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 语文 年级/册 四年级(上) 教材版本 人教部编版
课题名称 第三单元 10《爬山虎的脚》
教学目标 学习《爬山虎的脚》一文中作者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理清文章叙述顺序,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作者运用的观察方法及表达方法。
难点分析 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
教学方法 按照课文的顺序,先理清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爬山虎的,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然后逐一研读爬山虎各部分的特点及爬山虎爬墙的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上课之前我们先猜一则谜语:(指名学生朗读)
是虎不是虎
有脚只会爬
紧贴墙上绿
离墙便枯死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思考
课文围绕爬山虎的脚,先讲了什么,再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
文章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讲了爬山虎的生长位置,第二部分讲述了叶子,最后讲了爬山虎的脚。
2.朗读3至5自然段思考
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爬山虎的脚的?
爬山虎脚的样子,怎么爬的以及与墙的关系进行描写的
3.爬山虎的脚形状是怎么样的呢?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4.爬山虎的脚是怎么样向上爬的?读一读,用“〇”划出爬山虎在墙上爬的动词。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1.句子解析
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
这句话是讲爬山虎的脚是怎样爬的。这句话里“弯、拉、紧”三个字,有一连串的因果关系。由“直”到“弯”,缩短了距离,所以产生了拉力;由于产生了拉力,才使它在墙上贴得很紧,继而一脚一脚往上爬。
2.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哪句话用词准确,并讲出理由
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爬山虎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第一句更好。爬山虎并不是像动物那样行走,而是长出新的脚才能往上爬额,从中可以看出爬山虎不怕困难、脚踏实地、不屈不挠地攀登精神。
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主要写了爬山虎叶子的特点和爬山虎脚的特点。无论是写脚还是写叶子,都是那么有条有理,生动具体。并且我们学到了一种观察的方法:静物观察看细节 动态观察看变化,以及表达方法:使用动词、修饰词准确记录,使用修辞方法增加生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