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末题型分练】9年级上册 第四章 代谢与平衡 实验探究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章末题型分练】9年级上册 第四章 代谢与平衡 实验探究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12-24 14:04: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9年级上册
第四章
代谢与平衡
实验探究题
一、食物与营养
1.为了验证在蛋白质消化过程中胃液所起的作用,实验人员利用铃声刺激空腹的狗可获得纯净的胃液,并选取淀粉糊、蛋清制成的蛋花液、花生油等实验材料,以及盐酸、氢氧化钠蒸馏水、碘酒中合适的材料与试剂,然后进行实验。
试管甲
试管乙
实验材料
2毫升①
????
2毫升①
?????
加人试剂

????
2毫升蒸馏水
实验条件
水浴温度37℃,保温约20~30分钟
(1)表中甲、乙两试管中应选择的实验材料①为________。
(2)表中②处应加________,若出现________现象,可说明胃液对蛋白质具有消化作用。
(3)若要进五步探究“胃液中起消化作用的物质不是盐酸,而是胃液中的其他成分”,该如何改善实验设计?________。
2.“全面、均衡适量——培养健康的饮食行为”是2011年中国学生营养日的主题。合理健康的饮食习惯有利于提高生命质量,营养专家为我们提供了“膳食宝塔”中各种类食物的推荐摄入量(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在“膳食宝塔”中的位置
食物分类
每天建议摄人量(克)
第五层
油脂类
小于25
第四层
豆、奶类
100~150
第三层
鱼、肉、蛋类
125~200
第二层
蔬菜、水果类
400~500
第一层
谷类
150~750
(1)某同学牙龈经常出血,原因可能是对第________层食物摄入量不足,因为该层的食物富含________和纤维素。
(2)第五层的谷类食物主要为我们提供________物质,这类物质主要在________中被消化和吸收,经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各组织细胞,在氧气的作用下分解,为生命活动提供________.
(3)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对处于快速生长中的同学们尤其重要,它主要从第________层食物中获得。
但有的同学不喜欢摄入这一类食物,为了验证蛋白质类食物对健康生长的重要作用,请你完善下列实验方案,并预测实验结果。
实验目的:验证蛋白质类食物对健康生长有重要作用。
实验步骤:①取两组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健康幼年小白鼠,编号为A、B。分别称取它们的体重,测量它们的体长,并记录。②每天定时定量给A组鼠喂蛋白质含量极少的普通饲料,并加人适量蛋白质粉,给B组鼠只饲哏等量________,其他条件相同。③一段时间后,分别称取两组鼠的体重,测量它们的体长,并记录。④预期实验结果:A组鼠体重和体长的增加量皆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B组鼠。
实验结论:证明________对健康生长有重要作用。
3.动物的能量都来自食物,各种食物中所含的能量是不同的。某同学要比较花生仁、大米、牛肉干在体内所能提供的能量的大小,采用了下列实验方法:
①分别称取1克花生仁、大米,牛肉干,并将它们分别粉碎。
②在如图所示装置的试管中加入10毫升水。
③测量并记录加热前的水温。
④将粉碎后的花生仁放在燃烧匙中,然后在酒精灯上加热到自行燃烧,马上放于试管下方,使其完全燃烧干净。
⑤在同样条件下,再分别用大米和牛肉干重复以上实验。
(1)上述实验
步骤尚不完整,请补充实验步骤⑥:________。
(2)这个实验误差较大,为了减小误差,可采用________措施。
(3)花生仁的主要物质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aHbOc

如果要验证花生仁燃烧的生成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可让产物依次通过
???(填字母)。
A.无水硫酸铜和澄清石灰水
B.澄清石灰水和无水硫酸铜
4.(2020·湖州模拟)牛奶因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具有“返老还童”的功效,奶茶是否也具有类似功效呢?查阅资料:食醋中的酸性物质会使蛋白质凝固和沉淀。某小组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盛有100毫升某奶茶的烧杯中,加入足量的食醋,充分搅拌后过滤、干燥、称量滤渣的质量。
②选取4种品牌的纯牛奶各100毫升,分别倒入4个烧杯,重复步骤①。所得数据如图所示。
(1)从样品的选取上看,该实验存在的缺陷是________。
(2)上述实验只能粗略测定蛋白质的含量。准确检测的方法之一是:先对样品进行氮元素质量的测定,再根据蛋白质中氮元素的含量约16%,折算蛋白质的质量,已知牛奶、奶茶中的营养成分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等,那么利用这种方法检测牛奶、奶茶中的蛋白质含量,其前提条件是________。
(3)大量实验获知,奶茶中的蛋白质含量远低于牛奶,并含有大量的糖,对健康不利,而奶茶的消费量却与牛奶相近。可见,提高健康饮食的意识势在必行。下列观点和做法合理的是
?????。
A.选择食品前,应先研读其标签
B.购买食品时,主要看品味
C.食品价格越贵,对健康越有益
D.根据膳食平衡,选择食品
5.(2019九上·德清期末)小青想探究不同食物中含有的能量是否相同,利用如图乙装置将食物燃烧放出的热量使水温升高的方法来测定。下表是他选择了质量为0.5克的4份花生粒所做的实验数据:
序号
水量(毫升)
加热前的水温(℃)
加热后的水温(℃)
1
10
16
89
2
10
17
59
3
10
17
94
4
10
16
91
(1)本实验中需要的测量仪器有?
________。
(2)实验中采用
________来比较食物中含有能量的多少,在科学中该方法叫做转换法。
(3)估测发现0.5克花生所含能量可将10毫升的水加热到沸腾。为减少实验误差,你认为该
?????处理上述数据,能使实验数据与花生所含能量的理论值更接近。
A.取最大值
B.取中间值
C.取最小值
D.取平均值
(4)在实验数据处理中,要比较花生所含能量与大米所含能量,小青将上表中花生燃烧的四次实验的温差变化取平均值,然后与大米实验所得的温差平均值进行比较。小青对表中的数据处理时有欠妥之处,请你帮助他改正:________?。
(5)实验中小青用图乙装置替代图甲,请你说出使用该装置的优点:________(列举两点)。
二、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6.食用菠萝后,口腔黏膜常易破损。新鲜菠萝汁会破坏黏膜吗?资料显示:新鲜菠萝汁中含有一种蛋白酶,
会分解黏膜中的蛋白质成分,从而使黏膜破损。为验证此说法,小红以猪小肠黏膜为材料,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黏膜


实验
步骤

剖开猪小肠,露出内层黏膜并剪成长度相等的甲、乙两段,分别放入两个培养皿中

滴加15mL清水
滴加
a

在37℃恒温下静置10分钟后,观察黏膜的变化情况
结果预测
若b黏膜完好,c黏膜出现破损,则说明新鲜菠萝汁会破坏黏膜;若甲、乙的黏膜均完好,则说明新鲜菠萝汁不会破坏黏膜
(1)请你把实验方案补充完整: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人们常用盐水浸泡新鲜菠萝后再食用,小红就此又提出一个假设:________。
7.衡阳的鱼粉可谓闻名遐迩。该米粉软滑爽口,鱼肉鲜美细腻,是备受人们青睐的早点之一。吃下一碗鱼粉,其中的主要成分会在你的体内经过一段神奇的旅程,最后被消化为可吸收的物质。
Ⅰ.图中的曲线甲、乙、丙表示食物中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依次用A、B、C、D、E表示)被消化的程度。请据图回答:
(1)米粉的主要成分是淀粉,能代表淀粉消化过程的是曲线________。
(2)鱼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它的初步消化在图中所示的________(填字母)段完成。
Ⅱ.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欲探究“米粉在口腔中的变化”,按照如表所示的方案进行了实验,请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试管编号
1
2
3
4
米粉碎屑或粉条
适量碎屑
适量碎屑
适量碎屑
适量碎屑
唾液有无
2mL唾液
A
2mL唾液
2mL唾液
是否搅拌
搅拌
搅拌
搅拌
搅拌
温度
37℃
0℃
100℃
水浴时间
10min
加入碘液
2滴
(3)为探究“唾液对米粉的消化作用”,选用1号和2号两支试管作对照实验,在A处应加入________。
(4)1号试管中加入碘液后溶液不变蓝,原因是________。
(5)如选用1、3、4号试管进行实验,所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对淀粉的消化是否有影响?
8.(2020·上城模拟)小徐发现市面上的洗衣粉有的不含酶,有的含酶,且建议在温水中洗涤,决定探究温度和酶对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影响。取2份等量甲(不含酶)和乙(含脂肪酶)洗衣粉,在不同温度下清洗化纤布上的油渍,其他条件均相同,结果如表。
温度/℃
清除时间/min
组别
20
30
40
50
60
甲(不含酶)
87
82
75
69
64
乙(含脂肪酶)
65
45
25
10
6
(1)在直角坐标系中作出乙组清除油渍所需时间随水温变化曲线
(2)甲、乙两组在60°C的去污能力基本相同,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
(3)小徐用乙洗衣粉清洗衣服上的血渍(主要成分为蛋白质),效果不佳,原因是________
(4)除上表所示因素外,影响酶催化速率的因素还有________
9.(2020·杭州模拟)小明同学准备了以下实验器材来探究胃液在化学性消化中的作用:
实验材料:A.淀粉糊、B.蛋清制成的蛋花液、C.花生油。
实验仪器:试管、烧杯、温度计、酒精灯、三脚架等。
实验药品:盐酸、氢氧化钠、蒸馏水、碘酒以及新采集的纯净胃液等。
试管



实验材料
2毫升
2毫升
实验药品
水浴温度
38

(1)请你帮他完成下面的实验设计:
①胃液的采集:利用一只对铃声已建立起食物反射的狗获得纯净的胃液。
②实验材料选择:根据胃液中酶的作用,实验材料应选择________(填字母),并各取2毫升,分装在甲、乙两个试管中。
③实验药品选择:在下表中甲试管应加入2毫升胃液,乙试管应加入________。
④实验结果:甲试管中液体变澄清,乙试管中液体仍浑浊。
(2)如果要进一步验证胃液的消化作用在于酶,而不是盐酸。可以在上述实验中再加一个试管丙,试管丙内应加入2毫升的实验材料和________?。
(3)通过以上两个探究活动,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________。
10.(2020·杭州模拟)如图中实验装置用于研究温度对凝乳酶催化乳汁凝固的影响。
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①先将酶和乳汁分别加入2个试管;②将两个试管放入同一水浴环境中持续15min;③将酶和乳汁倒入同一试管中混合;④放入同一水浴环境中,并记录凝乳所需要的时间;⑤改变温度,重复实验,记录凝乳所需要的时间。结果如表:
装置
A
B
C
D
E
F
水浴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凝乳时间(min)
不凝固
7.0
4.0
1.5
4.0
不凝固
(1)分析表格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2)若将装置F中的混合物冷却至40℃时会发现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3)若不进行①②两步,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答:________。
11.(2020八下·温州月考)已知酵母菌中含过氧化氢酶,能催化分解过氧化氢。小金据此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探究温度对酶催化作用的影响。图甲为实验装置示意图。
①选用2套图甲装置分别设置实验组与对照组,并将表中所示液体吸入相应注射器中;
②将装置恒温10分钟后,观察并记录各活塞对应的刻度变化量;
③打开止水夹,将注射器A中的液体缓慢推至B中后再夹紧止水夹,恒温5分钟后,观察并记录注射器B活塞对应的刻度变化量,重复试验3次并取平均值;
④改变实验温度(温度设置:0℃、10℃、20℃、30℃、40℃、50℃、60℃),重复步骤①②③步骤。
在不同温度下,步骤②中活塞对应的刻度变化量均为0,步骤③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注射器
B活塞对应的刻度变化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
(1)对照组的注射器B中应吸入________。
(2)由图乙的实验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3)过氧化氢因其加热自分解的特性,一般不作为探究温度对酶催化作用影响的实验材料。小金认为在一定条件下,过氧化氢作为探究温度对酶催化作用影响的实验材料是可行的,请从本实验的结果说明他的理由________。
12.(2020九上·西湖期末)人体胃蛋白酶能催化蛋白质的分解,小金为研究pH对胃蛋白酶催化活性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准备5支盛有等量胃蛋白酶溶液但pH各不相同的试管,在每支试管内加一块I厘米3的正方体凝固蛋白块,试管均置于25C的室温下,记录各试管内蛋白块消失的时间,如下表所示。
胃蛋白酶溶液的pH
1
2
3
4
5
蛋白块消失的时间(min)
13
9
11
45
>60
(1)该实验研究的变量是________;
(2)该实验通过比较________来反映胃蛋白酶催化蛋白质的活性强弱;
(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pH约为
________时,胃蛋白酶催化蛋白质的效率最高;
(4)请用两种方法改进实验,使实验在更短时间内完成________。
13.(2020九上·江干期末)普洱茶中的活性成分有一定的降脂减肥作用。兴趣小组为探究普洱茶浓度对降脂效果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
步骤Ⅰ:将生长状况相似的40只幼年大鼠随机平均分组,用智能电子秤测量各组大鼠体重和体脂率并记录。
组别
A
B
C
D
每天定时灌胃
2mL低剂量普洱茶提取物
2mL中剂量普洱茶提取物
2mL高剂量普洱茶提取物
步骤Ⅱ:设置对照组。
步骤Ⅲ:给4组大鼠每天饲喂等量且适量的高脂饲料。
步骤IV: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用电子秤测量各组大鼠体重和体脂率并记录。
步骤V:统计分析所得数据,得出结论。
(1)请完善实验步骤中空格内的内容________;
(2)实验中测量各组大鼠体重和体脂率等指标是为了________;
(3)预期实验结果:实验结果为________,可得出普洱茶水有降脂效果且浓度越大降脂效果越好。
(4)讨论与分析:普洱茶水有降脂作用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14.(2020九上·江干期末)萌发的小麦种子中含有一-种a淀粉酶,该淀粉酶催化淀粉分解的最适温度是多少呢?某兴趣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
试管编号
1
2
3
4
5
6
①加入5%的可溶性淀粉溶液(mL)
8
8
8
8
8
8
②恒温水浴5min
0℃
20℃
40℃
60℃
80℃
100℃
③加入a淀粉酶溶液(mL)
1
1
1
1
1
1
④溶液混合,振荡后恒温水浴5min
0℃
20℃
40℃
60℃
80℃
100℃
⑤加入碘液,振荡后观察颜色变化
+++
++
+
-
++
+++
实验材料:
5%的可溶性淀粉溶液、a淀粉酶、碘液、蒸馏水、恒温水浴锅等。
实验步骤:取6支相同的试管依次编号,按上表要求加入试剂,再观察各试管内的颜色变化。(注:+表示溶
液变蓝色,-表示溶液不变蓝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结果,可推断a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________左右。
(2)除继续重复实验外为了使实验更严谨,原实验中应该做怎样的改进?
________。
(3)6号试管温度降低到最适合温度后,蓝色________?(填“能或“不能")
消失,原因是________。
15.(2019九上·新昌期末)材料一:1773年斯帕兰扎尼等科学家进行了实验:将一块肉装在由金属丝制成的小笼里,然后让鹰吞食这个小笼,让小笼进入胃里,过一段时间,将小笼从鹰体内取出。科学家观察到的现象是肉块明显变小。
材料二:普劳特研究发现胃内存在盐酸,认为盐酸是分解食物所用。
材料三:1834年德国生理学家施旺经过实验和分析发胃蛋白溶液的pH现并证明,胃腺里有一种物质,将该物质与酸相混合,它分解肉类食物的能力远比酸的单独作用大得多。
材料四:1836年施旺将此物质从胃液中提取出来,并用氯化汞处理了提取物,终于制备出一种被证明是有效成分的沉淀物,取名为胃蛋白酶。
(1)材料一说明胃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进行化学消化。
(2)材料三证实了普劳特观点是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3)为了研究pH对胃蛋白酶催化作用的影响,小明在适宜的温度下,以蛋白块为材料进行了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从中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4)施旺发现胃蛋白酶的过程,给我们的启示是???
(选填字母)
A.分析问题应该全面、严谨
B.实验的成功与否,跟药品的选择无关
C.科学的发现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
16.(2019九上·江干月考)新鲜菠萝果肉中的菠萝蛋白酶能分解口腔黏膜和舌头表面的蛋白质,引起口腔麻木刺痛感。若菠萝用盐水浸泡后再食用,不适感会减轻。小科猜测可能是盐水影响了菠萝蛋白酶的活性。为研究盐水对菠萝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小科取6支相同的试管,编号1-6,各加入5mL鲜榨的含菠萝蛋白酶的菠萝汁,再按下表分别添加物质,置于37℃的温水中保温。20min后测定蛋白酶活性,并计算其相对活性。数据如下:
编号
1
2
3
4
5
6
试管中所添加的物质

5mL1%
NaCl溶液
5mL3%
NaCl溶液
5mL5%
NaCl溶液
5ml7%
NaCl溶液
5mL9%
NaCl溶液
蛋白酶相对活性
100%
88%
69%
94%
88%
80%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形成对照,表格中“★”处的内容是________。
(2)实验表明,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都能抑制菠萝蛋白酶的活性。上述实验中,抑制作用最强的NaCl溶液浓度为________。
(3)因为酶的活性与________有关,小科认为菠萝用热水浸泡后食用,不适感也可能减轻。
三、体内物质的运输
17.血液中的红细胞源源不断地为人体组织细胞输送氧气。血浆中无机盐含量的相对稳定对于维持红细胞正常的结构与功能至关重要。因此,为患者输液治疗时必须考虑生理盐水的浓度。请完善下列相关实验。
【探究目的】________。
【实验材料】载玻片、试管、滴管、消毒棉球、一次性采血针、氯化钠溶液、柠檬酸钠(抗凝剂)等。
【实验步骤】①取5支洁净的试管,分别加入2mL浓度依次为0.5%、0.7%、0.9%、1.1%、1.3%的氯化钠溶液,并各加入2滴________。
②用一次性采血针刺破经________后的无名指,用滴管取血。
③向试管内各滴入1滴血液,摇匀,放置5min。
④分别取试管中混合液各1滴,置于5个洁净的载玻片上做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镜检,观察________有何变化。
【实验结果】①在浓度为0.5%、0.7%的生理盐水中红细胞吸水胀破。
②在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中红细胞形态没有明显变化。
③在浓度为1.1%、1.3%的生理盐水中红细胞失水皱缩。
【实验结论】________。
18.(2018·嘉兴模拟)学习时,我们都观察过小金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情况。主要过程如下:
①用湿纱布包裹小金鱼的鱼头和鱼身,只露出鱼尾,放在培养吼上,用载玻片盖住鱼尾,如图所示。
②用低倍显微镜观察鱼尾毛细血管内血液流动的情况。
③根据观察区别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试回答:
(1)实验时,可以根据红细胞呈单行通过的特点来寻找毛细血管。为更容易找到毛细血管,较好的做法是尽可能在鱼尾鳍的________处观察。
(2)在找到毛细血管后,可以进一步认识另外两种血管,你确定动脉的具体方法是________。
19.目前,铅污染已成为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隐形杀手”。调查发现,血铅增高对儿童神经系统发育、智力发展等方面存在负面影响。威胁儿童的铅污染有四大来源:①汽车尾气污染;②家居装饰用品污染;③玩具和学习用品污染;④食品污染,如爆米花、松花蛋等都含有铅。血铅含量对人究竟有什么影响呢?有人做了这样一组实验,将质量为2.0~2.5千克的20只家兔分为两组:A组用含1.83%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B组用含3.66%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分别给每组家兔每3天皮下注射1次,10毫克/千克剂量,每隔10天测一次血红蛋白;实验结果见表:
组别
A
B
注射溶液类别
含1.83%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
含3.66%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
剂量
10
毫克/千克
10毫克/千克
血红
蛋白
含量
初始测量
(克/升)
60
61
第一次(克/升)
53
51
第二次(克/升)
49
40
第三次(克/升)
38
28
(1)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血铅含量对________有何影响。
(2)上述实验还缺少对照组,请你帮助设置一个对照实验:将10只家兔用________,每3天皮下注射1次,10
毫克/千克剂量,每隔10天测一次血红蛋白。
(3)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是在____处与氧结合。
A.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
B.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
C.肺泡
D.组织细胞
(4)比较A、B两组的数据,简要叙述上述实验结果:________。
(5)请结合题中所给信息,提一条防止儿童铅污染的措施________。
20.(2018九上·金华月考)图为人体血液循环及气体交换的示意图。图中“
”代表氧气或二氧化碳的交换或运输方向。请根据图答下列问题:
(1)在剧烈运动时,
呼吸急促,
腿部肌肉会明显有酸痛感是因为肌肉细胞无氧呼吸导致________含量上升。
(2)经过组织内毛细血管的气体交换,血液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
(3)血液中红细胞的作用是________。
(4)如图所示,是李刚在睡眠、散步、长跑三项活动状态
中的三种生理指标,甲表示呼吸频率、乙表示心率、丙表示下肢肌肉毛细血管内氧合血红蛋白结合率(即氧气与血红蛋白没有?
分离的百分比含量).请选出能正确表示李刚长跑时三种生理指标的选项?????

A.甲-a,乙-b,丙-c
B.甲-b,乙-a,丙-b
C.甲-b,乙-a,丙-c
D.甲-c,乙-b,丙-a
21.科学家指出,当人在空气稀薄的环境中呼吸时,能够让人体得到足够氧气的方法就是产生更多的红细胞,这样就可以增加能携带氧的血红蛋白的数量。生活在高原地区的人,虽然动脉中的血红蛋白被氧饱和的比例极小,但人体能产生更多的血红蛋白或红细胞,这就能弥补血液中氧的不足。
(1)若人从平原地带迁移到海拔3
000米的高原后,红细胞数目变化情况的正确表示是(??

(2)小王作为浙江省援藏干部入藏工作一年,下面是他入藏前后的两张血液化验单。
入藏前:
项目
结果
参考值
单位
白细胞
8.4
4.00~10.00
×109/升
红细胞
4.53
4.00~5.50
×1012/升
血红蛋白
145
120~160
克/升
血小板
103
80~300
×109/升
入藏后:
项目
结果
参考值
单位
白细胞
7.2
4.00~10.00
×109/升
红细胞
5.54
4.00~5.50
×1012/升
血红蛋白
217
120~160
克/升
血小板
162
80~300
×109/升
请分析他血液化验单数据发生以上变化的原因:________。
22.(2019·台州模拟)泡菜是一种风味独特的食品。其制作是以蔬菜为原料,在低浓度食盐水中利用乳酸菌发酵制成。乳酸菌的发酵生成大量乳酸,使泡菜呈酸味。但是,泡菜在发酵过程中也会产生亚硝酸盐。亚硝酸盐进入人体后,将人体血液中正常的血红蛋白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使血液的载氧能力降低,从而影响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据此回答:
(1)亚硝酸盐导致人体血液载氧能力降低,原因是其损害了人体血液中的________细胞。
(2)下表是某兴趣小组测量泡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的数据。
泡菜发酵中亚硝酸盐含量(发酵温度:15℃单位:mg/kg)
发酵天数
盐水浓度
第3天
第5天
第7天
第9天
第11天
第13天
1号坛?4%
1.6
3.2
3.8
3.5
3.4
3.0
2号坛?6%
1.2
2.5
2.0
1.8
1.2
1.0
3号坛?8%
0.5
2.0
1.8
1.6
1.5
1.2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制作泡菜过程中盐水浓度相同时,亚硝酸盐含量随时间变化规律是:________。
四、能量的获得
23.(2020·柯桥模拟)你知道吗?香甜可口的葡萄不仅能直接食用,而且还可以用它做原料,生产葡萄酒和葡萄醋。下面图1是某兴趣小组制作葡萄酒和葡萄醋的实验流程图。
他们查阅资料得知:葡萄的果皮上含有多种微生物。
根据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⑴在酒精发酵阶段,发挥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在操作过程中,发酵罐先通气后密闭。在通气阶段,该微生物主要通过如图2所示的方式大量繁殖,这种繁殖方式是________。
⑵酒精发酵时要将环境温度控制在18~25℃,以利于该种微生物生长。
⑶在醋酸发酵阶段,可向葡萄酒中加入醋酸杆菌。醋酸杆菌与制酒用到的微生物相比,其结构上最大的特点是________。
⑷在醋酸发酵阶段如果能产生一定量的乳酸,会使葡萄醋的口味更佳。现有如图所示的两种发酵方法。
方法一:每天都对发酵罐中的原料进行翻动,使其充分接触氧气,发酵30天;
方法二:将发酵罐中的原料分为A、B两层,每天只翻动A层,发酵15天;之后,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将A、B层颠倒,每天只翻动B层,再发酵15天。
为了获得乳酸风味的葡萄醋,他们应选择的方法________(选填“一”或“二”)发酵。
24.(2020·玉环模拟)科学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装置研究植物种子的呼吸作用。
实验步骤如下:
①如图甲,连接试管、带活塞导管、漏斗、橡皮塞、广口瓶。
②检查装置气密性。
③向漏斗中装入少量棉花,向广口瓶内装入浸湿的黄豆种子。
④在静放一昼夜
⑤如图乙,向试管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打开导管上的活塞,再向漏斗内倒入清水。
(1)同学们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其原因是________;
(2)小雪同学认为:步骤②无须检查装置气密性,因为该实验在漏斗口放棉花,广口瓶内外本来就是相通的。请你对该意见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_。
(3)步骤④并没有要求将装置保存在黑暗处的理由是:________。
25.(2020·萧山模拟)种子中不同的营养物质进行有氧呼吸时消耗氧气的体积和释放二氧化碳的体积的比值是不一样的。例如,葡萄糖氧化分解时消耗氧气和产生二氧化碳的体积之比等于1:1,蛋白质氧化分解时消耗氧气和产生二氧化碳的体积之比不等于1:1。科学上把种子进行有氧呼吸时释放二氧化碳的体积和消耗氧气的体积的比值称为呼吸熵。测定发芽种子呼吸熵的装置如下图的装置1和装置2(氢氧化钠溶液能完全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忽略不计),其中,装置1和装置2中的发芽种子的种类相同,大小、健康状况相近,数量相同。
(1)测定消耗氧气的体积的是哪个装置________,请做出判断并简述理由
________?。
(2)为使测得消耗氧气的体积和释放二氧化碳的体积更精确,应再设置一对照装置,其容器和小试管中分别放入等量的煮熟种子和5毫升蒸馏水,用于排除装置1和2内因环境因素引起的体积变化对实验的干扰。这里的环境因素指的是________?(列举1点)
(3)某次实验中,具体操作如下:将装置1和装置2放在25℃温度下,关闭活塞,30分钟后,读出装置1、装置2刻度管的着色液向左分别移动a毫米和b毫米,则该发芽种子的呼吸熵为________?(用a、b表示,不考虑环境因素对实验造成的影响)。
26.(2019·浙江模拟)合理储藏有利于水果保鲜。科研人员为了探究某因素对蓝莓保鲜的影响,测定了蓝莓在密闭容器内产生CO2的速率,结果见图甲和图乙。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的假设是________会影响蓝莓的呼吸作用,从而影响水果的保鲜。
(2)分析图甲或图乙可知,随着蓝莓储藏时间的增加,产生CO2的速率均有下降。原因是密闭容器内的CO2浓度会逐步________,从而抑制了________。?
(3)某同学拟验证上述实验结果,设计如下方案:
①将两等份同一品种、成熟度相同的蓝莓分别装入甲、乙两只相同的烧杯中;
②将甲、乙两烧杯分别置于25℃和-5℃条件下观察,每隔一段时间测定CO2浓度;
③重复上述过程,记录实验数据并分析。
有同学认为他的实验方案不合理,请你指出其中的一处________。
27.(2018·浙江模拟)如图为科学兴趣小组运用实验装置探究酵母菌呼吸作用的类型实验。
实验开始时,关闭活塞,观察两个装置中着色液位置的变化,实验数据记录于下表,结合该实验及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1中着色液会向左移动的原因是________。
(2)结合实验及数据,装置2中着色液移动的距离y表示________。
(3)酵母菌在1h~3h间所进行的呼吸类型及强度变化分别为________。
28.(2017·浙江竞赛)图甲曲线A表示某人进行强度较高运动及其前后的实际耗氧量,折线B是根据其运动量的大小计算出的耗氧量理论值,图乙为其运动前、运动中和运动后血糖和血液中游离脂肪酸浓度的测定结果。请根据图回答:
(1)人从运动初期到接下来的持续不断的运动过程中,血液中的脂肪酸浓度变化原因是什么?
(2)通过对曲线A和折线B的变化情况的分析,运动过程中人体能量的供应主要来自于________和体内储存的高能物质的分解等生理过程。
(3)通过检测尿中的尿素量,还可以了解人在运动中________代谢的情况。
五、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29.A和B两种鼠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从A、B中选择等量的鼠用于实验,研究其水盐平衡的调节功能。将实验鼠置于相同的环境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其间只饲喂以等量的同种食物,而不喂水。实验结果如下表:
A
B
代谢得到的水分(相对单位)
81
80
蒸发失去的水分(相对单位)
90
168
???
粪便含水量
2
20
(1)本实验中,在鼠的选择上还应该提出什么样的要求?
________?。
(2)两种鼠中,生活在干燥环境中的是??________
(填“A”或“B”),理由是
________。
(3)若实验持续进行,最先死亡的是________(填“A”或“B”),原因是________。
主要成分
血浆
原尿
尿液
蛋白质
8
0.03
0
葡萄糖
0.01
0.1
0

90
98
96
无机盐
0.72
0.72
1.1
尿素
0.03
0.03
1.8
30.?为什么健康人尿液中没有葡萄糖,而糖尿病患者尿液中会出现葡萄糖呢?为一探究竟,小悦参考了某健康人血浆、原尿和尿液的主要成分数据(单位:克/100毫升)及肾单位结构模式图(如图所示),请你和她一起分析.
(1)血浆和原尿中的葡萄糖含量都是0.1克/100毫升,这是因为血液流经[________?]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________?以外,血浆中的葡萄糖等成分过滤到[________?]中形成原尿.
(2)原尿流经[③]________?时,大部分的________?、部分的________?和全部的葡萄糖等被重吸收到血液中,所以尿液中葡萄糖含量为0.
(3)如果________?(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血糖浓度过________?,部分葡萄糖从尿液中排出形成糖尿.
答案解析部分
一、食物与营养
1.【答案】
(1)蛋清制成的蛋花液(2)2毫升胃液;甲试管中物质发生变化(消失),乙试管中物质不变化(不消失)(3)再加一个试管丙,试管丙内应加入2毫升蛋花液和2毫升盐酸,水浴温度37℃,保温约20~
30分钟,观察现象。
2.【答案】
(1)二;维生素(2)糖类;小肠;能量(3)三、四;普通饲料;大于;蛋白质类食物(或“蛋白质”)
3.【答案】
(1)测量并记录加热后水的温度(2)在相对密封的环境中做实验,注意挡风等(3)A
4.【答案】
(1)奶茶样品单一(2)脂肪与糖类等不含氮元素(3)A,D
5.【答案】
(1)天平、量筒、温度计(2)试管中水温升高的多少(3)A
(4)先去除序号2的错误数据,再求温差的平均值(5)挡风;减小热量的散失;更容易点燃等
二、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6.【答案】
(1)15mL新鲜菠萝汁;甲;乙(2)盐水能破坏菠萝中的该种蛋白酶
7.【答案】
(1)甲(2)C(3)2mL清水(4)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了
(5)温度
8.【答案】
(1)(2)温度过高,酶失去活性(3)酶有专一性(4)pH值
9.【答案】
(1)B;2mL蒸馏水(2)2mL盐酸(3)胃液中的酶对蛋白质有消化作用
10.【答案】
(1)40℃时凝乳酶活性高,乳汁凝固时间最短
(2)乳汁仍然不凝固;高温使酶永久失活,温度即使降低,酶的活性也不能恢复
(3)在预设的温度之前,已经发生了反应,影响了实验效果
11.【答案】
(1)蒸馏水2ml(2)在0℃-30℃时,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作用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在30℃~60℃时,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作用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弱;30℃左右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作用最强;60℃时过氧化氢酶失去活性;(3)0℃-60℃时,对照组注射器B活塞对应的刻度变化量都为0,没有酶的作用时,H2O2在保温时段内未发生明显的自分解。
12.【答案】
(1)胃蛋白酶溶液的pH(2)蛋白块消失时间(3)2(4)①温度维持在37°C;②减小蛋白块体积
13.【答案】
(1)2mL蒸馏水(2)比较各组小鼠体重和体脂率的变化
(3)各组小鼠的体重和体脂率的关系为:A>B
>C>D(4)普洱茶提取物能够减少脂肪的吸收或普洱茶提取物能够促进脂肪的分解
14.【答案】
(1)60℃(2)在40℃到60℃之间再分20组,重复上述实验
(3)不能;温度过高,酶变性失活,降低温度后酶的活性无法恢复
15.【答案】
(1)能(2)错误
(3)胃蛋白酶的催化作用与pH有关,当pH约等于2时,胃蛋白酶的催化作用最强(4)A,C
16.【答案】
(1)5mL蒸馏水(或5mL清水)(2)3%(3)温度
三、体内物质的运输
17.【答案】
确定适合于人体的生理盐水浓度;柠檬酸钠;消毒;红细胞形态;适合于人体的生理盐水浓度是0.9%
18.【答案】
(1)末端(2)根据血液流向,血液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
19.【答案】
(1)家兔的血红蛋白含量(2)不含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3)A
(4)血铅含量越高,家兔血红蛋白含量越少
(5)推广环保型交通工具(或使用环保装修材料或不吃少吃含铅食品或加大对环境污染企业的监管力度等)
20.【答案】
(1)乳酸(2)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3)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4)C
21.【答案】
(1)C(2)为了适应高原低氧环境,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及血红蛋白的数量增加来运送氧
22.【答案】
(1)红(2)先上升后下降
四、能量的获得
23.【答案】
酵母菌;出芽生殖/无性生殖;无成形的细胞核(无细胞核);二
24.【答案】
(1)种子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2)该意见错误。因为如果装置漏气,则在第⑤步,向广口瓶倒入清水时,瓶内气体可能从漏气处逃逸,使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3)植物种子不会进行光合作用而干扰实验
25.【答案】
(1)装置1;种子有氧呼吸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又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导致装置内气压减小。(2)温度、气压、光照、装置内水分蒸发(3)(a-b)/a
26.【答案】
(1)温度(2)增大;蓝霉的呼吸作用
(3)在敞口的烧杯中进行实验,没有在密闭容器内进行或乙烧杯置于-5℃条件下
27.【答案】
(1)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又被吸收,致使容器内气压下降
(2)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量
(3)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且有氧呼吸逐渐减弱,无氧呼吸逐渐增强
28.【答案】
(1)运动初期血液中的脂肪酸可以被氧化,随着运动的持续体内储存的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进入血液。(2)有氧呼吸(3)蛋白质
五、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29.【答案】
(1)年龄、大小、性别应相同(2)A;A鼠蒸发失水少,保水能力强大,适应干燥地区(3)B;B鼠失水速度快
30.【答案】
(1)①;蛋白质;②(2)肾小管;水;无机盐(3)胰岛素;高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