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专版】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A卷) 单元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专版】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A卷) 单元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2-23 20:12:2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安徽专版】
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A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70分)
一、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
1.1945年9月,毛泽东幽默地说:“国
(?http:?/??/?www.21cnjy.com?)共和谈,宛似两个人谈恋爱,总要论及婚娶。现在吾党有诚意,事情先成功一半。”毛泽东所说的“国共和谈”指的是21·cn·jy·com
A.国民党七大
B.重庆谈判
C.西安事变
D.北平和谈
2.如下图为毛泽东与蒋介石在重庆谈判期间的合影,毛泽东代表中国共产党参加这次谈判主要是为了(  )
(?http:?/??/?www.21cnjy.com?)
A.推迟内战爆发
B.争取和平民主
C.争取更大利益
D.争取舆论支持
3.蒋介石在一封电报中说:“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毛泽东”陪都”之行的结果是(
)21·世纪
教育网
A.避免了内战的爆发
B.通过了“共同纲领”
C.商讨了第二次国共合作
D.签署了“双十协定”
4.1947年3月18日晚,国民党军进攻延安的枪炮声已清晰可闻,毛泽东、周恩来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居住了十年的延安,开始了(
)2-1-c-n-j-y
A.挺进大别山
B.占领南京
C.攻占锦州
D.转战陕北
5.历史赋予各个时代不同的主题,如五四运动时期的主题是民主与科学;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主题是打倒列强除军阀。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主题是【出处:21教育名师】
A.爱国救亡
B.民主和平
C.自强求富
D.和平发展
6.1947年3月,国民党全面进攻被粉碎后,开始了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其进攻的主要目标是(

①陕北解放区②中原解放区③山东解放区④大别山解放区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④
7.1946年6月,内战全面爆发。其标志是国民党军队进攻
A.陕北解放区
B.中原解放区
C.山东解放区
D.东北解放区
8.1947年3月,国民党25精锐部队进攻延安,而西北野电部队只有两万多人。为此党中央采取的正确对策是【版权所有:21教育】
A.主动撤离,与敌周旋
B.主动出击,以攻为守
C.发动群众,固守待援
D.分兵拒敌,寸土必争
9.1949年的美国《生活》杂志刊登了
(?http:?/??/?www.21cnjy.com?)一幅解放军解放上海后,很多战士睡在马路边上的照片,照片标题为“国民党统治时代结束了!”下面叙述中,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上海是最后一座解放的城市
B.解放军的行动赢得了民心,国民党统治必将被推翻
C.上海解放标志着国民党统治被推翻
D.上海解放标志着解放战争的胜利
10.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解放战争胜利的基础。三大战役首先在哪儿打响
A.中原
B.西北
C.东北
D.山东
11.关于下图形势,毛泽东说:“蒋介石伸出
(?http:?/??/?www.21cnjy.com?)两个拳头打我们,一个在山东,一个在陕北。两个拳头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我们的战略方针,就是要紧紧地拖住这两个拳头,让刘邓大军进军中原,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说的“插一刀”指的是(
)www-2-1-cnjy-com
(?http:?/??/?www.21cnjy.com?)
A.渡江战役
B.淮海战役
C.千里跃进大别山
D.辽沈战役
12.“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是毛泽东在某一次战役获胜后作的一首诗,这一战役的意义是
A.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
B.奠定了解放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的基础
C.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D.解放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13.“共产党从东北地区突然发
(?http:?/??/?www.21cnjy.com?)起猛攻,后又攻克了华北各大城市,到1949年4月时,他们已在横渡长江……”。材料中的“从东北发起猛攻”和“横渡长江”的重大军事行动分别是【来源:21cnj
y.co
m】
A.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
B.辽沈战役和渡江战役
C.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
D.平津战役和渡江战役
14.毛泽东在《解放战争第二年的
(?http:?/??/?www.21cnjy.com?)战略方针》中写道:“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全国性的反攻”指的是(

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B.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C.辽沈战役
D.渡江战役
15.在战略决战中,由于国民党的兵力还有一定
(?http:?/??/?www.21cnjy.com?)优势,并实行重点防御,因此辽沈、淮海两大战役以打为主。在平津战役中,我军在以优势兵力为后盾的条件下“和”“打”结合,最终,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被消灭。可见,解放战争胜利是由于(  )21
cnjy
com
A.毛泽东的指导
B.人民群众广泛支持
C.战略战术正确
D.解放军英勇善战
二、辨析改成题(共4小题,每题2分,共8分)
16.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小题是否正确,在【
】内做出判定,并请找出错误加以改正。

】(1)蒋介石对陕甘宁解放区的进攻,标志着全面内战的爆发。
21教育网

】(2)1947年夏,刘伯承
(?http:?/??/?www.21cnjy.com?)、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3)三大战役的胜利宣告了国民党在大陆22年反动统治的覆灭。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解放战争中淮海战役的胜利标志着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三、材料解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17.(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7年8月7日,刘伯承、邓小平发
(?http:?/??/?www.21cnjy.com?)出命令:勇往直前,不要后方,不向后看,千里跃进大别山!这是一次路途诸多险阻的进军,是一次全靠意志和勇敢才能取胜的进军。
——百度百科
材料二
淮海战役人民支援前线情况统计表
材料三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材料一描述的军事行动有什么战略意义?这次行动一年后,中国共产党在战略上进行了怎样重大的调整?(3分)
(2)材料二说明什么?(2分)
(3)材料三中描述的战役有什么意义?(2分)
(4)给以上问题的理解请你给所有材料拟一个合适的主题。(3分)
18.(10分)在中国近代史上,国民党和共产党是政治舞台上的两个重要角色,两党关系深刻影响着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6年10月21日,蒋介石对张、杨进行训话:“要分清敌人的远近,事情的缓紧。不‘安内’,而轻言抗日,便是是非不明。”www.21-cn-jy.com
材料二
“这一次,我们去的好,击破了国民党
(?http:?/??/?www.21cnjy.com?)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他们连发三次电报邀请我们去,我们去了,可他们毫无准备,一切提案都要由我们提出。谈判结果,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这样很好。国民党再发动内战,他们就在全国和全世界面前输了理,我们就更有理由采取自卫战争,粉碎他们的进攻。”
——毛泽东1945年的一次谈话
材料三
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
(?http:?/??/?www.21cnjy.com?)样一个情节:1949年1月在河北西柏坡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胜了三大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1936年,为了
(?http:?/??/?www.21cnjy.com?)让蒋介石由“安内”转向“攘外”张学良、杨虎城采取了行动,这一行动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这一行动最终和平解决有什么重大意义?(5分)
(2)材料二中的谈判指什么历史事件?国共为“国内和平”达成了哪一协定?(2分)
(3)材料三中毛泽东所说的“胜了三大战役”是指哪三大战役?(3分)
四、综合探究题(共1大题,满分12分)
19.(12分)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之间的分分合合,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1cnjy.com
材料一:黄埔军校,全名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是近代中国闻名的一所军事学校。培
养了许多在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中闻名的指挥官。2·1·c·n·j·y
材料二;1937年7月8号,中国共产党通电
(?http:?/??/?www.21cnjy.com?)全国,号召“全中国人民、政府和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驱逐日寇出中国!”
材料三:1946年6月,全
(?http:?/??/?www.21cnjy.com?)面内战爆发。人民解放军进行了以解放全中国为目标的解放战争,最后终于结束了两党的对峙,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集团败退台湾……台湾至今与祖国分离。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材料一中黄埔军校的创建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结晶,此外还取得了什么成就?
(4分)
(2)结合所学,材料二中“日寇的新进攻”是指
(?http:?/??/?www.21cnjy.com?)什么事件?“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
”正式形成标志是什么?请举出正面战场中“抵抗日寇的侵略”典型事例一个。你认为此次能够“驱逐日寇出中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21
cnjy
com
(3)材料三中“全面内战爆发”标志是什么?综上国共两党分合的史实并联系所学,你得到什么启示?(4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安徽专版】
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A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70分)
一、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
1.1945年9月,毛泽东幽默地说
(?http:?/??/?www.21cnjy.com?):“国共和谈,宛似两个人谈恋爱,总要论及婚娶。现在吾党有诚意,事情先成功一半。”毛泽东所说的“国共和谈”指的是21教育网
A.国民党七大
B.重庆谈判
C.西安事变
D.北平和谈
【答案】B
【详解】依据题干的“1945年9月”结
(?http:?/??/?www.21cnjy.com?)合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8月,蒋介石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经过谈判,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故B符合题意;国民党一大是1924年召开,A排除;西安事变发生在1936年,C排除;北平和谈发生在1949年,D排除。故选B。21·cn·jy·com
2.如下图为毛泽东与蒋介石在重庆谈判期间的合影,毛泽东代表中国共产党参加这次谈判主要是为了(  )
(?http:?/??/?www.21cnjy.com?)
A.推迟内战爆发
B.争取和平民主
C.争取更大利益
D.争取舆论支持
【答案】B
【解析】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
(?http:?/??/?www.21cnjy.com?)石假和平的阴谋,1945年8月,毛泽东在周恩来、王若飞等人陪同下,到达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因此ACD不符合题意,选择答案B。www.21-cn-jy.com
3.蒋介石在一封电报中说:“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毛泽东”陪都”之行的结果是(
)2-1-c-n-j-y
A.避免了内战的爆发
B.通过了“共同纲领”
C.商讨了第二次国共合作
D.签署了“双十协定”
【答案】D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毛泽东此次‘
(?http:?/??/?www.21cnjy.com?)陪都’之行”,可知与重庆谈判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胜利之际,蒋介石打了3封电报,邀请毛泽东到战时“陪都”重庆共商国事。史称重庆谈判。经过43天谈判,1945年10月10日,国共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选项D符合题意;国共战争最终爆发,A排除;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通过了“共同纲领”,B排除;商讨了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在材料反映的毛泽东取重庆谈判之前,C排除。故选择D。【出处:21教育名师】
4.1947年3月18日晚,国民党军进攻延安的枪炮声已清晰可闻,毛泽东、周恩来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居住了十年的延安,开始了(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挺进大别山
B.占领南京
C.攻占锦州
D.转战陕北
【答案】D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
(?http:?/??/?www.21cnjy.com?)47年3月18日晚,国民党军进攻延安的枪炮声已清晰可闻,毛泽东、周恩来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居住了十年的延安,开始了转战陕北,1947年3月,国民党集中25万兵力,向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发动突然袭击。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只有两万多人,处于绝对劣势。大敌当前,中共中央决定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主动撤离延安。中共中央撤离延安后,转战陕北,指挥全国各个战场的作战,经过5个多月,粉碎了国民党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故选D。
5.历史赋予各个时代不同的主题,如五四运动时期的主题是民主与科学;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主题是打倒列强除军阀。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主题是21
cnjy
com
A.爱国救亡
B.民主和平
C.自强求富
D.和平发展
【答案】B
【详解】爱国救亡是抗日战争时
(?http:?/??/?www.21cnjy.com?)期的主题,A不符合题意;1945年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之后,和平民主成为当时的主流,B符合题意;自强求富是洋务运动时期的口号,C不符合题意;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主题,D不符合题意。故选B。21cnjy.com
6.1947年3月,国民党全面进攻被粉碎后,开始了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其进攻的主要目标是(

①陕北解放区②中原解放区③山东解放区④大别山解放区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④
【答案】A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3月,国
(?http:?/??/?www.21cnjy.com?)民党全面进攻被粉碎后,开始了对陕北解放区、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故①③符合题意;国民党再1946年进攻中原解放区,标志着解放战争的额开始,时间与题意不符,排除②;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国民党开始进攻大别山解放区,时间与题意不符,排除④。故选A。21
cnjy
com
7.1946年6月,内战全面爆发。其标志是国民党军队进攻
A.陕北解放区
B.中原解放区
C.山东解放区
D.东北解放区
【答案】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1946年6月,国民
(?http:?/??/?www.21cnjy.com?)党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B正确;陕北和山东解放区是重点进攻的区域,排除A和C;东北解放区是战略决战首先开始的地区,排除D。故选B。
8.1947年3月,国民党25精锐部队进攻延安,而西北野电部队只有两万多人。为此党中央采取的正确对策是
A.主动撤离,与敌周旋
B.主动出击,以攻为守
C.发动群众,固守待援
D.分兵拒敌,寸土必争
【答案】A
【详解】依据课本所学,1947
(?http:?/??/?www.21cnjy.com?)年3月,国民党军队二十多万人,大举进攻陕甘宁解放区。当时在陕北的红军与敌人相比,众寡悬殊,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毛泽东、周恩来等撤离延安后,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一直转战陕北,指挥解放战争。彭德怀、贺龙率领西北人民解放军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进行了多次战役,粉碎了国民党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A项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
9.1949年的美国《生活》杂志刊登了一幅解
(?http:?/??/?www.21cnjy.com?)放军解放上海后,很多战士睡在马路边上的照片,照片标题为“国民党统治时代结束了!”下面叙述中,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来源:21cnj
y.co
m】
A.上海是最后一座解放的城市
B.解放军的行动赢得了民心,国民党统治必将被推翻
C.上海解放标志着国民党统治被推翻
D.上海解放标志着解放战争的胜利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战士睡在马路边上”,可见解
(?http:?/??/?www.21cnjy.com?)放军战士宁可睡在马路上,也不扰民。再根据“国民党统治时代结束了!”可知解放军赢得了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国民党统治必将被推翻,B项理解正确,符合题意;ACD三项的说法都不正确,排除;故选B。
10.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解放战争胜利的基础。三大战役首先在哪儿打响
A.中原
B.西北
C.东北
D.山东
【答案】C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http:?/??/?www.21cnjy.com?)1948年,人民解放军相继转入进攻,迫使国民党主力退守沈阳、北平、徐州等孤城,被动防御作战,中共中央认为战略决战的实际已经成熟,在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先后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战役,奠定了解放战争胜利的基础,由此可知,第一个战役是辽沈战役,所以三大战役首先在东北打响,C符合题意;ABD三项的地点不是首先打响的地点,不符合题意;故选C。
11.关于下图形势,毛泽东说:“蒋介石伸出两
(?http:?/??/?www.21cnjy.com?)个拳头打我们,一个在山东,一个在陕北。两个拳头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我们的战略方针,就是要紧紧地拖住这两个拳头,让刘邓大军进军中原,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说的“插一刀”指的是(

(?http:?/??/?www.21cnjy.com?)
A.渡江战役
B.淮海战役
C.千里跃进大别山
D.辽沈战役
【答案】C
【详解】根据“大别山”、“刘邓大军
(?http:?/??/?www.21cnjy.com?)”等信息可知“插一刀”指的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故选C;渡江战役、淮海战役和辽沈战役都在跃进大别山以后,且和“大别山”无关,排除ABD。
12.“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是毛泽东在某一次战役获胜后作的一首诗,这一战役的意义是
A.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
B.奠定了解放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的基础
C.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D.解放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答案】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49年4月,
(?http:?/??/?www.21cnjy.com?)举行了渡江战役,解放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毛泽东写下了“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诗句,故D符合题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故A不符合题意;淮海战役奠定了解放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的基础,故B不符合题意;平津战役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3.“共产党从东北地区突然发起猛攻,后又攻
(?http:?/??/?www.21cnjy.com?)克了华北各大城市,到1949年4月时,他们已在横渡长江……”。材料中的“从东北发起猛攻”和“横渡长江”的重大军事行动分别是
A.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
B.辽沈战役和渡江战役
C.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
D.平津战役和渡江战役
【答案】B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
(?http:?/??/?www.21cnjy.com?)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辽沈战役是中国近代史中第二次国共内战的“三大战役”之一,1948年9月12日开始,同年11月2日结束,共历时52天。中国共产党称之为辽沈战役,中国国民党称之为辽西会战,又作”辽沈会战“。战役结束后,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在兵力数量方面超越国民党军。1949年4月20日晚和21日,人民解放军第二、三野战军遵照中央军委的命令和总前委的《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先后发起渡江。在炮兵、工兵的支持配合下,在西起湖口、东至靖江的千里战线上强渡长江,迅速突破国民党军的江防,占领贵池、铜陵、芜湖和常州、无锡、镇江等城,彻底摧毁了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所以答案选B。
14.毛泽东在《解放战争第二年
(?http:?/??/?www.21cnjy.com?)的战略方针》中写道:“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全国性的反攻”指的是(

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B.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C.辽沈战役
D.渡江战役
【答案】A
【详解】依据题干“我军第二年
(?http:?/??/?www.21cnjy.com?)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结合所学知识,解放战争的第二年,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A正确;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属于粉碎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的防御作战,不符合题意,B排除;辽沈战役属于战略决战阶段的三大战役之一,不符合题意,C排除;渡江战役发生在1949年4月,解放南京,推翻了国民政府在大陆的统治,不符合题意,D排除。故选A。
15.在战略决战中,由于国民党的兵力还有一
(?http:?/??/?www.21cnjy.com?)定优势,并实行重点防御,因此辽沈、淮海两大战役以打为主。在平津战役中,我军在以优势兵力为后盾的条件下“和”“打”结合,最终,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被消灭。可见,解放战争胜利是由于(  )
A.毛泽东的指导
B.人民群众广泛支持
C.战略战术正确
D.解放军英勇善战
【答案】C
【详解】依据题干“在战略决战中,由于国民
(?http:?/??/?www.21cnjy.com?)党的兵力还有一定优势,并实行重点防御,因此辽沈、淮海两大战役以打为主。在平津战役中,我军在以优势兵力为后盾的条件下‘和’‘打’结合,最终,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被消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解放战争胜利是由于战略战术正确,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战略战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最终取得了三大战役的胜利。故C符合题意;ABD也是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但与题干材料不符,故选C。
二、辨析改成题(共4小题,每题2分,共8分)
16.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小题是否正确,在【
】内做出判定,并请找出错误加以改正。

】(1)蒋介石对陕甘宁解放区的进攻,标志着全面内战的爆发。
【答案】错误,把“陕甘宁解放区”改为“中原解放区”。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946
(?http:?/??/?www.21cnjy.com?)年6月,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故本题干表述错误,把“陕甘宁解放区”改为“中原解放区”。

】(2)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答案】正确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夏,刘
(?http:?/??/?www.21cnjy.com?)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所以题干的说法是正确的。

】(3)三大战役的胜利宣告了国民党在大陆22年反动统治的覆灭。
【答案】错误;把“三大战役”改成“解放南京”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http:?/??/?www.21cnjy.com?)三大战役的胜利基本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宣告国民党在大陆22年反动统治覆灭的事件是解放军解放南京。因此题干叙述错误。

】(4)解放战争中淮海战役的胜利标志着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答案】错误,把“淮海战役”改为“平津战役”。或把“华北全境基本解放”改为“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948年1
(?http:?/??/?www.21cnjy.com?)1月,东北解放军又挥师入关与华北解放军合力在林彪、罗荣桓、聂荣臻领导下进行平津战役,1949年1月,国民党军队在总司令傅作义的率领下接受和平改编,北平和平解放,保护了北平这座驰名世界的文化古城免遭战争破坏,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而解放战争中淮海战役的胜利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故本题干表述错误,把“淮海战役”改为“平津战役”。或把“华北全境基本解放”改为“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三、材料解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17.(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7年8月7日,刘
(?http:?/??/?www.21cnjy.com?)伯承、邓小平发出命令:勇往直前,不要后方,不向后看,千里跃进大别山!这是一次路途诸多险阻的进军,是一次全靠意志和勇敢才能取胜的进军。
——百度百科
材料二
淮海战役人民支援前线情况统计表
材料三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21·世纪
教育网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材料一描述的军事行动有什么战略意义?这次行动一年后,中国共产党在战略上进行了怎样重大的调整?(3分)
(2)材料二说明什么?(2分)
(3)材料三中描述的战役有什么意义?(2分)
(4)给以上问题的理解请你给所有材料拟一个合适的主题。(3分)
【答案】(1)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决战
(2)解放战争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大力支持
(3)南京解放,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4)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从战略进攻到战略决战;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被推翻;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详解】(1)根据材料一“千里跃进
(?http:?/??/?www.21cnjy.com?)大别山!这是一次路途诸多险阻的进军,是一次全靠意志和勇敢才能取胜的进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解放战争期间,刘伯承和邓小平率领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拉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这次行动一年后,中国共产党在战略上战略进攻转入战略决战。战略调整后发生的重大战役有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等,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进行了与国民党军队主力决战的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三大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1949年4月,毛泽东和朱德向中国人民解放军下达进军的命令。等候在长江北岸解放军百万雄师,分三路渡江作战。渡江战役使国民党的长江防线顷刻崩溃。23日,南京解放,宣告了国民党在大陆22年统治的覆灭。
(2)根据材料二“淮海战役人民支援前线情况统计表”可知,解放战争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大力支持。
(3)根据材料三“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
(?http:?/??/?www.21cnjy.com?)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渡江战役,1949年4月,毛泽东和朱德向中国人民解放军下达进军的命令。等候在长江北岸解放军百万雄师,分三路渡江作战。渡江战役使国民党的长江防线顷刻崩溃。23日,南京解放,宣告了国民党在大陆22年统治的覆灭。www-2-1-cnjy-com
(4)开放题,贴合人民解放
(?http:?/??/?www.21cnjy.com?)战争,言之有理即可,如: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从战略进攻到战略决战;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被推翻;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版权所有:21教育】
18.(10分)在中国近代史上,国民党和共产党是政治舞台上的两个重要角色,两党关系深刻影响着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6年10月21日,蒋介石对张、杨进行训话:“要分清敌人的远近,事情的缓紧。不‘安内’,而轻言抗日,便是是非不明。”
材料二
“这一次,我们去的好,击破了
(?http:?/??/?www.21cnjy.com?)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他们连发三次电报邀请我们去,我们去了,可他们毫无准备,一切提案都要由我们提出。谈判结果,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这样很好。国民党再发动内战,他们就在全国和全世界面前输了理,我们就更有理由采取自卫战争,粉碎他们的进攻。”
——毛泽东1945年的一次谈话
材料三
文献纪录片《走近
(?http:?/??/?www.21cnjy.com?)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1949年1月在河北西柏坡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胜了三大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193
(?http:?/??/?www.21cnjy.com?)6年,为了让蒋介石由“安内”转向“攘外”张学良、杨虎城采取了行动,这一行动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这一行动最终和平解决有什么重大意义?(5分)
(2)材料二中的谈判指什么历史事件?国共为“国内和平”达成了哪一协定?(2分)
(3)材料三中毛泽东所说的“胜了三大战役”是指哪三大战役?(3分)
【答案】(1)西安事变;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重庆谈判;《双十协定》
(3)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详解】(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
(?http:?/??/?www.21cnjy.com?),为了让蒋介石由“安内”转向“攘外”,张学良、杨虎城对蒋介石实行“兵谏”,发动了西安事变。在周恩来等人的努力下,西安事变最终得到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据“他们连发三次电报邀请我
(?http:?/??/?www.21cnjy.com?)们去,我们去了,可他们毫无准备,一切提案都要由我们提出。谈判结果,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的国共谈判指的是重庆谈判。为了争取和平,揭破蒋介石集团“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毛泽东明知谈判是假,还要冒生命危险参加谈判,签订了《双十协定》。
(3)从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
(?http:?/??/?www.21cnjy.com?)连续组织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歼灭了国民党军在东北、华北和华东战场上的主力,解放战争逐步胜利。
四、综合探究题(共1大题,满分12分)
19.(12分)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之间的分分合合,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黄埔军校,全名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是近代中国闻名的一所军事学校。培
养了许多在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中闻名的指挥官。
材料二;1937年7月8号,中国共
(?http:?/??/?www.21cnjy.com?)产党通电全国,号召“全中国人民、政府和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驱逐日寇出中国!”
材料三: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
(?http:?/??/?www.21cnjy.com?)发。人民解放军进行了以解放全中国为目标的解放战争,最后终于结束了两党的对峙,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集团败退台湾……台湾至今与祖国分离。
(1)材料一中黄埔军校的创建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结晶,此外还取得了什么成就?
(4分)
(2)结合所学,材料二中“日寇的新进攻”是指
(?http:?/??/?www.21cnjy.com?)什么事件?“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
”正式形成标志是什么?请举出正面战场中“抵抗日寇的侵略”典型事例一个。你认为此次能够“驱逐日寇出中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
(3)材料三中“全面内战爆发”标志是什么?综上国共两党分合的史实并联系所学,你得到什么启示?(4分)
【答案】(1)取得北伐战争的胜利(或基本上消灭了北洋军阀)等。
(2)七七事变或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http:?/??/?www.21cnjy.com?)国共合作宣言发表;台儿庄战役等;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英勇的民族抗争是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或实行全民族抗战等。【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
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等。
【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
(?http:?/??/?www.21cnjy.com?)次国共合作期间除了建立黄埔军校之外,还组织了北伐战争。通过北伐战争基本上消灭了北洋军阀,打击了帝国主义列强在华势力。
(2)第一问:根据“1937
(?http:?/??/?www.21cnjy.com?)年7月8号”可知,日寇的新进攻指的是日本发动的七七事变。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9月,国民党发表了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第三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民党组成了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组织了一系列战斗。如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计划的淞沪会战、抗战以来正面战场最大规模胜利的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等。第四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英勇的民族斗争是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2·1·c·n·j·y
(3)第一问:根据所学知
(?http:?/??/?www.21cnjy.com?)识可知,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标志全面内战爆发。第二问:从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影响可知,国共两党合作有利于北伐、有利于抗日;国共两党破裂,不利于团结,不利于国家安定和人民安居乐业。由此得到启示: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