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单元必刷卷
一、选择题(30分)
(2020·期中·上海上海市)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图象是
A.
B.
C.
D.
(2019·期末·天津天津市和平区)将质量均为
克的
、
、
三种金属分别放入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均相同的三份稀硫酸中,反应完成后,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不可能的是
A.
B.
C.
D.
(2020·单元测试)等质量的下列金属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最多的是
A.铁
B.铝
C.镁
D.锌
(2021·专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增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能使燃烧更充分
B.室内着火需要自救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
C.面粉、煤粉等粉尘遇到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D.“釜底抽薪”是利用了隔绝空气的灭火原理
(2019·单元测试)以下是一些危险品的消防安全标志,装运乙醇时,容器外壁应贴的图标是
A.
B.
C.
D.
(2019·专项)有质量相等的锌和铁分别与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稀盐酸反应,反应情况如下图所示,则有关叙述中一定错误的是
A.曲线
、
分别表示锌、铁的反应情况
B.锌、铁均反应完,盐酸有剩余
C.盐酸均反应完,锌、铁均有剩余
D.盐酸均反应完,锌也恰好完全反应,铁一定有剩余
(2020·同步练习·上海)能使煤燃烧更充分的措施是
A.减少空气通入量
B.充分利用热能
C.块状煤碾成粉末
D.净化尾气
(2019·期末·天津天津市)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为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氧气、温度有关。其中证明可燃物燃烧必须与氧气有关的实验是
A.
和
B.
和
C.
和
D.
和
(2020·同步练习·上海上海市)酒精属于易燃物质。一瓶敞口放置的酒精,虽然与空气充分接触,但并未燃烧,原因是
A.酒精具有挥发性
B.酒精的着火点较低
C.与酒精接触的氧气少
D.周围温度低于酒精的着火点
(2020·同步练习·上海上海市)下列关于
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能跟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
B.含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可能产生
C.
可夺取氧化铜中的氧,故有氧化性
D.
可作为一种气体燃料
(2019·模拟·云南昆明市)为探究燃烧的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白磷是可燃物,红磷不是可燃物
B.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
C.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温度未达到它的着火点
D.实验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及隔绝氧气
(2020·模拟·上海上海市徐汇区)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若通风不畅,易产生使人中毒的气体是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氧气
D.氮气
(2021·专项)向等质量的金属锌和镁中分别逐滴加入相同浓度的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图反映出镁比锌的金属活动性强
B.
点时,两个烧杯中的金属均有剩余
C.
点时,两个烧杯中产生氢气的质量相同
D.
点时,两个烧杯中的酸都恰好完全反应
(2019·同步练习)某金属氧化物
,在高温下用氢气还原,充分反应后留下固体
,则金属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
B.
C.
D.
(2020·模拟·天津天津市红桥区)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用水来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油锅着火时可用锅盖盖灭,是因为隔绝了空气
C.山林中开辟的隔离带可以控制火势蔓延,是因为隔离了可燃物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是因为氧气浓度不同
二、填空题(18分)
(2020·同步练习)灭火的基本原理有两点:()
,()
。
(2020·单元测试)在配有活塞的玻璃筒内放一小团棉花,把活塞迅速压下去,棉花燃烧。这是因为活塞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内能
,温度升高,达到了棉花的
,使棉花燃烧。
(2021·专项)取
变质的氢氧化钠于烧杯中,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向烧杯中加入
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足量),则反应结束后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是
。
(2021·专项)现有氧化铁和铁的混合物
,将混合物在高温条件下与足量的一氧化碳充分反应,得到固体物质
,则混合物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保留至
)。
(2020·单元测试)用镁和铁分别跟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得到质量相同的氢气。则参加反应的镁和铁的质量比为
(最简比值)。
(2020·专项)通电分解水时,常在水中加少量的氢氧化钠或硫酸,目的是
,小明同学用
溶质质量分数为
的稀氢氧化钠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溶质质量分数变为
,则被分解的水的质量是
,产生氧气的质量是
(计算结果精确到
)。
三、计算题(36分)
(2019·期末·广东广州市海珠区)实验室加热分解多少克高锰酸钾可得到
氧气?
。
(2020·真题·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粉(仅含不溶于酸的杂质),所加锌粉的质量与产生气体的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求:
(1)
此过程中产生氢气的最大质量是
克。
(2)
锌粉中锌的质量分数为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
(2020·同步练习·广东广州市)
铝、铜混合物与
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气
,求:
(1)
混合物中铝的质量是多少?
(2)
所用的
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四、综合题(共22分,25题15分,26题7分)
(2020·单元测试·上海上海市)如下图所示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装置图。
(1)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开始时应先
处的酒精灯,再
,最后
处的酒精灯。这样做的目的是
。当反应完成后,应先
,再
,最后
,这样做的目的是
。
(2)
本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处
;
处
;
处
。
相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处
;
处
;
处
。
(3)
点燃
处尾气的原因是
。
(2019·模拟·北京北京市丰台区)对比实验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
(1)
甲实验证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着火点,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
(2)
乙实验的目的是比较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
的含量。
答案
一、选择题
1.
【答案】C
【知识点】专题:关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2.
【答案】D
【解析】
酸的质量小于
,酸完全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
酸的质量介于
和
之间时,镁
铁
锌;
酸的质量介于
和
之间,或酸的质量大于
时,镁
铁
锌;
故选:D。
【知识点】专题:关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金属与酸反应
3.
【答案】B
【知识点】专题:关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金属与酸反应
4.
【答案】D
【解析】A.促进燃烧的方法是:(1)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2)增大氧气的浓度。故正确。
B.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可以防止有害气体和粉尘进入呼吸道,所以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故正确。
C.面粉、煤粉与空气混合后,若达到爆炸极限遇到明火就会发生爆炸,故正确。
D.釜底抽薪体现的是一种常用的灭火方法,它利用的原理是清除可燃物,将锅底的柴火抽走,就没有了可燃物,起到灭火的作用。故错误。
【知识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充分燃烧和不充分燃烧、易燃、易爆的安全知识
5.
【答案】C
【知识点】易燃、易爆的安全知识
6.
【答案】B
【知识点】专题:关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金属与酸反应
7.
【答案】C
【解析】将煤粉碎或做成蜂窝煤,能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或鼓入空气,增加氧气的浓度,都可以使煤充分燃烧。
【知识点】充分燃烧和不充分燃烧
8.
【答案】C
【知识点】燃烧条件的探究
9.
【答案】D
【知识点】燃烧的条件
10.
【答案】C
【知识点】一氧化碳的可燃性、一氧化碳的毒性和对环境的影响、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11.
【答案】A
【知识点】燃烧条件的探究
12.
【答案】A
【知识点】一氧化碳的毒性和对环境的影响
13.
【答案】B
【知识点】金属与酸反应、专题:关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金属活泼性比较
14.
【答案】C
【知识点】氢气的还原性、专题:关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5.
【答案】A
【解析】A.用水来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着火点是不可改变的,错误;
B.燃烧需要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物质有可燃性、温度达可燃物的着火点、与氧气充分接触;灭火时只需要破坏一个条件即可。油锅着火时可用锅盖盖灭,是因为隔绝了空气,正确;
C.山林中开辟的隔离带可以控制火势蔓延,是因为隔离了可燃物,正确;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是因为氧气浓度不同,增大氧气的浓度可以促进燃料,使可燃物燃烧更旺,正确。
故选A。
【知识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其他因素对反应快慢的影响
二、填空题
16.
【答案】略;
【知识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17.
【答案】增大;;
【知识点】燃烧的条件
18.
【答案】;
【知识点】碳酸钠和酸的反应、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应用、专题:关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9.
【答案】;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应用、专题:关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20.
【答案】;
【知识点】金属与酸反应、专题:关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21.
【答案】增强导电性;;;
【知识点】质量百分比浓度概念辨析及定义式计算、电解水实验、专题:关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三、计算题
22.
【答案】
【解析】设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为
,
答: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为
。
【知识点】专题:关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氧气实验室制备-反应原理
23.
【答案】
(1)
(2)
设产生
氢气,需要锌粉的质量为
故锌粉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解析】
(1)
由图可知,此过程中产生氢气的最大质量是
。
【知识点】物质纯度计算、专题:关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观察现象数据
24.
【答案】
(1)
(2)
【解析】
(1)
设生成
氢气消耗铝的质量为
,消耗硫酸的质量为
。
,
解得
;
,
解得
。
答:混合物中铝的质量是
。
(2)
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答: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知识点】专题:关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质量百分比浓度概念辨析及定义式计算、金属与酸反应
四、综合题
25.
【答案】
(1)
点燃
;通
;点燃
;既能除去管内的空气,又不会污染环境;停止
处加热;停止通
;停止
处加热;防止生成的铜被重新氧化
(2)
黑色粉末变红色;石灰水变浑浊;产生蓝色火焰;
;
;
(3)
有毒,防止污染空气
【知识点】一氧化碳的还原性、明确目的原理、一氧化碳的毒性和对环境的影响、一氧化碳的可燃性、二氧化碳和碱反应、金属和氧气反应
26.
【答案】
(1)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
(2)
氧气
【知识点】氧气的检验、呼吸气体成份的探究、燃烧条件的探究、燃烧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