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骆驼祥子》课件(幻灯片35张)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骆驼祥子》课件(幻灯片35张)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2-24 15:26: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梦想与抗争
是谁扼杀了幸福
——《骆驼祥子》名著导读课
读一本好书,就像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读一本好书,就像是与诸多丰盛的美食相遇。
梦想与抗争
是谁扼杀了幸福
——《骆驼祥子》导读
学习目标
1.了解并感受名著的独特魅力。
2.学习并掌握阅读的几种方法。
3.明确并领会研读的基本方向。
读书有趣??
大快朵颐
一位作家
我所知道的老舍……
知人论书
老舍(1899~1966)现代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是我国“五·四”以来新文学的开拓者之一,享有世界声誉的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 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一生写了近1000万字的作品。
主要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二马》《离婚》《牛天赐传》《猫城记》《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月牙儿》 《柳家大院》《断魂枪》;话剧《龙须沟》《茶馆》《方珍珠》等。他的作品以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特色,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而赢得了广大读者的欢迎。
《老舍全集》共19卷
一位作家
字舍予,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
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
1966年,由于受到文革运动恶毒的攻击和迫害,老舍被逼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
老舍说:“我是文艺界中的一名小卒,十几年来日日操练在书桌上与小凳之间,笔是枪,把热血酒在纸上。可以自傲的地方,只是我的勤苦;小卒心中没有大将的韬略,可是小卒该作的一切,我确是做到了。以前如是,现在如是,希望将来也如是。在我入墓的那一天,我愿有人赠给我一块短碑,上刻:“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
一位作家
老舍
一位最多产的作家
一位最全面的人民艺术家
一位最有味道儿的杰出语言大师
一位敢于面对死亡并透析生命的作家
一位被国际文坛久久关注不断被借鉴的作家
一位作家
根据老舍的儿子舒乙曾经回忆说,1968年在进行诺贝尔文学奖评选的时候,老舍已经进入到了最终的评审名单,基本上都已经确定下,老舍是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但是,最后却因为老舍先生当时已经去世,于是便把老舍从名单里面剔除,重新又挑选了另外一位得主日本的作家川端康成。
一本名著
20世纪20-30年代正是中国现代史上最黑暗、最混乱的多灾多难的年代。新旧军阀不断的争权夺势的混战,再加上各种自然灾害的横行,使得中国农村迅速走向破产。而成批破产的农民,为了谋求生路便纷纷涌入城市,《骆驼祥子》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应时而生的现实主义巨作……
《骆驼祥子》开始发表于1936年。
知时论书
《骆驼祥子》是写城市贫民悲剧命运的代表作,在老舍全部创作中是一座高峰。它真实地反映了旧中国城市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揭示了一个破产了的农民如何市民化,又如何被社会抛入流氓无产者行列的过程,以及这一过程中所经历的精神毁灭的悲剧。……然而如果更进一步探究,会发现它还有更深入的意蕴,那就是对城市文明病与人性关系的思考。
——钱理群、温儒敏《现代文学三十年》
一本名著
《骆驼祥子》被翻译成30多种文字,仅俄语版就发行70多万册,1945年在美国翻译出版,并多次再版重点推荐,成为当年图书市场上最引人注目的畅销书。《骆驼祥子》在世界文学中可谓家喻户晓。
在国内国外《骆驼祥子》的改编版本众多,电影、电视剧、话剧、歌剧,题材可谓相当丰富,也成就了诸多经典作品。
读书有法??
锦囊妙计
读书有法??锦囊妙计
思维导图法
思维导图法,在名著阅读的过程中,由中心主题、分支、图像和关键词等组成的笔记方法。从一个或多个主题向四周散射分支,分支上是与中心主题息息相关的关键词语、短语或句子,每个分支还可以有进一步的分支,从而形成知识或问题的思维网络。
标题回目法
标题回目法,借鉴于古代章回小说,所谓回目,就是每章节书的概述性的题目或小标题。有的单句,有的偶句,也可提示性或悬念性的关键词、短语。这是一种在小说创造过程中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
我们在阅读长篇小说时可以尝试给相应章节拟写、仿写或改写概述性的标题,加深对小说情节的把握理解。
拼三年辛苦积蓄 费九六欢喜得车
遇兵匪新车被抢 趁炮击小命逃脱
逃命时牵驼三匹 归途中卖钱三五
病后得名有骆驼 进城寄居在人和
痴情车梦再拼命 包月杨家不顺心
……………
妻死财失烟上瘾 家无车租人消沉
受诱夏太太得病 巧遇刘四爷发飙
见曹公重燃希望 找小福难觅影踪
见老马动摇信念 失小福彻底沉沦
卖阮明只为赚钱 混仪仗苟且偷生
短语式标题
进城谋生,攒钱买车
贪图车费,不幸被抓
连夜逃命,反得钱财
………………
懒惰颓废,打架生事
精神崩溃,吃喝嫖赌
祥子堕落,成末路鬼
仿古典章回小说式标题
摘录笔记法
摘录笔记法,是一种广泛适用而又灵活机动的阅读笔记形式,它既有利于加强记忆又有利于理解和创造,更有利于提高写作水平。潜移默化的大量摘录积蓄过程中,会灵感顿生,思绪如涌。
圈点批注法
圈点批注法,这种方法自古以来一直为读书人所推崇。指阅读过程中用特定的符号勾画圈点,在书中空白处写品评批注。写品评批注时,一般着眼于文本的动情处、疑问处、精彩处、哲理处等。圈点批注可以帮助我们掌握书中的内容,加深思考与理解,是阅读者自身感受的笔录。可以感想式批注、质疑式批注、联想式批注、评价式批注、赏析式批注。
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也即主题探究法,指在名著阅读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或沙龙的形式展开。无限制的自由联想和讨论,打破常规,积极思考,畅所欲言,其目的在于产生新观念、激发思路、创新设想。
由《骆驼祥子》看旧北京的社会风情
由《骆驼祥子》看老舍的语言艺术魅力
从祥子身上看国民性的“优”与“弱”
从祥子身上看“北漂”一族的逆袭
文学世界中的“小人物”群像
梦想与抗争,是谁扼杀了他(们)的幸福
……
头脑风暴
话题小论文:
梦想与抗争,是谁扼杀了他(们)的幸福?
提示:研读文本,结合故事情节、人物经历、性格命运
与时代背景等,深入思考分析。
读书有道??
含英咀华
有人说,
如果你想赏一副旧社会风情画,
你可以去看《骆驼祥子》;
如果你想品一杯人生百味酒,
你也可以去看《骆驼祥子》;
如果你想听一折老北京方言戏,
你还是可以去看《骆驼祥子》……
1、取材方面:丰富的北京生活经验,写大小杂院,四合院和胡同,写市民凡俗生活中所呈现的场景风致,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北京风情画卷。
2、语言方面:运用北京市民俗白浅易的口语,成功地把语言的通俗性与文学性统一起来,做到了干净利落,鲜活纯熟,平易而不粗俗,精制而不雕琢。
阅读建议:摘录文中典型的俗语方言、描写旧北平场景、生活风俗的句子语段加以分析体会;搜集其他京味小说作家作品比较阅读。
“执京味小说之牛耳”
“京味小说的开创者”
“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他不甚注意他的模样,他爱自己的脸正如同他爱自己的身体,都那么结实硬棒;他把脸仿佛算在四肢之内,只要硬棒就好。是的,到城里以后,他还能头朝下,倒着立半天。这样立着,他觉得,他就很像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他确乎有点像一棵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他天生来的不愿多说话,所以也不愿学着城里人的贫嘴恶舌。他不吃烟,不喝酒,不赌钱,没有任何嗜好,没有家庭的累赘,他老想着远远的一辆车,可以使他自由,独立,像自己的手脚的那么一辆车。有了自己的车,他可以不再受拴车的人们的气,也无须敷衍别人;有自己的力气与洋车,睁开眼就可以有饭吃。他不怕吃苦,也没有一般洋车夫的可以原谅而不便效法的恶习, 他的聪明和努力都足以使他的志愿成为事实。”
“小人物”群像塑造
“他变成了走兽。一点也不是他自己的过错。他停止住思想,所以就是杀了人,他也不负什么责任。他不再有希望,就那么迷迷忽忽的往下坠,坠入那无底的深坑。他吃,他喝,他嫖,他赌,他懒,他狡猾,因为他没了心,他的心被人家摘了去。他只剩下那个高大的肉架子,等着溃烂,预备着到乱死岗子去。他变成个又瘦又脏的低等车夫。脸,身体,衣服,他都不洗,头发有时候一个多月不剃一回。他的车也不讲究了,什么新车旧车的,只要车份儿小就好。拉上买卖,稍微有点甜头,他就中途倒出去。坐车的不答应,他会瞪眼,打起架来,到警区去住两天才不算一回事!他也学会跟朋友们借钱,借了还是不想还;逼急了他可以撒无赖。一来二去,他连一个铜子也借不出了,他开始去骗钱花。凡是以前他所混过的宅门,他都去拜访,主人也好,仆人也好,见面他会编一套谎 ,骗几个钱;没有钱,他央求赏给点破衣服,衣服到手马上也变了钱,钱马上变了烟酒。”
精神的祥子为何会成了行尸走肉的存在?
期待你阅读整本书后的解密……
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爷
大胆泼辣又有点变态的虎妞
一步步走向毁灭的小福子
离死亡只差一步的老马小马祖孙俩
抢车的大兵
诈骗祥子的孙侦探
不给仆人饭吃的杨太太
被祥子称为“圣人”的曹先生
曾经正义而今好吃懒做的二强子
善良又毒辣的高妈
缺乏斗争经验的早期革命者阮明
……
阅读建议:制作人物档案卡片;摘录人物描写的句子语段分析。
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群像
丰富的思想意蕴
从社会学视角读,小说控诉的是当时人吃人社会的黑暗不公;
从文化学视角读,小说揭露了城市文明对人性的腐蚀与毒化;
从哲学的视角读,小说在深深地慨叹人类逃不开命运的拨弄。
阅读建议:通读整本书后,从不同角度深入研读分析,结合网络、书籍等搜集资料。
“第一遍看到了社会对弱者的压迫,
第二遍是看到了老舍自己的变化,
第三遍发现这本书是在写我自己。”
——许子东教授(华东师大)
一百多年过去了,《骆驼祥子》中的人与事依然能够关照我们的现实社会,直击当下,有关祥子的讨论仍在继续……
我们生活中身边是否也有这样的“祥子”们?
读一本好书,就像是与诸多丰盛的美食相遇。既要大快朵颐,更需轻嗅品香。
含英咀华,唇齿留芳;咀嚼斟酌,心灵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