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伴我们成长教案
教学内容
数学伴我们成长。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结合具体例子,体会数学与我们的成长密切相关。
2.通过对小学数学知识的归纳,感受到数学学习促进了我们的成长。
过程与方法目标:尝试从不同角度,运用多种方式(观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有效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数学问题的自主探索,进一步体会数学学习促进了我们成长,发展了我们的思维。
重、难点解析
重点:结合具体例子,体会数学与我们的成长密切相关。
难点:通过对小学数学知识的归纳,感受到数学学习促进了我们的成长。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录音机、投影仪、剪刀、长方形纸片。
学生准备
预习、长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宇宙之大(太阳系、流星雨),粒子之微(水分子结构),火箭之速(火箭),化工之巧(陶瓷),地球之变(水资源循环),生物之谜(植物),日用之繁(日历、书桌),无处不有数学的贡献,让我们共同走进数学世界,去领略一下数学的风采,体会数学的魅力。(板书:1.1与数学交朋友 1.数学伴我们成长)
二、新课讲授
师:1.我们来到世界的第一天起,数学就陪伴着我们。从呱呱坠地、咿呀学语,在大人们的指导下数数,再到学会画圆、三角形,用剪刀剪出各种美丽的图案,又或者用纸折出小鸟、小船等各种形状的玩具;到商店去购买你喜欢吃的各种食品……
2.再后来你进入学校,正式开始学习数学这门学科.懂得了初步的数学语言,知道了整数和分数;学会了加、减、乘、除.认识了三角形、长方形、圆,以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等图形.
3.你会逐渐意识到这一切的一切都和数、数的运算、数的比较、图形的大小、图形的形状、图形的位置有关,这就是数学.(板书:出生——学前——小学)
4.听到这里,是不是你们对数学都有了一定的概念啊?数学是什么?(生回答)
数学,是我们的朋友。
数学,是一门最古老的、体系最为完整的基础学科,是现代社会许多基础门类的基础。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数量关系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数学是一个充满观察归纳类比和猜测的探索过程。
如何学好初中数学?
课前预习
上课做到“五到”:“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心到”
重视练习,规范课后作业
6.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看的见也摸得到,相信吗?不妨大家说一说生活中涉及到的数学知识有哪些?(积极鼓励)
(师、生共同讨论交流,从具体事例中分析并找出数学信息。)
回忆一下,在小学阶段我们学习的主要数学知识有哪些?
指定若干名学生口答,师生共同系统归纳:
(1) 数与式:认识、计算、方程、解应用题;
(2) 图形:图形的认识、图形的画法、图形的计算;
(3) 统计知识。
三、巩固练习
数学知识的学习,不仅开阔了我们的视野,而且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使我们变得更加聪明了。那就发挥一下我们的聪明才智,尝试解决下面的2个问题:
投影或小黑板展示下列问题:
①一个数加5,再乘以2,然后减去4,再除以2,最后得到6,问这个数是多少?
②点拨:利用互逆运算性质,采用倒推法
③5分钟计算
④学生回答并给出答案。
(老师点评、表扬)
用剪刀将如下图的长方形纸片沿着一条直线剪成两部分,又能拼成三角形和梯形,应该怎么剪?
生拿出学习用具,分小组讨论,动手试一试
生给出答案(老师点评、赞赏)
出示导学题,学生回答,老师讲解。
四、归纳总结
师:通过刚才的解题,我们今天学到了什么?
(生回答)
师:可以看出同学们都非常聪明,其实不仅我们每个人离不开数学,而且整个人类、整个社会也离不开数学,同学们课后可以阅读一下第1节第2点《人类离不开数学》,体会数学对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
五、布置作业
(1)收集地砖的图案,怎样拼起来的?
(2)找一些统计现实生活中的图表.
六、板书设计
1.1.1数学伴我们成长
出生——学前——小学
第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