪八戒这一猴一猪比较起来,第三位徒弟沙和尚显得故事较少,生气不足,那么在整个故事上如果没有了沙和尚行不行?
不行,因为当孙行者和八戒闹矛盾的时候,须由他出来劝说调解,两位师兄外出时,就由
他陪伴师傅,如果没有了他,唐
僧就危险了,经也取不成了。
所以沙和尚是不能缺少的一
位人物。
沙僧闻言,打了一个失惊,浑身麻木道:“师兄,你都说的是那里话。……今日到此,一旦俱休,说出这等各寻头路的话来,可不违了菩萨的善果,坏了自己的德行,惹人耻笑,说我们有始无终也!”
沙和尚
道德的典范,是粘合剂,调和剂
恩怨分明,坚持原则;
忍辱负重,顾全大局
不善言辞
缺乏个性
用一句话来表达我们从这些人物身上所领悟的道理!
感悟人生
孙悟空—战胜自我,改变世界
感悟人生

僧—认准目标,坚持到底
猪八戒—快乐生活,幽默人生
沙和尚—谦逊为人,踏实做事
《西游记》的主题
讽刺批判社会现实的黑暗,歌颂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不为强权,乐观顽强的精神,同时也告诉人们必须经历艰难才能最终获得成功。
感悟人生
—团结协作,共同进步


开心一刻
如果你有一次旅游计划,你会
选择师徒中哪个人物做你的
玩伴呢?说说理由。
假如孙悟空头上没有了金箍,会怎么样?
放飞想象
小说中环境
海外仙山、天上凌霄宝殿、水中龙王宫、地下阎罗城、花果山、番桃园
光怪陆离
瑰丽神奇
作为神话小说,《西游记》一书能否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呢?对我们有没有什么启示?
《西游记》的主题
讽刺批判社会现实的黑暗,歌颂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不为强权,乐观顽强的精神,同时也告诉人们必须经历艰难才能最终获得成功。
比较一下,你更喜欢看《西游记》的小说原著还是改编的电视剧?它们有什么不同?
任何一种对经典名著的改编,都是经典名著在新的时代的再创造。换句话讲,经典名著永远是可以被后人开发利用的文化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库。
与时俱进的同时不忘传统
只有认真研读原著,才能真正做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居高临下的看待问题
《西游记》的内涵非常的丰富,一节课的解读只能是一个引子,大量的工作,更深层次的思考还需要我们同学在课后去完成。让我们在《敢问路在何方》这首歌曲中结束我们的愉快之旅,让我们把更多的感悟留在课后,留在每一次的名著解读中。
小结:
唐僧师徒克服八十一难,终成正果。在我们生命的日子里,其实也是一样,有晴天,也会有阴天、雨天、雪天,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有平川坦途,也有无舟之渡,无桥之岸,那么,同学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如何应对这些“磨难”呢?
生活链接:
四个人走到这里,前边一片密林,又没有路了。
“悟空,我饿了,找些吃的来。”唐僧往石头上大模大样一坐,说道。
“我正忙着,你不会自己去找?……又不是没有腿。”孙悟空拄着棒子说。
“你忙?忙什么?”
“你不觉得这晚霞很美吗?”孙悟空说,眼睛还望着天边,“我只有看看这个,才能每天坚持向西走下去啊。”
“你可以一边看一边找啊,只要不撞到大树上就行。”
“我看晚霞的时候不做任何事!”
“孙悟空你不能这样,不能这样欺负秃头,你把他饿死了,我们就找不到西天,找不到西天,我们身上的诅咒永远也解除不了。”猪八戒说。
“呸!什么时候轮到你这个猪头说话了!”
“你说什么?你说谁是猪?!”
“不是猪,是猪头!哼哼哼”孙悟空咬着牙冷笑。
“你敢再说一遍!”猪八戒举着钉耙就要往上冲。
“吵什么吵什么!老子要困觉了!要打滚远些打!”沙和尚大吼。
三个恶棍怒目而视。
“打吧打吧,打死一个少一个。”唐僧站起身来,“你们是大爷,我去给你们找吃的,还不行吗?最好让妖怪吃了我,那时你们就哭吧。”
“快去吧,那儿有女妖精正等着你呢”孙悟空叫道。
“哼哼哼哼”三个怪物都冷笑。
“别以为我离了你们就不行!”唐僧回头冲他们挥挥拳头,拍拍身上的尘土,又整整长袍,开始向林中走去。刚迈一步,“嘶啦”长衫就挂破了。
“哈哈哈哈……”三个家伙笑成一团,也忘了打架。
—《悟空传》
我要这天,
再也遮不住我的眼;
我要这地,
再也埋不了我的心;
我要这众生,
都明白我意;
我要这诸佛,
都烟消云散。
——《悟空传》
在这四个人当中,我们或赞赏孙悟空的英勇,或喜欢猪八戒的活泼,或敬佩沙和尚的踏实,但更多时候却讨厌唐僧的迂腐、懦弱,经常流眼泪,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样评价唐僧呢?
唐僧是不是一个
英雄?
小小辩论场
勇者开路,能者显才,智者献策,而将将之才必定是那些对终结目标抱有坚定信念的贤人志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