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12月强化训练三地理
下图为印度尼西亚班达群岛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班达海水质清澈,平均水深3064米,是深潜爱好者的乐园。据此完成1-2小题。
1.深潜的爱好者多选择每年10~11月进行深潜,其主要原因是该时段( )
A.水温较高 B.水深较浅 C.风浪较小 D.珊瑚较多
2.甲岛是图示区域主要的农耕区,其原因最可能是甲岛( )
A.地形更平坦 B.降水更丰富 C.热量更充足 D.土壤更肥沃
2019年5月,由我国某公司负责施工的肯尼亚拉姆港(位置见图)1号泊位(土质以珊瑚质石灰岩混钻土为主)完成钢轨安装,标志着1号泊位主码头已完成所有码头面附属设施施工。据悉,拉姆港1至3号泊位码头工程是非洲“拉姆港一南苏丹一埃塞俄比亚交通走廊”项目(简称“北部走廊”)的起点,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此完成3-5题。
3.拉姆港1号泊位完成钢轨安装时,野生食草类大型动物数量最多的是图中的(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4.形成1号泊位处土质的主要作用为( )
A.外力作用 B.变质作用 C.重熔再生作用 D.冷却凝固作用
5.拉姆港1号泊位码头的修建将直接有利于( )
A.实现南苏丹货物通过印度洋外运 B.增加埃塞俄比亚货物运输通道
C.增加拉姆港附近居民的就业机会 D.减轻当地的环境和生态问题
下图示意某国家部分经济活动分布。该国人口2400多万,人口自然增长率约2.4%,矿产品、可可和木材为其三大经济支柱。据此完成6-7题。
6.该国( )
A.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B.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
C.地势南部高,北部低 D.人口增长属于原始型
7.关于该国经济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部地区主要发展乳畜业 B.南部沿海有世界著名渔场
C.木材产自常绿硬叶林区 D.主要出口初级农矿产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北极航道越来越受到重视。东北航道的维利基茨基海峡位于俄罗斯北部,通航时间一般从8月初到10月中旬。据此回答8-10题。
8.影响维利基茨基海峡通航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是( )
A.海冰 B.盐度 C.风向 D.洋流
9.白令海峡位于维利基茨基海峡的( )
A.东南方向 B.西北方向C.东北方向 D.西南方向
10.与西北航道相比,目前我国大多数穿极国际贸易海运以东北航道为主,其原因是该航道沿线( )
①航运需求量大 ②自然条件影响小③基础设施相对完善 ④油气资源丰富
⑤地缘政治因素干扰小 ⑥煤铁资源丰富
A.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⑥ C.①②⑤⑥ D.①③④⑤
(2020届天津高考模拟)欧洲地区是内外力作用体现非常强烈的地区之一,如冰岛、阿尔卑斯山的形成是内力作用的重要体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峡湾,北欧、中欧的冰碛残丘,阿尔卑斯山上的“U”型谷和角峰等都是第四纪冰期冰川作用的产物。下图是欧洲第四纪冰期冰川分布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与第四纪冰期时的海岸线相比,欧洲现代海岸线( )
A.向陆地推进,更加曲折 B.向海洋推进,更加曲折
C.向陆地推进,更加平直 D.向海洋推进,更加平直
12.阿尔卑斯山上角峰的形成过程是( )
A.板块碰撞——褶皱隆起——冰川堆积
B.板块碰撞——褶皱隆起——冰川侵蚀
C.板块张裂——断裂上升——冰川堆积
D.板块张裂——断裂上升——冰川侵蚀
(2019·古丈县第一中学高二期末)“世界蛋白石(猫眼石)之都”库伯佩地始建于1915年,从地表看非常荒凉,实际上这个小镇有3500名居民,其中的大多数生活在地下的洞穴。小镇的水特别珍贵,要靠一根水管从几十千米以外引水,引来的水经脱盐处理后才能使用。下图示意库伯佩地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1915年,库伯佩地吸引人口聚集的主要原因是( )
A.开荒种地 B.草原辽阔 C.修建铁路 D.开发矿产
14.库伯佩地的气候特征是( )
A.降水稀少,气温年较差大 B.终年温和湿润
C.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D.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
15.推测当地饮用水源来自于( )
A.南部海洋 B.东部河流 C.内陆地下水 D.冰川融水
(2019·怀仁市第一中学校云东校区高二期末)每年秋季,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下称加州)易出现山林火灾。下图为2018年11月加州山火分布示意图,此次山火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圣安娜风”特指秋冬季节从大盆地向西南扫过加州的一种风,对所经过的山林火灾影响极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形成“圣安娜风”的气压或风带是( )
A.陆地冷高压 B.副热带高压 C.盛行西风 D.极地东风
17.到达加利福尼亚州着火点的“圣安娜风”的性质是( )
A.低温干燥 B.高温干燥
C.低温湿润 D.高温湿润
18.秋季,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林区多火灾的主要原因是( )
①多雷电天气 ②多受焚风效应影响 ③多枯枝落叶 ④多家庭燃木取暖
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020·重庆高二期末)猕猴桃原产于我国,新西兰引入栽培,将改良后的品种称“奇异果”。奇异果生长怕旱、怕风,宜栽植于湿润、疏松、深厚的土壤。新西兰的奇异果种植高度集中分布在北岛普伦蒂湾沿岸地区,鲜果主要出口到欧洲、日本等地。读“新西兰北岛图”。完成下列各题。
19.下列不利于新西兰普伦蒂湾沿岸栽植奇异果的条件是( )
A.中纬地区,夏季高温多雨
B.沿岸有暖流流经,气候湿润
C.西风受地形阻挡,风较小
D.河流泥沙淤积,土层疏松、深厚
20.中国和新西兰生产的奇异果,出口到日本市场的最大差异是( )
A.上市时间 B.营养价值
C.品质 D.价格
读山东半岛轮廓图,回答下列问题。
21.近年来M地向陆地不断退缩的主要原因是
A.海岸侵蚀逐年加强 B.海面不断上升
C.地壳逐年下沉 D.黄河中游水土保持不断完善
22.烟台、威海一直被胶东民间称为“雪窝”,“雪窝”源于
A.冬季风势力强劲 B.西北风携渤海海面暖湿空气遇地形抬升
C.冬季暖锋活动异常 D.冬季气旋活动频繁
23.目前,山东半岛已发展成为我国第四大创汇农产品基地,其突出的优势条件不包括
A.海陆交通便利 B.距日、韩国较近,经济覆地广阔
C.土壤肥沃,农产品质量高 D.土地资源及劳动力资源丰富
铁板洲中部河流断面(除洲体横截面以外的水域部分)冲淤变化情况主要体现为洲体左右.缘反复冲淤和洲顶淤积抬高。1959-1998年期间,洲体左右缘发生淤积,河流断面面积减小约20% ;1998- -2001 年期间,洲体左缘冲刷右缘淤积,河流断面面积增加9.8% ;2001- -2013年期间,洲体左缘淤积右缘冲刷,河流断面面积减小0.4%。下图示意铁板洲位置,下表为铁板洲左右汊分流分沙比与时间、流量关系表。据此完成4~5题。
24.由表可推断出
①左汊为主汊
②右汊为支汊
③左汊不断冲刷
④右汊不断淤积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5.2001--2013年期间,断面面积减少反映了
A.洲体左缘冲刷幅度大于右缘淤积
B.洲体左缘淤积幅度大于右缘冲刷
C.洲体左缘冲刷幅度小于右缘淤积
D.铁板洲顶有大幅冲刷降低的现象
蔬菜起垄栽培技术,是在田地上起垄,垄面种植蔬菜的一种栽培技术(图a);旱作蔬菜全膜
双垄三沟集雨沟播技术,是采用地膜全地面覆盖,集覆盖抑蒸、膜面集雨、垄沟种植蔬菜为一体的栽培技术(图b)。据此完成6~8题。
26.蔬菜起垄栽培技术能有效提高
A.土壤温度 B.土壤墒情 C.土壤肥力 D.土壤紧实度
27.最适宜推广旱作蔬菜全膜双垄三沟集雨沟播技术的地区是
A.广东 B.云南 C.陕西 D.湖北
28.影响上述两种蔬菜栽培技术地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光照 B.热量 C.水分 D.土壤
在冰川覆盖的地区,冰川表面较稳定而下沉的冷却气流沿冰面向冰川前方运动,迫使冰缘地区较暖的空气上升而产生对流交换,形成由冰川表面向冰缘地带吹送的风,称作冰川风。在四姑娘山幺妹峰(6250m)北侧和珠穆朗玛峰北侧的河谷地区均存在冰川风现象。尤其在珠穆朗玛峰北侧海拔5300~7000米的地区,昼夜盛行冰川风,风力强劲,阵风达到7~8级。据此完成17~19题。
29.与冰川风形成原理相似的是
A.我国的冬季风 B.盛行西风 C.东北信风 D.太行山东坡的干热风
30.与珠穆朗玛峰相比,幺妹峰冰川风仅表现为增强和延长山风,减弱并缩短谷风,且不会全天出现,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幺妹峰
A.山体海拔相对低 B.冰川覆盖面积相对小 C.冰雪厚度大 D.山体雪线低
31.推断珠穆朗玛峰冰川风风力最强的时段可能为当地时间
A.6时~ 10时 B.0时~4时 C.19时~23时 D.12时~16时
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主要原因是地下水位超过了临界水位和强烈的自然蒸发作用,使得含有盐分的地下水沿土壤毛细管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盐分滞留在土壤表层。随着地上生物量的增加(绿色覆盖的密度增加),土壤表层的可溶性盐分逐渐减小。下图为甘肃秦王川地区不同绿色覆盖下土壤盐分垂直分布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32.4—7月间,该地表层土壤盐分的变化主要是由于
A.地上生物量增加,根系吸收盐分多
B.地上生物量增加,抑制水盐上升
C.大气降水增多,淋溶作用强
D.灌溉用水量增加,地下水位上升
33.若该地单一种植春小麦,春小麦收获后(7月底),导致该地土地表层盐分变化的主要气候原因是
A.光照强 B.温差大 C.天气炎热 D.多大风天气
可鲁克湖和托素湖位于青海省德令哈地区,被称为“情人湖”,它们一大一小,靠一条小小的河流紧紧相连(图7)。这两个湖泊虽然相距很近,有着相同的生态环境和变迁历史(图8),但湖水性质却迥然不同。据此完成12~13题。
34.关于图示地区河流、湖泊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A.巴音河自西北向东南流 B.可鲁克湖为咸水湖,托素湖为淡水湖
C.地壳运动使湖床抬升,湖泊变浅 D.两湖泊夏季水位较高
35.可鲁克湖的湖水性质未来发生变化,引起这种变化的自然原因可能有
①全球气候变暖,高山冰雪融水量增加,入湖水量增加
②全球气候变暖,湖面蒸发增强,湖泊水位下降
③两湖间地壳抬升,可鲁克湖湖水无法流出,盐分积累
④流域内降水增加,入湖水量增加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6.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阿土勒尔村是一个“悬崖村”(如下图所示),84户约500人居住在东西长约一千米,南北宽数百米,海拔1400-1600米的大峡谷顶部倾斜的台地上。村民外出需要攀爬落差800米的悬崖。“悬崖村”历史可追溯到200年前,这里有高山峡谷、溶洞温泉、原始森林。村民生活安逸和富庶,曾是“世外桃源”随着时代的发展,“悬崖村”沦为贫困地区。2016年,政府投资把原来破旧的藤梯变成了钢梯,让“悬崖村”成为旅游的热点。2019年,来爬钢梯的游客约10万人,村民收入大幅提升,成功脱贫 (1)解释随着时代的发展,“悬崖村”贫困的原因。(8分)
(2)分析“悬崖村”能够脱贫的有利条件。(6分)
37.(2020·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校高三开学考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鸭嘴兽是最原始的哺乳动物之一,种类少,分布范围很广,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东部地区和塔斯马尼亚州,在活动区出现频率较高。鸭嘴兽栖息在河流、湖泊中,平时喜穴居水畔。鸭嘴兽是夜行性动物,它们惯于白天睡觉,夜晚活动,冬季不活动或冬眠。科学家从 1995年开始监测鸭嘴兽,发现它们的数量明显下降。
材料二 L河一年四季均清澈见底,掩映在绿树红花中,似项链般点缀着墨尔本。下图示意澳大利亚部分地区地理环境资料。
(1)分析L河全年流量平稳、四季清澈见底的自然原因。(8分)
(2)对比澳大利亚东南部沿海,简述澳大利亚东北部沿海港口运输较为落后的原因。(8分)
1-5 CDCAC 6-10 BDAAD 11-15 ABDAC 16-20 ABBAA 21-25 DBCAB
26-30 ACCAB DBCDC(单选,每个2分,共70分)
【答案】1.C 2.D
1.据材料分析,深潜对气候水文的要求较高,选择在每年的10—11月进行深潜,是因为受气压带、风带位置南移的影响,此时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海上风浪小,C正确;深潜说明海水较深,B错误;位于赤道附近终年高温,对气温的要求不高,A错误;珊瑚的分布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D错误。
2.据图中等高线地形图可知,图甲附近等高线大致呈同心圆状分布,由示坡线可知海拔由四周向中心升高,但中心处海拔又降低,故可知此处为锥状火山,中心为火山口,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灰,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许多植物生长所需的元素,土壤更肥沃,因此D正确。
答案:3.C; 4.A; 5.C
解析: 3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①②③地均为热带草原气 候,其中①②两地地处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区,5月受信风带控制,处于干季,草木枯萎,野生食草类大型动物数量少;③地地处北 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区,5月受赤道低压带控制,降水丰沛,草木枯萎,野生食草类大型动物数量最多,④地为湖泊。
4. 根据材料可知,1号泊位处土质以珊瑚质石灰岩混黏土为主,主要是沉积岩,故形成1号泊位处土质的主要作用为外 力作用。
5. 拉姆港I号泊位码头的修建距“北部走廊”的建成还 有较长的时间,故目前南苏丹和埃塞俄比亚的货物还不能通过“北 部走廊”向印度洋方向运输.故不能增加埃塞俄比亚货物运输通 道;该工程的修建并不会减轻当地的环境和生态问题,但可直接增 加拉姆港附近居民的就业机会。
答案:6.B 7.D
解析:6.根据经纬度判断,该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A错;该国位于几内亚湾沿岸,是热带雨林气候,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B对;根据河流流向,地势北部高,南部低,C错;人口自然增长率约2.4%,人口增长属于过渡型,D错。
7.该国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北部地区是畜牧区,经济活动主要发展大牧场放牧业,A错;南部沿海是单一暖流影响,没有形成世界著名渔场,B错;木材产自热带雨林区,是常绿阔叶林,C错;经济落后,主要出口初级农矿产品,D对。
答案:8.A 9.A 10.D
解析:8.通航时间“从8月初到10月中旬”,属于气温高的夏季;而全年大部分时间不能通航。由纬度高的特征,可判断受气温影响的海冰是主要影响因素。9.图示为北极点,说明自西向东为逆时针方向,则白令海峡位于维利基茨基海峡的东方;再依据图示两个海峡距离北极点的远近,可判断白令海峡位于维利基茨基海峡的南方。10.两个航道均在高纬度的北极地区,自然条件影响都很大,则②错误;东北航道(俄罗斯与北欧北部)沿线油气资源丰富,煤铁资源不丰富,则⑥错误。
11.A 12.B
解析:第11题,与第四纪冰期时的海岸线相比,现在的气温较高,冰川融化,海平面较高,欧洲现代海岸线向陆地推进,B、D错。海水进入冰川侵蚀形成的峡湾中,海岸线更加曲折,A对,C错。第12题,阿尔卑斯山上角峰的形成过程先是板块碰撞,岩层褶皱隆起抬升,形成山脉,然后受冰川侵蚀,形成角峰,B对。A、C、D错。
13.D 14.A 15.C
【解析】
13.从材料看,当地缺水,不利于人类生存,但是库伯佩地是“世界蛋白石(猫眼石)之都”,由于蛋白石(猫眼石)的开发吸引人口聚集,D正确。水资源十分短缺,不利于开荒种地,A错误。该地气候干旱,应该为荒漠景观,B错误。修建铁路并不是库伯佩地吸引人口聚集的原因,C错误。故选D。
14.结合材料水资源短缺和库伯佩地的地理位置可以判断,库伯佩地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降水稀少,晴天多,气温年较差大,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5.结合材料水资源短缺和库伯佩地的地理位置可以判断,库伯佩地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地表水缺乏,当地饮用水源来自于内陆地下水,C正确。距离南部海洋和东部河流都不止几十千米,AB错误。读图可知,该地纬度低,海拔低,没有冰川融水,D错误。故选C。
16.A 17.B 18.B
【解析】
16.“圣安娜风”形成于秋冬季节,此时副热带高压带南移,因此不可能由此形成“圣安娜风”;西风带在北半球吹西南风,图中风向不吻合;极地东风主要影响高纬度地区,因此排除;秋冬季节北美大陆气温低,空气下沉,形成冷高压。故选A。
17.“圣安娜风”原本低温干燥,但越过山脉后,空气下沉增温,性质变得高温干燥,容易诱发山林火灾的发生。故选B。
18.雷电天气属于强对流天气,秋季该地很少发生;对林区的树木保护意识强,家庭燃木取暖可能性不大;这里夏秋季节炎热干燥,林木枯死,山林中有大量干燥的枯枝落叶,再加上“圣安娜风”的焚风效应影响,极易发生森林火灾。故选B。
19.A 20.A
【解析】
19.结合材料可知奇异果生长怕旱、怕风,宜种植于湿润、疏松、深厚的土壤。新西兰普伦蒂湾沿岸能够栽植奇异果,说明该地有适合奇异果的自然条件。结合选项,气候湿润、西风背风坡风较小,和该地区土壤疏松深厚是该地区的自然特征且适合奇异果的种植,而A选项中中纬度夏季高温多雨,奇异果容易爆发灰霉病,不是奇异果种植的最佳自然条件,故选A。
20.中国和新西兰分属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奇异果成熟时间不相同,出口到日本市场奇异果上市时间不同,A正确。两地的奇异果的品质、营养价值差别不大,价格略有差异,但不是最大差异,故选A.
21.D 22.B 23.C
24.A 25.B
26.A 27.C 28.C
29A 30B 31 D
答案32.图中可以看出4—7月间,该地表层土壤盐分变小,地上生物根系不吸收盐分,A错;地上生物量增加,抑制水盐上升,B对;甘肃降水量较少,淋溶作用不强,C错;灌溉用水量增加,地下水位上升,容易导致盐分增加,D错。故选B。
33.春小麦收获后(7月底),7月份天气炎热,水气蒸发量大,表层盐度增加很大,选择C
34.D 35.C
36答案 (1)受交通条件制约,逐步成为脱离外部经济发展的“孤岛”;受交通条件制约逐步影响教育、文化等发展;土地面积较小,土地承载力与人口发展、生产发展矛盾突出。
(2)国家政策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交通条件的改善;独特的旅游资源。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200年前,村民选址“悬崖村”定居是有一定理由的。这里曾是“世外桃源”。这里村民生活安逸和富庶,这里有高山峡谷,溶洞温泉,原始森林,风景优美,由于当地位于亚热带地区,降水丰富,居住在山上有利于防水;当地地形崎岖,村民居住在顶部倾斜的台地上,地形平坦有利于进行耕作,解决温饱;200年前战乱多,位于悬崖之上,与世隔绝,避免战乱等外界干扰,安全性好。
(2)随着时代的发展,“悬崖村”沦为贫困地区。村民外出需要攀爬落差800米的悬崖,交通不便,阻碍了悬崖村进一步发展;孩子上下学需要走云梯,导致失学率增加;地形崎岖,每年都有村民坠崖身亡;随着人口的增加,现有土地资源已不能满足发展需要,崎岖的地形条件阻碍了居住环境的扩展,使得“悬崖村”越来越贫困。
(3)从“悬崖村”具有丰富的自然风光方面来分析“悬崖村”能够脱贫致富的有利条件。“悬崖村”这里曾是“世外桃源”。这里村民生活安逸和富庶,这里有高山峡谷,溶洞温泉,原始森林,风景优美,旅游资源丰富。另外在2019年,政府投资把原来破旧的藤梯变成了钢梯,让“悬崖村”成为了旅游热点。
37.(1)流域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均匀,径流季节变化小;流域面积小,径流量小,水浅;最冷月均温高于0℃,无结冰期;地势平缓,落差小,流速缓慢;植被覆盖率高,含沙量小。
(2)东北部城市、人口稀少;距离工业、农业发达地区较远,经济腹地较差;东北部沿海有大量珊瑚礁,不利于发展航运;对内交通线稀疏,交通条件不便。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影响鸭嘴兽数量变化的因素、L河水文特征及澳大利亚东北部沿海港口运输较为落后的原因等知识点。
(1)L河流域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均匀,径流季节变化小,含沙量小;流域面积小,径流量小,水浅,清澈见底;最冷月均温高于0℃,无结冰期,四季可以看到河底;地势平缓,落差小,流速缓慢;掩映在绿树红花中,植被覆盖率高,含沙量小。
(2)东北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气候闷热潮湿,城市、人口稀少;东南部经济发达,东北部距离工业、农业发达地区较远,受大分水岭制约,经济腹地较差;东北部沿海有大堡礁,有大量珊瑚礁,不利于发展航运;对内交通线稀疏,交通条件不便。
【点睛】
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纬度较低,热量充足;位于大分水岭的东侧,东南信风的迎风坡,水汽充足,多地形雨;沿岸有东澳大利亚暖流,增温增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