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部分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部分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2-24 09:33:00

文档简介

高二历史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材料的核心内容是北宋中期蜀地出现了纸币“交子”,反映的实质问题是北宋的商业经济空前繁荣,故答案选B
。“富民十六户主之”“争讼数起”,是与纸币“交子”的使用相关的问题,不是材料的核心内容。A、D两个选项都是材料的表象,C选项与史实不符,故答案选B
2.答案:A
解析:材料信息反映了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的浮夸风,其实际上反映了广大人民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故选A项。由材料中的“1958年”“农业社”可知此时处于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浮夸风而非生产效率的真实提高和粮食产量的真实增长,排除C、D两项。
3.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他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所以要实行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可知这位思想家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A项的“兼爱非攻”思想是墨家墨子的思想主张,不符合题意;B项是孟子的民贵君轻的思想,符合题意;C项是孔子的德治思想,不符合题意;D项是法家的法治和集权思想主张,不符合题意。故选B
4.答案:D
解析:材料的内容是成语谈虎色变的故事,大家听说老虎伤人都很惊讶,而只有农夫被老虎伤过,像农夫这样才属于“真知”。由此可知材料强调人们必须亲自实践后才能知道事物的本原,该思想与朱熹思想中的“格物致知”相符,故选D项。 
5.答案:C
解析:“君执柄以处势,故令行禁止.柄者,杀生之制也;势者,胜众之资也”“故以法治国…法不阿贵,绳不挠曲.”表明以法治国;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故答案选C
6.答案:A
解析:由材料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可知材料反映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材料中“六艺之科孔子之术”指的是儒家学说.汉武帝时期,为加强思想控制,他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需术”,独尊儒术只是表象,其实质是文化专制,故答案选A
7.答案:D
解析:“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强调的是内心的反省,结合“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所体现的是主观唯心主义,符合王阳明的思想。故答案选
D。
8.答案:B
解析:黄宗羲全面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主张,倡导社会变革。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经济萌芽的产生和发展,商品经济得到了一个较大的的发展,为黄宗羲民主思想产生的根本原因,社会矛盾的激化、君主专制的强化、市民阶层的崛起为其民主思想产生的重要原因,故答案选B。
9.答案:B
解析:结合课本知识,“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的”是苏格拉底所提出的“美德即知识”思想,A答案?“人是万物的尺度”是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提出的,C答案“反对迷信,强调自由”?是智者学派的思想主张,D.?“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是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主张,B答案“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是苏格拉底提出的,故选B。
10.答案:C
解析:“人民”为本题题眼,提到人民有权可以打破桎梏,人民有权恢复自由、获得自由,体现的是人民主权。“公共意志论”“天赋人权说”“?三权分立说”?材料未体现。故选C。
11.答案:A
解析:根据课本所学知识文学三杰是指但丁、比特拉克、薄伽丘,故③⑤⑦符合题意,答案选A
12.答案:B
解析:通过材料中“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可知材料所体现的诗歌题裁是边塞诗,符合边塞诗题材的只有B。选项A选项“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送别诗,C选项“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和D选项“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都是山水诗。?
13.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作品把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可知此作品属于草书,四幅作品中只有C是草书作品,故选C;A是行书,B是隶书,D是楷书,不符合题意,排除。
14.答案:D
解析:A选项《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错综复杂的政治与军事斗争,不具有浪漫主义色彩,B选项《聊斋志异》借花妖狐媚的故事,艺术的反映了广泛的现实社会生活,C选项《红楼梦》通过贵族家庭由盛转衰的变故,揭示了专制王朝和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必然历史趋势,D选项《西游记》通过塑造孙悟空这个形象歌颂了人民蔑视封建统治、敢于反抗的精神,是一部充满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故答案选D。
15.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所学知识“文人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可知D项墨兰图正确。《游春图》是山水画的代表,故排除A选项;《女史箴图》属于现实主义画作,故排除A选项;《清明上河图》属于风俗画,故排除C选项。?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D。
二、材料题
16.解析:(1)根据材料“一国”“另一国”“待遇”在关贸总协定的规定中所享受待遇不低于本国产品所享受的待遇,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关贸总协定的积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关贸总协定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存在哪些局限性
(2)结合材料分析,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有机遇,又有挑战。机遇:引进外资、技术、缓解就业压力
挑战:技术落后、资金、市场、经济安全、政治压力以及材料中体现的美国的霸权主义等等。
参考答案:(1)积极作用:有利于创造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对发达国家有利,它可以大量地向发展中国家倾销商品,是美国向外经济扩张的工具。(4分)
局限性:解决争端时,缺乏法律性的强制措施(2分)
(2)受益者:大量外资的引入,有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建设过程中遇到的资本严重不足的问题;资本的进入带来了实用技术,管理经验和企业创新精神;外资进入得以安排大量的工资低廉的过剩劳动力从事有效就业,从而使发展中国家发展自己具有国际分工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产业、解决发展中国家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受害者:由于经济全球化发展过快,市场的破坏作用膨胀;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存在和发展中国家资金、技术实力不足,造成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贫富差距拉大;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有些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不仅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原料和劳动力赚取高额利润,还将本国不允许生产、又容易产生环境污染的产品,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生产,这是非常不公平的;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进一步加大。材料中所体现美国霸权主义、大国强权政治对发展中国家非常不利。
(任选一观点答出三点理由,观点明确,言之有理即可得满分)(8分)
17.
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故任德教而不任刑…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结合所学从强化君主权威、吸收他家思想重视德刑关系及限制君权进行分析阐述。第二小问则要结合当时形势从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儒家自身主张仁政德治等方面分析。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中前两句的内容可以概括出“反对君主专制”,根据材料后两句的内容可以概括出“学校作为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第二小问将传统儒家思想主张与材料思想进行比较就可得出。
参考答案:
(1)思想主张:君权神授;治国要刑德并用;天人感应。(5分)
原因:适应统治的需要;儒家重德治仁政的传统。(4分)
(2)政治思想:反对君主专制,指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出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以此来限制君权。(4分)
批判与继承:批判旧儒学的“君为臣纲”的思想;继承先秦儒学的民本思想。(2分)
18.解析:本题旨在系统考查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前的新兴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的反封建斗争
根据材料一“希腊神话产生一千多年后,在西方文学中得以发扬光大”可知人文主义者借助的是古典文化,“多数在外形上无异于人类,他们既需要膳食、休息,也有虚荣心,嫉妒心”等信息可知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者利用希腊神话中神的形象人性化较强,来反对教会宣扬的禁欲苦行;马丁路德强调因信称义把斗争矛头直指天主教会;结合所学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背景、实质就可以得出答案。
根据材料二中“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可得孟德斯鸠主张实行三权分立。启蒙思想对欧洲的影响根据所学知识(教材内容)可以概括出来。
参考答案(1)背景:都处在西欧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的历史时期。(3分)
对象: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并把矛头对准了天主教会。(3分)
方式:两者都有向古代寻求依据,人文主义者借助的是古典文化,马丁路德借助了《圣经》中的原始教义。(3分)
(2)思想主张:三权分立(2分)
影响:奠定了资产阶级政权的思想基础;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了充分动员。(3分)
19.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唯物史观等核心素养。材料一突出反映了古代中国天文、历法、气象、地学等主要为小农经济服务,材料二可以提炼出中国古代科技的三大特点:(1)中国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 
(2)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与社会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3)16-17世纪中国科技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取的是整理典籍和总结经验 
学生答题时任意提炼一种观点结合教材必修三第八课的史实进行论证。
评分说明:1.观点明确合理。(2分)
2.史论结合进行论证。(10分)2020年秋季湖北省部分高中联考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2020年11月20日10:30-12:00
试卷满分: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
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北宋出现了资产雄厚的大商人
B.北宋的商业经济空前繁荣
C.北宋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D.北宋民间商业纠纷较多
2.新华社武汉1958.08.12日电
湖北省麻城县的早稻生产又放异彩。根据湖北省、黄冈专区和
麻城县三级早稻高产验收团联合查验证实,这个县的麻溪河乡建国第一农业社,在一点零一六亩播种“江西早”种子的早稻田里,创造了平均亩产干谷三万六千九百五十六斤的惊人纪录。
截至目前,这是我国早稻大丰收中放射出的大批高产“卫星”中的“冠军”,它比安徽省枞阳县石马乡高丰农业社及本县平靖乡第二农业社先后创造的早稻高产纪录高出一倍以上。材料反映了
A.广大人民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
B.农业合作化运动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的提高了粮食产量
D.集体经营对提高生产效率有巨大的作用
3.战国时期的一位思想家,他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所
以要实行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下列选项属于这位思想家主张的是
A.“兼爱非攻,互助互爱”
B.“民贵君轻,社稷次之”
C.“为政以德,爱惜民力”
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4.程颐是北宋时期赫赫有名的理学家,他通过一个活灵活现的故事去谈论论实践出真知的问题,他是这么说的:“三岁的小孩都知道老虎会伤人,可是人们在平时侃侃而谈的时侯说到老虎时并不会感到害怕,一位曾经被老虎伤害过的农夫一听到有人在他面前提到老虎就会吓得面如土色。其中是什么原因呢?
大家在闲聊的时侯只是嘴上说说,并没有真正的体会,农夫因为有实际的遭遇,知道老虎的厉害,体验过在被受到伤害时对危险的感受,所以他事后仍然心有余悸。”这段话体现出的思想是
A.发明本心
B.心外无理
C.心即理也
D.格物致知
5.“君执柄以处势,故令行禁止。柄者,杀生之制也;势者,胜众之资也。废置无度,则权渎......故明主之行制天,其用人也鬼。天,则不非;鬼,则不困。势行教严,逆而不违......然后一行其法,禁诛于私家......”材料反映了
A.董仲舒“君为臣纲”的思想
B.商鞅“缘法而治”的思想
C.韩非子法术势相结合的思想
D.荀子“天行有常”的思想
6.“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
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该材料所包含的思想其实质是
A.文化专制
B.天人感应
C.君权神授
D.独尊儒术
7.早年对“格物致知”深信不疑,后来,从禅学研究中受到启发,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并用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来否定“格物致知”说。这位思想家是
A.程颢
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
8.黄宗羲在全面批判君主专制种种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社会改革理想,表现了思想创新的
理论勇气。特别是他破天荒第一次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重要政治命题。其思想产生
的最根本原因是
A.社会矛盾激化
B.商品经济发展
C.君主专制强化
D.市民阶层崛起
9.古希腊一位著名思想家说:“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
的。”下列主张中属于这位思想家的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C.反对迷信,强调自由
D.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10.“当人民被迫服从而服从时,他们做得对;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打破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打破它时,他们就做得更对。因为人民正是根据别人剥夺他们的自由时所根据的那种同样的权利,来恢复自己的自由的,所以人民是有理由重新获得自由的。”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卢梭的思想主张是
A.公共意志论
B.天赋人权说
C.人民主权说
D.三权分立说
11.文艺复兴首先在文学艺术领域表现出来。意大利有三位著名文学家是文艺复兴的先驱者,被
誉为文艺复兴“文学三杰”他们是
①莎士比亚
②拉斐尔
③比特拉克
④米开朗琪罗
⑤但丁
⑥达·芬奇
⑦薄伽丘
A.③⑤⑦
B.②④⑥
C.①⑤⑦
D.②⑤⑦
12.唐朝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诗歌的数量繁多,题材多样,表现手法丰富。王翰的一首
《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脍炙人口,流传至今。下列诗句中与其题材相同的是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C.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D.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13.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以自由多样的线条艺术表现情感和意境。下列作品把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的是
14.明清时期的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大大超过了前代,对现实提出深刻评判。其中有
一部小说歌颂了人民蔑视封建统治、敢于反抗的精神,并且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这部
小说是
A.《三国演义》
B.《聊斋志异》
C.《红楼梦》
D.《西游记》
15.下列绘画作品中反映文人画风格的是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5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5分。其中第16题14分,第17题15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2分。
16.(1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世界贸易组织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在当今世界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一些新的问题也不断产生,请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缔约国领土的产品输入到另一缔约国领土时,在关于产品的销售、兜售、购买、
运输、分配或使用的全部法令、条例和规定方面,所享受的待遇应不低于相同的本国产品所享
受的待遇。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材料二:9月15日晚间,世界贸易组织(WTO)发布声明,就中国起诉美国301关税措施世贸争端案发布专家组报告。
根据
WTO的宣判,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对中国商品征收总额超过2000亿美元的关税属系违法行为。这是
WTO
首次就美国特朗普政府针对一些国家、盟友、竞争对手
收一系列的关税作出败诉裁决,而美国迄今已对超过5500亿中国进口产品加征关税。该判决允许中国对价值数千亿美元的美国进口产品课征报复性关税,虽然美国政府可在60天内提出上诉,但目前
WTO
的上诉法院无法运作,主因在于上诉法院法官卸任后,美国不断行使否决权抵制新法官的任命。
材料三:据路透社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9月15日在被记者问及此事时表示,他没有看
到相关报道,但“得对
WTO
采取行动了,因为他们让中国逍遥法外”,“我们会看看的。但我
现在可以告诉你,我不是WTO
的铁杆粉丝。也许他们帮了我们一个大忙。”
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Robert
Lighthizer)15日对世界贸易组织这项裁定做出了挑衅
回应,称该贸易组织“不足以阻止中国的有害技术做法”。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关贸总协定》对世界贸易的发展有什么积极作用及其所存在的局限性?
(6分)
(2)有人说发展中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也有人说发展中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受害者,结合材料二、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8分)
17.
(15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董子谓“道之大原出于天”,“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董子又谓“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是故阳长居大夏而以生育长养为事,阴长居大冬而积于空虚不用之处。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王者承天意以从事,故任德教而不任刑。刑者不可以治世,犹阴之不可任以成岁也”。董子《举贤良对策》谓“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臣闻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
——摘编自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材料二:黄宗羲在政治专著《明夷待访录》中提出“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
“敲剥天下之骨髓”的君主是人民的“寇仇”与“独夫”,宣布“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他
主张通过学校和实行法治来监督君权。这种学校具有面对天子直言“政有缺失”,“公其是
非”的职能,类似于近代的代议机构。他提出以“天下之法”取代君主的“一家之法”,从而实
现“有治法而后有治人”的理想。
(1)材料一反映了董仲舒的哪些思想主张?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9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黄宗羲的政治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与继承。
(6分)
18.
(1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希腊神话产生一千多年后,在西方文学中得以发扬光大,其中的美神阿佛洛迪
忒,成为彼特拉克笔下美丽的劳拉,而爱神厄洛斯的世界则是《十日谈》抒情笔意所在......希腊神话中,诸如海神、冥王、战神、太阳神、智慧女神等,多数在外形上无异于人类,他们既需要膳食、休息,也有虚荣心,嫉妒心,个性张扬,放纵原欲,尽情地享受现实世界生活。“因信称义”源自《圣经》,是基督信仰中重要的一条教义,主要意思是:神称信耶稣的人为义,因信基督称义,不因信律法称义。马丁路德强调因信称义,认为人只要信仰上帝,就可以被上帝成为“义人”,于是信徒就不再是“罪人”,就得救了。
材料二: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
人们将要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
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同立法权合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和行政权
合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说明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两者在产生的时代背景、斗争对象及斗争方式上的相同点。(9分)
(2)材料二反映了孟德斯鸠的什么思想?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启蒙运动对欧洲的影响。(5分)
19.(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中国科技成果分布图
材料二:16-17世纪中国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简表
根据上面两则材料信息任意提取一种关于中国古代科技特点的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科技
史史实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