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12月强化训练四
地理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48分)
半城市化人口是指人在城市,户籍在农村,生活在城市,根基在农村的流动人口。这些人口在劳动报酬、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多方面并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下图示意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半城市化率( M),半城市化率(M)=(城市常住人口-城市户籍人口)/城乡总人口×100%。据此完成1-3题。
影响图示省区半城市化现象产生的因素主要是
A.户籍制度?? ?B.城市化速度C.产业结构? ??D.经济发展水平
2.图中辽宁、四川、新疆等省区半城市化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A.深居内陆,气候恶劣???????B.开发历史悠久,自然资源匮乏
C.地形崎岖,交通不便???????D.经济发展缓慢,就业机会较少
3.广东、浙江、福建等省区的半城市化率高,有利于
A.优化农村产业结构??B.提高农民福利待遇
C.促进城市经济发展??D.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某科考队沿图中M、N所示线路对某大型褶皱区进行地质考察,其依次记录的7个观测点信息如表所示(岩层a—b—c—d由老到新)。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4.图中甲处可能是
A.背斜山 B.向斜谷 C.背斜谷 D.向斜山
5.沿M、N方向作地质剖面图(虚线代表岩层弯曲状况),符合乙处地质地貌特点的是
在新疆罗布泊地区野外调查发现,楼兰地区的盛行风向与雅丹地貌延伸方向基本一致,沿北偏东30°方向延伸,该地区盛行风还受蒙古高压影响;楼兰雅丹地层主要由松散的砂质粉砂层和较为坚硬的黏土粉砂层组成,且交替出现,这导致雅丹体出现显著的差异侵蚀现象;楼兰地区的雅丹体表层还广泛存在岩层显著软化现象。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6.楼兰地区的盛行风是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7.导致雅丹体出现显著差异侵蚀的主要原因是
A.不同地层形成早晚不同 B.不同地层抗侵蚀能力不同
C.不同地层沉积厚度不同 D.不同地层粉砂粗细程度不同
8.造成雅丹体表层广泛存在岩层显著软化现象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地壳运动 B.物理风化作用 C.风力侵蚀 D.流水侵蚀
9.有研究认为,近几年欧洲西北部(参见下图)冬季温度偏低可能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其合理解释是( )
A.海平面上升导致沿岸上升流减弱
B.冰川融水增加导致沿岸暖流减弱
C.极地东风带北移导致偏北风加强
D.中纬度降水增加导致气温年较差增大
西伯利亚高压是冬季存在于蒙古—西伯利亚地区对流层下部稳定的强大冷高压,一般选择气压场中1025hpa等压线作为其特征线.读“1951—2003年西伯利亚高压特征线变动示意图”,完成10~12题。
10.与1951-1969年相比,1970-1980年我国
A.夏季旱灾多 B.冬季多低温冻害 C.夏季洪涝多 D.冬季较为温暖
11.与西伯利亚高压的形成具有明显相关性的是
A.海陆温差 B.洋流性质 C.距海远近 D.地表起伏
12.气候受西伯利亚高压特征线变动影响较小的是
A.俄罗斯 B.哈萨克斯坦 C.中国 D.朝鲜
利用大型挖泥船将海底岩石搅碎,并将碎石和泥沙一起吹填造地,成为在海中建设人工岛的主要方式。人工岛形成后,其地下逐渐会形成“淡水透镜体”(像凸透镜一样,中间厚四周薄的淡水层),不过要想形成这种淡水透镜体,岛屿必须达到一定的面积才行。下图示意人工岛地下淡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在人工岛下形成稳定“淡水透镜体”的时间长短主要取决于( )
①岛屿长度②岛屿体积③气候水文条件④沙石渗透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有关人工岛下“淡水透镜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发利用难度较大 B.水量与沙石渗透性成负相关
C.不能作为生产、生活水源 D.水质与年均降水量成正相关
(2020届福建高考模拟)下图为我国一水文站某时期流量、水位变化曲线。据此完成15~16题。
15.1月27日该水文站水位暴涨的原因是( )
A.台风过境 B.寒潮侵袭
C.发生凌汛 D.积雪消融
16.该水文站位于( )
A.闽江上游 B.黄河下游
C.塔里木河中游 D.辽河下游
二.综合题(17.18为必做题,共42分。19.20为选做题,任选其中一题作答,分值为10分,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7.(2020届青岛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吉林西部气候较干旱,却呈现出了湖沼众多、河流蜿蜒的水乡景色。这里曾经非常低洼,包括松辽分水岭在内都是古松辽大湖的一部分,湖底形成了黏重的河湖相沉积。受过度开垦等因素影响,湿地面积不断萎缩。近年来吉林省实施西部河湖连通供水工程,利用松花江、嫩江、洮儿河的洪水资源及灌溉回归水量,对区域内湿地、湖沼、水库进行补水。
(1)分析吉林西部湖沼众多的成因。(4分)
(2)描述松花江松原市河段的水文特征。(6分)
(3)从水资源方面说明吉林西部地区发展种植业的不利条件。(4分)
(4)说明实施河湖连通供水工程对该地自然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北京2022年冬奥会”申办成功带来了“全民上冰雪”热潮。近年来,浙江省建立了10余个室外人工滑雪场。这些滑雪场散布于全省各地的山地丘陵中,且多建于当地旅游景区内或其附近。雪道厚度一般维持在1米以上,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目前,浙江省滑雪场多为初级雪道,主要接待一日体验型滑雪者,平均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排在全国前列。图5示意浙江省主要滑雪场分布。
(1)分析浙江省室外滑雪场布局分散的原因。(6分)
(2)说明滑雪场建于旅游景区内或其附近的益处。(4分)
(3)解释浙江省室外滑雪场雪道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的原因。(6分)
(4)有人建议浙江省各滑雪场应由一日体验型向多日度假型转变,并增建酒店和中高级雪道等。你是否赞同此建议,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6分)
19.【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我国旅游业受到一定影响,预计全年旅游总收入损失约为1.1-1.4万亿元。图8为2000-2020年国内旅游人数(2020年为预测值)
针对此现状,说出我国政府和企业可采取的应对措施。
20.[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农用大棚长期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随着使用年限增长,我国北方不少大棚内土壤次生盐渍化逐渐显现,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究其原因主要有:灌溉水含盐量高;过量施用化肥等。
提出治理大棚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合理建议。
答案
1-5 ADCDC 6-10 CBBBD 11-16 ABDBCB
1.A 2.D 3C
4.D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图中甲处若层中间新两翼老,是向斜构造;图中甲处等高线凸向低处,地形为山脊,则甲处可能是向斜山。
5.C 乙处岩层中间老两翼新,是背斜构造,若层上拱,而乙处海比两翼低,形成山谷。
6.C 新疆罗布泊地区大致位于蒙古高压南部,受其影响,当地盛行风为东北风。且楼兰地区的盛行风向与雅丹地貌延伸方向基本一致,沿北偏东30°方向延伸,可判断盛行风为东北风。选C。
7.B 由材料信息“楼兰雅丹地层主要由松散的砂质粉砂层和较为坚硬的黏土粉砂层组成,且交替出现”可知,构成雅丹体的不同地层的物质及其硬度存在较大差别,进而导致雅丹体不同地层的抗侵蚀能力不同。选B。
8.B 物理风化作用是在温度等的变化下,岩石表层与内部受热不均,产生膨胀或收缩,长期作用使岩石崩解破碎,岩层表面出现松散、软化的风化的现象,B正确。软化现象与地売运动无太大关系,A错误;风力侵做不会使岩层出现显软化现象,C错误;该地为新疆,大部分地区干旱缺水,楼兰古城的衰落就与水源的减少有关,可知该现象与流水侵蚀无关,D错误。选B。
9. B全球变暖导致北极地区的冰川融化,流出北冰洋的寒流增强,暖流减弱,导致欧洲西北部冬季温度偏低,故选B。上升流是寒流,上升流减弱应该导致温度上升,故不选A。极地东风带北移应该导致影响欧洲西部的偏北风减弱,故不选C;全球变暖应该导致中纬度降水减少;故不选D。
10. D大陆出现冷高压的季节为冬季、故排除A、C。与1951~1969年相比,1970~1980西伯利亚高压特征线范围小,说明高压势力弱,冬季气温较高,较为温暖,故D正确、B错误。故选D。
11. A特征线包围面积大小变化即高压势力强弱的变化,西伯利亚高压是由于冬季亚欧大陆和太平洋之间的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其强弱取决于亚欧大陆和太平洋之间的温度差异,故A正确。
12. B读图可知,图中高压特征变动线在中亚地区变化最小,所以气候受西伯利亚高压特征线变动影响较小的是中亚的哈萨克斯坦,故选B。
13. D在海上吹填人工岛,岛屿需要一定的宽度和面积,经过降水、下渗,逐渐在其下形成一个“淡水透镜体”。主要是气候水文条件影响降水,沙石的渗透性条件影响下渗,故“淡水透镜体”的形成时间长短与岛屿的长度和体积无关,①②错误,取决于③④,D正确。故选D。
14. B人工岛的地下“淡水透镜体”距离地面近,开发难度不大,A错误。储藏的水量与沙石的渗透性成负相关,B正确。可以作为当地的生活水源之一,但不能满足生产需要,C错误。其水质主要与地表污染、下渗量、更新速度等有关,D错误。故选B。
15.C 16.选B 第15题,由材料可知,1月27日是冬季,冬季时河流受台风影响极小,台风过境多在夏秋季节东南沿海登陆,A错误;寒潮侵袭会带来降雪,也有可能让河流发生冰冻,但是不会让河流水位短时间暴涨,因此不可能是寒潮侵袭,冬季温度较低,更不可能发生积雪消融,B、D错误;冬季河流下游位于高纬度地区,结冰快,上游低纬度地区结冰慢,因此水流在下游被堵塞,容易产生凌汛,短时间水位暴涨,正确答案选C。第16题,由第16题可知,该河流具有凌汛现象,河流凌汛发生条件是河流具有结冰期并且河流的流向是自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地区,黄河下游河流的流向是自西南向东北,所以该水文站有可能位于黄河下游,符合凌汛发生条件。闽江上游河流没有结冰期,塔里木河中游冬季河流水量较少,容易出现断流现象,不可能是水位暴涨,辽河下游河流流向是自高纬度流向低纬度地区。
17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这里曾经非常低洼,包括松辽分水岭在内都是古松辽大湖的一部分。地壳抬升使古松辽大湖湖水外泄,在低洼处形成众多湖泊。该地纬度较高,地下冻土发育,表层土质黏重,湖底形成了黏重的河湖相沉积,透水性差,地表水难以下渗,使湖泊得以保存,形成湖泊星罗的景观。第(2)题,松花江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河流流量较大,流量季节变化较大;每年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纬度较高,结冰期长;松原段流向较高纬度,有凌汛现象;流经松嫩平原,地形平坦,流速较缓。第(3)题,吉林西部气候干旱,蒸发量大,多季节性河流,水资源短缺;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湖沼水盐分含量高,难以利用;大部分河流为季节性河流,可利用的河流水较少;受过度开垦等因素影响,湿地面积不断萎缩,灌溉水源不足,不利于种植业发展。第(4)题,近年来吉林省实施西部河湖连通供水工程,利用松花江、嫩江、洮儿河的洪水资源及灌溉回归水量,对区域内湿地、湖沼、水库进行补水。实施河湖连通供水工程,有利于区域内湖泊水位上升,水域面积扩大;有利于增加湿地面积,减轻土壤沙化和盐碱化;湖区周边地区蒸发量增加,有利于改善局地小气候;湿地面积扩大,有利于生物多样性增加。
答案:(1)地壳抬升使古松辽大湖湖水外泄,在低洼处形成众多湖泊;地下冻土发育,表层土质黏重,透水性差,地表水难以下渗,使湖泊得以保存。
(2)流量较大,流量季节变化较大,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结冰期长,有凌汛现象,流速较缓。
(3)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水资源短缺,湖沼水盐分含量高,难以利用;大部分河流为季节性河流,可利用的河流水较少。
(4)湖泊水位上升,水域面积扩大;增加湿地面积,减轻土壤沙化和盐碱化;湖区周边地区蒸发量增加,改善局地小气候;生物多样性增加。
18..(1)答:山地丘陵广布,冬季山区气温低,可建人工滑雪场的地点多;南方居民对雪和滑雪有好奇心,各地都有滑雪市场的需求;多为体验型滑雪者,就近体验即可满足其好奇心。
(2)答:便于利用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和对外交通条件;有利于提高滑雪场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滑雪爱好者。
(3)答:因无天然积雪,初始造雪量太,人工造雪要消耗大量电力和水资源;气温较高,融雪快,需经常补雪。
(4)答:赞同:增建酒店可满足滑雪者的度假需求:增建中高级雪道可满足当地运动型滑雪者需求;可增加滑雪者逗留天数,有利于提高滑雪场收入。
反对:滑雪期短,建设投资难以短期收回;发展度假型滑雪的竞争力弱,难于形成市场规模;雪场均向度假型转变不符合因地制宜原则。
19.答案:
政府层面:出台无息或贴息贷款、减税、退税等相应的扶持政策;出台应急预案,监督落实旅游相关部门的防疫工作,整体提升旅游行业的防疫水平;制定一系列旅游行业振兴计划,帮助企业积极开展重大营销推广活动;鼓励亲近户外大自然的旅游活动(如自驾游、户外营地游、研学旅游等);消除民众心理影响,增强安全旅游的信心。(任答3点得6分,其他答案合理也可酌情给分)
企业层面:开源节流(积极开拓新市场);积极发展在线旅游模式;发展有关旅游文创产品的电商业务;采用机动灵活的工作方式。(任答2点得4分)
20.答:减少化肥施用量、增施有机肥;利用淡水灌溉淋溶(洗);夏季时去掉棚膜,利用雨水淋溶(洗);客土置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