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人人都能学会数学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3人人都能学会数学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3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2-23 20:04: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人都能学会数学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定的兴趣,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2.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
通过讲数学家及身边人刻苦学习数学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难点
培养学生初步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1. ??数学并不神秘,不是只有天材才能学好数学,只要通过努力,人人都能学会数学.
2. ?计算:?1+2+3+4+……+100=? 你是如何计算的?有什么规律吗?
3.展求:高斯、祖冲之、华罗庚、陈景润、欧几里德、阿基米德人物简介。
二、探索新知
活动1
1、如图是6级台阶侧面的示意图,如果要在台阶上铺地毯,那么至少要买地毯多少米?
练习 找规律,在( )内填数.
(1) 1,2,4,7,(   );(2) 1,3,7,13,(   );(3) 1,1,2,3,5,8,(   ).
2. 如图,在后面空格处应填写什么数?
活动2
例题1: 老师带我们班学生在国庆节外出旅游,春优旅行社的收费标准为:大人全价,小孩半价,而华夏旅行社不管大人小孩,一律八折。这两家旅行社的基本价都是400元,你认为应该去哪家旅行社较为合算?
讨论(1)如果班主任和数学老师带两名学生一起去应如何选择?
(2)如果两个老师带一位同学去应如何选择?
活动3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试试看,在图1.2.2所示的方格中,填入1、2、3、4、5、6、7、8、9这九个数,使每行、每列和对角线的和都为15.
点拔:容易想到应该把中间的5填在中心位置上.其它的数应该怎么填?你应该会了吧.
思考: 把1至16这16个数填入如图1.2.3所示的
方格中使每行、每列和对角线的和都为34
活动4 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
??阅读:课本第6页,思考为什么?
例如: 全班30名学生,某同学的数学成绩为77分,另外两名学生的成绩分别为7分和90分,其余学生的成绩为5个82分、22个78分.则全班学生的平均分是多少?
(77+7+90+82×5+78×22)÷30≈76.67
于是,某同学的得分高于平均分,以为自己处于“中上”水平,其实他是倒数第二名!
??然而,如果我们把最低分7分和最高分90分去掉,那么某同学的得分是否高于平均分呢?请你算一算.
?(77+82×5+78×22)÷28≈78.68
三、课堂练习
1、观察已有的数的规律,在( )内填入恰当的数.
1+3=4=2×2 , 1+3+5=9=3×3, 1+3+5+7=16=4×4
1+3+5+7+9=( )=( ), +3+5+7+9+11=( )=( )
答案:25、5×5;36、6×6
2.图中共有多少个三角形? 24个
3、如图,表示用刀切去正方体的一个角得到等边三角形
的方法.
4、现在有3位同学,每两个人需要握一次手,则一共
需要握 次手. 如果现在有4位同学,每两个人需要握一次手,则一共需要握 次手.如果有5位同学,每两个人需要握一次手,则一共需要握 次手. 如果有51位同学,每两个人需要握一次手,则一共需要握 次手.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请同学们说说收获和体会。
五、作业
1、从A地到B地有两条路,第一条从A地直接到B地,第二条从A地经过C,D到B地,两条路相比( )
A.第一条比第二条短
B.第一条比第二条长
C.同样长
答案:A
2、A、B两数的平均数是16,B、C两数的平均数是21,那么C–A= .
答案:10
3、小明从1写到100,他一共写了 个数字“1”.
答案:21
3、设定期储蓄1年期,2年期,3年期,5年期的年利率分别为2.25%,2.43%和2.88%.试计算1000元本金分别参加这四种储蓄,到期所得的利息各为多少(国家规定:个人储蓄从1999年11月1日起开始征收利息税,征收的税率为利息的20%).分析结果,你能发现什么?(提示:利息=本金×年利率×储存年数)
答案:1年期利息18元,2年期利息38.88元,3年期利息64.8元,5年期利息115.2元.发现:参加定期储蓄,存期越长,得到利息越大.
4、在第十届“哈药六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8位评委给某选手所评分数如下表,计分方法是: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其余分数的平均分作为该选手的最后得分,请你算一算该选手的最后得分.
评委 1 2 3 4 5 6 7 8
评分 9.8 9.5 9.7 9.9 9.8 9.7 9.4 9.8
答案:9.72