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达标检测卷(含详细解答)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达标检测卷(含详细解答)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12-23 15:51: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达标检测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在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的生长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的自然资源有(

①土地 ②化肥 ③水 ④水能 ⑤阳光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⑤
2.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总量越来越少,甚至有可能枯竭的自然资源是(

A.气候资源
B.矿产资源
C.生物资源
D.土地资源
3.有人说中国是一个矿产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其主要依据是(

A.矿产种类少
B.矿产总量少
C.矿产分布过分集中
D.人均矿产资源少
4.读2010年中国和世界能源消费结构比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消费在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比重最大
B.煤炭消费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比重最大
C.中国能源消费结构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更为严重
D.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科学合理,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5.随着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悄悄地发生了变化。在城市,政府越来越注重开辟绿道,发展公交,越来越多上班族、学生选择骑自行车或坐公交车上班、上学。这种行为倡导了一种(

A.时尚生活方式
B.低调生活方式
C.低碳生活方式
D.流行生活方式
6.如图漫画反映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土地荒漠化
B.草场退化
C.全球变暖
D.水土流失
读我国某地区地形类型比例表以及土地利用现状图,回答7~8题。
7.该地区土地现利用比重最高的是(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其他
8.该地区耕地比重过高,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A.土地沙漠化
B.酸雨
C.全球气候变暖
D.水土流失
读我国四种农业生产地区图,回答9~10题。
9.图中数字所示的耕地利用类型是(

A.①水田 ②旱地 ③林地 ④荒漠
B.①旱地 ②草地 ③林地 ④水田
C.①水田 ②旱地 ③林地 ④草地
D.①旱地 ②水田 ③草地 ④沙漠
10.图中①②区域的分界线大致是(

A.一月份0℃等温线
B.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D.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第9~10题图    
 第11~13题图
读我国南方和北方水资源和耕地资源的比较图,回答11~13题。
11.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水资源和耕地资源的分布特点是(

A.南方地区水多地多
B.北方地区水多地多
C.南方地区水多地少
D.北方地区地少水少
12.我国南、北方地区水资源分布不均主要是因为(

A.南方降水较多,北方降水较少
       
B.南方降水较少,北方降水较多
C.南方地区河湖多,北方地区河湖少
       
D.南方人口稀少工农业用水少,北方人口稠密工农业用水多
13.解决水土资源匹配不合理可行的方案有(

①修建水库 ②跨流域调水 ③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 ④加大废水处理力度,减少水污染
⑤加大对地下水的开采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读南水北调工程中线路线图,回答14~16题。
14.如图阴影部分中,A省区的名称、B省区的简称分别是(

A.河南省、豫
B.河北省、晋
C.湖北省、冀
D.河南省、冀
15.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能够缓解下列哪个用水紧张区域(

A.云贵高原
B.华北平原
C.东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16.为保护水资源,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做到的是(

A.开采地下水
B.人工降雨
C.治理水污染
D.节约用水
读漫画《流水作业》,回答17~18题。
17.下列用水方式中,符合节约用水原则的是(

A.经常用水解冻食物
   
B.用大水漫灌方式灌溉小麦
C.大量使用清洁剂洗碗
  
D.洗菜的水用于浇花
18.图中反映的是(

A.农业节水
B.家庭节水
C.工业节水
D.学校节水
19.中国著名的四大海产是(

A.大黄鱼、对虾、小黄鱼、乌贼
B.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
C.海带、紫菜、扇贝、带鱼
  
D.牡蛎、鲍鱼、带鱼、乌贼
20.中国海盐总产量的85%集中在(

A.淮河以南盐区
B.长江以北盐区
C.淮河以北盐区
D.长江以南盐区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读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我国土地资源中可利用土地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
,其中
所占的比重最大,有利于发展
业;而耕地仅占
,所占比重相对偏小。(4分)
(2)林地主要分布在


部山区。(3分)
(3)由于我国
,使得我国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


尤为重要。为此,我国把“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5分)
第21题图 
 
第22题图
22.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图和漫画《种地》,完成下列各题。(15分)
(1)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土地资源划分为
用地和
用地两类。
(2)土地利用类型:表示
,表示
,表示
,表示
。(6分)
(3)我国旱地和水田的分界线大致与我国的秦岭—
河线相吻合,该线与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比较接近。(2分)
(4)根据下列四位同学的介绍,判断所属的土地利用类型。(4分)
甲:我的家在上海市,这里高楼林立,到处是学校、商店、住宅。( 
 )
乙:我的家在华北平原,这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我国的商品粮基地。( 
 )
丙:我的家在西南的横断山区,这里地形崎岖,森林茂密。( 
 )
丁:我的家在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这里地形平坦,草场广阔,牛羊遍地。( 
 )
(5)漫画《种地》反映的问题是
,该问题最有可能发生在上题中
同学的家乡。(3分)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北京年降水量的变化(1951~2010年)。  材料二 南、北方地区水资源比较。
北京年降水量的变化(1951~2010年)
南、北方地区水资源比较
材料三 北京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于300立方米,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8,也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1000立方米的缺水警戒线。水资源紧缺已经成为困扰北京的突出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北京降水量
的特点。(2分)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水资源
的特点。北京位于南、
地区中的北方地区,气候类型为
。(3分)
(3)材料三反映了北京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
(填“低于”或“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试分析原因:
。(4分)
(4)北京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的特点对农业发展有哪些影响?(3分)
(5)对解决北京地区水资源紧缺不具有长远意义的是(  )(2分)
A.打深水井,大量开采地下水资源
B.多修建一些水库,提高水库蓄水量
C.跨流域调水
D.节约用水,减少水浪费和水污染
24.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 “海水西调,引渤入新”设想曾经在全国引起了广泛热议。此设想是通过大量海水填充沙漠中的干盐湖、咸水湖和封闭的构造盆地,形成人造的海水河、湖,从而镇压沙漠。同时,大量海水依靠西北丰富的太阳能自然蒸发,作为湿润北方气候的水汽供应源增加降雨,从而达到治理我国沙漠、沙尘暴,彻底改变华北、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恶劣的目的。
材料二 “海水西调”构想路线图。
(1)“海水西调”工程中的“海”指的是
,西调到
(省级行政区)。(2分)
(2)图中调水线路依次经过我国

和塔里木盆地等主要地形区。(2分)
(3)图中A→B→C的降水变化规律是
,由此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为
。(4分)
(4)该工程建设可能对沿线地区自然环境产生哪些不利影响?(1分)
25.“水是生命之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我国水资源分布示意图           南水北调线路示意图
(1)北京、台北两城市,处于丰水带的是
。(2分)
(2)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特点是
。(2分)
(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湖北丹江口水库取水,经过河南省、
(省级行政区域名称)到达
。(2分)
(4)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5)生活中我们应当怎样节约和保护水资源?(至少列举两条)(2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在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的生长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的自然资源有(
D

①土地 ②化肥 ③水 ④水能 ⑤阳光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⑤
2.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总量越来越少,甚至有可能枯竭的自然资源是(
B

A.气候资源
B.矿产资源
C.生物资源
D.土地资源
3.有人说中国是一个矿产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其主要依据是(
D

A.矿产种类少
B.矿产总量少
C.矿产分布过分集中
D.人均矿产资源少
4.读2010年中国和世界能源消费结构比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石油消费在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比重最大
B.煤炭消费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比重最大
C.中国能源消费结构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更为严重
D.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科学合理,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解析】由中国能源结构图可看出,所有能源中煤炭比重最大,由世界能源结构图可看出石油比重最大,煤炭对环境的污染远大于石油。
5.随着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悄悄地发生了变化。在城市,政府越来越注重开辟绿道,发展公交,越来越多上班族、学生选择骑自行车或坐公交车上班、上学。这种行为倡导了一种(
C

A.时尚生活方式
B.低调生活方式
C.低碳生活方式
D.流行生活方式
6.如图漫画反映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

A.土地荒漠化
B.草场退化
C.全球变暖
D.水土流失
读我国某地区地形类型比例表以及土地利用现状图,回答7~8题。
7.该地区土地现利用比重最高的是(
A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其他
8.该地区耕地比重过高,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D

A.土地沙漠化
B.酸雨
C.全球气候变暖
D.水土流失
读我国四种农业生产地区图,回答9~10题。
9.图中数字所示的耕地利用类型是(
C

A.①水田 ②旱地 ③林地 ④荒漠
B.①旱地 ②草地 ③林地 ④水田
C.①水田 ②旱地 ③林地 ④草地
D.①旱地 ②水田 ③草地 ④沙漠
【解析】根据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状况看,图中①是以水田为主的耕地,②是以旱地为主的耕地,③是林地,④是草地。
10.图中①②区域的分界线大致是(
A

A.一月份0℃等温线
B.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D.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解析】图中①②两种耕地类型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线,大致与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重合,是1月份0℃等温线。
第9~10题图    
 第11~13题图
读我国南方和北方水资源和耕地资源的比较图,回答11~13题。
11.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水资源和耕地资源的分布特点是(
C

A.南方地区水多地多
B.北方地区水多地多
C.南方地区水多地少
D.北方地区地少水少
12.我国南、北方地区水资源分布不均主要是因为(
A

A.南方降水较多,北方降水较少
       
B.南方降水较少,北方降水较多
C.南方地区河湖多,北方地区河湖少
       
D.南方人口稀少工农业用水少,北方人口稠密工农业用水多
13.解决水土资源匹配不合理可行的方案有(
A

①修建水库 ②跨流域调水 ③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 ④加大废水处理力度,减少水污染
⑤加大对地下水的开采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读南水北调工程中线路线图,回答14~16题。
14.如图阴影部分中,A省区的名称、B省区的简称分别是(
D

A.河南省、豫
B.河北省、晋
C.湖北省、冀
D.河南省、冀
15.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能够缓解下列哪个用水紧张区域(
B

A.云贵高原
B.华北平原
C.东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16.为保护水资源,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做到的是(
D

A.开采地下水
B.人工降雨
C.治理水污染
D.节约用水
读漫画《流水作业》,回答17~18题。
17.下列用水方式中,符合节约用水原则的是(
D

A.经常用水解冻食物
   
B.用大水漫灌方式灌溉小麦
C.大量使用清洁剂洗碗
  
D.洗菜的水用于浇花
18.图中反映的是(
B

A.农业节水
B.家庭节水
C.工业节水
D.学校节水
19.中国著名的四大海产是(
B

A.大黄鱼、对虾、小黄鱼、乌贼
B.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
C.海带、紫菜、扇贝、带鱼
  
D.牡蛎、鲍鱼、带鱼、乌贼
20.中国海盐总产量的85%集中在(
C

A.淮河以南盐区
B.长江以北盐区
C.淮河以北盐区
D.长江以南盐区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读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我国土地资源中可利用土地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
84.28%
,其中
草地(或可利用草地)
所占的比重最大,有利于发展
畜牧
业;而耕地仅占
12.68%
,所占比重相对偏小。(4分)
(2)林地主要分布在
东北

西南

东南
部山区。(3分)
(3)由于我国
人口众多
,使得我国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合理用地

节约用地

保护耕地
尤为重要。为此,我国把“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5分)
第21题图 
 
第22题图
22.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图和漫画《种地》,完成下列各题。(15分)
(1)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土地资源划分为
农业
用地和
非农业用地两类。
(2)土地利用类型:表示
水田
,表示
旱地
,表示
林地
,表示草地
。(6分)
(3)我国旱地和水田的分界线大致与我国的秦岭—

河线相吻合,该线与
8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比较接近。(2分)
(4)根据下列四位同学的介绍,判断所属的土地利用类型。(4分)
甲:我的家在上海市,这里高楼林立,到处是学校、商店、住宅。( 建设用地 )
乙:我的家在华北平原,这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我国的商品粮基地。( 耕地 )
丙:我的家在西南的横断山区,这里地形崎岖,森林茂密。( 林地 )
丁:我的家在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这里地形平坦,草场广阔,牛羊遍地。( 草地 )
(5)漫画《种地》反映的问题是
人口增长,建设用地挤占耕地(答案合理即可)
,该问题最有可能发生在上题中

同学的家乡。(3分)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北京年降水量的变化(1951~2010年)。  材料二 南、北方地区水资源比较。
北京年降水量的变化(1951~2010年)
南、北方地区水资源比较
材料三 北京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于300立方米,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8,也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1000立方米的缺水警戒线。水资源紧缺已经成为困扰北京的突出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北京降水量
年际变化大
的特点。(2分)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水资源
地区分布不均匀
的特点。北京位于南、
北方
地区中的北方地区,气候类型为
温带季风气候
。(3分)
(3)材料三反映了北京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
低于
(填“低于”或“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试分析原因:
降水较少,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工农业用水量大,水浪费、水污染严重
。(4分)
(4)北京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的特点对农业发展有哪些影响?(3分)
耕地以旱地为主;常受旱灾威胁,农业生产不稳定。
(5)对解决北京地区水资源紧缺不具有长远意义的是( A )(2分)
A.打深水井,大量开采地下水资源
B.多修建一些水库,提高水库蓄水量
C.跨流域调水
D.节约用水,减少水浪费和水污染
24.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 “海水西调,引渤入新”设想曾经在全国引起了广泛热议。此设想是通过大量海水填充沙漠中的干盐湖、咸水湖和封闭的构造盆地,形成人造的海水河、湖,从而镇压沙漠。同时,大量海水依靠西北丰富的太阳能自然蒸发,作为湿润北方气候的水汽供应源增加降雨,从而达到治理我国沙漠、沙尘暴,彻底改变华北、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恶劣的目的。
材料二 “海水西调”构想路线图。
(1)“海水西调”工程中的“海”指的是
渤海
,西调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省级行政区)。(2分)
(2)图中调水线路依次经过我国
华北平原

内蒙古高原
和塔里木盆地等主要地形区。(2分)
(3)图中A→B→C的降水变化规律是
逐渐减少
,由此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为
耕地→草地→沙漠
。(4分)
(4)该工程建设可能对沿线地区自然环境产生哪些不利影响?(1分)
生态环境破坏;土壤盐碱化等。
25.“水是生命之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我国水资源分布示意图           南水北调线路示意图
(1)北京、台北两城市,处于丰水带的是
台北
。(2分)
(2)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特点是
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2分)
(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湖北丹江口水库取水,经过河南省、
河北省
(省级行政区域名称)到达
北京市、天津市
。(2分)
(4)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耕地多,人口稠密,工业发达,需水量大,而水资源少。
(5)生活中我们应当怎样节约和保护水资源?(至少列举两条)(2分)
用淘米水浇花、及时关闭水龙头或装节水龙头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